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H*g
2
11月26日的新闻稿 广东人民网已经将其下架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11/28/c_1123776229.htm
基因编辑让婴儿免疫艾滋病?贺建奎助理称只是“科学家的自主探索”
2018-11-26 15:31:1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传书
科技日报记者 刘传书
核心提示:贺建奎的助理对科技日报记者称,这项研究是“科学家(贺建奎)的自主探
索”。
“一对基因经过修改的双胞胎婴儿已于11月健康诞生,基因编辑使她们将来可能具有天
然抵抗艾滋病的能力。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
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
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了这一消息。
图为贺建奎博士。
贺建奎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做胚胎注射。贺建奎实验室 供图
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
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
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
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基因,该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
。此前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面有约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拥有这种突变
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
免疫HIV病毒。
人类胚胎的基因改造。日期为11/08 的档案照片显示, 胚胎被放置在即时冷冻的玻璃板
上,科学家首次获准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改造。来源:ben birchar/pa wirex-pa
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将于11月27日—29日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
院、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和香港科学院在香港联合举办。贺建奎还将在峰会现场展示他领
导的项目组在小鼠、猴和人类胚胎的实验数据。在50枚人类胚胎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未
发现脱靶现象;而所有人类正常胚胎里面,有超过44%的胚胎编辑有效。贺建奎还展示
此次基因手术婴儿脐带血的检测结果,证明基因手术成功,并未发现脱靶现象。他表示
,结果仍然需要时间观察与检验,因此准备了长达18年的随访计划。
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CRISPR/Cas9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因简单、高效备受瞩目,吸引全球各地科学家在医学、
动植物育种、药物筛选等不同领域进行研究。但与之相伴而生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尤
其是针对人类基因编辑几乎被视为“禁区”。
业内基本共识是,无论是借助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来达到生殖目的还
是增强人类性状和能力的做法,均得不到伦理上的辩护,因为这种尝试有着不可接受的
风险-收益比、漠视了胎儿开放性未来的权利,甚至背离了人类尊严。
贺建奎团队此次实验的相关注册资料。来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贺建奎说:“对于少数家庭来说,基因手术是治愈遗传性疾病和预防严重疾病的新希望
。”他还认为,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需遵循的“核心价值”,包括对真正需要的群
体保持“悲悯之心”、仅仅用于严重疾病的“有所为更有所不为”、尊重孩子自主性为
前提的“探索你自由”、命运不能由基因来决定的“生活需要奋斗”、“促进普惠的健
康权”等5项伦理原则。
下图为团队的伦理审查书:
贺建奎的公开身份是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南科大官网显示,其2010年获得美国
莱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2, 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
研究方向为基因测序技术、免疫基因组学、个体化医疗、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但
目前南科大尚未就此项研究作出任何表态。贺建奎的助理对科技日报记者称,这项研究
是“科学家(贺建奎)的自主探索”。
贺建奎的另一个身份是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网上显示,该
公司于2012年7月4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局登记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物
技术开发与基因检测技术开发、信息咨询等。其热度最高的新闻是去年7月31日由南方
科技大学孔雀团队“贺建奎教授团队”研发的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
宣告上市。该测序仪被称为“目前全球准确率最高,且唯一用于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基因
测序仪,其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亚洲第一,世界领先’。”
科研人员正在调试瀚海基因GenoCare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仪样机。
对于贺建奎的“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这项研究,科技日报正在持续关
注中,并提出了四点疑问:
1、CCR5这个靶点是不是已经公认的会感染HIV?敲除这个靶点有没有其他潜在威胁?会
导致其他疾病?
2、如何能够证明这对双胞胎婴儿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因为也不可能现在就让婴儿接
触艾滋病传染,这是有悖伦理道德的。如果这对双胞胎一生都没有经历过可能感染艾滋
病的环境或行为,又如何证明她们天然抵抗艾滋病?
3、对试管婴儿进行基因编辑是否有悖伦理道德,经过什么部门审批?一个民营医院就
能做这样的实验吗?
4、此前我国有没有过基因编辑手段用于人体的实验?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冷媚
avatar
H*g
3
这个是“厉害了”的新闻稿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8/11/%E4%B8%AD%E5%9B%BD%E6%96%B0%E9
%97%BB%E7%BD%91-%E4%B8%96%E7%95%8C%E9%A6%96%E4%BE%8B%E5%85%8D%E7%96%AB%E8%89
%BE%E6%BB%8B%E7%97%85%E7%9A%84%E5%9F%BA%E5%9B%A0%E7%BC%96%E8%BE%91%E5%A9%B4%
E5%84%BF/
【立此存照】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原文
编者注:人民网在刊发此文数小时后将其及评论删除。
人民网深圳11月26日电 (吕绍刚、陈育柱)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
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
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
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
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次编辑峰会于2018年11月27—29日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英国伦敦皇
家学会和香港科学院在香港联合举办。据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
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
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
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点击进入下一页
贺建奎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做胚胎注射。 贺建奎实验室 供图
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
助受体之一。此前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面有约10% 的人天然存在CCR5 基因缺失。
拥有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 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
胞,即能天然免疫HIV 病毒。
贺建奎还将在峰会现场展示他领导的项目组在小鼠、猴和人类胚胎的实验数据。在50枚
人类胚胎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未发现脱靶现象;而所有人类正常胚胎里面,有超过44%
的胚胎编辑有效。贺建奎还展示此次基因手术婴儿脐带血的检测结果,证明基因手术成
功,并未发现脱靶现象。他表示,结果仍然需要时间观察与检验,因此准备了长达18年
的随访计划。
CRISPR/Cas9 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因简单、高效备受瞩目,吸引全球各地科学家在医学、
动植物育种、药物筛选等不同领域进行研究。贺建奎强调:“对于少数家庭来说,基因
手术是治愈遗传性疾病和预防严重疾病的新希望。” 他还率先提出基因技术研究和应
用领域需遵循的“核心价值”,包括对真正需要的群体保持“悲悯之心”(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仅仅用于严重疾病的“有所为更有所不为”(Only for serious
disease, never vanity)、尊重孩子自主性为前提的“探索你自由”(Respect a child
’s autonomy)、命运不能由基因来决定的“生活需要奋斗”(Genes do not define
you )、“促进普惠的健康权”(Everyone 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
等5项伦理原则。
美国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基因工程知名专家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 说:“考虑
到HIV 对全球公共健康的威胁有扩大的趋势,我认为贺建奎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目标基
因。”
不久前,中山大学一研究团队发布了国内首份针对普通公众和HIV 携带者关于基因编辑
认知的比较报告,超六成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运用持积极态度。575份HIV 携带者
问卷显示,有94.78% 的HIV 携带者支持基因编辑技术用于预防HIV 。另据美国皮尤研
究中心2018年4月针对2537名美国成年人的一项调查显示,60% 的美国人支持对未出生
婴儿进行基因编辑,认为为了降低患严重疾病的风险,基因编辑是一种有效的医疗手段。
【编辑:于晓】
@头条新闻:【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科学家贺建奎26日宣
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
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
,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奇客资讯:官媒人民网报道,来自深圳的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
婴儿于 11 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
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
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据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
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 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 5 微米、约头发
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
因编辑技术修改 CCR5 基因,而 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
一。此前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面有约 10% 的人天然存在CCR5 基因缺失。拥有这种
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 HIV 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
能天然免疫 HIV 病毒。
贺建奎,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实验室用物理,统计和信息学的交叉技术来研
究复杂的生物系统。研究集中于免疫组库测序,个体化医疗,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
。贺建奎拥有多学科交叉的背景,并在基因测序仪研究, CRISPR基因编辑,生物信息
学等多个领域取得研究突破。他的实验室将高通量测序应用到免疫细胞受体库的多样性
研究。(百度百科)
“现在贺教授不接受媒体采访,过几天统一回应。对于此例研究,更多信息不能透露。
”负责贺建奎媒体的负责人陈远林对记者表示。

该新闻一出,引起网络巨大争议。以下为中国数字时代编辑辑自网络:
@长****月:厉害了我的国!
@好看******牙w:太不可思议了 愿国家科技发展越来越好。
@财******钥:这是不合法的吧!这在道德人伦上和克隆是一个性质的。
@争******:真是好奇,在一个同性结婚、安乐死都通不过伦理审查的国家,转基因人
类居然还能标榜成国家荣耀一样的报道出来。
@明******:这不就是转基因人类吗?和转基因后自带抗病虫的蔬菜有什么区别?
@小******e窝:不管怎么样至少我大中国又进步了。
@忽******七:世界震惊中国科学界底限吧。
@慕******ara:觉得并没有什么可庆贺的,能避免脱靶吗?修改了CCR5后对CCR5发挥的
其他功能有没有影响,这两个孩子以后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都未可知,这种实验简直
可怕至极,怎么通过的伦理?
@mm******ry:确实说白了那两个孩子就是两个试验品,但是这技术用到人身上,按照
科学发展的趋势来说是避免不了的,从学术界来讲,万一成功的话那是名利双收的事,
争着抢着做的人肯定不少。而且中国也没有限制。
@神一******789:只是改变可以致病的基因,这个有什么伦理问题?不明白了,什么都
能扯上道德绑架。
@存******地:有些人会说,这是医学的发展,让以后的人类免于疾病的困扰,所以现
在的牺牲都是有意义的。这个牺牲真的太令人胆寒了,这不是打仗士兵献出生命,这是
人类创造出一个同类却让他一辈子活在实验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母家庭,他长大后
可能还会被注入艾滋病毒以检测他的出生是否有意义,这不是牺牲,是杀人。
@Fr******xx:看了一些評論 竟然沒有人站在嬰兒的角度 說明在中國 小孩確實只是一
個個人物品而已
@王撕******蒜: CCR5基因只是能保证免疫系统不受破坏 不会发展成AIDS患者 但并不
能保证她们感染病毒后可以清除掉 可能她们终身都是HIV病毒携带者 同时 现有的水平
真的能保证她们在过程中没有其他基因的错剪吗 这两个孩子的未来就是完全被科学家
控制了。
@残******光:科学要发展,这是必然要走的路,什么道德伦理问题?
@J******s:伦理的意义在于,这个小孩本来就是没有问题的,她接受试验完全没有收
益,只有风险。想做技术为什么不做猴子猩猩,或者先天基因缺陷的婴儿,这个婴儿是
个健康人!
@-_******仙:总算找到这层了,伦理问题和社会影响不止是有些人想的那么简单啊,
生物技术专业的看评论区快被某些思想先进的新人类吓死辽。
延伸阅读:南方周末:“基因编辑婴儿”风波追踪:科技部或出手,当事方称将有发布
会:
“在我国,基因研究需要备案,需要经过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和伦理专家委员会的审查
,否则不可以用于治疗。南方科大和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都不在备案名单中,该项目是
违法行为,应该追查:谁批准的?谁提供经费?”2018年1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医学伦
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樊民胜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avatar
H*g
4
他还率先提出基因技术研究和应
用领域需遵循的“核心价值”,包括对真正需要的群体保持“悲悯之心”(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仅仅用于严重疾病的“有所为更有所不为”(Only for serious
disease, never vanity)、尊重孩子自主性为前提的“探索你自由”(Respect a child
’s autonomy)、命运不能由基因来决定的“生活需要奋斗”(Genes do not define
you )、“促进普惠的健康权”(Everyone 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
等5项伦理原则。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