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都是facebook的码工,人和人差太多。转自一个脸家码工。
avatar
都是facebook的码工,人和人差太多。转自一个脸家码工。# JobHunting - 待字闺中
f*m
1
作者:硅谷IT胖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004435/answer/5007429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这里讲个大家都能听懂的故事吧,美国排华法案,人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为
什么通过时获得那么多人支持。其中一个原因,其他工人跟资本家Ba工时,华裔工人不
仅不参加,反而继续去工作,从而拉到了足够的仇恨。更因为平时华裔工人能忍受低工
资甚至还有零工资,因为他们勤劳,下班后开洗衣店餐馆什么的,并不在乎打工的工资
养活不了自己。于是排华法案就有了民意基础。人形容说“machine-like…of obtuse
nerve, but little affected by heat or cold, wiry, sinewy, with muscles of
iron”。这句话看似赞美,但一个词machine就已经定位了。这是第一个故事。第二个
故事是我自己观察的,美国的中餐馆的经营模式,竞争中多数打价格战,一个比一个便
宜,实在没法降低食材成本,然后就省人力,比如本地餐厅一个服务员管5桌,中餐馆
就一个服务员管10桌,再后来老板老板娘亲自上阵。最后,有些老板这么累,也并没有
赚到多少钱,人力缺乏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小费也就下降。我不爱去中餐馆,这也是一
个原因,因为我去美国店这么多年,极少有对服务不太满意的时候,给20%小费也心甘
情愿;去中餐馆,很多服务糟糕,给20%真心不爽,给少了又不好意思,干脆不去了。
整体层面上,日本餐韩国餐比中餐在美国是要高一个档次的(当然,也高得很有限),
因为日本人至少餐馆弄得还算干净,服务也凑合等。第三个故事是我工作时观察的,在
某著名大公司,国内transfer过来的人很多的那家。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发现,中国人分
两种,在美国读过书的大多数工作比较温和马马虎虎,而中国直接transfer过来的就非
常aggressive(英文中aggressive是中性词,看语境可褒可贬),很卖力气,并且也较
为排斥他人。有人一定觉得美国读书这一波人不行吧?也不见得,在美国读过书的最后
大多数都跳到FLGUAS等一线去了,因为“生存太不容易了”,我有的朋友就直言:在这
些国内来的人多的组,根本没法生存,干活太拼,人际太狠,我犯不上为了个稀饭钱跟
他们玩。某公司的文化,其实是某国文化的代表: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最后很可能
是双输。华工如果跟其他族裔联合,或许赚钱会少些,但是不至于断了整条路,自己连
媳妇都娶不上;中餐馆如果不打价格战,也许也不会多赚钱,但是大家都舒服;某大公
司就给那么点钱,不玩命干,也许大家都可以轻松过上好日子,或是有时间准备面试跳
到一线公司去享福。我个人以为,崇拜勤劳是对的,但过度崇拜勤劳,以勤劳为唯一信
仰,是错的。大老板、科研大佬们鼓吹过度勤劳,是因为他们需要手下人卖命(他们自
己肯过度勤劳么?);普通给人打工就赚仨瓜俩枣的天天也鼓吹过度勤劳,怕是失了智
。什么叫恶性循环?一味地讲究过度勤劳,近乎泯灭人性地勤劳,最后只能把就业市场
拖向更惨更苦工资更低,缺少情商的人、有创造力的人、爱家庭的人、体力不好的人最
后都被淘汰,整体风气更加可怕。我自己精神力不济体力也不那么好,真的玩不起。我
是码农,工作的公司是偏累的,但跟国内比恐怕还差太远。每当想到如果有一天,整个
工业界都被这种勤劳至极的人占领就不寒而栗。有人或许会说我应该更努力,而不是迁
就自己,我觉得不是,我有时候一天工作7个小时,有时候也是12个小时,但我不会为
了努力而努力,不会为了装作努力而努力,而是一定有状态、有产出、有热情、有效率
、有兴趣,从内心爆发出力量去支撑自己高效工作。而不是因为恐惧,因为习惯,因为
怕失业,因为某种文化的强迫。我有家庭,我有子女,我有自己的爱好,我有自己的悠
闲,我有我自己的健康,我不是一台工作的机器,行走的机器。工作只占我生命中最多
35%的比重。我是个小人物,但也是勤勤恳恳支撑起一个帝国的无数个小人物之一,我
没有远大理想,不懂得贵族们的事,我只希望我这样的小人物能过得稍微好一点,就心
满意足了。其实一个社会也需要很多像我这样的小人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低调地做
事情。有多少人,为了那些宏大的目标激动、疯狂。我不会,我所在的罗马,不是一夜
建成的,而是兴建了将近400年了。除了勤劳和血泪,还有很多很多美德,比如勇敢,
比如公正,比如宽容,比如平衡,比如保护。我过了30岁,忽然懂了:就算那些过度勤
劳的人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败了对手,我想真诚地问一句:那种新的产业秩序,跟
现在比,真的就好么?那种生活,真的是你们想要的么?对不起,我们梦想中的世界,
不太一样。====更新 Sep. 29th, 2018====这是我知乎赞增长最快的之一,6个小时就
800多了。我昨晚睡不着,三点钟写的这个,感谢大家的赞。评论我看了,到124,我简
单解释一下。第一,说我何不食肉糜的。我家境非常一般,不能说很穷,但是绝对不是
富人在中产中都是偏下的,一路走到今天全靠自己的奋斗,能让人说何不是肉糜我很有
成就感啊。所以我觉得,勤劳是美德,而且是最重要的美德,是引导我到今天的主要力
量。而且,说句难听的,可能评论我何不食肉糜的人,你们都远远不如我现在勤奋认真
,或是你们过度勤奋、时间比我长,但效果可能不如我的1/3。我从来没有过度勤劳过
。衡水式高考,某公司式地工作,我从来没干过,我即使在为考试和饭碗担忧的时候,
也没有过多地强迫自己,因为我知道效果不好,至少对我。所以,我强调的适度的奋斗
,不压垮自己的奋斗,如果发现难以承受,尽快退出或是换地方。某国最让我感动的,
就是学会了贪生怕死。再举个例子,以前是不是某公司,老板说回复员工加班“周末不
加班工作你可以选择回家躺着啊,那样休息七天呢。”其实我觉得这话很极端很恶毒,
难道,人生只有“一周工作7天”和“一周休息7天”两个选择?我一周6天可不可以?
或是我一周五天但60小时可不可以?第二,政治不谈,资源问题也不谈。如果谈了,说
明你没看懂我的三个例子:华工缺乏对某国社会系统的理解,是悲剧的根源之一;中餐
馆老板比我和各位都有钱,根本不是什么“资源缺乏”、“没饭吃”问题;到了微软,
更是普通码工就能吃香喝辣基本生活很有保障。在这种环境下,华人的表现依然是过度
勤奋,说明这是文化性,跟政治、资源、环境关系不大。反而是受过正统美国教育的华
人,就表现出开始理解Work Life Balance这些东西。其实并没有影响工作效率。有人
提日本人,其实这个例子我很喜欢。因为中日韩文化很接近,在过度勤劳的问题上也很
有共性。日本人也接近成功过,但两次被打回原型,大家纷纷嘲笑说“小国冒进”、“
一味讲究拼命、缺乏大局观”、“不长期积累就靠赌”,其实细想想,真的是哎!不过
似乎不止日本。然而我可听公司有人评价过日式的过度勤劳,“自己折腾自己而已”。
他说,美国的工作效率之高,办事之直接,思路之新颖和灵动,不是日本人能比的。最
后,我的本意其实是:人除了勤劳,还应该强调别的东西,比如眼界,比如技术,比如
方法等。一味地勤劳、过度勤劳,其实也是一种懒惰,因为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平衡自
身,不需要衡量,只要一味地加班就行了。一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除了工作贡献,还
有文化贡献,还有社区贡献,还有家庭和人口贡献:能进好公司的,想必基因也是很优
秀,有时候牺牲一点钱,多为国家提供几个人口,流传下去你的优良基因,难道总体上
不是更好么?有时候牺牲一点前途,保持健康,少用保险,不给医院和别人添麻烦,难
道不是更好么?勤劳是对的,过度勤劳是错的,以勤劳为信仰最后很可能效果极差,最
后强调一遍。我知道你们有房贷,我也有啊!而且说实话,我大学的时候,就知道买房
子压力很大,家里又帮不上,只好出走到房价便宜的地方,我觉得这种思考也是一种勤
奋吧?
avatar
f*t
2
说的不错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