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要注意方式# Joke - 肚皮舞运动
t*1
1 楼
陸豐烏坎民主直選後 大陸民主化挑戰更艱難
【中央社╱台北3日電】經過外界多日關注,烏坎村今天稍晚將選出村委會主任及委員
。由抗爭到重選,烏坎村樹立地方抗爭新經驗,但烏坎經驗能否成為烏坎模式,進一步
推動大陸民主化,仍在未定之天。
烏坎為廣東省汕尾市轄下陸豐市管轄的一個村,去年村民因為不滿村幹部侵佔和變賣土
地,群起抗爭,最後大陸政府讓步,烏坎村幹部全面重選。
烏坎村的抗爭成果振奮許多大陸民主運動人士,認為烏坎經驗有望成為一種模式,將民
主種子散播到大陸各地。大陸的經濟觀察報2月23日在頭版刊出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
立平的文章「這一次,變化真的發生了」,就有較正面的看法。
孫立平在文中表示,「烏坎用自己的實踐,論證了在較為嚴的情況下用民主的方式解決
問題的可能性,這個事件具有促進中國社會走向民主化和社會長治久安的潛力」。
但同時,也有愈來愈多評論將烏坎事件視作個案,較悲觀者甚至認為,烏坎經驗只是大
陸共產黨成功收編維權人士的民主反教材。
過去大陸許多學者對基層民主選舉懷抱希望,經過多次實驗、創新,成效卻不彰,近年
不少學者於是失望而退出。因此,烏坎事件發展至今,仍較缺少全面的觀察,要談形成
可以實驗、發展的模式,或許言之過早。
此外,大陸媒體對烏坎選舉的報導仍然有許多限制,外界極度重視的烏坎村選舉,「當
事人」中國大陸對之卻相對冷淡,如此落差,反映出目前中國大陸民主化的現實面。
大陸文化人許知遠也認為,「長遠來看,烏坎村經驗有正面意義,但影響卻被高估了」
。他說,在大陸其他地區也發生過多次類似事件,但只有烏坎因其複雜的內外在因素被
放大,烏坎的自治精神要擴展到各地,目前恐怕有困難。
烏坎的偶然不見得會成為必然,是否會造成漣漪仍有待觀察,但無可否認,烏坎經驗引
導出許多關於大陸民主的想像。
陽光時務台灣總監張鐵志指出,過去大陸有「中國人素質不適合民主」的論點,但在烏
坎事件之後,大陸民眾到底有沒有發展民主的素質,可能會因此展開新的討論。
陽光時務這本ipad中文時事電子雜誌,是由陽光衛視香港製作中心製作發行,專注於調
查和評論兩岸三地政經及社會現象。
可預料的,媒體對烏坎村的關注會在最後一次選舉後漸趨平靜,當媒體不再聚焦,烏坎
村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2月29日烏坎村辦了一場村委會競選人的「聯合政見發表會」,共有22人發表自己的政
見,絕大多數與解決土地問題有關。烏坎抗爭起於土地問題,無論選舉結果如何,「要
回土地」將是新的村委會成員最重要的使命,但少了鎂光燈加持,又牽扯到更高層的利
益,相關維權活動想必更加困難。
擔憂關注會隨媒體退去,幾位積極的年輕村民近日仍積極奔走,希望維繫烏坎村的新聞
曝光度;這些青年甚至專門為烏坎維權印了名片,在烏坎漁村背景圖案上,這些名片的
抬頭都是「烏坎」。
「烏坎」至今儼然成為一種象徵,但在共同目標變得複雜、宗族立場轉趨多樣後,烏坎
能不能延續其強大的自治精神,更是一項考驗。
注:烏坎事件,是2011年發生在廣東省汕尾市所屬陸豐市的一宗群眾運動。此事件起於
2011年9月21─22日,因土地問題村民與政府發生矛盾,在9月22日陸豐東海街道烏坎村
有三四千人圍攻陸豐市政府大樓與派出所,不久獲政府答覆,可問題沒有實質解決。烏
坎村之後再爆發多次示威,警民發生激烈打鬥,之後粵東其他一些村落也出現示威,烏
坎村的村民在12月9日起每天在村內天后宮仙翁戲台前集會示威,並在遊行通往陸豐政
府大樓時與警方爆發衝突。
汕尾市政府12月9日公開把烏坎村民申訴定性為「(事件與)在境外的某些機構、勢力
和媒體與烏坎村事件確實有一定關系,把一個村的問題炒得沸沸揚揚,無限放大」[1]
,但村民表示這只是簡單的土地問題訴求。[2]另當天中午,村民薛錦波等五人被刑事
拘留,其中薛錦波在被關押了三天後死亡[3]。官方驗屍結果與薛之家人探視後認定的
情況大相徑庭,這兩件事情激起村民情緒而把事件激化。
12月20日,政府官員先派代表進村內與烏坎村民代表臨時理事會談判,成為事件和平發
展的轉機,同時中共廣東省委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牵头成立工作組處理烏坎事件,對村
民過激行為不追究,林祖鑾和楊色茂若再有重大立功行動,可既往不咎,並承認民選之
「烏坎代表臨時理事會」地位,並稱釋放四個被拘留村民與盡快再對薛錦波進行驗屍確
定死因,翌日晚上雙方撤除路障,村內之白布條抗議橫幅,每天舉行之集會暫告結束,
其後兩天村民歡迎朱明國進村探訪之餘,廣東警方亦已把被捕之其中三人釋放。雙方關
係轉變之快為近年國內群體性事件之罕見一例。
翌年2月1日,烏坎村舉行村民選舉委員會推選大會,一人一票推選11人組成的村民選舉
委員會;2月11日通過村民不記名投票的方式推選村民代表,並選舉7個村民小組組長共
109人,2月16日汕尾市官方正式把薛錦波遺體交還其家屬並發放90萬人民幣撫恤和殮葬
費,但並未再提及致死之責任問題。
【中央社╱台北3日電】經過外界多日關注,烏坎村今天稍晚將選出村委會主任及委員
。由抗爭到重選,烏坎村樹立地方抗爭新經驗,但烏坎經驗能否成為烏坎模式,進一步
推動大陸民主化,仍在未定之天。
烏坎為廣東省汕尾市轄下陸豐市管轄的一個村,去年村民因為不滿村幹部侵佔和變賣土
地,群起抗爭,最後大陸政府讓步,烏坎村幹部全面重選。
烏坎村的抗爭成果振奮許多大陸民主運動人士,認為烏坎經驗有望成為一種模式,將民
主種子散播到大陸各地。大陸的經濟觀察報2月23日在頭版刊出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
立平的文章「這一次,變化真的發生了」,就有較正面的看法。
孫立平在文中表示,「烏坎用自己的實踐,論證了在較為嚴的情況下用民主的方式解決
問題的可能性,這個事件具有促進中國社會走向民主化和社會長治久安的潛力」。
但同時,也有愈來愈多評論將烏坎事件視作個案,較悲觀者甚至認為,烏坎經驗只是大
陸共產黨成功收編維權人士的民主反教材。
過去大陸許多學者對基層民主選舉懷抱希望,經過多次實驗、創新,成效卻不彰,近年
不少學者於是失望而退出。因此,烏坎事件發展至今,仍較缺少全面的觀察,要談形成
可以實驗、發展的模式,或許言之過早。
此外,大陸媒體對烏坎選舉的報導仍然有許多限制,外界極度重視的烏坎村選舉,「當
事人」中國大陸對之卻相對冷淡,如此落差,反映出目前中國大陸民主化的現實面。
大陸文化人許知遠也認為,「長遠來看,烏坎村經驗有正面意義,但影響卻被高估了」
。他說,在大陸其他地區也發生過多次類似事件,但只有烏坎因其複雜的內外在因素被
放大,烏坎的自治精神要擴展到各地,目前恐怕有困難。
烏坎的偶然不見得會成為必然,是否會造成漣漪仍有待觀察,但無可否認,烏坎經驗引
導出許多關於大陸民主的想像。
陽光時務台灣總監張鐵志指出,過去大陸有「中國人素質不適合民主」的論點,但在烏
坎事件之後,大陸民眾到底有沒有發展民主的素質,可能會因此展開新的討論。
陽光時務這本ipad中文時事電子雜誌,是由陽光衛視香港製作中心製作發行,專注於調
查和評論兩岸三地政經及社會現象。
可預料的,媒體對烏坎村的關注會在最後一次選舉後漸趨平靜,當媒體不再聚焦,烏坎
村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2月29日烏坎村辦了一場村委會競選人的「聯合政見發表會」,共有22人發表自己的政
見,絕大多數與解決土地問題有關。烏坎抗爭起於土地問題,無論選舉結果如何,「要
回土地」將是新的村委會成員最重要的使命,但少了鎂光燈加持,又牽扯到更高層的利
益,相關維權活動想必更加困難。
擔憂關注會隨媒體退去,幾位積極的年輕村民近日仍積極奔走,希望維繫烏坎村的新聞
曝光度;這些青年甚至專門為烏坎維權印了名片,在烏坎漁村背景圖案上,這些名片的
抬頭都是「烏坎」。
「烏坎」至今儼然成為一種象徵,但在共同目標變得複雜、宗族立場轉趨多樣後,烏坎
能不能延續其強大的自治精神,更是一項考驗。
注:烏坎事件,是2011年發生在廣東省汕尾市所屬陸豐市的一宗群眾運動。此事件起於
2011年9月21─22日,因土地問題村民與政府發生矛盾,在9月22日陸豐東海街道烏坎村
有三四千人圍攻陸豐市政府大樓與派出所,不久獲政府答覆,可問題沒有實質解決。烏
坎村之後再爆發多次示威,警民發生激烈打鬥,之後粵東其他一些村落也出現示威,烏
坎村的村民在12月9日起每天在村內天后宮仙翁戲台前集會示威,並在遊行通往陸豐政
府大樓時與警方爆發衝突。
汕尾市政府12月9日公開把烏坎村民申訴定性為「(事件與)在境外的某些機構、勢力
和媒體與烏坎村事件確實有一定關系,把一個村的問題炒得沸沸揚揚,無限放大」[1]
,但村民表示這只是簡單的土地問題訴求。[2]另當天中午,村民薛錦波等五人被刑事
拘留,其中薛錦波在被關押了三天後死亡[3]。官方驗屍結果與薛之家人探視後認定的
情況大相徑庭,這兩件事情激起村民情緒而把事件激化。
12月20日,政府官員先派代表進村內與烏坎村民代表臨時理事會談判,成為事件和平發
展的轉機,同時中共廣東省委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牵头成立工作組處理烏坎事件,對村
民過激行為不追究,林祖鑾和楊色茂若再有重大立功行動,可既往不咎,並承認民選之
「烏坎代表臨時理事會」地位,並稱釋放四個被拘留村民與盡快再對薛錦波進行驗屍確
定死因,翌日晚上雙方撤除路障,村內之白布條抗議橫幅,每天舉行之集會暫告結束,
其後兩天村民歡迎朱明國進村探訪之餘,廣東警方亦已把被捕之其中三人釋放。雙方關
係轉變之快為近年國內群體性事件之罕見一例。
翌年2月1日,烏坎村舉行村民選舉委員會推選大會,一人一票推選11人組成的村民選舉
委員會;2月11日通過村民不記名投票的方式推選村民代表,並選舉7個村民小組組長共
109人,2月16日汕尾市官方正式把薛錦波遺體交還其家屬並發放90萬人民幣撫恤和殮葬
費,但並未再提及致死之責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