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孤儿》、《卡拉是条狗》和《颐和园》#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g*s
1 楼
看《安阳孤儿》完全是因为wh的影评,我是她的脑残粉:)看《颐和园》则是因为李志
,我不是他的粉,但他有几首歌很有味道,其中一首《关于郑州的记忆》被人在油管上
配上《颐和园》的片段,非常完美,让人禁不住要去把《颐和园》完整地看一遍。还有
《卡拉是条狗》我觉得也是同一类型的片子,为了纪念路学长,放到一起灌篇水。
为什么说他们是同一类型的片子?因为他们都特别真实,真实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其中
《颐和园》为了真实不惜加入与情节发展毫无关系的政治元素,因此被禁。但是那些事
刚好就发生在那个年代,禁就禁吧,娄导不在乎。或者说他就算在乎也不愿因此去改变
“事实”。当然这里说的“事实”是电影里的事实,是观众心里认为的事实。每个人看
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真正的事实并不在电影里存在,也无须存在。
正因为这个角度的不同,《安阳孤儿》描述的是三线城市下岗工人和妓女的故事,导演
王超本人也曾经是工人。《卡拉是条狗》描述的则是京城普通人家,虽然也是底层,不
能算是赤贫。《颐和园》相比之下就有点阳春白雪了,描述的是北大学生,那个时候普
通大学生就已经被称为天之骄子,更不用说北大(当然电影里是说北清大学)。虽然也
是小人物,《颐和园》里的“真实”恐怕就只有文青或者曾经差点失足成为文青的人才
能理解,就象大城市长大的孩子大概难以想象《安阳孤儿》里的三线城市。
然而是人就有自己的困境,我们也许永远不会遇到电影讲的事,不养狗的或者在国外养
狗的自然不会遇到要办养狗证的麻烦。大部分人就算认识一两个妓女,也不会了解她们
的生活现实,就象大部分人也从未见过象余虹那样经常性的感情强烈到控制不住的情况
。可是类似的心里的困境、感情的困境人人都会遇到。正如前两天有网友引用某和尚所
说,你这里去玩,那里去玩,其实大千世界,你玩来玩去,玩的不过是自己那颗心罢了
。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脑是心,不是么?
总的来说,电影里的时空是浓缩的时空。观众自己的困境一时间得不到解答,需要耐心
等待。其实结果常常也没那么重要,但等待的过程总让人心焦。等不及了就去看场电影
,发现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你不相信有来世的话。随着年龄增长,慢慢见到
听说到越来越多的生老病死,就象电影里的生老病死一样,以此纪念逝去的人和故事。
R.I.P.
,我不是他的粉,但他有几首歌很有味道,其中一首《关于郑州的记忆》被人在油管上
配上《颐和园》的片段,非常完美,让人禁不住要去把《颐和园》完整地看一遍。还有
《卡拉是条狗》我觉得也是同一类型的片子,为了纪念路学长,放到一起灌篇水。
为什么说他们是同一类型的片子?因为他们都特别真实,真实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其中
《颐和园》为了真实不惜加入与情节发展毫无关系的政治元素,因此被禁。但是那些事
刚好就发生在那个年代,禁就禁吧,娄导不在乎。或者说他就算在乎也不愿因此去改变
“事实”。当然这里说的“事实”是电影里的事实,是观众心里认为的事实。每个人看
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真正的事实并不在电影里存在,也无须存在。
正因为这个角度的不同,《安阳孤儿》描述的是三线城市下岗工人和妓女的故事,导演
王超本人也曾经是工人。《卡拉是条狗》描述的则是京城普通人家,虽然也是底层,不
能算是赤贫。《颐和园》相比之下就有点阳春白雪了,描述的是北大学生,那个时候普
通大学生就已经被称为天之骄子,更不用说北大(当然电影里是说北清大学)。虽然也
是小人物,《颐和园》里的“真实”恐怕就只有文青或者曾经差点失足成为文青的人才
能理解,就象大城市长大的孩子大概难以想象《安阳孤儿》里的三线城市。
然而是人就有自己的困境,我们也许永远不会遇到电影讲的事,不养狗的或者在国外养
狗的自然不会遇到要办养狗证的麻烦。大部分人就算认识一两个妓女,也不会了解她们
的生活现实,就象大部分人也从未见过象余虹那样经常性的感情强烈到控制不住的情况
。可是类似的心里的困境、感情的困境人人都会遇到。正如前两天有网友引用某和尚所
说,你这里去玩,那里去玩,其实大千世界,你玩来玩去,玩的不过是自己那颗心罢了
。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脑是心,不是么?
总的来说,电影里的时空是浓缩的时空。观众自己的困境一时间得不到解答,需要耐心
等待。其实结果常常也没那么重要,但等待的过程总让人心焦。等不及了就去看场电影
,发现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你不相信有来世的话。随着年龄增长,慢慢见到
听说到越来越多的生老病死,就象电影里的生老病死一样,以此纪念逝去的人和故事。
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