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加州理工助理教授钱璐璐发明可分拣运输的DNA机器人,每走一步6(转载)
avatar
加州理工助理教授钱璐璐发明可分拣运输的DNA机器人,每走一步6(转载)# Joke - 肚皮舞运动
H*g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c01 (gc01),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加州理工助理教授钱璐璐发明可分拣运输的DNA机器人,每走一步6纳米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6 21:58:41 2017, 美东)
华裔女科学家发明可分拣运输的DNA机器人,每走一步6纳米
澎湃新闻记者 王盈颖
2017-09-17 07:55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DNA机器人是如何“行走”的(示意) 视频来源:美国加州理工大学(00:17)
一条腿,两只脚,一条胳膊,一只手,身高仅20纳米的DNA机器人正在工作。
它每迈一步的距离是6纳米,是人类步长的亿万分之一。别看这一步,DNA机器人需要5
分钟来完成。遇到目标“货物”时,DNA机器人的“手”会抓起,将其放至目的地。
上述的场景已经变成现实。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钱璐璐的实
验室在《科学》杂志发文,介绍了这一具有分拣功能的DNA机器人,其递送货物的成功
率为80%。
“就好像电子机械机器人被送到火星等太遥远而人类不能及的地方,我们希望有一天可
以将分子机器人送到太微小而人类不能及的地方,比如说血液里。”钱璐璐说。
钱璐璐。
这一研究成果为通用型DNA机器人的应用带来诸多可能性。可能有一天,它能对垃圾的
分子进行分类回收。更科幻些,也许,DNA机器人可以在探测到特定疾病信号时将药物
分子运输到血液中或细胞中指定的地方,在极微小的尺度里完成医生和普通药物无法完
成的任务。
什么是DNA机器人?
DNA机器人实则是一个DNA单链分子,当它没有和其他分子结合时,就像“一条软绳”。
在钱璐璐实验室的DNA机器人仅由53个核苷酸组成。
DNA的中文名是脱氧核糖核酸,如人所知,DNA是双螺旋结构,也就是说是两条DNA单链
通过两两配对(A-T,C-G)的碱基,形成螺旋状的梯子似的结构。
根据DNA的独特化学和物理特性,科学家可以对其进行编程。而DNA机器人就是一条具有
特定碱基序列的单链DNA,它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周围的另一条DNA单链结合,从
而实现二维空间中的“行走”和“分拣”。
DNA机器人分类拣选两类货物的概念图。
DNA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钱璐璐实验室对DNA机器人进行测试的场所是一个58纳米×58纳米的大分子表面,上面
设置有上百个“桩子”。这些桩子是DNA机器人得以行走的重要帮手。每个桩子实则也
是一条DNA单链,它们与DNA机器人的“腿”和其中一只“脚”碱基互补。换而言之,机
器人DNA会和桩子结合,相当于机器人“踩”在了桩子上。
但怎么在不同的桩子之间移动呢?别忘了,DNA机器人有两只脚,当一只脚和桩子结合
时,另一只脚是可以自由活动的。随机的分子波动会使得自由的那只脚“够”到另一个
桩子,进行下一次的配对,实现空间移动。从中,此前的那只脚随之恢复自由。在这一
循环往复的过程中,DNA机器人可以在没有能量供应的情况下,进行随机的移动。
途中,一旦DNA机器人碰到“货物”,就会用“手”抓住,带着货物一起行走。抓取货
物和行走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货物实则是连接在一段DNA单链上的分子,而这段DNA
单链又和机器人“手”碱基互补。
机器人运载着货物,需要将其放置在目的地。这依赖于示意机器人放下货物的“信号”
,一旦接到这一“命令”,机器人就会遵从。如果一直没有遇到这一“信号”,机器人
就会携带货物保持行走。
实验人员测试了DNA机器人分拣两种荧光分子的表现,在24小时内,机器人成功将散布
在不同地方的6个荧光分子运输到指定地点。
“虽然我们只演示了用DNA 机器人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但我们所设计的系统其实可
以完成更广泛的任务,比如说将十多种而不只是两种不同的分子货物分别运输到不同的
地点,这些货物可以被散布在大分子表面任意的地方。”第一作者Anupama J.
Thubagere说,“而且每个大分子表面可以有不同数量的机器人去完成难度不同的任务
,这些任务可以被并行执行”。
avatar
B*e
2
MB,净搞这些没用的,啥时候把性爱机器人送到千家万户啊?
avatar
E*d
3
刻录
[在 Huangchong (净坛使者) 的大作中提到:]
:华裔女科学家发明可分拣运输的DNA机器人,每走一步6纳米
:澎湃新闻记者 王盈颖
:字号
:DNA机器人是如何“行走”的(示意) 视频来源:美国加州理工大学(00:17)
:一条腿,两只脚,一条胳膊,一只手,身高仅20纳米的DNA机器人正在工作。
:它每迈一步的距离是6纳米,是人类步长的亿万分之一。别看这一步,DNA机器人需要5
:分钟来完成。遇到目标“货物”时,DNA机器人的“手”会抓起,将其放至目的地。
:上述的场景已经变成现实。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钱璐璐的实
:验室在《科学》杂志发文,介绍了这一具有分拣功能的DNA机器人,其递送货物的成功
:率为80%。
:..........
avatar
M*n
4
找破四道么?
avatar
g*e
5
这位难道不是学术界的文迪么?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