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A Servlet query string question
avatar
A Servlet query string question# Java - 爪哇娇娃
wh
1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http://book.28833.com/2003new/da/y/yangjiang/000/037.htm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心一”,可见用心之专;
但自己的作品“一篇也没留,全扔了”,又见其洒脱淡然。她有学问但不学究,相反还
很时髦,结交贵妇人(杨绛自云简朴,但看她早年和钱钟书在牛津的合影,画眉入鬓,
衣着也很入时);钱钟书说她最vain,她也呵呵笑承。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境界至高。
我知道杨必翻译《名利场》,却不知道她是复旦大学的英语教授。真是有眼不识祖师婆
。奇怪的是,从未在复旦名人传里见过她,也没听复旦老师提起过。照说她从52年院系
调整至复旦,
avatar
j*n
2
·云易·
很多人在看不懂画读不懂诗的时候,总认为可以通过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而最终得
以了解作品本身的意义。我个人这是白费心思。在此我并非是说,背景知识完全没有任
何意义。背景知识肯定是有意义的,比如如果我们由于喜欢某画家的作品而导致对画家
本人很感兴趣,于是对于该画家的生平的了解,能够是我们知道为何他/她画出这种风
格的画。然而,关键的词汇是“为何画出”,而不是“画的什么”。对于那些已开始就
不知道该画家“画的什么”的那些人,知道再多的“为何画出”也仍然不能到达知道“
画的什么”的目的地。所以,对于画本身的内容-也是艺术欣赏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些
背景知识都是无足轻重的。
为了清楚地解释我的理由,我想先定义以下“感性”和“理性”这两个词汇。“感性”
,是指人的受本能和情感控制的那一部分存在,是人很难说得清楚的,但却是人的存在
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存在(目前的科学研究出这一部分是受右脑控制);“理性”,是
指人的思考能力,是人认识外界,并能够清楚地表达这个认识的能力(受左脑控制)。
在人和人的交流中,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通过理性在交流,即:通过语言这个思考的媒介
表达自己,并理解他人。但某些时候,我们也会有超出于理性的感性交流,比如在某一
时刻,我们突然会和某人之间有一种默契。这个“默契”,就是一种超越理性语言的东
西。所以“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这两个人知道在寂静之下的是什么。也许爱情是这
个“默契”的最佳例子。
感性和理性同时存在人身上,但每个人在这两者的秉赋程度上都绘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有些人感性强,有些人理性强一些,有些人两者都很发达,有些人可能两者都缺乏。
纯艺术作品(音乐,绘画和诗歌)大部分都是非常感性的,也就是说是几乎无法“言传
”的。“理解”,“看懂”或者“听懂”等等都是非常误导的词汇,因为这些词汇都是
指的“理性”范畴的沟通。艺术和观者的关系其实是“默契”- 类似恋人之间的“化学
感应”。这个化学感应只产生在两个恋人之间。比如莫奈的画中的光感,让人感到清新
明媚的舒适,这就是感性的沟通。当然,在这里我之所以用莫奈的“光感”为例,是因
为能够感受莫奈作品的“光感”的人很多,所以这个例子也许能让很多人理解我要表达
的意思。更多的艺术作品和观者之间的关系,就更复杂了,比如我自己感受到的雷东(
Odline Redon)的神秘感,高更的原始,贝多芬的雄壮,巴赫的超脱,柴可夫斯基的忧
郁美,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个人的感受,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把握住的,也不一定符合每
个人的感受。所以说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是非常个人的事。
我认为,对于感性能力天生弱的人来说,要领会一幅画,一首诗,或者一件音乐作品,
几乎是不能的(在此我没有任何“歧视”这类人的意思,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本性,不
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现代人中,也许由于文明的进化,让人越来越失去这样的直观
感性能力。这是很无奈的事)。这样的人,读再多的能够被理性理解的“背景知识”,
他们仍然会在艺术作品面前一片茫然。而真正领会了一件作品的人,是几乎不可能用理
性语言来表达这个感受的。
比较绘画和诗歌这种纯感性的艺术形式,文学,比如小说散文等,就好理解的多,因为
其中有一半,甚至大半都是理性的内容。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涵盖了理性和感性的两
方面。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文学作品比纯艺术作品更容易理解。
我认为而无论是纯艺术作品,还是综合艺术作品(文学,电影等等,但不包括“行为艺
术”*),作家都应该(甚至必须)在作品中完整地表达自己索要表达的东西。这就是
一部作品的“完整性”,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注明,更不需要观者花多于的力气去研究“
背景知识”。
在此我想提一下对我个人来说印象深刻的美国电影“肖相克的救赎”中的一段情节:安
迪在接到一盘“费加罗的婚礼”的唱片后,立即把唱片放在留声机上播放,并通过监狱
的广播装置而让歌声传遍整个肖相克监狱。此时,所有的犯人们都停下来正在做的事,
全神灌注地聆听着在监狱里不可能听到的女高音二重唱。这部电影的旁白(瑞得Red,)
最能说明这一段情节的意义: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d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I tell you,
those voices soared higher and farther than anybody in a gray place dares to
dream. It was like some beautiful bird flapped into our drab little cage
and made those walls dissolve away, and for the briefest of moments, every
last man in Shawshank felt free.(至今我都根本不知道那两个意大利女士在唱着什
么。事实上是,我根本不想知道。有些事最好让它们不要被说出来。我愿意相信,她们
在唱着一些非常美丽的事,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得令人心碎的东西。我告诉你,
这美丽的声音飞扬到至高至远的地方,那是生活在灰色的尘世的人做梦都想像不到的地
方。此时仿佛是一些美丽的飞鸟突然来到我们单调的牢笼,一瞬间融化了监狱的高墙。
在那短短的一瞬间中,肖相克监狱的每一个囚犯都感受到自由。)
在我个人的印象中,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或者其他作品比这部电影的这一段情节更深刻而
准确地诠释艺术对人的震撼力了。
一件文艺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了作者通过自己的精神生命创造出来的一个完整的,独立
的“生命”。这个“生命”,是完全可以独立地和观者或者读者想沟通,或者形象地说
,这些“生命”,一旦出落,就会自己成长,找到自己的知音。这些“知音”们,即观
赏者们,并不需要知道他们的"母亲"是谁,就能和它们达到心灵的默契。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艺术是人的最能直接和生命本身相沟通的一种无法被任何其他语
言取代的形式。艺术,就是生命存在之本身。
□ 读者投稿
avatar
s*r
3
Parameters are passed in the query string sent to the server side,
such as
http://localhost:9086/AppOn/order.do?OrderId=10000&custId=90000
It calls doGet() method to process the http request.
My question is there any disadvantage of doing that except that the length has the limitation of 250 characters-long and no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Thanks a lot for your reply.
avatar
t*e
4
同样的书小时候看和现在再看一遍也挺好, 因为感觉不一样. 小时候可能看到了理想,
现在看到的可能是现实和人生, 以及可以回忆到小时候自己的想法或所谓的"世界观".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 http://book.28833.com/2003new/da/y/yangjiang/000/037.htm
: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心一”,可见用心之专;
: 但自己的作品“一篇也没留,全扔了”,又见其洒脱淡然。她有学问但不学究,相反还
: 很时髦,结交贵妇人(杨绛自云简朴,但看她早年和钱钟书在牛津的合影,画眉入鬓,

avatar
s*y
5
第五段最后一句话倒是甚合我意
不过这个潇湘客的救赎?为啥非要别出心裁?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云易·
: 很多人在看不懂画读不懂诗的时候,总认为可以通过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而最终得
: 以了解作品本身的意义。我个人这是白费心思。在此我并非是说,背景知识完全没有任
: 何意义。背景知识肯定是有意义的,比如如果我们由于喜欢某画家的作品而导致对画家
: 本人很感兴趣,于是对于该画家的生平的了解,能够是我们知道为何他/她画出这种风
: 格的画。然而,关键的词汇是“为何画出”,而不是“画的什么”。对于那些已开始就
: 不知道该画家“画的什么”的那些人,知道再多的“为何画出”也仍然不能到达知道“
: 画的什么”的目的地。所以,对于画本身的内容-也是艺术欣赏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些
: 背景知识都是无足轻重的。
: 为了清楚地解释我的理由,我想先定义以下“感性”和“理性”这两个词汇。“感性”

avatar
m*t
6
There aren't any big disadvantages except for the ones you already mentioned.
One thing you might want to be careful though is to make sure none of
these urls-with-side-effects get picked up by a crawler (e.g. being
explicitly
referenced on a public web page).

has the limitation of 250
characters-long and no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Parameters are passed in the query string sent to the server side,
: such as
: http://localhost:9086/AppOn/order.do?OrderId=10000&custId=90000
: It calls doGet() method to process the http request.
: My question is there any disadvantage of doing that except that the length has the limitation of 250 characters-long and no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 Thanks a lot for your reply.

avatar
wh
7
你看书经常重复看?我要是看过还记得的书,多半没耐心再看;不记得了才会再看,那
也没法对比感觉了。

,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样的书小时候看和现在再看一遍也挺好, 因为感觉不一样. 小时候可能看到了理想,
: 现在看到的可能是现实和人生, 以及可以回忆到小时候自己的想法或所谓的"世界观".

avatar
r*o
8
有bug
那个女高音重唱不是费加罗婚礼的
叫《乘着金色的翅膀》,是歌剧《纳布科》里的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五段最后一句话倒是甚合我意
: 不过这个潇湘客的救赎?为啥非要别出心裁?

avatar
k*r
9
Get is so easy to happen that you can just copy the URL
and paste in another browser window to make it happen.
For a "write" action such as making a purchase, I'd make
it harder by using a post.

has the limitation of 250 characters-long and no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Parameters are passed in the query string sent to the server side,
: such as
: http://localhost:9086/AppOn/order.do?OrderId=10000&custId=90000
: It calls doGet() method to process the http request.
: My question is there any disadvantage of doing that except that the length has the limitation of 250 characters-long and no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 Thanks a lot for your reply.

avatar
t*e
10
我对有些书是经常去重复看的. 有时候想去追忆初次看的感觉, 但更多时还是想再好
好欣赏一遍, 不管感觉是痛苦还是高兴.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书经常重复看?我要是看过还记得的书,多半没耐心再看;不记得了才会再看,那
: 也没法对比感觉了。
:
: ,

avatar
s*y
11
这个。。。。。。
你是没看过电影?还是没听过这两段歌剧?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有bug
: 那个女高音重唱不是费加罗婚礼的
: 叫《乘着金色的翅膀》,是歌剧《纳布科》里的

avatar
A*o
12
i hate http protocol. period.

has the limitation of 250 characters-long and no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Parameters are passed in the query string sent to the server side,
: such as
: http://localhost:9086/AppOn/order.do?OrderId=10000&custId=90000
: It calls doGet() method to process the http request.
: My question is there any disadvantage of doing that except that the length has the limitation of 250 characters-long and no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 Thanks a lot for your reply.

avatar
wh
13
嗯,你有心。看书的确很难说是痛苦还是高兴,不过肯定有一种渲泄(catharsis)作
用。
噢噢我想起来了,金庸的书我是时常复习的。不过也都是国内的时候了。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有些书是经常去重复看的. 有时候想去追忆初次看的感觉, 但更多时还是想再好
: 好欣赏一遍, 不管感觉是痛苦还是高兴.

avatar
O*a
14
你为啥非要问?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五段最后一句话倒是甚合我意
: 不过这个潇湘客的救赎?为啥非要别出心裁?

avatar
a*i
15
though an advantage of it is to integrate easily with other system.
avatar
t*e
16
不是有心. 我看电影也是这样, 特喜欢再看高潮部分或惊喜的部分. 我怀疑自己是不
是很幼稚, 呵呵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你有心。看书的确很难说是痛苦还是高兴,不过肯定有一种渲泄(catharsis)作
: 用。
: 噢噢我想起来了,金庸的书我是时常复习的。不过也都是国内的时候了。

avatar
s*y
17
无意义的特立独行一向不合我意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为啥非要问?
avatar
g*g
18
There's this famous post&redirect pattern.
Basically if you want to write, you want to post
then redirect to a get. That way, you can prevent duplicate
submission with some care.
avatar
wh
19
哈哈。惊喜的东西,再复习的时候,还会惊喜啊?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啊。
我想想,我好像不太复习电影。有这时间,不如看新电影新书啊。不过说明你比较怀旧。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有心. 我看电影也是这样, 特喜欢再看高潮部分或惊喜的部分. 我怀疑自己是不
: 是很幼稚, 呵呵

avatar
r*o
20
呃,看过,听过。。 好吧。我记混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
: 你是没看过电影?还是没听过这两段歌剧?

avatar
s*r
21
I agree with this. If there is a (write action)transaction happened, use
post method always.
If the action is just read only, get is a good choice, simple to handle.
ex, in a page, there is a list of items, click one item(ID) to go to the
detail page.
Even use get method, the system needs to check the http session is invalid
or not for some credential user access permit.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Get is so easy to happen that you can just copy the URL
: and paste in another browser window to make it happen.
: For a "write" action such as making a purchase, I'd make
: it harder by using a post.
:
: has the limitation of 250 characters-long and no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avatar
t*e
22
记得电影中人将有惊喜的事情发生, 但一时又忘了细节了, 所以就这样幼稚地去看啊
看.

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惊喜的东西,再复习的时候,还会惊喜啊?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啊。
: 我想想,我好像不太复习电影。有这时间,不如看新电影新书啊。不过说明你比较怀旧。

avatar
s*y
23
呵呵,一个是女声二重唱,一个是大合唱,差别还是挺大的,:)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呃,看过,听过。。 好吧。我记混了。
avatar
s*r
24
good point.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There's this famous post&redirect pattern.
: Basically if you want to write, you want to post
: then redirect to a get. That way, you can prevent duplicate
: submission with some care.

avatar
l*i
25
但自己的作品“一篇也没留,全扔了”...好像有点zhuangbility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 http://book.28833.com/2003new/da/y/yangjiang/000/037.htm
: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心一”,可见用心之专;
: 但自己的作品“一篇也没留,全扔了”,又见其洒脱淡然。她有学问但不学究,相反还
: 很时髦,结交贵妇人(杨绛自云简朴,但看她早年和钱钟书在牛津的合影,画眉入鬓,

avatar
s*y
26
看了一下你的网页,挺专业的啊,呵呵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呃,看过,听过。。 好吧。我记混了。
avatar
wh
27
哈哈哈,乐子你是语言大师。
浙版才子写帖子,也是“一篇不留,全扔了”。包括无数轰动一时的置顶帖。你说他也
zhuangbi?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但自己的作品“一篇也没留,全扔了”...好像有点zhuangbility
avatar
O*a
28
but his reason might be the same as yours :P
besides
你告诉下我某首曲子为啥是某首曲子?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无意义的特立独行一向不合我意
avatar
l*i
29
呵呵 这个不是我首创的 原话是这么说di
Many people think they are full of niubility, and like to play zhuangbility,
only reflect their shability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乐子你是语言大师。
: 浙版才子写帖子,也是“一篇不留,全扔了”。包括无数轰动一时的置顶帖。你说他也
: zhuangbi?

avatar
s*y
30
没明白你在问啥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but his reason might be the same as yours :P
: besides
: 你告诉下我某首曲子为啥是某首曲子?

avatar
wh
31
谁说的?我在别人的签名档里见过。

zhuangbility,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 这个不是我首创的 原话是这么说di
: Many people think they are full of niubility, and like to play zhuangbility,
: only reflect their shability

avatar
O*a
32
就是说你觉得他在特立独行
没准他其实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所以你的回答和你的问题不成立耶
还是说你觉得每画一幅画每弹一首曲子都要给理由?囧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明白你在问啥
avatar
l*i
33
我也不知道 呵呵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谁说的?我在别人的签名档里见过。
:
: zhuangbility,

avatar
s*y
34
还是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的问题是,《肖申克的救赎》是有一个通行的翻译的,非得换个名字不知道有什么意
图。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说你觉得他在特立独行
: 没准他其实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 所以你的回答和你的问题不成立耶
: 还是说你觉得每画一幅画每弹一首曲子都要给理由?囧

avatar
D*6
35
嗯,我在杨绛的文集里看过这篇记杨必,是,写她妹妹从小就很聪明,她爸爸也特别宠
爱,因为杨必非常象杨家另外一个聪明早逝的二女儿。
我看《洗澡》的时候也想到杨必,因为同样一个不常用的字做名字,同样非常聪明漂亮
有主见的人。我胡猜杨必兴许也象姚必一样有个无法嫁的soulmate才决定独身的吧,赫
赫,太八卦了。
杨降谦虚简朴是用他们那时的有钱人人家的标准吧,赫赫。就象她们家几乎从来没有断
过保姆在她笔下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她家才3口人。她在牛津要学着自己做饭开
火,钱钟书还劝她不要多事——在他们的眼里不会做饭才是正常的,赫赫。
杨降文笔很好,叙事清晰简洁,对自己家人总是很赞美,不过也是人之常情。她说她妈
妈皮肤好从来不用脂粉,只用甘油,她们也只用甘油,也是间接说她们皮肤都很好。不
过,我很佩服杨绛的幽默开朗性格,她的干校六记写得也挺有意思的。她说她自己年轻
时就被同学叫猴子脸——好像是总嘻嘻哈哈的意思吧。
杨绛文中提到的圣约翰大学是哪里?是不是复旦名人太多了,杨必没有被提到?我忘了
后来哪里看到,国内普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是钱媛编的。不过,你要是英文系的未必
用的是。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 http://book.28833.com/2003new/da/y/yangjiang/000/037.htm
: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心一”,可见用心之专;
: 但自己的作品“一篇也没留,全扔了”,又见其洒脱淡然。她有学问但不学究,相反还
: 很时髦,结交贵妇人(杨绛自云简朴,但看她早年和钱钟书在牛津的合影,画眉入鬓,

avatar
O*a
36
... my bad
totally missed your question
:P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 我的问题是,《肖申克的救赎》是有一个通行的翻译的,非得换个名字不知道有什么意
: 图。

avatar
D*6
37
对了,是杨必还是杨宓?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 http://book.28833.com/2003new/da/y/yangjiang/000/037.htm
: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心一”,可见用心之专;
: 但自己的作品“一篇也没留,全扔了”,又见其洒脱淡然。她有学问但不学究,相反还
: 很时髦,结交贵妇人(杨绛自云简朴,但看她早年和钱钟书在牛津的合影,画眉入鬓,

avatar
s*y
38
哈哈,原来如此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 my bad
: totally missed your question
: :P

avatar
h*t
39
to Doha:
The campus of Saint John's University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suzhou river) now hosts "huadong zheng fa daxue".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int_John's_University,_Shanghai
My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 is Saint John alumni (of course, very old gentleman), so I know.
avatar
j*n
40
潇湘客是什么小说里的?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五段最后一句话倒是甚合我意
: 不过这个潇湘客的救赎?为啥非要别出心裁?

avatar
h*t
41
test
avatar
s*y
42
呵呵,就是他的肖相克,我没打出来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潇湘客是什么小说里的?
avatar
M*N
43
林语堂也是圣约翰毕业的呢。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我在杨绛的文集里看过这篇记杨必,是,写她妹妹从小就很聪明,她爸爸也特别宠
: 爱,因为杨必非常象杨家另外一个聪明早逝的二女儿。
: 我看《洗澡》的时候也想到杨必,因为同样一个不常用的字做名字,同样非常聪明漂亮
: 有主见的人。我胡猜杨必兴许也象姚必一样有个无法嫁的soulmate才决定独身的吧,赫
: 赫,太八卦了。
: 杨降谦虚简朴是用他们那时的有钱人人家的标准吧,赫赫。就象她们家几乎从来没有断
: 过保姆在她笔下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她家才3口人。她在牛津要学着自己做饭开
: 火,钱钟书还劝她不要多事——在他们的眼里不会做饭才是正常的,赫赫。
: 杨降文笔很好,叙事清晰简洁,对自己家人总是很赞美,不过也是人之常情。她说她妈
: 妈皮肤好从来不用脂粉,只用甘油,她们也只用甘油,也是间接说她们皮肤都很好。不

avatar
j*n
44
哦,我还没看原文
可能是他是港台的或者用的五笔字型输入法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就是他的肖相克,我没打出来
avatar
D*6
45
谢谢解释。圣约翰果真厉害。

river) now hosts "huadong zheng fa daxue".
gentleman), so I know.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to Doha:
: The campus of Saint John's University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suzhou river) now hosts "huadong zheng fa daxue".
: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int_John's_University,_Shanghai
: My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 is Saint John alumni (of course, very old gentleman), so I know.

avatar
s*y
46
ft,你都不看还转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我还没看原文
: 可能是他是港台的或者用的五笔字型输入法

avatar
t*e
47
政法现在也很好吧?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解释。圣约翰果真厉害。
:
: river) now hosts "huadong zheng fa daxue".
: gentleman), so I know.

avatar
m*e
48
他看了眼作者是谁,就决定转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ft,你都不看还转
avatar
h*t
49
didn't you guys see my new signature? :P
avatar
r*y
50
haha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他看了眼作者是谁,就决定转了
avatar
l*i
51
看到了 不过我是用telnet的 呵呵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didn't you guys see my new signature? :P
avatar
g*y
52
我想对这个作者说你一边多歇歇去吧
用我老公的电脑上网是受他限制的
等我晚上回去再逐一批驳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云易·
: 很多人在看不懂画读不懂诗的时候,总认为可以通过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而最终得
: 以了解作品本身的意义。我个人这是白费心思。在此我并非是说,背景知识完全没有任
: 何意义。背景知识肯定是有意义的,比如如果我们由于喜欢某画家的作品而导致对画家
: 本人很感兴趣,于是对于该画家的生平的了解,能够是我们知道为何他/她画出这种风
: 格的画。然而,关键的词汇是“为何画出”,而不是“画的什么”。对于那些已开始就
: 不知道该画家“画的什么”的那些人,知道再多的“为何画出”也仍然不能到达知道“
: 画的什么”的目的地。所以,对于画本身的内容-也是艺术欣赏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些
: 背景知识都是无足轻重的。
: 为了清楚地解释我的理由,我想先定义以下“感性”和“理性”这两个词汇。“感性”

avatar
wh
53
it doesn't work.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didn't you guys see my new signature? :P
avatar
j*n
54
我刚粗略看一下,他的很多说法确实对你很不公平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对这个作者说你一边多歇歇去吧
: 用我老公的电脑上网是受他限制的
: 等我晚上回去再逐一批驳

avatar
wh
55
是杨必。《洗澡》里面的是姚宓(mi4)。稍微有点不同。姚宓其实也有杨绛自己的影
子。回头我写个《洗澡》读后感。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了,是杨必还是杨宓?
avatar
S*n
56
你还是多画点画吧。在这里混这么久,只看到你说,还没看到大作呢。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对这个作者说你一边多歇歇去吧
: 用我老公的电脑上网是受他限制的
: 等我晚上回去再逐一批驳

avatar
wh
57
《记杨必》里面是说杨必的妈妈(不是爸爸)特别宠爱杨必,嗯,是因为她像去世的二
姐。倒没说二姐聪明,只是死的时候挺惨:
“我们忘不了二姐姐十四岁病在上海医院里,日夜思念妈妈,而家在北京,当时因天灾
人祸,南北路途不通,妈妈好不容易赶到上海医院看到二姐。二姐瞳孔已散,拉着妈妈
的手却看不见妈妈了,直哭。我妈妈为此伤心得哭坏了眼睛。”
或许别的文章里有更多的二姐的介绍。可惜我借不到杨绛文集。
钱钟书在牛津让杨绛不要费事做饭,其实是偷懒,虽然他也觉得伙食不好,但他不讲究
,很将就。不过他们的确很少做饭,所以杨绛最怀念的是牛津时期钱钟书给她做的早饭
,因为钱钟书总是比她早起。
猴子脸挺好玩的,杨绛看来和杨必挺像的,别人说她们怎么不好,她们都满不在乎,气
量大。
哪里提到圣约翰大学了?我没看到啊。
复旦名人多,但外文系名人不多。所以我非常惊讶。嗯,英语系不用大学英语教材。我
不知道是不是钱媛编的。我有好几个同学教大学英语,但已经没联系了,不然可以问问。

时就被同学叫猴子脸——好像是总嘻嘻哈哈的意思吧。
杨绛文中提到的圣约翰大学是哪里?是不是复旦名人太多了,杨必没有被提到?我忘了
后来哪里看到,国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我在杨绛的文集里看过这篇记杨必,是,写她妹妹从小就很聪明,她爸爸也特别宠
: 爱,因为杨必非常象杨家另外一个聪明早逝的二女儿。
: 我看《洗澡》的时候也想到杨必,因为同样一个不常用的字做名字,同样非常聪明漂亮
: 有主见的人。我胡猜杨必兴许也象姚必一样有个无法嫁的soulmate才决定独身的吧,赫
: 赫,太八卦了。
: 杨降谦虚简朴是用他们那时的有钱人人家的标准吧,赫赫。就象她们家几乎从来没有断
: 过保姆在她笔下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她家才3口人。她在牛津要学着自己做饭开
: 火,钱钟书还劝她不要多事——在他们的眼里不会做饭才是正常的,赫赫。
: 杨降文笔很好,叙事清晰简洁,对自己家人总是很赞美,不过也是人之常情。她说她妈
: 妈皮肤好从来不用脂粉,只用甘油,她们也只用甘油,也是间接说她们皮肤都很好。不

avatar
r*y
58
哈哈,你有“逐一批驳”的雅好。那谁就看准了这个。。。
刚在复习射雕,这跟断了腿的小兔子一样啊,你就治吧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对这个作者说你一边多歇歇去吧
: 用我老公的电脑上网是受他限制的
: 等我晚上回去再逐一批驳

avatar
wh
59
现在也叫大学啦。以前叫华东政法学院的。我去玩过,房子满老的,宿舍楼一面是宿舍
,另一面是阳台。有宿舍的那面居然不朝阳,阴死了。

river) now hosts "huadong zheng fa daxue".
gentleman), so I know.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to Doha:
: The campus of Saint John's University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suzhou river) now hosts "huadong zheng fa daxue".
: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int_John's_University,_Shanghai
: My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 is Saint John alumni (of course, very old gentleman), so I know.

avatar
g*y
60
你觉得哪些说法对我不公平了
陈丹青要看了这贴字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刚粗略看一下,他的很多说法确实对你很不公平
avatar
wh
61
你喜欢林语堂啊?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林语堂也是圣约翰毕业的呢。
avatar
g*y
62
画啊,我今天六点起来想去画画
结果太阳和我老公都不起床
后来等到八点半左右才
他们俩象商量好似的才不情不愿的爬起来
结果我有点困了
勉强去了湖边画了一天
头晕眼花的 整个一天不太在状态 郁闷死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还是多画点画吧。在这里混这么久,只看到你说,还没看到大作呢。
avatar
wh
63
好像一般吧。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政法现在也很好吧?
avatar
g*y
64
ft...那我这到底是批还是不批啊
要不你来批吧 我歇歇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你有“逐一批驳”的雅好。那谁就看准了这个。。。
: 刚在复习射雕,这跟断了腿的小兔子一样啊,你就治吧

avatar
h*t
65
kick~! try web.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it doesn't work.
avatar
r*y
66
画个圆圈,已阅
如何?
当然了,我没看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ft...那我这到底是批还是不批啊
: 要不你来批吧 我歇歇

avatar
wh
67
我就是用web呀,我不会用telnet的。click以后没反应。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kick~! try web.
avatar
g*y
68
你看你一个雅兴弄得我批不是不批不是的。。。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画个圆圈,已阅
: 如何?
: 当然了,我没看

avatar
h*t
69
works for me and lezi. looks like your browser is out-dated, man.
rule 1: don't use IE.
rule 2: use Firefox.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是用web呀,我不会用telnet的。click以后没反应。
avatar
r*y
70
深呼吸
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急躁
这样不好,不好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你一个雅兴弄得我批不是不批不是的。。。
avatar
wh
71
哇,我用了下firefox,果然能听到,而且网速快很多。firefox有什么坏处吗?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works for me and lezi. looks like your browser is out-dated, man.
: rule 1: don't use IE.
: rule 2: use Firefox.

avatar
g*y
72
德州现在很热吧 难怪你这么急躁
北京这俩天晴乐三天 据说后天又要下雨 我不活了我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深呼吸
: 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急躁
: 这样不好,不好

avatar
h*t
73
firefox's 坏处?
the only thing i can think of is ... to indulge you in my radio... :)
M$ $uck$.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哇,我用了下firefox,果然能听到,而且网速快很多。firefox有什么坏处吗?
avatar
s*y
74
这人是谁?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他看了眼作者是谁,就决定转了
avatar
wh
75
臭美。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firefox's 坏处?
: the only thing i can think of is ... to indulge you in my radio... :)
: M$ $uck$.

avatar
j*n
76
这个左脑右脑也不知道靠谱不
我看老外用右手写字左手拿筷子
说明他艺术细胞多些?
狗娣画画的时候左手在做什么,假如调色盘在画架搁着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云易·
: 很多人在看不懂画读不懂诗的时候,总认为可以通过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而最终得
: 以了解作品本身的意义。我个人这是白费心思。在此我并非是说,背景知识完全没有任
: 何意义。背景知识肯定是有意义的,比如如果我们由于喜欢某画家的作品而导致对画家
: 本人很感兴趣,于是对于该画家的生平的了解,能够是我们知道为何他/她画出这种风
: 格的画。然而,关键的词汇是“为何画出”,而不是“画的什么”。对于那些已开始就
: 不知道该画家“画的什么”的那些人,知道再多的“为何画出”也仍然不能到达知道“
: 画的什么”的目的地。所以,对于画本身的内容-也是艺术欣赏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些
: 背景知识都是无足轻重的。
: 为了清楚地解释我的理由,我想先定义以下“感性”和“理性”这两个词汇。“感性”

avatar
h*t
77
wh: can't believe you've been tortured by IE for so long until i told you
about firefox!
you didn't even thank me??
avatar
g*y
78
在野外的话一般情况下站着画就得左手拿调色盘 和换用的笔
这个比较累,经常大拇指指发麻还被蚊子叮
在室内和坐着画的话 手能稍微轻松一点 左手只拿笔和插笔的手纸/布
至于左脑右脑的,我已经分不清乐
反正画一天画下来和动脑筋做一番数学题差不多
不光有感性判断绝对还需要理性思维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左脑右脑也不知道靠谱不
: 我看老外用右手写字左手拿筷子
: 说明他艺术细胞多些?
: 狗娣画画的时候左手在做什么,假如调色盘在画架搁着

avatar
wh
79
我很怀旧啊,我又用回ie了...
等我真的用上firefox再谢你。
喂,你用linux的是不是?有什么英语指令,切换成中文是“三藩谈判”的?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wh: can't believe you've been tortured by IE for so long until i told you
: about firefox!
: you didn't even thank me??

avatar
j*n
80
区别好坏就是是否能摸到观众的感性地带?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在野外的话一般情况下站着画就得左手拿调色盘 和换用的笔
: 这个比较累,经常大拇指指发麻还被蚊子叮
: 在室内和坐着画的话 手能稍微轻松一点 左手只拿笔和插笔的手纸/布
: 至于左脑右脑的,我已经分不清乐
: 反正画一天画下来和动脑筋做一番数学题差不多
: 不光有感性判断绝对还需要理性思维

avatar
D*6
81
哦,我以前看的了。也许也和杨绛写的我们仨混了。好像她写钱媛小时候学认字,特别
聪明过目不忘的时候,她说她爸爸也沉吟,说过目不忘是有的,因为想起了早逝的二姐。
杨绛写她和钱钟书在牛津留学学做饭的日子其实挺温馨的。而且,我觉得她的性格挺好
的,虽然在国内是大小姐,但是,出了国,为了省钱为了让钱钟书吃上顺口的,就可以
学做饭。一个人无所谓会不会,主要在于想不想学。
钱钟书经常被说的那么书呆子,做早饭真是又有心又会做,其实很体贴,一点也不书呆
子。为了他这么体贴的早饭,他的妻子的确什么苦都愿意为他吃了。不是说后来在上海
,为了支持他写围城,杨绛也甘愿做灶下婢。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记杨必》里面是说杨必的妈妈(不是爸爸)特别宠爱杨必,嗯,是因为她像去世的二
: 姐。倒没说二姐聪明,只是死的时候挺惨:
: “我们忘不了二姐姐十四岁病在上海医院里,日夜思念妈妈,而家在北京,当时因天灾
: 人祸,南北路途不通,妈妈好不容易赶到上海医院看到二姐。二姐瞳孔已散,拉着妈妈
: 的手却看不见妈妈了,直哭。我妈妈为此伤心得哭坏了眼睛。”
: 或许别的文章里有更多的二姐的介绍。可惜我借不到杨绛文集。
: 钱钟书在牛津让杨绛不要费事做饭,其实是偷懒,虽然他也觉得伙食不好,但他不讲究
: ,很将就。不过他们的确很少做饭,所以杨绛最怀念的是牛津时期钱钟书给她做的早饭
: ,因为钱钟书总是比她早起。
: 猴子脸挺好玩的,杨绛看来和杨必挺像的,别人说她们怎么不好,她们都满不在乎,气

avatar
g*y
82
对于我们来讲 现代绘画就是印象派之后到现在的作品看一张画的好坏是看它画面里的
形色结合,就是说画面中物体的造型和色彩的结合 在没有新的技法和新的观念出来之
前 目前有意识的形色结合而又不欺世盗名是画面追求的最高境界
对于观众来讲 看的漂亮就算了吧 很有可能是很多观众都看不出来的
就好比为什么陈逸飞的画在市场上那么流行 可是学院里不会有人学他一样
本来就是画给大众看的 他的画相对来讲太做作乐 没有深度
当然乐现在的观众都被画家和媒体导论逼的有了审丑能力 审美能力反而倒更弱乐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区别好坏就是是否能摸到观众的感性地带?
avatar
D*6
83
圣约翰大学。。。我忘了杨绛哪里提到有阵什么钱钟书在圣约翰教书还是什么的,还有
什么方凳妈妈,找杨必代课还是助教之类的,反正也是极夸杨必聪明有悟性。赫赫,我
许久没看,支离破碎的蹦出这些信息来。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记杨必》里面是说杨必的妈妈(不是爸爸)特别宠爱杨必,嗯,是因为她像去世的二
: 姐。倒没说二姐聪明,只是死的时候挺惨:
: “我们忘不了二姐姐十四岁病在上海医院里,日夜思念妈妈,而家在北京,当时因天灾
: 人祸,南北路途不通,妈妈好不容易赶到上海医院看到二姐。二姐瞳孔已散,拉着妈妈
: 的手却看不见妈妈了,直哭。我妈妈为此伤心得哭坏了眼睛。”
: 或许别的文章里有更多的二姐的介绍。可惜我借不到杨绛文集。
: 钱钟书在牛津让杨绛不要费事做饭,其实是偷懒,虽然他也觉得伙食不好,但他不讲究
: ,很将就。不过他们的确很少做饭,所以杨绛最怀念的是牛津时期钱钟书给她做的早饭
: ,因为钱钟书总是比她早起。
: 猴子脸挺好玩的,杨绛看来和杨必挺像的,别人说她们怎么不好,她们都满不在乎,气

avatar
j*n
84
我觉得现在很多中国画家是画给外国群众看的
那天你在哪回什么陈丹青哭笑不得之类
我找不到原贴了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于我们来讲 现代绘画就是印象派之后到现在的作品看一张画的好坏是看它画面里的
: 形色结合,就是说画面中物体的造型和色彩的结合 在没有新的技法和新的观念出来之
: 前 目前有意识的形色结合而又不欺世盗名是画面追求的最高境界
: 对于观众来讲 看的漂亮就算了吧 很有可能是很多观众都看不出来的
: 就好比为什么陈逸飞的画在市场上那么流行 可是学院里不会有人学他一样
: 本来就是画给大众看的 他的画相对来讲太做作乐 没有深度
: 当然乐现在的观众都被画家和媒体导论逼的有了审丑能力 审美能力反而倒更弱乐

avatar
D*6
85
好,等着看你写的《洗澡》读后感。我也很喜欢那本书。记得看到许彦成顺嘴在信里答
复他妈妈问的新妇有朵未的问题,最后他妈妈来和他要3个孙子,看得我笑坏了。
《洗澡》有个问题是,有时人物介绍不多一下出来好几个,我就有点混。也许我那时看
书已经不如小时候仔细了。我看张爱玲翻译的《海上花列传》也好像这样,看着看着,
有时名字不能和人物形象联系起来了。我发现,大了以后看书没有小时候耐心了。现在
,世界大了,可看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很分心。赫赫。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杨必。《洗澡》里面的是姚宓(mi4)。稍微有点不同。姚宓其实也有杨绛自己的影
: 子。回头我写个《洗澡》读后感。

avatar
g*y
86
在上次那个向日葵帖子里吧
水太大乐 的确不好找
都不记得是在这里还是在雷定时乐
恩,是的 是画给外国“群众”看的
真正的国外同行未必看得上
人家比我们走的深远多了
我们玩得也大都是别人玩过的东西
虽然表面上看着他们已经进入后现代时候了
国内很多人都是炒作
当然没被炒作的也未必就好到哪里去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现在很多中国画家是画给外国群众看的
: 那天你在哪回什么陈丹青哭笑不得之类
: 我找不到原贴了

avatar
h*t
87
haha 我在想怎么海上花也要看翻译版的?
洪善卿沉吟道:“阿就是四家头?”
朴斋道:“四家头忒少。”
avatar
m*e
88
不认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人是谁?
avatar
wh
89
嗯,我也记得我们仨里说她爸说钱媛过目不忘,我还很不以为然,很多小孩都这样的。
倒没看到说她爸因此想起二姐。可能没留意,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二姐,呵呵。
杨绛在牛津因为不能正式入学读书,在家闲着就琢磨做饭啊搬家啊,呵呵,我是小人之
心。钱钟书做的早饭应该不难吧,奶茶,烤面包,煎鸡蛋。他应该不大会做饭的,连点
火都不会,直到72年才第一次划火柴。我看到这个就觉得好玩,我小时候写过第一次划
火柴的作文,划的时候心里很害怕。不知道钱钟书62岁的时候第一次划火柴,心里害不
害怕。
他俩感情肯定很好,看钱钟书给杨绛写的诗词等,调侃戏谑,爱怜备至;杨绛对钱钟书
则是仰慕如天人。你最后一句,让我想起赵萝蕤。她翻译艾略特的《荒原》非常非常漂
亮;我看不懂原诗,常要看她的译文才明白。赵萝蕤的老公是考古学家陈梦家。当年她
跟随老公去西南联大;她那么有本事的人,也是甘做灶下婢。我看她的传记,印象最深
的一句,就是说这个家庭主妇与众不同;她在厨房做饭的时候,膝上还放着一本艾略特
的诗集。赵萝蕤和杨绛还是大学校友,比杨绛高一级。《我们仨》里也提到她,说她俩
都是拿到奖学金的优秀生。不过《我们仨》说学校啊、奖学金啊那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我以前看的了。也许也和杨绛写的我们仨混了。好像她写钱媛小时候学认字,特别
: 聪明过目不忘的时候,她说她爸爸也沉吟,说过目不忘是有的,因为想起了早逝的二姐。
: 杨绛写她和钱钟书在牛津留学学做饭的日子其实挺温馨的。而且,我觉得她的性格挺好
: 的,虽然在国内是大小姐,但是,出了国,为了省钱为了让钱钟书吃上顺口的,就可以
: 学做饭。一个人无所谓会不会,主要在于想不想学。
: 钱钟书经常被说的那么书呆子,做早饭真是又有心又会做,其实很体贴,一点也不书呆
: 子。为了他这么体贴的早饭,他的妻子的确什么苦都愿意为他吃了。不是说后来在上海
: ,为了支持他写围城,杨绛也甘愿做灶下婢。

avatar
wh
90
不是圣约翰吧,是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乐子我刚刚一查,位于长乐路,今上海社科院。
是不是你们隔壁啊?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圣约翰大学。。。我忘了杨绛哪里提到有阵什么钱钟书在圣约翰教书还是什么的,还有
: 什么方凳妈妈,找杨必代课还是助教之类的,反正也是极夸杨必聪明有悟性。赫赫,我
: 许久没看,支离破碎的蹦出这些信息来。

avatar
wh
91
我想了好几个晚上,还写不出来《洗澡》,想说的很多很拉杂。三个孙子这一段我也笑
坏了,我还把这段寄给xbin看,我觉得许彦成说话和xbin有点像。许彦成很天真,心思
很纯洁,说话、写文章很有灵气。他写给姚宓的忏悔信,我也觉得很好,只是最后反复
要求姚宓折叠信纸以表原谅,这像女孩子的心思,不像个男人。另外有几段也是,我觉
得杨绛太把自己的女人的意愿加给她心爱的人物了。
对了我说姚宓也有杨绛的影子,一是因为姚宓和许彦成谈论文学,非常投入,无功利,
浑然如在世外,就像杨绛和钱钟书一样。杨绛说和钱钟书谈文学,口气都是一模一样的
,显然是把自己的感情加到姚宓和许彦成身上了。另外,姚宓和许彦成最后告别,许彦
成不愿直接回家,绕了远道;姚宓隔着门,从他脚步声音的方向判断他绕远回家,就担
心路上有个深坑,怕他失魂落魄地跌入坑里,一夜直不放心。这一段不仅写得非常细腻
哀婉,而且和《我们仨》里一段很像:梦里的杨绛担心女儿找不到钱钟书的船,担心女
儿换了新地方,回家不认路。然后自责太操心。姚宓那一段,也是好操心的,一看就让
我想起杨绛说自己的话。
嗯,《洗澡》人物介绍不大详细。比如那个偷情私通的万芳,我还特地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好,等着看你写的《洗澡》读后感。我也很喜欢那本书。记得看到许彦成顺嘴在信里答
: 复他妈妈问的新妇有朵未的问题,最后他妈妈来和他要3个孙子,看得我笑坏了。
: 《洗澡》有个问题是,有时人物介绍不多一下出来好几个,我就有点混。也许我那时看
: 书已经不如小时候仔细了。我看张爱玲翻译的《海上花列传》也好像这样,看着看着,
: 有时名字不能和人物形象联系起来了。我发现,大了以后看书没有小时候耐心了。现在
: ,世界大了,可看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很分心。赫赫。

avatar
l*i
92
离得远着呢。社科院应该是在淮海路附近呢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圣约翰吧,是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乐子我刚刚一查,位于长乐路,今上海社科院。
: 是不是你们隔壁啊?

avatar
wh
93
不知道。没去过。你去过?我一看到科学院,就以为离你很近。北京的社科院和中科院
是不是在一起的?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离得远着呢。社科院应该是在淮海路附近呢吧
avatar
D*6
94
你是苏州人么?能看懂海上花的原著?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haha 我在想怎么海上花也要看翻译版的?
: 洪善卿沉吟道:“阿就是四家头?”
: 朴斋道:“四家头忒少。”

avatar
D*6
95
钱钟书做的早饭是不难,难得的是他有心来做。所以说,他并不很书呆子,知道怎么哄
老婆。赫赫。
他们在国外大概用的是电炉,回国反正有保姆,所以一直也没有划过火柴。我也记得这
段,杨绛说她小心翼翼还是若无其事地问怎么点的火。
哦,是,杨绛的散文里提到她同学前辈拿到了奖学金出国,她没有,因为清华的一个系
主任说她们这届差,她很不服气。有个同学好像是这个名字。我没有怎么看过外文诗,
所以不知道这个赵。
《洗澡》里的那个叫方芳吧?你是五笔输入么?是,姚宓说,我就做你的方芳是很直接
很大胆,大约在心里郁闷了太久,这么说一下比较释放心情。其实,这2个人都知道做
不出来。
她担心许掉坑里是写得很好,我想很多女人都是这样吧。
我记得以前看的时候,有时感觉许有点象方鸿渐,不过许是真学者。方鸿渐给唐晓芙写
的信也是很琐碎的,有时觉得男的如果那样,也是有点象女人,赫赫。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我也记得我们仨里说她爸说钱媛过目不忘,我还很不以为然,很多小孩都这样的。
: 倒没看到说她爸因此想起二姐。可能没留意,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二姐,呵呵。
: 杨绛在牛津因为不能正式入学读书,在家闲着就琢磨做饭啊搬家啊,呵呵,我是小人之
: 心。钱钟书做的早饭应该不难吧,奶茶,烤面包,煎鸡蛋。他应该不大会做饭的,连点
: 火都不会,直到72年才第一次划火柴。我看到这个就觉得好玩,我小时候写过第一次划
: 火柴的作文,划的时候心里很害怕。不知道钱钟书62岁的时候第一次划火柴,心里害不
: 害怕。
: 他俩感情肯定很好,看钱钟书给杨绛写的诗词等,调侃戏谑,爱怜备至;杨绛对钱钟书
: 则是仰慕如天人。你最后一句,让我想起赵萝蕤。她翻译艾略特的《荒原》非常非常漂
: 亮;我看不懂原诗,常要看她的译文才明白。赵萝蕤的老公是考古学家陈梦家。当年她

avatar
wh
96
哎呀我一直错看成万芳,还想着怎么跟台湾唱歌的万芳一模一样。幸好你提醒,多谢多
谢。
我觉得钱钟书主要是因为起床比杨绛早,所以就做早饭了,呵呵。当然钱也可能很会哄
老婆,我看他们的东西不太多,还没感觉到这点,呵呵。
我倒没看到杨绛说她问点火。他们在国内一直用煤炉。杨绛会生煤炉,晚上不熄火,所
以钱钟书做早饭也不用点火。直到72年换用煤气罐了,他才要学点火。说起来我在上海
一直用煤气;后来到杭州,发现杭州还在用煤气罐,很久以后才通煤气。那么近的两个
地方,差别还很大。
围城我不大有印象,有机会要再读一遍。感觉钱钟书说话挺啰嗦,掉书袋;不如杨绛简
洁。想想觉得杨绛的性格可能挺好,舍得放弃,比较果断;钱钟书好像是什么都不舍得。

她担心许掉坑里是写得很好,我想很多女人都是这样吧。
我记得以前看的时候,有时感觉许有点象方鸿渐,不过许是真学者。方鸿渐给唐晓芙写
的信也是很琐碎的,有时觉得男的如果那样,也是有点象女人,赫赫。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钱钟书做的早饭是不难,难得的是他有心来做。所以说,他并不很书呆子,知道怎么哄
: 老婆。赫赫。
: 他们在国外大概用的是电炉,回国反正有保姆,所以一直也没有划过火柴。我也记得这
: 段,杨绛说她小心翼翼还是若无其事地问怎么点的火。
: 哦,是,杨绛的散文里提到她同学前辈拿到了奖学金出国,她没有,因为清华的一个系
: 主任说她们这届差,她很不服气。有个同学好像是这个名字。我没有怎么看过外文诗,
: 所以不知道这个赵。
: 《洗澡》里的那个叫方芳吧?你是五笔输入么?是,姚宓说,我就做你的方芳是很直接
: 很大胆,大约在心里郁闷了太久,这么说一下比较释放心情。其实,这2个人都知道做
: 不出来。

avatar
h*t
97
笨. 看这个必须苏州人吗?
你看我的昵称,我们江南都说吴语。文豪也是。小麦估计也能看懂。
乐子能不能看懂不知道。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苏州人么?能看懂海上花的原著?
avatar
D*6
98
唉,我知道北方人一般比南方人都笨。。。但是,真不知道你们的方言原来是共享的?
可是不是说南方的方言换个村大家的说法都不一样了么?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笨. 看这个必须苏州人吗?
: 你看我的昵称,我们江南都说吴语。文豪也是。小麦估计也能看懂。
: 乐子能不能看懂不知道。

avatar
D*6
99
我小时候在长春,从记事家里就是用煤气管道,后来搬家到河北,却是煤气罐了。开始
非常害怕。因为对煤气罐的第一印象就是从新闻里听说某居民楼煤气罐爆炸。不过,练
习一下也会用了。
围城挺有意思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的确有很多不是特别必要的比喻和古今中外的
书的旁征博引——我觉得就是fun么,是种风格吧。读书不就是为了for fun么。
我觉得钱和杨真是很般配,琴瑟和谐始终,不过杨很少提他们如何钟情的,赫赫。杨是
有事业心的女性,可是从来不把当年放弃清华研究生学业随钱出国当作一回事。感觉2
个人真是言和意顺,什么都不是问题。

得。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哎呀我一直错看成万芳,还想着怎么跟台湾唱歌的万芳一模一样。幸好你提醒,多谢多
: 谢。
: 我觉得钱钟书主要是因为起床比杨绛早,所以就做早饭了,呵呵。当然钱也可能很会哄
: 老婆,我看他们的东西不太多,还没感觉到这点,呵呵。
: 我倒没看到杨绛说她问点火。他们在国内一直用煤炉。杨绛会生煤炉,晚上不熄火,所
: 以钱钟书做早饭也不用点火。直到72年换用煤气罐了,他才要学点火。说起来我在上海
: 一直用煤气;后来到杭州,发现杭州还在用煤气罐,很久以后才通煤气。那么近的两个
: 地方,差别还很大。
: 围城我不大有印象,有机会要再读一遍。感觉钱钟书说话挺啰嗦,掉书袋;不如杨绛简
: 洁。想想觉得杨绛的性格可能挺好,舍得放弃,比较果断;钱钟书好像是什么都不舍得。

avatar
wh
100
南方的范围好大。吴语基本也就是江浙一带。吴语里面的区分还是不小的。我同学讲金
华话,我一句听不懂。一般平原地区的方言,互通成分多;山区隔阂就大,基本上一个
山头一种方言。
我是门外汉;小帕这个吴语大师肯定要来批判我。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唉,我知道北方人一般比南方人都笨。。。但是,真不知道你们的方言原来是共享的?
: 可是不是说南方的方言换个村大家的说法都不一样了么?

avatar
wh
101
可能东北这方面也比较先进,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在城建方面的功劳?
煤气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换起来麻烦。我爸妈不会骑车;我会,但我不敢带那么重的煤
气罐。所以每次只能请朋友帮忙。
嗯,那你有耐心。我不大有耐心看自我炫耀的书;觉得写作还是要有分寸,不是随意自我发
挥。
我也没看到过他俩是怎样恋爱的。都是当地世家,大概也是媒人介绍,然后慢慢钟情的
吧。我倒是觉得杨绛出国的初衷,不是要放弃学业。她本来打算在牛津继续读书。后来
发现学费贵;钱钟书一个人的奖学金,没法支撑两个人读书。于是她折中,只旁听,不
修学位。这样也有好处;钱钟书就觉得为了要学位,必须选一些既没用又很花时间的课
,很不值。所以得到硕士以后,再不读博。杨绛可以自由地看自己想看的书。缺点是太
自由,没压力,又有生活琐事要料理,所以进度不快。当然他俩感情一直很好;可能是
我自己看问题比较实际,觉得杨绛不是只讲浪漫。她跟钱钟书出国,应该也是综合多方
因素,觉得是对双方最有利的途径。
另外他们读书不为学位,纯粹因为喜欢而读书,这让我很有共鸣。他们后来转去法国,
也是因为法国拿学位容易,不管学生读什么书。不过杨绛生小孩以后,就不大有时间读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小时候在长春,从记事家里就是用煤气管道,后来搬家到河北,却是煤气罐了。开始
: 非常害怕。因为对煤气罐的第一印象就是从新闻里听说某居民楼煤气罐爆炸。不过,练
: 习一下也会用了。
: 围城挺有意思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的确有很多不是特别必要的比喻和古今中外的
: 书的旁征博引——我觉得就是fun么,是种风格吧。读书不就是为了for fun么。
: 我觉得钱和杨真是很般配,琴瑟和谐始终,不过杨很少提他们如何钟情的,赫赫。杨是
: 有事业心的女性,可是从来不把当年放弃清华研究生学业随钱出国当作一回事。感觉2
: 个人真是言和意顺,什么都不是问题。
:
: 得。

avatar
wh
102
说了半天,我又忘了问:《洗澡》里的方芳,你还记得她是什么人?是他们研究社的人
,还是亲属?我翻了几下没翻到,就放弃了。

2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小时候在长春,从记事家里就是用煤气管道,后来搬家到河北,却是煤气罐了。开始
: 非常害怕。因为对煤气罐的第一印象就是从新闻里听说某居民楼煤气罐爆炸。不过,练
: 习一下也会用了。
: 围城挺有意思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的确有很多不是特别必要的比喻和古今中外的
: 书的旁征博引——我觉得就是fun么,是种风格吧。读书不就是为了for fun么。
: 我觉得钱和杨真是很般配,琴瑟和谐始终,不过杨很少提他们如何钟情的,赫赫。杨是
: 有事业心的女性,可是从来不把当年放弃清华研究生学业随钱出国当作一回事。感觉2
: 个人真是言和意顺,什么都不是问题。
:
: 得。

avatar
D*6
103
嗯,可能,长春过去是为满洲国的首都,有些基础设施不错。我们家一直住在校园里,
换煤气罐好像是很近的,麻烦在于上楼。我妈有时找她的学生帮忙,有时也觉得找学生
帮忙不好意思。记得后来有了民工,给扛一个不给几块钱,感觉很方便!有时的麻烦是
煤气罐容易在春节时做菜太多的时候没气!正是晚上,没处换去。后来不知怎么发展成
2个煤气罐,有个备用的,赫赫。
杨和钱不是介绍的,应该是在清华认识的。所以杨在什么文章里说,她姑母也不是谁笑
说,难怪杨当年大学毕业一心要去清华念研究生,原来是脚下月老拴了红线了。不过,
2人的确家世般配,才学相当,性格也都是比较豁达的。是,杨是很想出国的,但是,
又不想和家里要太多钱。所以,她觉得跟钱出国可以省些钱,又可以自由读书。她在去
清华读研之前,东吴大学的一个美国老师似乎就推荐她有免学费的奖学金去美国的卫斯
里女校读书。她拒绝了,不想向家里要钱,一心想要去清华,大约想要得全奖公费出国
。她随钱出国,真是于情于理,样样都合。
说到那个卫斯里女校,似乎美国有2个??名字差不多?我也闹不清。冰心当年出国就
是去的美国卫斯里女校。宋氏姐妹也是卫斯里毕业,不知道是否都是一个。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东北这方面也比较先进,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在城建方面的功劳?
: 煤气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换起来麻烦。我爸妈不会骑车;我会,但我不敢带那么重的煤
: 气罐。所以每次只能请朋友帮忙。
: 嗯,那你有耐心。我不大有耐心看自我炫耀的书;觉得写作还是要有分寸,不是随意自我发
: 挥。
: 我也没看到过他俩是怎样恋爱的。都是当地世家,大概也是媒人介绍,然后慢慢钟情的
: 吧。我倒是觉得杨绛出国的初衷,不是要放弃学业。她本来打算在牛津继续读书。后来
: 发现学费贵;钱钟书一个人的奖学金,没法支撑两个人读书。于是她折中,只旁听,不
: 修学位。这样也有好处;钱钟书就觉得为了要学位,必须选一些既没用又很花时间的课
: ,很不值。所以得到硕士以后,再不读博。杨绛可以自由地看自己想看的书。缺点是太

avatar
D*6
104
不记得。我好像也象你似的试图寻找,找不到。所以,以前帖子里我说,《洗澡》有的
人物交代不清,人物名字和人物会联系不上。杨绛的别的什么短篇小说我看了好像偶尔
也有这个印象——当然不是主角。
时间久了,记不清了,不知道是不是《洗澡》里的了。那个小说也有意思。有一个老师
是搞什么狗脑子切片研究的,一个教法律的整天编案例给学生,还有嘲笑一个女老师是
高汤什么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说了半天,我又忘了问:《洗澡》里的方芳,你还记得她是什么人?是他们研究社的人
: ,还是亲属?我翻了几下没翻到,就放弃了。
:
: 2

avatar
h*t
105
文豪说得很对啊,看来在浙版被我们熏陶得不错。:)
整个中国的形势是:南方语言极多,经常隔山就听不懂,但是北方基本说一种话。
吴语区也是如此,北部两平原地区(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即苏南浙北上海)说一
种话,就是北吴,基本都能通话,代表有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绍兴话等。传统上说
得狭义的江南地区就是这一块。苏州话无非就是把上海话说得嗲一点,宁波话无非
就是把上海话说得硬一点,绍兴话无非就是把上海话说得土一点。:)
南部山区(浙南)就是一山一种话了。无法和北吴通话,内部也无法通话。但是还
是share了很多共同点。上海人和温州人之间如果多说的话,互相学习对方的话还
是方便的。

学讲金
上一个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南方的范围好大。吴语基本也就是江浙一带。吴语里面的区分还是不小的。我同学讲金
: 华话,我一句听不懂。一般平原地区的方言,互通成分多;山区隔阂就大,基本上一个
: 山头一种方言。
: 我是门外汉;小帕这个吴语大师肯定要来批判我。

avatar
D*6
106
厉害,中文都会好几种。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文豪说得很对啊,看来在浙版被我们熏陶得不错。:)
: 整个中国的形势是:南方语言极多,经常隔山就听不懂,但是北方基本说一种话。
: 吴语区也是如此,北部两平原地区(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即苏南浙北上海)说一
: 种话,就是北吴,基本都能通话,代表有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绍兴话等。传统上说
: 得狭义的江南地区就是这一块。苏州话无非就是把上海话说得嗲一点,宁波话无非
: 就是把上海话说得硬一点,绍兴话无非就是把上海话说得土一点。:)
: 南部山区(浙南)就是一山一种话了。无法和北吴通话,内部也无法通话。但是还
: 是share了很多共同点。上海人和温州人之间如果多说的话,互相学习对方的话还
: 是方便的。
:

avatar
wh
107
嗯,明白他俩的姻缘了。
嗯,文学作品的确不必反映时代。jane austen的作品,也有很多人批评都是小女人的
琐事,不提法国大革命等政治事件。但还是很多人喜欢看。我这样没有政治头脑的人,
还最怕看有政治背景的小说。
我以为钱钟书在清华拿到本科学位,去牛津应该是念硕士,不然再读本科很亏。不过网
上查一下,你应该是对的。英国的学位是挺复杂繁琐,我在香港读书的时候就没搞清楚
过。就记得学位服有五花八门各种颜色的,很好看。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嗯,可能,长春过去是为满洲国的首都,有些基础设施不错。我们家一直住在校园里,
: 换煤气罐好像是很近的,麻烦在于上楼。我妈有时找她的学生帮忙,有时也觉得找学生
: 帮忙不好意思。记得后来有了民工,给扛一个不给几块钱,感觉很方便!有时的麻烦是
: 煤气罐容易在春节时做菜太多的时候没气!正是晚上,没处换去。后来不知怎么发展成
: 2个煤气罐,有个备用的,赫赫。
: 杨和钱不是介绍的,应该是在清华认识的。所以杨在什么文章里说,她姑母也不是谁笑
: 说,难怪杨当年大学毕业一心要去清华念研究生,原来是脚下月老拴了红线了。不过,
: 2人的确家世般配,才学相当,性格也都是比较豁达的。是,杨是很想出国的,但是,
: 又不想和家里要太多钱。所以,她觉得跟钱出国可以省些钱,又可以自由读书。她在去
: 清华读研之前,东吴大学的一个美国老师似乎就推荐她有免学费的奖学金去美国的卫斯

avatar
wh
108
嗯。不记得狗脑子这些,应该不是《洗澡》。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记得。我好像也象你似的试图寻找,找不到。所以,以前帖子里我说,《洗澡》有的
: 人物交代不清,人物名字和人物会联系不上。杨绛的别的什么短篇小说我看了好像偶尔
: 也有这个印象——当然不是主角。
: 时间久了,记不清了,不知道是不是《洗澡》里的了。那个小说也有意思。有一个老师
: 是搞什么狗脑子切片研究的,一个教法律的整天编案例给学生,还有嘲笑一个女老师是
: 高汤什么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