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明白鲁迅为啥喜欢萧红了:《手》
avatar
明白鲁迅为啥喜欢萧红了:《手》#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文学课上学了萧红的一个短篇《手》,编者说写于1936年,是萧红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7/175923.html
来自农村染坊的女孩王亚明有一双青蓝黑紫色的手,这和她的口音一起,遭到城里师生
的嘲笑和排挤。无论她怎样憨厚忍让、刻苦努力,终究敌不过人间的不平、贫穷的残酷
和无边的冷漠。
而故事的第一人称“我”则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萧红没有像众多热情洋溢的左翼作家
那样深情讴歌或激烈批判,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世态炎凉。“我”在周日的早晨和读书的
王亚明打个招呼;“我”告诉王亚明学校的会客室不收钱,可她的农民父亲看到会客室
里的茶壶茶碗仍不敢进去;同学们都不肯和她同屋,“我”也没有站出来,只看着她在
过道里铺床铺,看着舍监讥讽她的黑被子;冬天的早晨,校役不给她开门,一看到“我
”立刻换作恭敬的态度;“我”借给她看辛克莱的小说《屠场》,她读到没钱看病的女
工马利亚昏倒在雪地上,眼泪滚滚而下;王亚明终被开除,在新雪初霁的早晨跟着父亲
离开学校:
“雪地好象碎玻璃似的,越远那闪光就越刚强。我一直看到那远处的雪地刺痛了我的眼
睛。”
这结句也刺痛了我的心。萧红以整篇的抑,烘托出最后简短的一扬。
这样的冷眼也正是鲁迅的冷眼,鲁迅写孔乙己、祥林嫂、范爱农等悲惨的小人物同样毫
不滥情,以冷漠、甚至敌视的外表包住那“忍看朋辈成新鬼”的流血的心。无怪乎鲁迅
横眉冷对那些高叫“我流血了!”的诗人作家,而一读萧红便引为知己。正好《金瓶梅
》课上的老师也提起郓哥儿这样从小失母、卖梨养父的底层童工如果搁在五四作家的笔
下,会被渲染得如何悲惨世界。当然《金瓶梅》又和萧红、鲁迅完全不同,人道主义不
在《金瓶梅》的思考范围之中。总结概括这种写作诀窍:憋住,别泄……
再回头说说萧红。她的文字画面感强,在画面中有分寸地注入主观心理,融合得恰到好
处。擅长通过对话来展现心理。缺陷在我看来也很明显,动态描写不明确,人物似乎没
什么具体行动,故事情节少有推进,从头到尾滞留在单一的精神状态之中。我顺着上面
那个链接看了另一篇《牛车上》,比《手》更少进展;《后花园》、《马伯乐》没怎么
看下去。另外,《手》也脱不了左翼文学非黑即白的模式,校长、舍监、同学、校役皆为
清一色的反面形象;更人道主义的当推老舍。
有趣的是,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也曾写过文革时带着一双染色的手下乡的经历: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AINAN/18465.html
他说不知道为什么,黑、紫、蓝、绿等深色最后烙染到掌纹里的,一律是一种古怪的蓝
——这是什么化学反应?老师的文革回忆是暖色的,他说人生中总有几盏灯,温暖着他
的心。萧红则是冷色和孤独的。为人为友,积极乐观都是正面的态度;萧红的凄凉早夭
似乎也诉说着人生的悲剧一种。但作为文字,你觉得哪篇更感人?
avatar
w*m
2
有一篇美国的短片小说也叫《hands》,非常经典的。
avatar
wh
3
wow, sherwood anderson,我以前写过他的winesburg, ohio. 他也擅长静态描写,善
写grotesques。多谢!晚上回家看。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篇美国的短片小说也叫《hands》,非常经典的。
avatar
w*m
4
那是作者的hometown或者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地方,记不太清楚了,上学时我去参观
过。就像norman rockwell在Stockbridge的museum一样,在美国民间的reputation很高
,离mm的地方不愿,有空可以去看看。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wow, sherwood anderson,我以前写过他的winesburg, ohio. 他也擅长静态描写,善
: 写grotesques。多谢!晚上回家看。

avatar
wh
5
ohio还是挺远的……开车七八小时?当时看小说觉得是很偏僻闭塞的地方,还奇怪不是
有条ohio river么,有大河的地方应该比山区更开放。的确很想去看看!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作者的hometown或者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地方,记不太清楚了,上学时我去参观
: 过。就像norman rockwell在Stockbridge的museum一样,在美国民间的reputation很高
: ,离mm的地方不愿,有空可以去看看。

avatar
w*m
6
my mistake, winesburg is too far. i was talking about 'norman rockwell'
museum. I91 up north to springfield will lead you to there.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ohio还是挺远的……开车七八小时?当时看小说觉得是很偏僻闭塞的地方,还奇怪不是
: 有条ohio river么,有大河的地方应该比山区更开放。的确很想去看看!

avatar
wh
7
噢,不知道这人。麻省的博物馆好多!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my mistake, winesburg is too far. i was talking about 'norman rockwell'
: museum. I91 up north to springfield will lead you to there.

avatar
s*t
8
看了一下萧红的《手》,写得着实好。纤细中藏着冷峻,淡漠着裹着激烈,绝非一般作
家能比。
鲁迅和萧红,看起来都比较冷,内里却是一团火。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文学课上学了萧红的一个短篇《手》,编者说写于1936年,是萧红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
: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7/175923.html
: 来自农村染坊的女孩王亚明有一双青蓝黑紫色的手,这和她的口音一起,遭到城里师生
: 的嘲笑和排挤。无论她怎样憨厚忍让、刻苦努力,终究敌不过人间的不平、贫穷的残酷
: 和无边的冷漠。
: 而故事的第一人称“我”则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萧红没有像众多热情洋溢的左翼作家
: 那样深情讴歌或激烈批判,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世态炎凉。“我”在周日的早晨和读书的
: 王亚明打个招呼;“我”告诉王亚明学校的会客室不收钱,可她的农民父亲看到会客室
: 里的茶壶茶碗仍不敢进去;同学们都不肯和她同屋,“我”也没有站出来,只看着她在

avatar
wh
9
就是闷骚是吧……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一下萧红的《手》,写得着实好。纤细中藏着冷峻,淡漠着裹着激烈,绝非一般作
: 家能比。
: 鲁迅和萧红,看起来都比较冷,内里却是一团火。

avatar
s*t
10
确实是闷骚的意思。但闷骚这个词比较软,强度还不够。哈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闷骚是吧……
avatar
t*e
11
纯好奇妹妹的专业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文学课上学了萧红的一个短篇《手》,编者说写于1936年,是萧红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
: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7/175923.html
: 来自农村染坊的女孩王亚明有一双青蓝黑紫色的手,这和她的口音一起,遭到城里师生
: 的嘲笑和排挤。无论她怎样憨厚忍让、刻苦努力,终究敌不过人间的不平、贫穷的残酷
: 和无边的冷漠。
: 而故事的第一人称“我”则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萧红没有像众多热情洋溢的左翼作家
: 那样深情讴歌或激烈批判,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世态炎凉。“我”在周日的早晨和读书的
: 王亚明打个招呼;“我”告诉王亚明学校的会客室不收钱,可她的农民父亲看到会客室
: 里的茶壶茶碗仍不敢进去;同学们都不肯和她同屋,“我”也没有站出来,只看着她在

avatar
s*t
12
我模糊记得文豪是哲学博士,很牛叉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纯好奇妹妹的专业
avatar
s*a
13
我隐约也记得萧红的《手》,记忆中觉得最后一段的关于雪的描述很是败笔,与全文格
格不入的感觉。觉得是在所谓的社会现实主义的带着距离而“客观”的描述中勉强地加
入了一句感叹作结。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文学课上学了萧红的一个短篇《手》,编者说写于1936年,是萧红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
: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7/175923.html
: 来自农村染坊的女孩王亚明有一双青蓝黑紫色的手,这和她的口音一起,遭到城里师生
: 的嘲笑和排挤。无论她怎样憨厚忍让、刻苦努力,终究敌不过人间的不平、贫穷的残酷
: 和无边的冷漠。
: 而故事的第一人称“我”则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萧红没有像众多热情洋溢的左翼作家
: 那样深情讴歌或激烈批判,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世态炎凉。“我”在周日的早晨和读书的
: 王亚明打个招呼;“我”告诉王亚明学校的会客室不收钱,可她的农民父亲看到会客室
: 里的茶壶茶碗仍不敢进去;同学们都不肯和她同屋,“我”也没有站出来,只看着她在

avatar
Q*n
14
赞美!
故事和感想的信息量都很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文学课上学了萧红的一个短篇《手》,编者说写于1936年,是萧红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
: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7/175923.html
: 来自农村染坊的女孩王亚明有一双青蓝黑紫色的手,这和她的口音一起,遭到城里师生
: 的嘲笑和排挤。无论她怎样憨厚忍让、刻苦努力,终究敌不过人间的不平、贫穷的残酷
: 和无边的冷漠。
: 而故事的第一人称“我”则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萧红没有像众多热情洋溢的左翼作家
: 那样深情讴歌或激烈批判,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世态炎凉。“我”在周日的早晨和读书的
: 王亚明打个招呼;“我”告诉王亚明学校的会客室不收钱,可她的农民父亲看到会客室
: 里的茶壶茶碗仍不敢进去;同学们都不肯和她同屋,“我”也没有站出来,只看着她在

avatar
t*e
15
牛妞牛博士
文豪文化人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模糊记得文豪是哲学博士,很牛叉
avatar
R*k
16
今天大概不是读书的日子,我看了两段就看不下去了。。。
avatar
q*n
17
你也心太软,我看她最后一句话不是包住自己”流血的心“,而是包住自己不是“麻木
不仁的看客”
avatar
l*g
18
“雪地好象碎玻璃似的,越远那闪光就越刚强。我一直看到那远处的雪地刺痛了我的眼
睛。”
我想像的萧红应该是她用双手拖着红红的脸,仰望着鲁迅。火热的两颗心在同一个频率
上跳动,而外人是看不出来的...
外面下着"呼兰河"的雪,昏暗的灯在远处若隐若现,她孤零零地站在鲁迅的坟前...

文学课上学了萧红的一个短篇《手》,编者说写于1936年,是萧红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http://book.kanunu.org/book3........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文学课上学了萧红的一个短篇《手》,编者说写于1936年,是萧红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
: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7/175923.html
: 来自农村染坊的女孩王亚明有一双青蓝黑紫色的手,这和她的口音一起,遭到城里师生
: 的嘲笑和排挤。无论她怎样憨厚忍让、刻苦努力,终究敌不过人间的不平、贫穷的残酷
: 和无边的冷漠。
: 而故事的第一人称“我”则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萧红没有像众多热情洋溢的左翼作家
: 那样深情讴歌或激烈批判,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世态炎凉。“我”在周日的早晨和读书的
: 王亚明打个招呼;“我”告诉王亚明学校的会客室不收钱,可她的农民父亲看到会客室
: 里的茶壶茶碗仍不敢进去;同学们都不肯和她同屋,“我”也没有站出来,只看着她在

avatar
q*n
19
你敏感了。
我看萧红冷眼看的“朋成新鬼”是某电台的鬼
杀鸡儆猴
凌迟处死
狗咬狗
鬼吃鬼
地狱十八景,惨不忍睹。看你们哪个还敢抛弃老大。

【在 R******k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大概不是读书的日子,我看了两段就看不下去了。。。
avatar
wh
20
看完了,原来就是winesburg, ohio里的第二章,我本科时看的,淡忘了。这也是一个
集体暴力的故事啊,暴力smashing温柔……文学偏爱孤僻内向的人,下面这几句很有感
触,不过anderson的语言不是很美噢,用词、节奏感似乎都欠缺一点:
(He) shouted at George Willard, condemning his tendency to be too much
influenced by the people about him. “You are destroying yourself,” he
cried. “You have the inclination to be alone and to dream and you are
afraid of dreams. You want to be like others in town here. You hear them
talk and you try to imitate them.”
“You must try to forget all you have learned,” said the old man. “You
must begin to dream. From this time on you must shut your ears to the
roaring of the voices.”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篇美国的短片小说也叫《hands》,非常经典的。
avatar
wh
21
是我看花了眼,呵呵。这俩都找机会去看看,多谢推荐。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my mistake, winesburg is too far. i was talking about 'norman rockwell'
: museum. I91 up north to springfield will lead you to there.

avatar
wh
22
嗯,而且骚不大符合他俩……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确实是闷骚的意思。但闷骚这个词比较软,强度还不够。哈哈
avatar
wh
23
就是你的三大专业之一……种地我还不行,期待你来聊聊经验啊。养娃正在摸索……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纯好奇妹妹的专业
avatar
wh
24
倒,水牛还差不多……所有人文专业的博士都叫哲学博士是吧。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模糊记得文豪是哲学博士,很牛叉
avatar
wh
25
那你和我感觉相反。我倒不觉得前面的描写客观,更确切地说是同情而克制吧,直到最
后才狠插一针,碎玻璃+眼睛非常狠啊……金瓶梅可能更符合客观这个说法,基本不带
作者的主观感情,因为不把人看得太重,描绘的是一个社会全景。五四以后的作家受西
方人文主义的影响,对人物个体看得重。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隐约也记得萧红的《手》,记忆中觉得最后一段的关于雪的描述很是败笔,与全文格
: 格不入的感觉。觉得是在所谓的社会现实主义的带着距离而“客观”的描述中勉强地加
: 入了一句感叹作结。

avatar
wh
26
有空还是看萧红的原文好,看完可以来瞎扯…… :P

【在 R******k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大概不是读书的日子,我看了两段就看不下去了。。。
avatar
wh
27
作家大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懦夫?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也心太软,我看她最后一句话不是包住自己”流血的心“,而是包住自己不是“麻木
: 不仁的看客”

avatar
wh
28
nice. 我也觉得碎玻璃这个比喻真是惊心动魄。想起安徒生的童话snow queen里面的小
男孩就是碎玻璃进了眼睛,从此看事物变得扭曲,说话也变得尖酸刻薄。呼兰河也想复
习一下,上次看萧红电影时看了开头的河灯片段,很喜欢。鲁迅36年去世的是吧,正好
和这篇同年。萧红写鲁迅的那篇也挺好看。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雪地好象碎玻璃似的,越远那闪光就越刚强。我一直看到那远处的雪地刺痛了我的眼
: 睛。”
: 我想像的萧红应该是她用双手拖着红红的脸,仰望着鲁迅。火热的两颗心在同一个频率
: 上跳动,而外人是看不出来的...
: 外面下着"呼兰河"的雪,昏暗的灯在远处若隐若现,她孤零零地站在鲁迅的坟前...
:
: 文学课上学了萧红的一个短篇《手》,编者说写于1936年,是萧红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http://book.kanunu.org/book3........

avatar
wh
29
……完全没有关系啊……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敏感了。
: 我看萧红冷眼看的“朋成新鬼”是某电台的鬼
: 杀鸡儆猴
: 凌迟处死
: 狗咬狗
: 鬼吃鬼
: 地狱十八景,惨不忍睹。看你们哪个还敢抛弃老大。

avatar
q*n
30
我纯属瞎扯,
都是梦里的事。
灌水
灌水
新老大万岁
美女前来放电,
说梦话不违章吧,
放电不犯法吧,
wink,wink
;-)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全没有关系啊……
avatar
N*f
31
多年前读过萧红的《手》,印象极佳。十分同意文豪对萧红、
鲁迅“冷眼”分析。俺一向主张小说作者尽量做个“invisible
hand”,避免对前台干预过多,留点余地让读者自行消化,不
能都嚼烂了吐出来喂给人家。所以诸如那碗似乎名满华夏的阳
春面,俺基本上见一次拍一砖。那位作者真应该好好读些萧红、
鲁迅、O'Henry。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文学课上学了萧红的一个短篇《手》,编者说写于1936年,是萧红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
: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7/175923.html
: 来自农村染坊的女孩王亚明有一双青蓝黑紫色的手,这和她的口音一起,遭到城里师生
: 的嘲笑和排挤。无论她怎样憨厚忍让、刻苦努力,终究敌不过人间的不平、贫穷的残酷
: 和无边的冷漠。
: 而故事的第一人称“我”则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萧红没有像众多热情洋溢的左翼作家
: 那样深情讴歌或激烈批判,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世态炎凉。“我”在周日的早晨和读书的
: 王亚明打个招呼;“我”告诉王亚明学校的会客室不收钱,可她的农民父亲看到会客室
: 里的茶壶茶碗仍不敢进去;同学们都不肯和她同屋,“我”也没有站出来,只看着她在

avatar
q*n
32
“嚼烂了吐出来的俺基本上见一次拍一砖。“
期待!
:)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多年前读过萧红的《手》,印象极佳。十分同意文豪对萧红、
: 鲁迅“冷眼”分析。俺一向主张小说作者尽量做个“invisible
: hand”,避免对前台干预过多,留点余地让读者自行消化,不
: 能都嚼烂了吐出来喂给人家。所以诸如那碗似乎名满华夏的阳
: 春面,俺基本上见一次拍一砖。那位作者真应该好好读些萧红、
: 鲁迅、O'Henry。

avatar
q*n
33
人之初都是洁白的绵羊
慢慢变暗变脏变丑,
只有一部分能够保持或者净化得圣洁,
你们要珍惜。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nice. 我也觉得碎玻璃这个比喻真是惊心动魄。想起安徒生的童话snow queen里面的小
: 男孩就是碎玻璃进了眼睛,从此看事物变得扭曲,说话也变得尖酸刻薄。呼兰河也想复
: 习一下,上次看萧红电影时看了开头的河灯片段,很喜欢。鲁迅36年去世的是吧,正好
: 和这篇同年。萧红写鲁迅的那篇也挺好看。

avatar
wh
34
什么阳春面啊?欧亨利的取材的确和鲁迅萧红很相似噢,都是小人物。其实他们的取材
已经很表明立足点了噢。鲁迅萧红性格都很激烈,写的小说却含蓄和激烈并存,真是天
生的会写,没法用技巧去分析。还有你觉得萧红的行动描写弱吗?我吃不准是不是只是
个人口味,想求证一下,呵呵。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多年前读过萧红的《手》,印象极佳。十分同意文豪对萧红、
: 鲁迅“冷眼”分析。俺一向主张小说作者尽量做个“invisible
: hand”,避免对前台干预过多,留点余地让读者自行消化,不
: 能都嚼烂了吐出来喂给人家。所以诸如那碗似乎名满华夏的阳
: 春面,俺基本上见一次拍一砖。那位作者真应该好好读些萧红、
: 鲁迅、O'Henry。

avatar
wh
35
洛克的白板说……水的源头都清,流到后来不免含泥带沙,最后反正归于大海升到天上
再重新来,呵呵。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人之初都是洁白的绵羊
: 慢慢变暗变脏变丑,
: 只有一部分能够保持或者净化得圣洁,
: 你们要珍惜。

avatar
N*f
36
关于萧红的行动描写,她的作品俺读得太少,读过的也都是
若干年前了,不敢妄加评论。哪天复习一番再说。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阳春面啊?欧亨利的取材的确和鲁迅萧红很相似噢,都是小人物。其实他们的取材
: 已经很表明立足点了噢。鲁迅萧红性格都很激烈,写的小说却含蓄和激烈并存,真是天
: 生的会写,没法用技巧去分析。还有你觉得萧红的行动描写弱吗?我吃不准是不是只是
: 个人口味,想求证一下,呵呵。

avatar
s*t
37
萧红的行动描写也挺强的。我估计你想说的是,萧红写的东西情节性不强,比较风景化
,抒情化、碎片化。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阳春面啊?欧亨利的取材的确和鲁迅萧红很相似噢,都是小人物。其实他们的取材
: 已经很表明立足点了噢。鲁迅萧红性格都很激烈,写的小说却含蓄和激烈并存,真是天
: 生的会写,没法用技巧去分析。还有你觉得萧红的行动描写弱吗?我吃不准是不是只是
: 个人口味,想求证一下,呵呵。

avatar
N*f
38

就是这一碗: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oveNLust/110271.html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洛克的白板说……水的源头都清,流到后来不免含泥带沙,最后反正归于大海升到天上
: 再重新来,呵呵。

avatar
wh
39
她的小说是很像抒情散文。我几乎看不到什么行动,大段的白描、抒情、对话和心理描
写,我经常看不下去,没耐心,呵呵。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萧红的行动描写也挺强的。我估计你想说的是,萧红写的东西情节性不强,比较风景化
: ,抒情化、碎片化。

avatar
wh
40
噢这篇我也见过,的确有点堆砌,结尾又太喜剧,呵呵。查了一下,作者是儿童作家,
对民间故事有兴趣,开展过全国性的大人对小孩讲故事活动,主办《栗子会》——不知
道是不是像我们的故事会杂志。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这一碗: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oveNLust/110271.html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