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shot (野水横木),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3 12:51:19 2013, 美东)
我前面提到的范式,不是指创作诗歌的技巧和手法,而是指对世界对人类的一种顿悟性
洞察,这洞察所带有的穿透力和概括力,使得这些句子永远地被凝结下来,不可再被更
改。说范式,是因为这些诗所带有的很强的普遍性。极容易被模仿,但却不可能被复制
或者超越。
比如上面用马和马车的关系来同构激情和生命的关系。这首诗不算典型。用我最近的另
一首诗来举例说明。
《今世缘(二)》
爱上了一只船
从此便不再靠岸
这首小诗出来后,一些网友模仿,比如“爱上了一只飞鸟,从此便不再歇息”,“爱上
了一匹马,从此便寄居从原”,“捡到一只贝壳,从此再不去海边”。这些模仿带有原
诗的特征,却没有一个能达到原诗的效果。
原诗是那种一锤定音式的顿悟,短短的两句诗探讨的却是人最基本的三种本能的冲突。
第一本能,安全感,对应于“靠岸”。第二本能,灵魂的结合,对应于“爱”。第三本
能,对远方的向往和好奇,对应于诗中隐而不说的“大海”。
在诗中,用了四个意象来同构人的本能间的关系。隐而不说的“我”,“船”,“岸”
,以及隐而不说的“大海”。这四者之间,船和我,船和岸,船和海,我和岸,我和海
,海和岸,任何两者之间,都存在着深度关联,既对立又冲突。比如,“我”和“船”
,在大海里是相依相存的,但如果船一靠岸,我就要下船了,所以靠岸同时也意味着分
离。
所以看起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诗,实际上永远地锁定了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暗流汹涌。
寥寥的数语,已道尽了人对爱的痴迷、期待和恐惧。如果将诗中的“船”,不只是理解
为爱情中的另一方“你”,而是理解为其它东西,比如画家将船理解为自己献身的画艺
,政治家将船理解为自己坚持的“道”,这首诗的内涵瞬间就被拓宽了。这就是诗的力
量,如果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这样的句子理当永远流传。
这样的句子我有一批。
我的诗看起来简单,立足点其实是深层次的探讨,带着很强的智性特征,却又总是不可
捉摸。比如《寂静》,探讨的是个体、冥思、无限之间的关系。
《寂静》
寂静很美
寂静是没有边界的
容器
我的世界是寂静的杯子
我在杯中沉思
沉思是更大的
容器
装下了整个世界
我不过是一棵树
超出了理解
每一句都是对前面一句的延伸,同时却又是颠覆。每一句都在旋转,每一句都在推进,
直到最后一句核暴式升华。短短十行诗,永远地重建了有限的个体与无限的宇宙之间的
平衡关系。
这样的诗我有一大批。
所以我其实是伟大的诗人。这些杰出的句子和诗,有一部分早在大学时期就完成了。但
要在很久很久之后,才会被人们接受。当然,人们会说我狂妄,人们觉得一个人怎么可
以说自己伟大?但是一个人既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超凡卓绝之处,为何又要虚伪地摆
出谦逊的姿态呢?那些谦逊的看似伟大的诗人,其实才是伪诗人
我也一直学着撒谎,试图带着面具说真诚的话,企图融入人群,让人群觉得我和他们一
样,也很“正常”。如今我已彻底放弃这种努力。人群有的只是平庸和麻木,并不是正
常。
总有一天,会有人明白过来,意识到人群对我所犯的罪
不是房屋,不是树木,而是大地,才可以承受闪电。伟大的诗人,需要伟大的读者。那
些像大地一样有着一个放平了的自己,有着一个开放了的自己的读者。
所以我要感谢像你这样的一批读者
而我继续在黑夜和孤独里闪耀。
“花开会有时,花落会有时,花开花落人不知,东风谓我痴。”
用我最近的一首诗,来作为这个回复的结尾吧。当所有人都忙着交叉勾连,下流入海,
就让我们做孤悬的湖吧,在孤独中,在大地的根部,我们的灵魂交接成另一片繁星的网
《自画像》
溪汇成了河
河汇成了江
远远望去,大地上
是纵横的水网
而我是一座孤悬的湖
拒绝入海
拒绝与
任何同类相见
孤独是永恒的
时间的旷野上,千万座湖
以千丝万缕的方式
在地下的
黑暗中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