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仿老邱体: 也凑热闹说说我对中国人说英文的感想 (转载)
avatar
仿老邱体: 也凑热闹说说我对中国人说英文的感想 (转载)# Joke - 肚皮舞运动
u*7
1
这一类的professional membership,有必要提吗?
在contribution里面?
我看有的朋友把sigma xi之类写进去? (我不懂行情,也许是要求很高的membership
?)
avatar
l*d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yd (...),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仿老邱体: 也凑热闹说说我对中国人说英文的感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2 00:15:16 2015, 美东)
首先,腔调。
(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很多人一说外语就变了个人,象在演戏,拿腔拿调的
,非常不自然。这种情况一看就是英文不熟练还硬拽的典型表现。包括一些学中文的老
外,一说中文整个腔调都高八度,就跟只被掐着脖子的公鸡似的,要多难受多难受。语
言首先是种交流工具,不是表演。看美剧是为了弥补文化背景缺憾,可是好多人学到的
反而是装腔作势,学到了夸张的表情和手势,语言上根本不配套,真是。。。。
(2)还有一些中国人说英文显得特别突兀没礼貌。因为中文的韵律节奏跟英文是不同
的,好多中国人是用中文的节奏韵律说英文,这种情况下,就算英文流利但还是显得无
厘头没礼貌。
(3)语速。我觉得流利不代表说得快,事实上,语速中缓更容易让听众集中注意力。
(4)音量。我很想说中国人说话很容易就变成大喇叭好吗?特别是说不清楚的时候,
一急音量就变大了。还有种情况是,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自信而刻意调大音量。如果
不是演讲,音量大是减分项。我真想对大嗓门说:克制,克制。因为自信不由音量决定
,而是你的谈话态度够不够“assertive”!
其次,词汇。
词汇量真的很重要吗?我觉得达到必须的量之后,更大的词汇量并没有必要。大家要明
白,任何语言的应用都分几大块:生活,工作,阅读/写作。更简化一下就是生活用语
和专业用语。生活用语就是那么一堆,出门买东西或去餐馆吃饭,买单时注意观察美国
人是怎么说的,如法炮制。我发现中国人普遍不擅长用祈使句,不用请求句式,比如:
Could you (please)。。。或 Can I....(please)。这些都会在细节处显示一个人的教
养和manner。可是我会常遇到一些其实很礼貌的中国人冲口而出:I want....小小地修
饰一下自己的语气会让你气质提升的。
专业术语是工作标准语言,每个专业都有些专业词汇,在工作中频繁大量使用,这样会
显得专业。中国人在面试中的一个失分项就是语言不够专业。同样一个工作,美国人的
描述立马高大上起来,咱们一描述浅显易懂但在专业程度上就能差几个档次。总有人抱
怨说外国人能吹,我很想说,不是人家能吹,实在是咱们语言太差了。而且我国的普及
教育是没有presentation这一课的,我们的文化强调人际交流中的说话之道而不重视专
业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中文表达可以非常写意,甚至会有“形散神不散”这样的事情,
可英文的逻辑性很强。如果你不能做到言之凿凿,就尽量让你表达的意思有逻辑一些,
弥补一下词汇量的不足。
阅读或写作用语的要求更高,对专业情感有双重要求。这时候当然是词汇量越大越好,
才能更精准地描绘表达。但实际生活中是不需要这么高要求的。
第三,情感联结。
语言是让人建立联结的工具。你在跟人交流的时候,够不够attentive,感受力够不够强
,话重不重,幽默感有没有,都会影响情感联结的质量。而跟美国人交流中如果你各项
都不突出,那就表现出你有在听(attentive)。你的重视会让别人有存在感,当对方
有了存在感,就产生了和你的情感联结,这会对语言不足是个很大的辅助功能。适时点
头同意,目光接触等都在表现你的attentive。分场景不同,也不要太用力过猛,不要
让人觉得“被盯着”的压迫感就好了。
第四,避免过度显技。
如果你没有在美国出生长大,就不要硬上各种俚语俗话,虽然你炫耀了一下自己的语言
技巧,但其实上也挺滑稽的。如果你不走谐星路线,就没必要用生命来学各种俚语。要
尊重听众的智商,别硬撑。
最后,培养语感。
说了半天,关键还是练习。我觉得熟能生巧放在哪都管用。在不能自如表达之前,就读
别人的文字,找一篇,读出声,先保证熟练顺溜到不读错任何一个单词;然后,调整气
息语调语速继续读。无限循环这个过程,直到你能把这篇文章读得自己满意为止。再找
别的文章读,读到把语感真正培养起来。读什么文章呢?我自己是从中学英文教材读起
的。。。。老师点名念课文我要求自己做到零失误。有些事情在那个年龄做最合适最有
效。想到那时班里有个女生从容读英文课文99%的零失误率。真正做到了看起来毫不费
力。还有些人尖,从英文写作到英文演讲样样都在行的,不在我们普通人行列。其实我
也想说,没必要。水到渠成最好,语言就是个工具,搞成那样是为什么嘛。
和任何人正常对话,首先就是让自己对自己开口说话这件事是觉得舒服的,别人也能舒
服地跟你对话。语感会让你在语言上达到一定的舒适度。语感有了,下一步就是跟美国
人真刀实枪地对话。在真实的对话环境里,很多常用句式表达方式甚至语气你会很快就
能pick up起来并运用自如。所以重点还是要出门,张嘴,说话。光看剧肯定不行。
avatar
z*s
3
同问
avatar
H*g
4
老邱不会说这句话: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avatar
j*a
5
这个难道不是交一点钱就能入的吗

membership

【在 u**7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一类的professional membership,有必要提吗?
: 在contribution里面?
: 我看有的朋友把sigma xi之类写进去? (我不懂行情,也许是要求很高的membership
: ?)

avatar
H*7
6
仿反老邱体还差不多
avatar
R*d
7
No.

membership

【在 u**7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一类的professional membership,有必要提吗?
: 在contribution里面?
: 我看有的朋友把sigma xi之类写进去? (我不懂行情,也许是要求很高的membership
: ?)

avatar
H*7
8
老邱总是开门见山,标题既是中心论点又兼全文第一句话,不看正文就知道是老邱写的
,相当于标题就是“2分钟看完XXX”
avatar
s*o
9
No need. More harm than benifit.
avatar
m*2
10
一个数字都没有算什么邱体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liuyd (...),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仿老邱体: 也凑热闹说说我对中国人说英文的感想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2 00:15:16 2015, 美东)
: 首先,腔调。
: (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很多人一说外语就变了个人,象在演戏,拿腔拿调的
: ,非常不自然。这种情况一看就是英文不熟练还硬拽的典型表现。包括一些学中文的老
: 外,一说中文整个腔调都高八度,就跟只被掐着脖子的公鸡似的,要多难受多难受。语
: 言首先是种交流工具,不是表演。看美剧是为了弥补文化背景缺憾,可是好多人学到的
: 反而是装腔作势,学到了夸张的表情和手势,语言上根本不配套,真是。。。。

avatar
o*n
11
现在senior member都要考虑一下要不要提。一般会员只要交钱就可以进,不能提

membership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6

【在 u**7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一类的professional membership,有必要提吗?
: 在contribution里面?
: 我看有的朋友把sigma xi之类写进去? (我不懂行情,也许是要求很高的membership
: ?)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