avatar
[转载] HTML beautifier?# Internet - 有缘千里一线牵
w*g
1
西方神学的新导向:Theosis「人成为神」—
东正教神学所持守的救恩论,西方神学研究的新方向
王生台
摘要
为早期教父们所传讲的成神(或神化)救恩论,是教父亚他那修用来打击亚流异端的关
键之一:因为众人,连亚流都相信,得救恩就是要成为神;如果耶稣基督不是神,那么
连他自己都需要得救恩而成神,怎能将救恩带给我们人呢?然而这成神论于过去的十几
个世纪,仅被西方与华人基督教所隔离的东正教保存着。而一般人都认为西方神学的主
流早已不谈成神的救恩论了。
但从一九七○年以来,于北欧所掀起的一连串神学研究,西方神学家发现,似乎由东方
神学一直保存的Theosis「人成为神」之思想,其实一直以隐藏的方式被西方神学家所
注重。他们指出:于奥古斯丁、阿奎那、路德、加尔文、圣公会、卫理宗、约拿单爱德
华、C. S. 鲁易士等西方神学家的着作中,「神化」这名词虽然没有频繁地出现,这思
想却一直存在着,而且「神化」救恩论将上述这些人士的神学思想连贯了起来。
本文简介过去三十多年来西方神学对『神化』的研究书籍,由这些雨后春笋般的出版,
我们察觉西方神学家正对这救恩目的的真理展开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从第四世纪起,因地域、形势、文化、语言、民族性、习俗等因素,希腊(东方)和拉
丁(西方)世界就因许多差别而开始分道扬镳,希腊和其以东使用希腊文的地区,成了
东方教会範围;而义大利和其以西使用拉丁文的地区,则成为西方教会範围;两个分歧
的基督教,其教义、思潮、礼仪和传统就此分别发展出来。
对圣灵论有相当研究的神学家Stanley Burgess指出:东、西教会对『人成神』论的着
重点不同,而导致圣灵论与救恩论的差别。西方教会偏重于解决人罪恶感(guilt)的
问题,所以大都在法理範围中来研讨;而东方教会并非忽略罪的问题,乃是更往前看见
,人最终是要被圣灵不断地拯救、更新,成为彰显神的形像。所以,东方教会强调圣灵
是赐生命者,主要的工作就是「将人神化(或作成神)」(deification,或希腊文
theosis),就是圣灵在人里面作工,使人有分于神的生命与性情。一千多年来,东方
教会不仅在教义上持守此一神化的教义,也根据这一信念,发展出许多与神化相关的礼
仪。拉丁文化则着重于一板一眼的法律,且使用逻辑作理性的论证,以世俗客观的理性
知识,强调质询、逻辑和争辩的方法,先产生出十二世纪的经院神学,又于改教时强调
法理的称义,似乎不太注重由重生所得神圣生命在信徒里的变化与更新。
缘起:
但于一九七○年代中期,在芬兰学院(Finnish School),又称「赫尔辛基圈子」(
Helsinki Circle)的研究,激起了西方神学研究的新方向。由芬兰学院曼多马(Tuomo
Mannermaa)带领的一批学者,对路德马丁的神学展开长期的研究后,他们声称,对路
德来说,称义的教义并不是一种法理上的说法,而是基督以一种「真实 ─ 本体」(
real-ontic)的方式住留在信徒的心里。他们亦相信成神(theosis)并不是一个外来
的东正教概念,而事实上是路德用以阐述救恩的其中一种说法。路德于一五一九年在「
圣彼得与圣保罗之日的讲道」中说:「受恩典帮助的人不再仅仅是人而已;神的恩典赐
予他神的形像并神化了他,以致圣经也称他为『神』」和『神的儿子』。」
希腊教父的传统:
于世纪转换之际,两本被公认为对于神化论研究的权威书出版了。首先是A&C 出版社
2002年出版了Paul Onica从法文翻译Jules Gross所着作的《根据希腊教父们,基督徒
的成神论》(The Divinization of the Christian According to the Greek Fathers
);另一本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于二○○四年出版了Norman Russell所写的《在希腊教父
传统中的神化教义》(The Doctrine of Deification in the Greek Patristic
Tradition)。『神化』思想的产生最早缘自于第二世纪的着名教父爱任纽(Irenaeus
):『借着他从高处降下的爱,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所是,为了他要将我们作
成他的所是。』希腊教父们根据圣经中的多处经文发展出神化的论点,例如:人是神的
形像(创一26)、神圣的儿子名分(加四5,罗八15)、效法神(太五 4-48)与效法基
督(腓二5-11)、渐渐变化成为与基督同样的形像(林后三18)、当基督显现时我们必
要像他(约壹三1-3)等。第四世纪的耶路撒冷的区利罗(Cyril of Jerusalem)教导
初信者说:「因为只有一位神……一位主……和一位圣灵,他有能力圣别人,并将他们
作成神(deify)。」他又说:「圣灵,是使所有人成圣,也是叫他们成神的(Holy
Ghost, the Sanctifier and Deifier of all)」。亚他那修(Athanasius)也说:「
圣灵根本就不可能是受造的灵,……重生、更新、圣别人,这些都不是受造物所能作的
;受造的只能接受重生、被更新、被圣别,只有神才能这么作的。他是──『使人成神
的灵』。」亚他那修是神化论的先驱,他于驳斥亚流贬低基督是神的身位时,指出:神
子成为人,为要使他在自己里面神化我们 :「他神化了他所穿上的人性,并且,他满
了恩典地将它赐给了人。」亚他那修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基督成了人,为要叫我们成
为神。」就于对抗亚流异端之刻,亚他那修将神化论打下了根基,成了「无可辩驳的真
理」(uncontested truth)。
一九九二年出版的《早期教会百科全书》指出,神化的教导乃于东正教的神学思想扎根
,代代相传:从第六世纪的伪丢尼修(Pseudo- Dionysius)、马克西母(Maximus the
Confessor), 第八世纪的大马色约翰(John of Damascus), 第十与十一世纪的新神
学家圣西默盎(Symeon the New Theologian),十四世纪的尼可拉斯卡贝西(
Nicholas Cabasilas), 直到第十四世纪的巴拉马(Gregory Palamas)都持守着神化
论。Habets总结说:「保罗于歌罗西一15说,基督是看不见之神的『形像』(Image)
,我们人是『那形像』(Image)的形像(image)。人类的目标就是要实化真正的且是
丰满的人性,就是完满地彰显神的形像。如果基督是那形像,那么人类存在的目标就是
达到基督的形像,以东正教的话来说,就是『基督化』(Christification)。」
西方神学家:
于是,许多神学家展开了一连串对西方神学派别在神化这项教义上的研讨。他们惊讶发
现,西方神学居然并非仅仅着重于法理称义的一面,反而在生机救恩的『神化』论点上
,与东方神学是一致的。Lampe研究了奥古斯丁,指出奥古斯丁比希腊神学家更常用『
交换地位』的说法:「道成了我们的所是,使我们能达到我们所不是的。」 Anna
Williams于1999年牛津大学出版的《联合的立场:于阿奎那和巴拉马写作中的神化》(
The Ground of Union: Deification in Aquinas and Palamas)中的结论是:「阿奎
那在他神学论述Summa Theologiae中的每一部分的主题就是神化论。」「神与人的联合
,乃是人性被合并到神里面,而非神被合并到人里。」这些研究发现,于西方神学的两
大支柱奥古斯丁与多玛斯阿奎那的作品中,神化的思想将他们的神学理论联结了起来。
改教之后的神学思想,除了路德的成神论之外,另外几位神学家的作品也被人研究了。
为宗教改革写出第一本系统神学的加尔文,经由几位学者详尽研读他的着作后,发现他
在新约圣经注释对彼后一4曾写着:「我们应当注意,福音的目的是,或早或晚,都要
将我们作成像神,这就是一种的神化。」Habets指出,加尔文对神化的过程分成信徒与
基督联合的两个部分,首先是基督的道成肉身,这表明「借着神性的成为人,人性要被
神化」(a divinising of humanity through the humanising of divinity),这第
一步,清楚地在基督徒要义第四卷十七章第2节讲明:「基督既然成为与我们同在的人
子,也已将我们作成与他同在的神众子。借着他的亲自降临于地,他已经预备我们上升
于天。他既已接受了我们那不可避免的死,也就赐给了我们他的不死。他亲自取了我们
的软弱,在他的能力里已经将我们作成刚强的。他既顺服于我们的贫穷,就已经将我们
迁入他的丰富里。他亲自背起那叫我们受压制的不义重担,叫我们穿上他的义。」第二
步是借着圣灵的工作,就是借着圣灵与信徒活在圣灵的能力中经历有分于神圣的性情,
简单地说,就是信徒有分于基督的性情。一九九一年,David Willis-Watkins在一本研
究加尔文神学的书中指出,就是因为基督的神人二性,他的人性被神化了,才叫人的被
神化成为可能;于是,当人与基督联合时,基督的神性就能来神化人。英国圣安德鲁大
学的Mosser于二○○二年着文指出:「信徒的与基督并与父神联合、内住于我们心中之
那灵的同在、恢复神圣的形像、正在被作成与耶稣一样、我们最终的得荣,这几项都是
加尔文的救恩论与末世论的主要题目,而在这些题目里,「神化」这辞弥漫在其中。」
一九八八年,Arthur Allchin出版了他对圣公会(Anglican Church)的研究,发现其
中的着名人物,包括Richard Hooker, John H. Newman, Edward Pusey和C. S. Lewis
等人,都一再地题及『神化』这教义。 圣公会于一八三三至一八四五年曾发起了一个
牛津运动(Oxford Movement),重新温习教父们所关心的项目,而神化就是其中的一
项。
二○○二年,McCormick出版了他对卫理宗(Methodism)的研究,发现「卫斯理似乎使
用了他对神化的认识,作为他组织得救之顺序(ordo salutis)的原则,正如卫斯理照
着神化的调子写出他得救的顺序,可能更适当说,……我们借着爱的能力(与我们的自
由协调),正在成为「像」神,正如他在俯就的爱里成为我们的所是。」
《今日基督教》杂志(Christianity Today)二○○八年十月号刊登了James R.
Payton Jr. 教授写的评论「成神论」(Theosis)的文章〈定睛结局〉("Keeping the
End in View")文中陈明西方基督徒对得救仅停留在不至灭亡,却对得救的目的丝毫
不知,难道神没有更深的目的?「成神论」绝不是「异端」,反而源远流长,且在今天
又开始焕发朝气和活力,它对于西方基督教福音派所熟悉的救恩论应该是一个重要的「
重整(reordering)」。
二○○九年底出版的一本专门研究二十世纪改革宗大师杜伦斯(Thomas Torrance)的
《于多玛杜伦斯神学中的神化》Theosis in the Theology of Thomas Torrance,作者
Habets指出:「身为改革宗神学家,杜伦斯试图围绕着神化这主题,将东、西方的救赎
论联合起来。详读他的神学就可以清楚地并强烈地看见,神化这教义乃是他表示神在基
督里与人和好的救赎行动之关键。作为真正的人和末后的亚当,基督代表了人类生存的
起首与终结:所有人类都是照着他的形像所造,并且所有人类都被命定要变化成为他的
样式,从荣耀到荣耀。借着道成肉身,神子成为人,他的神性却没有因而停止,将人性
与神性联合于一起,借着圣灵的工作,使人性的神化过程作在那些『在基督里』的人。
借着『奇妙的转换』,基督取了我们的所是,并给了我们他的所是。对杜伦斯而言,这
就是救赎的中心。」
Habets并引用了杜伦斯于一九六四年八月五日在法兰克福改革宗世界联合大会中的发言
,作为他对神化的总结。杜伦斯请求:「改革宗教会能重新考虑希腊教父们所论及的神
化(theosis)。神化这词乃是教父们用来强调,借着圣灵我们可以有分于神的庄严崇
高并他的圣别之事实;我们虽是地上的受造物,在圣灵里,神的救恩工作要叫我们有分
于绝对的神圣、神的拣选、儿子的名分、圣别,我们唯独借着恩典而有分于这些事。神
化说出,人能有分于神此一浩大的工作,人被唤醒,发现他的真实存在,不在乎他自己
,乃在乎神圣的神,在这非受造的神里,有圣灵创造的能力,使人生活行动并存在着。
希腊教父们使用神化一词,希望表达一个事实,就是在圣灵新的降临中,我们要真正的
面对神,面对这在完全圣别里的神。」
西方基督教正发现「神化」救恩论的宝贵,我们华人是否也应该敞开胸怀,反省并认识
这项隐藏的真理瑰宝?
avatar
l*h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uildingWeb 讨论区 】
【 原文由 laugh 所发表 】
Beautifier, or "pretty printer", to help re-arrange the HTML text to
make it more readable.
Any tools (besides Tidy, which messes up my HTML code)?
avatar
G*s
3
是人要成为神的养子么?
avatar
j*1
4
Thanks for sharing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西方神学的新导向:Theosis「人成为神」—
: 东正教神学所持守的救恩论,西方神学研究的新方向
: 王生台
: 摘要
: 为早期教父们所传讲的成神(或神化)救恩论,是教父亚他那修用来打击亚流异端的关
: 键之一:因为众人,连亚流都相信,得救恩就是要成为神;如果耶稣基督不是神,那么
: 连他自己都需要得救恩而成神,怎能将救恩带给我们人呢?然而这成神论于过去的十几
: 个世纪,仅被西方与华人基督教所隔离的东正教保存着。而一般人都认为西方神学的主
: 流早已不谈成神的救恩论了。
: 但从一九七○年以来,于北欧所掀起的一连串神学研究,西方神学家发现,似乎由东方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