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工程实在太浩大了!明代考生原来这样作弊(图)
avatar
工程实在太浩大了!明代考生原来这样作弊(图)# Joke - 肚皮舞运动
j*e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ws (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工程实在太浩大了!明代考生原来这样作弊(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6 21:12:15 2010, 美东)
宋先生收藏的明代马褂
昨天,山东烟台莱州市民宋先生展示了他收藏的明代殿试作弊“马褂”,该衣服的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将直径为1.5厘米的5角钱硬币放到该衣服上,上下足足写了8个字,平均一个字长仅为1.8毫米。
《山东商报》报道,“这件衣服原来的主人姓任,家住东宋,出身书香门第。”该物品现在的主人宋先生透露,26年前,他在姓任的主人家里第一次见到这件衣服,当时立即被衣服上工整、清秀的蝇头小楷吸引。“足足有四五万字呢,正反两面抄录了《四书五经》的必考题材,并在主要部分加注了点记和目录,可见考生的用心良苦。”
“写满这样一件衣服,得用三四年的时间吧,工程太庞大了。”莱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称,笔迹从一而终,相当工整,而且可以看出当时全国“统考”的重要内容。目前莱州市出土的类似以衣服作为作弊的物品仅此一件。
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魏坚,他说:“虽然文物陈列中,作弊的物品并不少见,但是这么煞费苦心的还是比较令人震惊的。”
“在我们熟悉的小说当中,范进不就是中举后发疯了吗,那是古代科举制度下部分书生的缩影。”工作人员说,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而每次能够考中的只有一百来号人。明清时期,科举要经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地方考,乡试在省内考,会试在京城考,殿试在皇宫考。这件作弊的衣服是殿试时带进皇宫的,可见考生的心理素质极其“过硬”。不过,这名考生最后中没中,目前已无从考证。
马褂背面的字体之小与5角硬币一比较便知
avatar
g*q
2
我鲁OK
avatar
n*1
3
"写满这样一件衣服,得用三四年的时间吧,",lol
avatar
h*k
4
en. 严重夸张,做过弊知道也就一星期的事

【在 n*******1 的大作中提到】
: "写满这样一件衣服,得用三四年的时间吧,",lol
avatar
S*Y
5
那毛筆寫?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en. 严重夸张,做过弊知道也就一星期的事
avatar
h*k
6
古代人用毛笔不比你拿钢笔慢多少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毛筆寫?
avatar
o*1
7
当时已有西洋笔,为何以毛书内衣?四书五经十万字,找中那题已落第。

反两面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将直径为1.5厘米的5角钱硬币放到该衣服上,上
下足足写了8个字,平均一个字长仅为1.8毫米。
品现在的主人宋先生透露,26年前,他在姓任的主人家里第一次见到这件衣服,当时立
即被衣服上工整、清秀的蝇头小楷吸引。“足足有四五万字呢,正反两面抄录了《四书
五经》的必考题材,并在主要部分加注了点记和目录,可见考生的用心良苦。”
人员称,笔迹从一而终,相当工整,而且可以看出当时全国“统考”的重要内容。目前
莱州市出土的类似以衣服作为作弊的物品仅此一件。
,作弊的物品并不少见,但是这么煞费苦心的还是比较令人震惊的。”
生的缩影。”工作人员说,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而每次能够考中的只有一百来号人
。明清时期,科举要经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地方考,乡试在省内考,会
试在京城考,殿试在皇宫考。这件作弊的衣服是殿试时带进皇宫的,可见考生的心理素
质极其“过硬”。不过,这名考生最后中没中,目前已无从考证。

【在 j****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 发信人: inews (inews), 信区: Headline
: 标 题: 工程实在太浩大了!明代考生原来这样作弊(图)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6 21:12:15 2010, 美东)
: 宋先生收藏的明代马褂
: 昨天,山东烟台莱州市民宋先生展示了他收藏的明代殿试作弊“马褂”,该衣服的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将直径为1.5厘米的5角钱硬币放到该衣服上,上下足足写了8个字,平均一个字长仅为1.8毫米。
: 《山东商报》报道,“这件衣服原来的主人姓任,家住东宋,出身书香门第。”该物品现在的主人宋先生透露,26年前,他在姓任的主人家里第一次见到这件衣服,当时立即被衣服上工整、清秀的蝇头小楷吸引。“足足有四五万字呢,正反两面抄录了《四书五经》的必考题材,并在主要部分加注了点记和目录,可见考生的用心良苦。”
: “写满这样一件衣服,得用三四年的时间吧,工程太庞大了。”莱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称,笔迹从一而终,相当工整,而且可以看出当时全国“统考”的重要内容。目前莱州市出土的类似以衣服作为作弊的物品仅此一件。
: 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魏坚,他说:“虽然文物陈列中,作弊的物品并不少见,但是这么煞费苦心的还是比较令人震惊的。”
: “在我们熟悉的小说当中,范进不就是中举后发疯了吗,那是古代科举制度下部分书生的缩影。”工作人员说,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而每次能够考中的只有一百来号人。明清时期,科举要经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地方考,乡试在省内考,会试在京城考,殿试在皇宫考。这件作弊的衣服是殿试时带进皇宫的,可见考生的心理素质极其“过硬”。不过,这名考生最后中没中,目前已无从考证。

avatar
s*e
8
南京贡院里也收藏有一件。北京国子监里有没有不记得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