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解毒水浒》系列之:所谓天人——武松的批判# Joke - 肚皮舞运动
h*s
1 楼
上策,应当是接受潘金莲的感情,自己娶她为妻。
● 陈良
武松,无疑是《水浒传》中最主要人物之一,小说专门用十回篇幅叙述他的故事。
金圣叹对武松评价极高,认为他超伦绝群,将他捧为“天人”,称赞他具有“鲁达之阔
,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
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在金圣叹眼里,武松乃是天下第一人,近乎完美无缺的天人。
的确,武松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人物,在中国民间拥有很多的粉丝。喜欢造神和
拜神的人,甚至将武松奉为武神,对他顶礼膜拜。实际上,所谓天神、天人、真人,无
一不是人为塑造或吹捧出来的,往往经不起检验的。恰似某些形象工程,看上去气派雄
壮或富丽堂皇,其实是银样蜡枪头,稍有风吹草动,便会露出“豆腐渣”的本色。
老实说,被金圣叹捧为第一的天人武松,也是名不副实,经不起检验的。
看官,容我先从武松的行者身份说起。所谓行者,有多层意思,也特指那些修行佛
道的出家人。武松成为行者,并没有履行正规的手续和仪式,他是逃亡到张青家,由孙
二娘一手策划,利用一个死去头陀的行头而装扮为带发修行的行者。
严格地说,武松不配称为“行者”的。因为,行者有行者的行为规范,至少遵守佛
家的五戒。五戒即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上五戒,武松恐
怕有一半没有做到。他嗜酒,起初喝酒滋事,差一点闹出命案,不得不投奔柴进处躲避
一年多。他好杀,为了给哥哥报仇,他私设公堂,杀死了潘金莲、西门庆;为了报复张
都监,他在鸳鸯楼大开杀戒,一口气杀死十五人。尽管武松杀人,具有正当报复或防卫
性质,但是报复过度,防卫过当,而且不合法。当然,这些只是武松成为行者之前所为
,依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可以既往不咎。
那么,武松装扮为行者之后,是否弃恶向善呢?没有,绝对没有。武松作为“行者
”上路,望见草屋里有一个道士搂着一个妇人,就想把那个道士试刀;他拿起石头打门
,一个小道童走了出来,质问他何以半夜三更敲门打户;武行者睁怪眼,大喝一声:“
先把这鸟童年祭刀!”说犹未了,手起处,铮地一声响,道童的头落在一边,倒在地下
。道童的师傅亲近妇人,与道童何干?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无辜小道童杀了。如此草菅
人命,哪有一点行者的悲悯,说他丧失人性也不为过分。
或许有人辩解,武松只是一个假冒的行者,不能以行者的标准要求他。其实,佛家
的五戒如果稍作修改,改为“不杀人、不偷盗、不奸淫、不妄语和不过量饮酒”,就是
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作为一个文明人,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或良民,都必须遵守这“
五戒”。武松,只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伪行者,别说做一个合格的行者,就是做一个
文明的良民也难。他所穿戴的行者行头,原是一个被孙二娘谋害的头陀(僧人)留下的
,可以说是一个罪恶的见证。武松披着这罪恶的外衣,仍然不改暴戾的本性,举起刀就
胡乱杀人。
在文明社会,杀人无疑是最不可饶恕的恶行。可是,在金圣叹看来,李逵、武松等
人胡砍乱杀,倒是很纯真很爽快的事情。不过,作为文人,金圣叹未曾体验过杀人的快
感,倒是品尝了被杀的滋味。1661年秋天,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哭庙案牵连被处以极刑
。在刑场上,他泰然自若,并向监斩官索酒畅饮,饮罢大笑,说:“割头,痛事也;饮
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不过,这种被杀头的痛快,对于普通人来说
,是非常惧怕且不愿亲历的。
武松毕竟是伪行者,若用行者标准评判他,未免强人所难。不管怎样,用中国传统
价值观来衡量他,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儒家思
想的核心就是“仁”和“义”。
所谓“仁”,其内涵非常丰富,核心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体现为人与人
之间的亲善关系。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
家为忠,对他人为爱。在此,不妨考察武松在“仁”上表现。从他敬爱哥哥武大郎的表
现来看,在孝悌方面绝对没问题,可以打满分;从他与宋江、施恩等朋友效来看,他在
对待朋友方面也没有问题,是可以打高分的;从他目无王法及其反对宋江招安等行为看
,他在忠于国家方面有问题,是不及格的;从他砍杀道童和血溅鸳鸯楼等事件看,说明
他对他人缺乏仁爱之心,这方面是不及格的,甚至可以打负分。
综合分析,武松在“仁”上是不及格的。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对他人缺乏仁爱之心
,对他人生命缺乏起码的尊重。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杀死张都监、张团练、
蒋门神三人,你就是报复过度了,又何故把一家老小赶尽杀绝?不良道士猥亵妇女,你
出面干预算是打抱不平,把小道童杀死,这是什么道理?!
儒家所倡导的仁爱,与西方所崇尚的博爱,其实是一脉相通的,是人类社会永不过
时的普世价值。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重新发现人,就是张扬博爱平等的文人精神;其
后这种精神渗透到立法和司法当中,构建了文明的法治体系,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人权。
可惜,“仁爱”在中国古代只是停留在文本和口头上,既没有深入国民灵魂深处,也没
有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更没有形成文化传统。国民缺乏仁爱精神,就会像李逵、武松
那样暴戾恣睢,胡乱杀人;国家缺乏仁爱精神,就会推行无视人权的恶法,稍有得咎,
便草菅人命,甚至株连九族。
再看“义”,其内涵也很丰富,主要体现为公正合宜的道理和行为,如主持正义,
伸张正义,仗义执言,行侠仗义,等等。对于江湖好汉,人们往往看他们是否行侠仗义
。在此,咱们考察一下武松是非行侠仗义。怒杀西门庆,客观上打击了黑恶势力,其目
的和动机却是替为了兄长报仇,算不上行侠仗义;鲁智深为了解救素不相识的弱女子,
拳打镇关西,痛打小霸王,才是真正的行侠仗义;假如西门庆没有霸占嫂子,没有毒害
哥哥,武松看他有为富不仁行为,出手教训他或将他打死,也算是行侠仗义。醉打蒋门
神,为施恩夺回快活林,看上去有锄强扶弱的味道,其实是江湖上黑吃黑;再说施恩格
外优待过武松,为他充当打手,动机是知恩图报,还人家人情,谈不上行侠仗义,顶多
算讲江湖义气而已。而鲁智深,尽管与林冲只有一面之交,却在林冲危难之际,暗中保
护他,可谓义薄云天。
从行侠仗义看,武松是不配得高分的,打及格就算拔高了。如果从正义角度看,恐
怕还要给他减分,因为他心里并没有强烈的正义感,只要不伤害到自己,他会容许别人
作恶的。大家知道,孙二娘在十字坡开黑店,不是开一般的黑店,而是做宰杀客人出售
人肉的勾当。武松路过这家黑店,也遭到了孙二娘暗算,因为有所防范,他并没喝下毒
酒,却佯装被麻翻。当孙二娘准备动手的时候,他马上进行还击,将她按倒在地。张青
及时赶到,向武松求情,武松便饶了孙二娘。随后,张青夫妇命伙计宰杀鸡鹅,好生招
待武松。酒肉管待三天,武松感激张青夫妻厚意,便与张青结拜为兄弟。假如武松真有
正义感,不说摧毁这个黑店,至少也要劝阻一番。可是,对于毫无正义感的武松来说,
只要事不关己,别管这个黑店怎么祸害别人,都可以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不管善恶好
歹,只要人家给我酒肉,就是我的好朋友。
可见,梁山好汉所崇尚的“义”,只是江湖义气,而不是社会正义。像武松这样的
好汉,并不能维护和伸张正义,相反,倒容易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成为他们的帮凶。
假若武松活在当下,作为执法人员受命去调查某个黑窝,这个黑窝涉嫌制造与销售地沟
油、毒牛奶、有害食品或药品;黑窝老板热情接待武松,安排他到大酒店胡吃海喝,再
让他洗桑拿,接受小姐全套服务;他肯定觉得黑窝老板够义气,于是两人称兄道弟。以
武松的性格,也会乐意为兄弟两肋插刀,尽力帮黑窝老板打马虎眼,敷衍了事。渐渐的
,武松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黑窝的保护伞和帮凶。或许,这就是国家设立那么多机构却
无法阻止有毒食品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社会文化原因。武松的武功尽管是超一流的,
但是他颇适宜打老虎,却不大适合打黑除恶,因为黑恶势力都是张青式的江湖好汉,他
们与武松趣味投,很容易把武松摆平。
从仁与义方面评估,不说武松不及格,起码有严重缺陷。站在现代人角度,咱们不
妨考察武松的IQ和EQ。IQ和EQ,分别为智商和情商,一个关乎智力,一个关乎情感,二
者相互关联,很难割裂开来。
说实话,论IQ和EQ,武松也很难打高分。相对而言,他的EQ比IQ更低,直接证据就
是没有处理好叔嫂关系,导致兄嫂都落得悲惨结局。武松由于打虎功劳,当上了阳谷县
的都头,并遇到了自己的兄长。他在兄长家住了下来,嫂子潘金莲对他悉心照料,并产
生了爱慕之情。一个飘雪的冬日,叔嫂在一起烤火喝酒,潘金莲向武松传递了爱意。如
果武松EQ高的话,完全可以做出别的选择。
上策,应当是接受潘金莲的感情,自己娶她为妻。毕竟潘金莲当初是出于无奈嫁给
武大郎的,两人极不班配,谈不上有感情。武松是高大英俊的帅哥猛男,潘金莲爱上他
,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再说兄弟娶嫂子,虽然有点不合礼数,却并非大逆不道,古代
帝王娶自己继母、兄嫂弟媳或儿媳做老婆,倒是屡见不鲜的;人家贵为天子都不介意,
你一个九品都头在乎什么?再说,武大郎也有自知之明,武松若跟他挑明嫂子移情别恋
,他肯定会主动让贤,成全叔嫂两人结缘。若是武松觉得对不住哥哥,可以给他另找一
个合适的老婆。这样,既实现 “肥水不落外人田”,又使哥哥有了更加稳定的婚姻,
岂不是两全其美?!
中策,恐怕是拒绝潘金莲的感情,让哥哥与他离婚。武松如此选择,我们也可以理
解,毕竟他既要顾虑哥哥的感受,又要考虑社会的舆论。因为人言可畏,如果武松是一
介草民倒也无所谓,问题是他借打虎当上了都头,从作案嫌犯忽然成为国家干部,的确
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假若他娶了嫂子做老婆,他肯定会预计到对自己有负面影响,担
心领导和同僚对自己怎么看?会不会引起非议或被人瞧不起?会不会妨碍自己的前途和
进步?其实,凭他一身本领,就是不当国家干部,办一所私立武术学校,完全可以养家
糊口。你武松从自身前途着想,拒不娶自家嫂子,也是情有可原。既然,你已经看到嫂
子并不爱哥哥,就应该劝他俩离婚。你不娶嫂子,就让改嫁别人好了。但是,任凭不对
称的婚姻维持下去,无异于一个炸弹埋在哥哥身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下策,也就是小说所描述的情况,武松选择了拒绝爱情和回避问题。没想到,在他
出差到东京办事期间,家里发生了巨变。嫂子跟当地大款西门庆好上了,哥哥遭到了西
门庆踢打,还被毒害致死。为了报仇雪恨,武松杀死了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也因参与
共同犯罪,被官府处以“剐”刑。最终,既让四人丢了性命,又让武松丢了官位,并且
刺配到孟州去充军。这样的结局,对于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尤其对于当事人来说,无疑
是一场悲剧。假如武松EQ很高,做出前两种选择,事情就不至于弄得那么糟。所以,兄
嫂悲剧的发生,武松负有很大的责任。
阅读小说,还可以找到许多事例,证明武松的IQ和EQ有些偏低。
例如,武松到柴进庄园躲难,人家管他吃喝一年,算是够意思了;可是,武松非但
不领情,还时常闹情绪。俗话说,“久病无孝子”,你是久住常客,人家怎能天天拿你
当贵客招待?宋江也是客人,有空陪你聊聊,给你十两银子,你就对他感恩戴德,真是
不知好歹。
再者,像宋江、林冲等人进入牢城营,都自觉依潜规则行事,向有关人员赠送银两
,武松却不屑一顾,你以为你骨头硬,别人不敢拿你怎样?幸亏你遇到施恩,人家要利
用你打蒋门神,否则猛打一百杀威棒,肯定打断胳膊腿脚,让你半死不活的。武松如此
硬气,固然令人敬佩,但是富有智慧的人懂得应变;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还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武松也不明事理。比如说,对于招安,李逵一向持反对
态度,动不动就捣蛋,武松也跟着他起哄,显得很幼稚。要知道,宋江第一次谈招安,
就是说给武松听的。当武松决定投奔二龙山的时候,宋江就嘱咐他:“如得朝廷招安,
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
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武松若能领悟宋江的心意,就会懂得招安
是正确的选择,坚定地支持宋江。然后,他却跟李逵一道起哄,足见他与李逵一样没头
脑,没有眼光,只图一时快活。
古语云:“知子莫若父。”最了解小说人物的,莫过于小说作者。施耐庵将武松描
写为伪行者,并让他失去一只手臂,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隐喻,喻示着武松在心智和身
体上都有残疾,或者说残缺不全。相对来说,另一个行者鲁智深身心更加健全,人格更
为纯真,功德更加圆满,因此他能够禅定坐化,证得了果位。守候在他身边的武松,还
需要长久的禅悟修行,等到真正明心见性了,才能算是一个行者。
金圣叹认为武松兼有众多好汉强项,并将他视为天人,可谓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其实,武松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教养的平民,武功高力气大,是他最大的亮点,他身上有
值得肯定的闪光处,也有不可忽视的劣根性。对于任何人,都应该从人文角度去评价,
既不能刻意贬低,更不能妄加拔高。像武松、李逵之类人物,你若将他们捧为天人、真
人或英雄,他们却视你为草芥、蚂蚁或鱼肉,随意践踏,随意杀害。
武松,并不是什么天人,他是一个能打虎的武林高手。在乱世,他凭武功以暴易暴
,是可以建功立业的。在治世,对于武松这样有本事而有缺陷的人,很有必要加强管教
。管,就是依法管理,让他们遵纪守法,不能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或帮凶。教,就是
人文教育,要让他们懂得敬畏生命,尊重他人,不能迁怒加害于无辜者。否则,这样的
人,将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语言学和文学 > 文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951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 陈良
武松,无疑是《水浒传》中最主要人物之一,小说专门用十回篇幅叙述他的故事。
金圣叹对武松评价极高,认为他超伦绝群,将他捧为“天人”,称赞他具有“鲁达之阔
,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
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在金圣叹眼里,武松乃是天下第一人,近乎完美无缺的天人。
的确,武松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人物,在中国民间拥有很多的粉丝。喜欢造神和
拜神的人,甚至将武松奉为武神,对他顶礼膜拜。实际上,所谓天神、天人、真人,无
一不是人为塑造或吹捧出来的,往往经不起检验的。恰似某些形象工程,看上去气派雄
壮或富丽堂皇,其实是银样蜡枪头,稍有风吹草动,便会露出“豆腐渣”的本色。
老实说,被金圣叹捧为第一的天人武松,也是名不副实,经不起检验的。
看官,容我先从武松的行者身份说起。所谓行者,有多层意思,也特指那些修行佛
道的出家人。武松成为行者,并没有履行正规的手续和仪式,他是逃亡到张青家,由孙
二娘一手策划,利用一个死去头陀的行头而装扮为带发修行的行者。
严格地说,武松不配称为“行者”的。因为,行者有行者的行为规范,至少遵守佛
家的五戒。五戒即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上五戒,武松恐
怕有一半没有做到。他嗜酒,起初喝酒滋事,差一点闹出命案,不得不投奔柴进处躲避
一年多。他好杀,为了给哥哥报仇,他私设公堂,杀死了潘金莲、西门庆;为了报复张
都监,他在鸳鸯楼大开杀戒,一口气杀死十五人。尽管武松杀人,具有正当报复或防卫
性质,但是报复过度,防卫过当,而且不合法。当然,这些只是武松成为行者之前所为
,依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可以既往不咎。
那么,武松装扮为行者之后,是否弃恶向善呢?没有,绝对没有。武松作为“行者
”上路,望见草屋里有一个道士搂着一个妇人,就想把那个道士试刀;他拿起石头打门
,一个小道童走了出来,质问他何以半夜三更敲门打户;武行者睁怪眼,大喝一声:“
先把这鸟童年祭刀!”说犹未了,手起处,铮地一声响,道童的头落在一边,倒在地下
。道童的师傅亲近妇人,与道童何干?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无辜小道童杀了。如此草菅
人命,哪有一点行者的悲悯,说他丧失人性也不为过分。
或许有人辩解,武松只是一个假冒的行者,不能以行者的标准要求他。其实,佛家
的五戒如果稍作修改,改为“不杀人、不偷盗、不奸淫、不妄语和不过量饮酒”,就是
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作为一个文明人,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或良民,都必须遵守这“
五戒”。武松,只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伪行者,别说做一个合格的行者,就是做一个
文明的良民也难。他所穿戴的行者行头,原是一个被孙二娘谋害的头陀(僧人)留下的
,可以说是一个罪恶的见证。武松披着这罪恶的外衣,仍然不改暴戾的本性,举起刀就
胡乱杀人。
在文明社会,杀人无疑是最不可饶恕的恶行。可是,在金圣叹看来,李逵、武松等
人胡砍乱杀,倒是很纯真很爽快的事情。不过,作为文人,金圣叹未曾体验过杀人的快
感,倒是品尝了被杀的滋味。1661年秋天,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哭庙案牵连被处以极刑
。在刑场上,他泰然自若,并向监斩官索酒畅饮,饮罢大笑,说:“割头,痛事也;饮
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不过,这种被杀头的痛快,对于普通人来说
,是非常惧怕且不愿亲历的。
武松毕竟是伪行者,若用行者标准评判他,未免强人所难。不管怎样,用中国传统
价值观来衡量他,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儒家思
想的核心就是“仁”和“义”。
所谓“仁”,其内涵非常丰富,核心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体现为人与人
之间的亲善关系。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
家为忠,对他人为爱。在此,不妨考察武松在“仁”上表现。从他敬爱哥哥武大郎的表
现来看,在孝悌方面绝对没问题,可以打满分;从他与宋江、施恩等朋友效来看,他在
对待朋友方面也没有问题,是可以打高分的;从他目无王法及其反对宋江招安等行为看
,他在忠于国家方面有问题,是不及格的;从他砍杀道童和血溅鸳鸯楼等事件看,说明
他对他人缺乏仁爱之心,这方面是不及格的,甚至可以打负分。
综合分析,武松在“仁”上是不及格的。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对他人缺乏仁爱之心
,对他人生命缺乏起码的尊重。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杀死张都监、张团练、
蒋门神三人,你就是报复过度了,又何故把一家老小赶尽杀绝?不良道士猥亵妇女,你
出面干预算是打抱不平,把小道童杀死,这是什么道理?!
儒家所倡导的仁爱,与西方所崇尚的博爱,其实是一脉相通的,是人类社会永不过
时的普世价值。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重新发现人,就是张扬博爱平等的文人精神;其
后这种精神渗透到立法和司法当中,构建了文明的法治体系,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人权。
可惜,“仁爱”在中国古代只是停留在文本和口头上,既没有深入国民灵魂深处,也没
有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更没有形成文化传统。国民缺乏仁爱精神,就会像李逵、武松
那样暴戾恣睢,胡乱杀人;国家缺乏仁爱精神,就会推行无视人权的恶法,稍有得咎,
便草菅人命,甚至株连九族。
再看“义”,其内涵也很丰富,主要体现为公正合宜的道理和行为,如主持正义,
伸张正义,仗义执言,行侠仗义,等等。对于江湖好汉,人们往往看他们是否行侠仗义
。在此,咱们考察一下武松是非行侠仗义。怒杀西门庆,客观上打击了黑恶势力,其目
的和动机却是替为了兄长报仇,算不上行侠仗义;鲁智深为了解救素不相识的弱女子,
拳打镇关西,痛打小霸王,才是真正的行侠仗义;假如西门庆没有霸占嫂子,没有毒害
哥哥,武松看他有为富不仁行为,出手教训他或将他打死,也算是行侠仗义。醉打蒋门
神,为施恩夺回快活林,看上去有锄强扶弱的味道,其实是江湖上黑吃黑;再说施恩格
外优待过武松,为他充当打手,动机是知恩图报,还人家人情,谈不上行侠仗义,顶多
算讲江湖义气而已。而鲁智深,尽管与林冲只有一面之交,却在林冲危难之际,暗中保
护他,可谓义薄云天。
从行侠仗义看,武松是不配得高分的,打及格就算拔高了。如果从正义角度看,恐
怕还要给他减分,因为他心里并没有强烈的正义感,只要不伤害到自己,他会容许别人
作恶的。大家知道,孙二娘在十字坡开黑店,不是开一般的黑店,而是做宰杀客人出售
人肉的勾当。武松路过这家黑店,也遭到了孙二娘暗算,因为有所防范,他并没喝下毒
酒,却佯装被麻翻。当孙二娘准备动手的时候,他马上进行还击,将她按倒在地。张青
及时赶到,向武松求情,武松便饶了孙二娘。随后,张青夫妇命伙计宰杀鸡鹅,好生招
待武松。酒肉管待三天,武松感激张青夫妻厚意,便与张青结拜为兄弟。假如武松真有
正义感,不说摧毁这个黑店,至少也要劝阻一番。可是,对于毫无正义感的武松来说,
只要事不关己,别管这个黑店怎么祸害别人,都可以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不管善恶好
歹,只要人家给我酒肉,就是我的好朋友。
可见,梁山好汉所崇尚的“义”,只是江湖义气,而不是社会正义。像武松这样的
好汉,并不能维护和伸张正义,相反,倒容易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成为他们的帮凶。
假若武松活在当下,作为执法人员受命去调查某个黑窝,这个黑窝涉嫌制造与销售地沟
油、毒牛奶、有害食品或药品;黑窝老板热情接待武松,安排他到大酒店胡吃海喝,再
让他洗桑拿,接受小姐全套服务;他肯定觉得黑窝老板够义气,于是两人称兄道弟。以
武松的性格,也会乐意为兄弟两肋插刀,尽力帮黑窝老板打马虎眼,敷衍了事。渐渐的
,武松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黑窝的保护伞和帮凶。或许,这就是国家设立那么多机构却
无法阻止有毒食品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社会文化原因。武松的武功尽管是超一流的,
但是他颇适宜打老虎,却不大适合打黑除恶,因为黑恶势力都是张青式的江湖好汉,他
们与武松趣味投,很容易把武松摆平。
从仁与义方面评估,不说武松不及格,起码有严重缺陷。站在现代人角度,咱们不
妨考察武松的IQ和EQ。IQ和EQ,分别为智商和情商,一个关乎智力,一个关乎情感,二
者相互关联,很难割裂开来。
说实话,论IQ和EQ,武松也很难打高分。相对而言,他的EQ比IQ更低,直接证据就
是没有处理好叔嫂关系,导致兄嫂都落得悲惨结局。武松由于打虎功劳,当上了阳谷县
的都头,并遇到了自己的兄长。他在兄长家住了下来,嫂子潘金莲对他悉心照料,并产
生了爱慕之情。一个飘雪的冬日,叔嫂在一起烤火喝酒,潘金莲向武松传递了爱意。如
果武松EQ高的话,完全可以做出别的选择。
上策,应当是接受潘金莲的感情,自己娶她为妻。毕竟潘金莲当初是出于无奈嫁给
武大郎的,两人极不班配,谈不上有感情。武松是高大英俊的帅哥猛男,潘金莲爱上他
,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再说兄弟娶嫂子,虽然有点不合礼数,却并非大逆不道,古代
帝王娶自己继母、兄嫂弟媳或儿媳做老婆,倒是屡见不鲜的;人家贵为天子都不介意,
你一个九品都头在乎什么?再说,武大郎也有自知之明,武松若跟他挑明嫂子移情别恋
,他肯定会主动让贤,成全叔嫂两人结缘。若是武松觉得对不住哥哥,可以给他另找一
个合适的老婆。这样,既实现 “肥水不落外人田”,又使哥哥有了更加稳定的婚姻,
岂不是两全其美?!
中策,恐怕是拒绝潘金莲的感情,让哥哥与他离婚。武松如此选择,我们也可以理
解,毕竟他既要顾虑哥哥的感受,又要考虑社会的舆论。因为人言可畏,如果武松是一
介草民倒也无所谓,问题是他借打虎当上了都头,从作案嫌犯忽然成为国家干部,的确
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假若他娶了嫂子做老婆,他肯定会预计到对自己有负面影响,担
心领导和同僚对自己怎么看?会不会引起非议或被人瞧不起?会不会妨碍自己的前途和
进步?其实,凭他一身本领,就是不当国家干部,办一所私立武术学校,完全可以养家
糊口。你武松从自身前途着想,拒不娶自家嫂子,也是情有可原。既然,你已经看到嫂
子并不爱哥哥,就应该劝他俩离婚。你不娶嫂子,就让改嫁别人好了。但是,任凭不对
称的婚姻维持下去,无异于一个炸弹埋在哥哥身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下策,也就是小说所描述的情况,武松选择了拒绝爱情和回避问题。没想到,在他
出差到东京办事期间,家里发生了巨变。嫂子跟当地大款西门庆好上了,哥哥遭到了西
门庆踢打,还被毒害致死。为了报仇雪恨,武松杀死了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也因参与
共同犯罪,被官府处以“剐”刑。最终,既让四人丢了性命,又让武松丢了官位,并且
刺配到孟州去充军。这样的结局,对于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尤其对于当事人来说,无疑
是一场悲剧。假如武松EQ很高,做出前两种选择,事情就不至于弄得那么糟。所以,兄
嫂悲剧的发生,武松负有很大的责任。
阅读小说,还可以找到许多事例,证明武松的IQ和EQ有些偏低。
例如,武松到柴进庄园躲难,人家管他吃喝一年,算是够意思了;可是,武松非但
不领情,还时常闹情绪。俗话说,“久病无孝子”,你是久住常客,人家怎能天天拿你
当贵客招待?宋江也是客人,有空陪你聊聊,给你十两银子,你就对他感恩戴德,真是
不知好歹。
再者,像宋江、林冲等人进入牢城营,都自觉依潜规则行事,向有关人员赠送银两
,武松却不屑一顾,你以为你骨头硬,别人不敢拿你怎样?幸亏你遇到施恩,人家要利
用你打蒋门神,否则猛打一百杀威棒,肯定打断胳膊腿脚,让你半死不活的。武松如此
硬气,固然令人敬佩,但是富有智慧的人懂得应变;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还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武松也不明事理。比如说,对于招安,李逵一向持反对
态度,动不动就捣蛋,武松也跟着他起哄,显得很幼稚。要知道,宋江第一次谈招安,
就是说给武松听的。当武松决定投奔二龙山的时候,宋江就嘱咐他:“如得朝廷招安,
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
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武松若能领悟宋江的心意,就会懂得招安
是正确的选择,坚定地支持宋江。然后,他却跟李逵一道起哄,足见他与李逵一样没头
脑,没有眼光,只图一时快活。
古语云:“知子莫若父。”最了解小说人物的,莫过于小说作者。施耐庵将武松描
写为伪行者,并让他失去一只手臂,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隐喻,喻示着武松在心智和身
体上都有残疾,或者说残缺不全。相对来说,另一个行者鲁智深身心更加健全,人格更
为纯真,功德更加圆满,因此他能够禅定坐化,证得了果位。守候在他身边的武松,还
需要长久的禅悟修行,等到真正明心见性了,才能算是一个行者。
金圣叹认为武松兼有众多好汉强项,并将他视为天人,可谓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其实,武松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教养的平民,武功高力气大,是他最大的亮点,他身上有
值得肯定的闪光处,也有不可忽视的劣根性。对于任何人,都应该从人文角度去评价,
既不能刻意贬低,更不能妄加拔高。像武松、李逵之类人物,你若将他们捧为天人、真
人或英雄,他们却视你为草芥、蚂蚁或鱼肉,随意践踏,随意杀害。
武松,并不是什么天人,他是一个能打虎的武林高手。在乱世,他凭武功以暴易暴
,是可以建功立业的。在治世,对于武松这样有本事而有缺陷的人,很有必要加强管教
。管,就是依法管理,让他们遵纪守法,不能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或帮凶。教,就是
人文教育,要让他们懂得敬畏生命,尊重他人,不能迁怒加害于无辜者。否则,这样的
人,将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语言学和文学 > 文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951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