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加完油要receipt的时候是不是觉得那个设计很SB?# Joke - 肚皮舞运动
d*h
1 楼
论小学生的修养(1):规则认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Parenting/32716711.html
论小学生的修养(2):主人翁觉悟(ownership)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Parenting/32717181.html
===========================================================
小学生修养之三,我要说的是基于“情感”或者“感性”( sensibility)的敏感性。
咱就说情感吧。我把它分为感受和情绪,也就是与理性和智力相对的那部分。
记得狼爸访谈里听来的一耳朵,狼爸对记者说“十二岁之前的娃就是动物,就要靠打,
靠罚,靠管理”。听着滑稽,但是有一定道理,虽然没道理的部分更多。咱就分开讨论
有道理和没道理的部分,期望从中可以明白些事情。
娃是动物。这点我同意,而且娃越小就越是动物,而且等级越初级原始。这直接决定了
他同外部世界交流的方式比较原始、感性。比如困了会睡,无论场合;饿了会哭会抢,
无论别人是否更饿更累。(成人们的)理性在鄙视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时候,可能没有认
清动物的优势--敏感。换一种说法就是,孩子早期教育应该集中在什么方面。因为动物
原始敏感不会一直存在,随着生理定型而衰退。比如,语言、音乐的领悟、习惯的培养
、身体的锻炼等等。如果错过幼年的最佳学习培养期,成年之后则会事倍功半。
这里要说一下我为什么认为对音乐领悟要在放在小学生修养中。我不懂音乐,但是每次
听到人说“这段音乐表达了。。。”。我就禁不住开始怀疑这人水平了,或者至少是怀
疑他表达的层次。记得以前一个段子,说一个著名的作曲家非要给自己的名曲配上词,
结果听众一致认为他还是应该只作曲,配的词只是糟蹋了原曲,虽然没人能够否认作者
是对原曲理解最深刻的那个。我要说的,音乐之美与其他美或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必
有独到之处、排他之处。恰如英文再美,翻译了唐诗总是差了点什么,反之亦然。很多
东西音乐修养需要从孩子是一张白纸开始,音乐就是音乐,而不是语言或者其他艺术形
式类比出来的那个。这需要流淌在孩子的血液里、记忆在肌肉里、潜因默化在脑海里,
固化在潜意识直觉里。而这一切都决定了音乐必须是小学及其之前开始的修养之一。
其他的如体育也同样如此。人们都在讨论一些孩子从小说英文和中文会导致他们的舌头
口腔生理发育不同,那么篮球、游泳、体操不是更加会影响(改善)孩子的协调、平衡
、微控等等机体能力吗?
根据我有限的生理知识,我猜敏感性递减的根本原因是身体发育的定型和大脑对身体支
配权的上升。这两个原因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一个或者几个主导性状的强大会抑制其
他弱小功能,从而导致了弱小功能对应的机体敏感性下降。比如一个左手强的人就会有
意无意的减少右手的锻炼机会,也导致了右手在很多事情中“缺乏感觉”。再比如一个
注重图示表达的人往往会(相对)欠缺语言表达能力。一个习惯三思而后行的人也常常
很难适应“需要手比脑子快”的一类机灵工作。
我们sensibility修养的目标是感性的敏感性强化固化,可以达到在暴力扣球之际突然
毫无症状的转为轻巧吊球;春去秋来、花红柳绿、电闪雷鸣中感到自然之道;海量数据
中总结固有规律等等等等。
强化固化孩童期的高敏感性的方法,正是我倡导的小学生sensibility修养。这是个精
细活。正如浑厚刚正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生命力一样,阴冷晦暗的环境也会激起人体内
的自毁情绪。其中的关键是你可以感觉到。这就给出了一个不是方法的方法:艺术。
我
的理解,西方传统上把同人、同美相关的皆称艺术;而同机器、同无感的事物称技术(
我瞎猜的)。我们为什么学习音乐、为什么学习绘画?本质上是为了艺术、为了
sensibility的培养和固化。不说音乐中超出谱子可以表达的那部分,即使是现代记谱
方式之一的五线谱可以记录的已经是极其丰富了,调式、强弱、变奏。。。对所有这些
的体验、学习、理解、欣赏、实践、应用是对sensibility的最好锻炼。绘画中的光影
、点线、色彩等等在锻炼sensibility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说来惭愧,我的生命历程中接触最多的艺术分支非数学物理莫属,但是历练过程多流于
技术,最终也只能道听途说的知其美,却完全无法领略细微之处的绝妙感受。
有了这些肉体基础的感受,我们就可以接着看看孩子的情绪问题。也就是狼爸论调里我
不同意的那部分。
人的所有内在动力都来自于他的情绪,而智力和体力决定了其动力的上限,甚至会抑制
(或者提高)这个上限。这是动物和机器的本质区别。而情绪不仅仅存在于大脑里,同
样存在于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没有了勇敢之心的狮子甚至不如初生之牛犊。
而一个人可以产生什么情绪,除了天生的那部分之外,就是后天可以修养的了。狼爸的
方法正是忽视了这一部分。他对孩子的训练是采用了感受这个正确手段,但是南辕北辙
地高效伤害了孩子的长远活力,因为他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情绪训练,甚至本着“我要的
是葫芦的原则”随意的修剪孩子的情绪。
对情绪的认知、培养必须从小学生开始。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与六欲
(生、死、耳、目、口、鼻)是人之常情。无须躲闪或谄谀,体会之,感受之,理解之
,驾驭之。这是孩子一辈子的立身之本。对感情的体会认知无疑也是依赖敏感性的。对
这些情感的精细体会把握掌控就又回到之前提到的sensibility的修养问题,比如通过
音乐。
这里值得插入的一段是我最近同孩子关于写作的交流。孩子说某某事情让我愤怒、喜悦
、嫉妒。我说,那是别人的词汇,你来告诉我你的感受。于是孩子说,(愤怒时)我会
两手紧握彼此、耳朵通红(面红耳赤吗。。。)、脑子里啥也想不起来。不错,这就有
点意思了。不要用那些大词,那是别人的东西,告诉我你的感受、你的精细感受,写出
来、画出来、唱出来。
说到sensibility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sense。但是我真心不喜欢讨论sense,虽然它也
是那么重要的同sensibility一体两面。借一段话: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说
“道在屎尿中”,那么一定要和别人讨论道理,也就是把屎尿往人家身上泼啊。别人可
以“听懂”的道理,一定是他sensibility层面上体验到的才可以在sense层面上接受的
;否则无益。(对不起,通篇都是用sense在说sensibility。我是那个泼粪的恶心家伙
。当然,如果你是听懂了的那个,我播撒的就是金津玉液了。)
啰嗦一大堆,总结一下:小学阶段(甚至前小学阶段)要注重通过艺术来强化和固化孩
子的敏感性。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艺术训练不是技巧而是感性。
最后,在孩子学校自己组织的音乐会的节目单上,我看到一段话,以此来结束本文:
Why we teach music
(From the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Journal)
NOT:
Because we expect you to major in music
Because we expect you to play or sing all your life
So you can relax
So you can have fun
BUT:
So you will be human
So you will recognize beauty
So you will be sensitive
So you will be closer to an infinite beyond this world
So you will have something to cling to
So you will have more love, more compassion, more gentleness, more good
– in short, more life. Of what value will it be to make a prosperous living
unless you know how to life.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Parenting/32716711.html
论小学生的修养(2):主人翁觉悟(ownership)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Parenting/32717181.html
===========================================================
小学生修养之三,我要说的是基于“情感”或者“感性”( sensibility)的敏感性。
咱就说情感吧。我把它分为感受和情绪,也就是与理性和智力相对的那部分。
记得狼爸访谈里听来的一耳朵,狼爸对记者说“十二岁之前的娃就是动物,就要靠打,
靠罚,靠管理”。听着滑稽,但是有一定道理,虽然没道理的部分更多。咱就分开讨论
有道理和没道理的部分,期望从中可以明白些事情。
娃是动物。这点我同意,而且娃越小就越是动物,而且等级越初级原始。这直接决定了
他同外部世界交流的方式比较原始、感性。比如困了会睡,无论场合;饿了会哭会抢,
无论别人是否更饿更累。(成人们的)理性在鄙视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时候,可能没有认
清动物的优势--敏感。换一种说法就是,孩子早期教育应该集中在什么方面。因为动物
原始敏感不会一直存在,随着生理定型而衰退。比如,语言、音乐的领悟、习惯的培养
、身体的锻炼等等。如果错过幼年的最佳学习培养期,成年之后则会事倍功半。
这里要说一下我为什么认为对音乐领悟要在放在小学生修养中。我不懂音乐,但是每次
听到人说“这段音乐表达了。。。”。我就禁不住开始怀疑这人水平了,或者至少是怀
疑他表达的层次。记得以前一个段子,说一个著名的作曲家非要给自己的名曲配上词,
结果听众一致认为他还是应该只作曲,配的词只是糟蹋了原曲,虽然没人能够否认作者
是对原曲理解最深刻的那个。我要说的,音乐之美与其他美或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必
有独到之处、排他之处。恰如英文再美,翻译了唐诗总是差了点什么,反之亦然。很多
东西音乐修养需要从孩子是一张白纸开始,音乐就是音乐,而不是语言或者其他艺术形
式类比出来的那个。这需要流淌在孩子的血液里、记忆在肌肉里、潜因默化在脑海里,
固化在潜意识直觉里。而这一切都决定了音乐必须是小学及其之前开始的修养之一。
其他的如体育也同样如此。人们都在讨论一些孩子从小说英文和中文会导致他们的舌头
口腔生理发育不同,那么篮球、游泳、体操不是更加会影响(改善)孩子的协调、平衡
、微控等等机体能力吗?
根据我有限的生理知识,我猜敏感性递减的根本原因是身体发育的定型和大脑对身体支
配权的上升。这两个原因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一个或者几个主导性状的强大会抑制其
他弱小功能,从而导致了弱小功能对应的机体敏感性下降。比如一个左手强的人就会有
意无意的减少右手的锻炼机会,也导致了右手在很多事情中“缺乏感觉”。再比如一个
注重图示表达的人往往会(相对)欠缺语言表达能力。一个习惯三思而后行的人也常常
很难适应“需要手比脑子快”的一类机灵工作。
我们sensibility修养的目标是感性的敏感性强化固化,可以达到在暴力扣球之际突然
毫无症状的转为轻巧吊球;春去秋来、花红柳绿、电闪雷鸣中感到自然之道;海量数据
中总结固有规律等等等等。
强化固化孩童期的高敏感性的方法,正是我倡导的小学生sensibility修养。这是个精
细活。正如浑厚刚正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生命力一样,阴冷晦暗的环境也会激起人体内
的自毁情绪。其中的关键是你可以感觉到。这就给出了一个不是方法的方法:艺术。
我
的理解,西方传统上把同人、同美相关的皆称艺术;而同机器、同无感的事物称技术(
我瞎猜的)。我们为什么学习音乐、为什么学习绘画?本质上是为了艺术、为了
sensibility的培养和固化。不说音乐中超出谱子可以表达的那部分,即使是现代记谱
方式之一的五线谱可以记录的已经是极其丰富了,调式、强弱、变奏。。。对所有这些
的体验、学习、理解、欣赏、实践、应用是对sensibility的最好锻炼。绘画中的光影
、点线、色彩等等在锻炼sensibility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说来惭愧,我的生命历程中接触最多的艺术分支非数学物理莫属,但是历练过程多流于
技术,最终也只能道听途说的知其美,却完全无法领略细微之处的绝妙感受。
有了这些肉体基础的感受,我们就可以接着看看孩子的情绪问题。也就是狼爸论调里我
不同意的那部分。
人的所有内在动力都来自于他的情绪,而智力和体力决定了其动力的上限,甚至会抑制
(或者提高)这个上限。这是动物和机器的本质区别。而情绪不仅仅存在于大脑里,同
样存在于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没有了勇敢之心的狮子甚至不如初生之牛犊。
而一个人可以产生什么情绪,除了天生的那部分之外,就是后天可以修养的了。狼爸的
方法正是忽视了这一部分。他对孩子的训练是采用了感受这个正确手段,但是南辕北辙
地高效伤害了孩子的长远活力,因为他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情绪训练,甚至本着“我要的
是葫芦的原则”随意的修剪孩子的情绪。
对情绪的认知、培养必须从小学生开始。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与六欲
(生、死、耳、目、口、鼻)是人之常情。无须躲闪或谄谀,体会之,感受之,理解之
,驾驭之。这是孩子一辈子的立身之本。对感情的体会认知无疑也是依赖敏感性的。对
这些情感的精细体会把握掌控就又回到之前提到的sensibility的修养问题,比如通过
音乐。
这里值得插入的一段是我最近同孩子关于写作的交流。孩子说某某事情让我愤怒、喜悦
、嫉妒。我说,那是别人的词汇,你来告诉我你的感受。于是孩子说,(愤怒时)我会
两手紧握彼此、耳朵通红(面红耳赤吗。。。)、脑子里啥也想不起来。不错,这就有
点意思了。不要用那些大词,那是别人的东西,告诉我你的感受、你的精细感受,写出
来、画出来、唱出来。
说到sensibility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sense。但是我真心不喜欢讨论sense,虽然它也
是那么重要的同sensibility一体两面。借一段话: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说
“道在屎尿中”,那么一定要和别人讨论道理,也就是把屎尿往人家身上泼啊。别人可
以“听懂”的道理,一定是他sensibility层面上体验到的才可以在sense层面上接受的
;否则无益。(对不起,通篇都是用sense在说sensibility。我是那个泼粪的恶心家伙
。当然,如果你是听懂了的那个,我播撒的就是金津玉液了。)
啰嗦一大堆,总结一下:小学阶段(甚至前小学阶段)要注重通过艺术来强化和固化孩
子的敏感性。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艺术训练不是技巧而是感性。
最后,在孩子学校自己组织的音乐会的节目单上,我看到一段话,以此来结束本文:
Why we teach music
(From the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Journal)
NOT:
Because we expect you to major in music
Because we expect you to play or sing all your life
So you can relax
So you can have fun
BUT:
So you will be human
So you will recognize beauty
So you will be sensitive
So you will be closer to an infinite beyond this world
So you will have something to cling to
So you will have more love, more compassion, more gentleness, more good
– in short, more life. Of what value will it be to make a prosperous living
unless you know how to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