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万青年“三下乡”钩起知青集体记忆# Joke - 肚皮舞运动
j*l
1 楼
中国共青团最近发起青年志愿项目,今后三年内计划组织千万青年学子下乡普及科技、
传播文明。这一举措钩起人们对文革的记忆,引发新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联想,
在海内外掀起舆论风波。
中国共青团中央3月27日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的意见》,其中包括计
划在2022年前争取组织千万大中专学生以志愿者形式下乡参与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等
方面建设。
这条消息经《新京报》、《环球时报》等纸媒披露、若干网媒跟进报道后,中国网民狐
疑:难道又要发动上山下乡运动?
媒体关注焦点大部分集中在对文革记忆和历史是否又将重演的狐疑,“志愿者”和“毛
式风格”出现在不少媒体的标题中。
1966年开始的10年文革,期间1600多万城市中学生到下乡落户,成了农牧民,其中包括
1969年16岁下乡,在陕西农村呆了7年的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
报道还指出,这一次的青年下乡活动将优先考虑老少边穷地区。针对舆论风波和网民狐
疑,《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发微博表态,批评海外媒体和部分网民歪曲解读,并指出
“三下乡”和半个世纪前的“上山下乡”有本质区别,不可相提并论。
他解释说,当年上山下乡的城镇中学毕业生是到农村落户当农民,而现在的青年志愿者
是去把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推广。
当年的口号许多人记忆犹新:响应毛主席号召,怀着一颗红心和满腔热情到农村广阔天
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山下乡是强制性的政策,有组织的政府行动,许多人迫于无
奈,也有不少人即便后来觉得自己幼稚无知,受骗上当,当年确实心甘情愿。
也有网民注意到这个区别,认为当年是让农村改变城市青年,现在是让城市青年改变农
村,如果让知识青年管理村务对农村未尝不是好事。
微博V+会员来去之间评论说:“让大学生利用暑假下乡我觉得可行的。从我个人来说,
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在大学让孩子去下乡锻炼我是同意的。这对于在城市长大的年轻
人来说是好事情。”
有人提到当年知青下乡,一些基层干部还觉得头疼,因为增加了那么多要口粮的人,现
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打工,那么多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干什么?
也有人担心三下乡说是“志愿”,实际上又是强迫。
微博用户我讲旧常识V在胡锡进微博上评论说,“关键词是一千万人次。这个规模仅靠
志愿者实现吗?”
舆论风波也促使中共共青团中央发微博澄清,解释“三下乡”特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利
用暑假到农村参加文化科技卫生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是三年1000万人次,不同于媒体所
说的1000万青年。
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不是新闻,历史比文革还要久远。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中
国一些学校效仿前苏联,组织高中生或大学生到农村或学农基地参加农村的社会生产、
服务和调查活动,时间从一周到数月不等。
文革开始后这项活动一度中断,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有所扩大,参与的学校更多,活
动范围和内容更广。但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制之后,城镇学校的农村社会实践不得不到更
偏远的地方找劳动机会。
全国范围大规模、有组织的知青插队落户,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8年。当年12月22日《
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
有必要。”
1968年在校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即后来的“老三届”)几乎
全部下放到农村插队落户。文革期间1600多万青年上山下乡,占城市人口十分之一,几
乎家家户户都有下乡知青。
再回首
中国各地出现大量“知青饭店”、“大食堂”之类餐馆,后来又扩展到海外,知青旅游
线路等商业运作,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那一代人和他们的后代对“上山下乡”在一个时
期的态度。
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参加扶贫、到乡村学校当老师、在基层当干部,这类城乡之间人员流
通过去30多年一直存在。
最近几年中国绿色农业兴起,又有一些有钱有技术的城里人到农村承包土地、山林、养
殖场或鱼塘,作为自己的绿色农业基地,“新农村”的含义中还纳入了以民俗文化旅游
为目的农村经济。
这些都有城市知识青年的参与,无论是政府部门组织的还是非政府机构组织的,有偿的
还是志愿形式的;“回归乡野”甚至成为一些浪漫青年追求诗和远方的具体目标。
也许城里的年轻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本身无可非议,但令人心生狐疑、忐忑的更多可能
是经历过文革的人们所熟悉的、充满时代特色的语言风格和动员方式。
传播文明。这一举措钩起人们对文革的记忆,引发新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联想,
在海内外掀起舆论风波。
中国共青团中央3月27日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的意见》,其中包括计
划在2022年前争取组织千万大中专学生以志愿者形式下乡参与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等
方面建设。
这条消息经《新京报》、《环球时报》等纸媒披露、若干网媒跟进报道后,中国网民狐
疑:难道又要发动上山下乡运动?
媒体关注焦点大部分集中在对文革记忆和历史是否又将重演的狐疑,“志愿者”和“毛
式风格”出现在不少媒体的标题中。
1966年开始的10年文革,期间1600多万城市中学生到下乡落户,成了农牧民,其中包括
1969年16岁下乡,在陕西农村呆了7年的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
报道还指出,这一次的青年下乡活动将优先考虑老少边穷地区。针对舆论风波和网民狐
疑,《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发微博表态,批评海外媒体和部分网民歪曲解读,并指出
“三下乡”和半个世纪前的“上山下乡”有本质区别,不可相提并论。
他解释说,当年上山下乡的城镇中学毕业生是到农村落户当农民,而现在的青年志愿者
是去把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推广。
当年的口号许多人记忆犹新:响应毛主席号召,怀着一颗红心和满腔热情到农村广阔天
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山下乡是强制性的政策,有组织的政府行动,许多人迫于无
奈,也有不少人即便后来觉得自己幼稚无知,受骗上当,当年确实心甘情愿。
也有网民注意到这个区别,认为当年是让农村改变城市青年,现在是让城市青年改变农
村,如果让知识青年管理村务对农村未尝不是好事。
微博V+会员来去之间评论说:“让大学生利用暑假下乡我觉得可行的。从我个人来说,
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在大学让孩子去下乡锻炼我是同意的。这对于在城市长大的年轻
人来说是好事情。”
有人提到当年知青下乡,一些基层干部还觉得头疼,因为增加了那么多要口粮的人,现
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打工,那么多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干什么?
也有人担心三下乡说是“志愿”,实际上又是强迫。
微博用户我讲旧常识V在胡锡进微博上评论说,“关键词是一千万人次。这个规模仅靠
志愿者实现吗?”
舆论风波也促使中共共青团中央发微博澄清,解释“三下乡”特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利
用暑假到农村参加文化科技卫生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是三年1000万人次,不同于媒体所
说的1000万青年。
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不是新闻,历史比文革还要久远。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中
国一些学校效仿前苏联,组织高中生或大学生到农村或学农基地参加农村的社会生产、
服务和调查活动,时间从一周到数月不等。
文革开始后这项活动一度中断,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有所扩大,参与的学校更多,活
动范围和内容更广。但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制之后,城镇学校的农村社会实践不得不到更
偏远的地方找劳动机会。
全国范围大规模、有组织的知青插队落户,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8年。当年12月22日《
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
有必要。”
1968年在校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即后来的“老三届”)几乎
全部下放到农村插队落户。文革期间1600多万青年上山下乡,占城市人口十分之一,几
乎家家户户都有下乡知青。
再回首
中国各地出现大量“知青饭店”、“大食堂”之类餐馆,后来又扩展到海外,知青旅游
线路等商业运作,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那一代人和他们的后代对“上山下乡”在一个时
期的态度。
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参加扶贫、到乡村学校当老师、在基层当干部,这类城乡之间人员流
通过去30多年一直存在。
最近几年中国绿色农业兴起,又有一些有钱有技术的城里人到农村承包土地、山林、养
殖场或鱼塘,作为自己的绿色农业基地,“新农村”的含义中还纳入了以民俗文化旅游
为目的农村经济。
这些都有城市知识青年的参与,无论是政府部门组织的还是非政府机构组织的,有偿的
还是志愿形式的;“回归乡野”甚至成为一些浪漫青年追求诗和远方的具体目标。
也许城里的年轻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本身无可非议,但令人心生狐疑、忐忑的更多可能
是经历过文革的人们所熟悉的、充满时代特色的语言风格和动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