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s*t
1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尽管喜欢我的人不需要
而不喜欢的人不会相信
《死亡如同藤蔓》
死亡如同藤蔓,缠绕住我的躯干。
诗,是藤蔓的叶子,呈现我,同时也遮蔽我。
每天,藤蔓会缠绕得更紧一些。
每天,树也会长得更粗壮一些。
直到有一天,你只看见藤蔓,
再也看不见树干。
《一种状态》
一棵树
没有爱也没有性
活得好好的
让它存活的是愿望
而不是欲望
树没有嘴,因此没什么要说的
天空也没有嘴,所以是更广大的事物
有时,我会觉得自己是一棵树
只是存在着,无所谓自己是谁
有时,树也会喧哗
在风和阳光里
avatar
x*g
2
树也会喧哗
在风和阳光里
树当然会喧哗,风吹就响,不奇怪
avatar
l*a
3
湿人,看这湿,顾城投胎?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 尽管喜欢我的人不需要
: 而不喜欢的人不会相信
: 《死亡如同藤蔓》
: 死亡如同藤蔓,缠绕住我的躯干。
: 诗,是藤蔓的叶子,呈现我,同时也遮蔽我。
: 每天,藤蔓会缠绕得更紧一些。
: 每天,树也会长得更粗壮一些。
: 直到有一天,你只看见藤蔓,

avatar
t*e
4
同赞。
树也会喧哗,
在风和阳光里。
多么安静的喧哗。
对句不宁静的喧哗,
有时树也会怒吼,
在风和雷电里。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 尽管喜欢我的人不需要
: 而不喜欢的人不会相信
: 《死亡如同藤蔓》
: 死亡如同藤蔓,缠绕住我的躯干。
: 诗,是藤蔓的叶子,呈现我,同时也遮蔽我。
: 每天,藤蔓会缠绕得更紧一些。
: 每天,树也会长得更粗壮一些。
: 直到有一天,你只看见藤蔓,

avatar
R*k
5
看到“树没有嘴”,我邪恶地以为诗人的下一句会和性交有关。。。。面壁去了。。。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 尽管喜欢我的人不需要
: 而不喜欢的人不会相信
: 《死亡如同藤蔓》
: 死亡如同藤蔓,缠绕住我的躯干。
: 诗,是藤蔓的叶子,呈现我,同时也遮蔽我。
: 每天,藤蔓会缠绕得更紧一些。
: 每天,树也会长得更粗壮一些。
: 直到有一天,你只看见藤蔓,

avatar
L*h
6
你这一说,还真是有点顾城中期的感觉,很多都很喜欢。觉得比顾城的要含蓄内敛一些。
不知怎么回事,不能欣赏顾城后期(80年代后期及以后)的作品,感觉写得很错乱,通
读一遍就开始头昏脑涨,再想字斟句酌一番,找找前后的逻辑,就几乎要把自己推向崩
溃的边缘了。你对他后期诗作有什么解读吗?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湿人,看这湿,顾城投胎?
avatar
m*j
7
原来诗人和人的争执是大树的喧哗。呵呵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 尽管喜欢我的人不需要
: 而不喜欢的人不会相信
: 《死亡如同藤蔓》
: 死亡如同藤蔓,缠绕住我的躯干。
: 诗,是藤蔓的叶子,呈现我,同时也遮蔽我。
: 每天,藤蔓会缠绕得更紧一些。
: 每天,树也会长得更粗壮一些。
: 直到有一天,你只看见藤蔓,

avatar
wh
8
贴一点顾城后期的诗作吧?我读的大概都是前期的。

些。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一说,还真是有点顾城中期的感觉,很多都很喜欢。觉得比顾城的要含蓄内敛一些。
: 不知怎么回事,不能欣赏顾城后期(80年代后期及以后)的作品,感觉写得很错乱,通
: 读一遍就开始头昏脑涨,再想字斟句酌一番,找找前后的逻辑,就几乎要把自己推向崩
: 溃的边缘了。你对他后期诗作有什么解读吗?

avatar
s*t
9
呵呵,一声不吭的是石头。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树也会喧哗
: 在风和阳光里
: 树当然会喧哗,风吹就响,不奇怪

avatar
s*t
10
我跟顾城不算一个路子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湿人,看这湿,顾城投胎?
avatar
s*t
11
赞怒吼,接得很妙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同赞。
: 树也会喧哗,
: 在风和阳光里。
: 多么安静的喧哗。
: 对句不宁静的喧哗,
: 有时树也会怒吼,
: 在风和雷电里。

avatar
s*t
12
回到原文看了一下,发现你这个联想也挺自然的。因为前面提了性和爱。

【在 R******k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树没有嘴”,我邪恶地以为诗人的下一句会和性交有关。。。。面壁去了。。。
avatar
s*t
13
顾城到后期,有一种奇异性和穿透力,那时候的顾城接近了天才,不容易捉摸。
就像我上面的诗里提到的,诗人最后将被他的作品覆盖,隔绝。每一个诗人都将向着自
己内心的深渊坠落,到最后连出口都不留了,消失于黑暗之中,留下一些不明所以的美
丽乱码。

些。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一说,还真是有点顾城中期的感觉,很多都很喜欢。觉得比顾城的要含蓄内敛一些。
: 不知怎么回事,不能欣赏顾城后期(80年代后期及以后)的作品,感觉写得很错乱,通
: 读一遍就开始头昏脑涨,再想字斟句酌一番,找找前后的逻辑,就几乎要把自己推向崩
: 溃的边缘了。你对他后期诗作有什么解读吗?

avatar
a*p
14
个人觉得,顾城的内心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作品很有灵性,挺有童真,可我读着,不
像和我有关,需要从他的角度去理解。但我喜欢的诗作是感觉作者在和我交谈,我可以
从诗中读到一对一交流,不论有没有共鸣,至少我能够读到作者思考的过程。

些。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一说,还真是有点顾城中期的感觉,很多都很喜欢。觉得比顾城的要含蓄内敛一些。
: 不知怎么回事,不能欣赏顾城后期(80年代后期及以后)的作品,感觉写得很错乱,通
: 读一遍就开始头昏脑涨,再想字斟句酌一番,找找前后的逻辑,就几乎要把自己推向崩
: 溃的边缘了。你对他后期诗作有什么解读吗?

avatar
K*y
15
恐怖,是天才还是疯子,这是个问题,顾城精神不正常,我觉得。还是理性思维更适合
我这样的文盲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顾城到后期,有一种奇异性和穿透力,那时候的顾城接近了天才,不容易捉摸。
: 就像我上面的诗里提到的,诗人最后将被他的作品覆盖,隔绝。每一个诗人都将向着自
: 己内心的深渊坠落,到最后连出口都不留了,消失于黑暗之中,留下一些不明所以的美
: 丽乱码。
:
: 些。

avatar
L*h
16
在英国读了几年书,毕业后才转战来美,书都散失了。:-( 一般都是看看电子书和网
上的书。
顾城的诗全集在这:
http://www.shuku.net:8082/novels/peom/gucheng/gc.html
你读对了,前期的中期的比较有共鸣。
后期的,来首读来头大的“中关村”吧:
中 关 村
--------------------------------------------------
--------------------------------------------------
找到钥匙的时候 写书
到五十二页五楼 看
         科学画报
挖一杓水果
    看滔滔大海
  冰上橱柜
(我只好认为你是偷的)

门  倒 倒倒   倒
       倒
车向上走 去把文件支好
  自  修
  行  弯
  车  了
  修  的 号码不对
  理  铝
  商  钥
  店  匙
        你最小
这首诗就很难懂,领会不了为啥把诗写得的像布阵似的,比如说“自行车修理商店”和
“修弯了的铝钥匙”就是竖排的。“你最小”是木子意思?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贴一点顾城后期的诗作吧?我读的大概都是前期的。
:
: 些。

avatar
L*h
17
太奇异了,超出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所能领会的了。肿么觉得他后期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
涅。(God forbidden).
“文以载道”。不能通俗通畅地传达要表述的思想,这样“美丽乱码”的意义在哪里呢?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顾城到后期,有一种奇异性和穿透力,那时候的顾城接近了天才,不容易捉摸。
: 就像我上面的诗里提到的,诗人最后将被他的作品覆盖,隔绝。每一个诗人都将向着自
: 己内心的深渊坠落,到最后连出口都不留了,消失于黑暗之中,留下一些不明所以的美
: 丽乱码。
:
: 些。

avatar
l*g
18
我对树也是情有独钟的。
根生长在泥土里, 不谄媚, 不妖娆。
独立的存在。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 我会耐心解释自己
: 尽管喜欢我的人不需要
: 而不喜欢的人不会相信
: 《死亡如同藤蔓》
: 死亡如同藤蔓,缠绕住我的躯干。
: 诗,是藤蔓的叶子,呈现我,同时也遮蔽我。
: 每天,藤蔓会缠绕得更紧一些。
: 每天,树也会长得更粗壮一些。
: 直到有一天,你只看见藤蔓,

avatar
l*g
19
顾城后期的作品, 太晦涩难懂。 我的理解是他自己陷入一个巨大的黑洞:根本没有所
谓的出口。
比较他早期的作品, 语言优美,更富有灵性。早期的顾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也
就是说, 他早期的作品可以不朽。
至于后面的吗?就看看, 读读, 过去了......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顾城到后期,有一种奇异性和穿透力,那时候的顾城接近了天才,不容易捉摸。
: 就像我上面的诗里提到的,诗人最后将被他的作品覆盖,隔绝。每一个诗人都将向着自
: 己内心的深渊坠落,到最后连出口都不留了,消失于黑暗之中,留下一些不明所以的美
: 丽乱码。
:
: 些。

avatar
l*g
20
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文以载道”
而有时我又会心存疑惑, 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慧, 不能和诗人站在一个高度, 所以才
不能领会这样的“美丽乱码”?

呢?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太奇异了,超出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所能领会的了。肿么觉得他后期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
: 涅。(God forbidden).
: “文以载道”。不能通俗通畅地传达要表述的思想,这样“美丽乱码”的意义在哪里呢?

avatar
B*n
21
讓我想到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句話
也讓我聯想到這句話的新解 也許有些老人想要安靜的度過餘生 子孫間卻風波不息 無
奈!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树也会喧哗
: 在风和阳光里
: 树当然会喧哗,风吹就响,不奇怪

avatar
s*t
22
转一个西川的看法
《西川眼中的顾城与诗歌》
朦胧诗这些人里边我唯一一个不认识的就是顾城。我见过顾城,在一个他的讲座上,在
北师大。我看见过他,但没私交。坦率地讲,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喜欢顾城,我觉得他
早期的东西太甜了,而且“童话诗人”的说法太矫情。但我对顾城诗歌的认识有一个转
变过程。后来我意识到顾城的诗歌非常独特,尤其是他晚期的作品,我非常喜欢。因为
没有私交,所以我只谈他的诗歌。
五四以来中国人对诗歌有一个迷信,那就是,诗歌是青年人的事,诗歌是青年人写
给青年人看的;凡是青年人喜欢的、理解的诗歌就是备受欢迎的,中国大多数的诗歌读
者是青年人。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顾城作为一个诗人,如果他只给所谓的青年读者
写诗的话,就不会获得某种意义上的世界声誉。这个世界上真正最后拍板说这个人是不
是一个好诗人的,是那些真正有见识有头脑有经验有智慧的人。你只写“甜甜的红太阳
爬上篱笆墙”这样的话,是无法震动这些人的,因为这些人读的诗太多了。
顾城晚期的诗,恐怕是写给同行的,当然首先是写给他自己。他早期的诗更大众化
一些。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也发生在海子身上。海子的诗大家熟悉的都是一些短诗,但
是海子的长诗没有人讨论,但其实他的长诗里面,蕴含了更多结构性的力量,更大的想
象空间,这些被忽略掉了。大家想到海子,想到的就是海子的那几首短诗。但是能够在
一两百年之后,证明他是一个伟大诗人的那些诗在当下是不被阅读的,至少是不被谈论
的。顾城也是一样,顾城现在声誉所基于的那些诗篇,和他两百年之后的声誉所基于的
那些诗篇,恐怕是不一样的。
我刚从印度回来。在新德里,我恰好去了一个全是精灵的地方,不论是印度教徒还
是伊斯兰教徒都去那里向精灵许愿,可那地方竟然还戳着一根阿育王石柱。我在那里待
得头发根都有点立起来了。当然精灵不是鬼,但让我联想到鬼。我觉得顾城晚期的诗歌
——我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也可能将来会修正——的确有鬼气。
这鬼气是什么东西呢?从专业写作角度讲,诗歌有几种分类:有的人诗非常复杂,
有的人诗非常简单。简单又好的诗歌,有一种直接性;复杂又好的,包含了哲学思想,
包含对世界的一种深入认识。我觉得顾城的诗里,两者都没有。也就是说,过去我们评
价诗歌的标准在顾城这都失效了。
顾城的诗既不复杂也不简单,那它是什么东西呢?我后来再重新翻顾城的诗歌,尤
其是他晚期的诗歌,觉得他的诗是一种我抓不住的东西。这种抓不住的感觉,包括他写
的《鬼进城》,一句话到一句话,一个意象到一个意象,你不知道他是按照什么逻辑来
的。这也就是说,至少顾城晚期的诗歌,往往是没有中心的。出现在诗歌里的东西全是
飘荡的。他有一种发散性,那么这种发散性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他总有一种幽幽的感觉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中这种写法非常少,历史上,古诗里面,有一个“诗鬼”就是李
贺,他也有这种感觉,就是他的东西你抓不住。“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顾城作为一个诗人,他跟很多人都非常不一样,我对顾城,尤其是他晚期的诗,心
存敬意。顾城的诗歌也被翻译成了其他的语言,我也知道在国外人们怎么接受顾城。我
知道美国至少有一个著名作家他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对顾城的诗歌才华予以高度肯定。
所以今天我不谈他的生平,他的死——这些纠缠不清的东西,有时候让我们容易进到一
个死胡同。
顾城性格里有一种游离感。他并不享受别人对他的崇拜和这种狂热,他在合影照片
里面也是阴沉个脸。比如说他去了新西兰,不选择住在一个城市里,而选择住在一个岛
上,——这里边有经济原因,但是一定也跟他的疏离感有关系,他总是游离于某个群体
。他这种疏离感有时候被拿来作为他的政治态度:他对于“文革”,对于红卫兵,有一
种本能的反应。他讨厌这种东西。这是他的政治态度,同时也是他的性格。他到了新西
兰,同样是这样。在他不面对红卫兵的时候,他的游离感使他依然选择不住在城市里,
而是住在一个岛上。从他后期的包括《鬼进城》这些诗,你能看出来他的游离感。这种
诗是不与人交流的。我们在某些人的电影里,比如在戈达尔晚期的电影里面也看到这种
不与人交流的东西。一般说到一个作家或艺术家,他要获得世俗的成功是需要与别人交
流的,但是顾城晚期的诗歌已经不与人交流了。有一些艺术家,其他国家的,到晚期呈
现出某种封闭性:那种不和别人交流的东西就浮上来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有人说“北京回不去了”是顾城“梦境的破碎”,我觉得不是北京回不去了,而是
他要回到哪个北京?他本来就离开了一个北京,他小时候的北京。树上有鸟,有知了。
但那也恰恰是他们这帮人所反对的北京,那个“文革”当中的北京,一个被高强度的意
识形态控制的北京。我觉得很多人都非常矫情,想剔除掉有关“文革”的那一块,只回
到当时的建筑、胡同,但是不回到胡同里贴着的标语,这个东西说不通。
另外,他“女儿国”的梦也该碎。一个男人两个女人的这种东西,是有问题的。这
种残酷性——我本来想说得更尖锐一些,但是这个东西我就说到这儿——如果他是一个
成熟的男人,他必须接受这种残酷性,这种历史社会的残酷性。
谈诗歌,为我们的文化寻找可能性是诗歌的责任
在大众看来,现在的诗歌处境比较尴尬。如果说当下诗歌需要拯救,这里面涉及好
多问题,首先就是什么叫“诗歌”,如果我们理解的诗歌就是五四时期或上世纪三四十
年代那几个人写的,徐志摩啊,戴望舒啊,那么当然今天很多人写的就不是“诗歌”了
,它被边缘化也就被边缘化了,这也没什么关系。还有很多人认为古典诗歌才是诗歌,
当代的诗歌都不是诗歌。在这种情况之下,诗歌已经如此边缘化了,但依然有个别诗人
被大众所关注。这又是一个尴尬的问题。有一次我跟诗人欧阳江河一块坐飞机,我睡着
了,江河就跟空姐聊天。空姐问你们是干什么的,江河说我们是诗人。江河问空姐,你
知道西川吗?空姐说不知道。问你知道海子是谁吗?知道知道,就是那个写“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江河又问,你知道北岛吗?空姐摇头。那你知道顾城吗?空姐说就是那
个写“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这个空姐非常有文化!她对所有
非正常死亡的诗人都知道。这说明诗歌的尴尬,就是你不弄成社会性事件,不变成社会
新闻,不进入八卦,哪怕是黑色八卦,别人就关注不到你。
好在我知道一些其他行当的艺术家,自己读诗,把读诗经验运用到艺术实践中。你
说诗歌没有影响,但它影响了少数人,它跟大众之间的关系也许曲折了些。这又涉及一
个特复杂的问题:大众喜欢什么样的诗歌?这是个双向问题,大众是什么样,大众自己
都不知道,大众自己对诗歌的期待,大众自己都没有想过。大众对诗歌的期待,跟整个
教育,甚至跟那些没文化的相声演员和讨好大众的电视剧编剧对诗歌,特别是当代诗歌
的理解都有关系。所以这不是个诗歌的问题,是媒体问题,教育问题。当然诗人本身也
有问题。
现在很少有人谈中国当代小说、中国当代电影的走向,但是却常会问诗歌走向?我
只好说:我不知道。在今天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诗歌有一个责任,就是为我们的文化
寻找可能性:语言的可能性,思维的可能性。但是它受到很多的限制,受到现实生活的
限制,受到历史生活的限制,比如诗歌写作本身上下文的限制。诗歌也受到中国当代诗
歌和世界诗歌的关系的规定。所以诗歌,就整体而言,没有什么出路不出路的问题。每
一个诗人,在写作时,如果除了关心他自己的内心,他还关心一点别人的工作的话,他
就不得不在上下文当中,在左、右、上、下、过去、现在,找到一个位置。如果他能够
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寻找可能性的工作就相对容易获得一定的文学意义。这可能就是诗
歌未来的可能性。(图为1993年顾城去世半年前的画作)

呢?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太奇异了,超出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所能领会的了。肿么觉得他后期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
: 涅。(God forbidden).
: “文以载道”。不能通俗通畅地传达要表述的思想,这样“美丽乱码”的意义在哪里呢?

avatar
K*y
23
“一般说到一个作家或艺术家,他要获得世俗的成功是需要与别人交流的,但是顾城晚
期的诗歌已经不与人交流了。有一些艺术家,其他国家的,到晚期呈现出某种封闭性:
那种不和别人交流的东西就浮上来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 HOHO 这
样啊
avatar
s*t
24
西川的看法比较浅。他的想法没有内在的结构。好处是比较容易理解。
同样是呈现和遮蔽,我上面的诗《死亡如同藤蔓》和前面的文论《世界是不可理解的》
,给出了一个精巧的结构。这个结构是在“有”和“无”,“有限”和“无限”之间构
建一种动态的平衡。所以我的东西可以被看成思想。坏处是,我的东西虽然看起来真切
,却不容易被把握。

【在 K*******y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说到一个作家或艺术家,他要获得世俗的成功是需要与别人交流的,但是顾城晚
: 期的诗歌已经不与人交流了。有一些艺术家,其他国家的,到晚期呈现出某种封闭性:
: 那种不和别人交流的东西就浮上来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 HOHO 这
: 样啊

avatar
s*t
25
我有多首诗,讨论如何面对虚无和封闭的深渊。
结论是不用害怕。
上帝是无限的,不可捉摸的。上帝就是死亡。
但在诗的世界里,我也是上帝,是创造一个世界的神。

【在 K*******y 的大作中提到】
: 恐怖,是天才还是疯子,这是个问题,顾城精神不正常,我觉得。还是理性思维更适合
: 我这样的文盲

avatar
L*h
26
谢谢分享。
惭愧,很孤陋寡闻的,不怎么了解西川,印象中和海子是一拨的。只能说说看这篇文章
的粗浅感觉。就是,作者有意或者无意写得很“太极”,飘忽不定的。声称喜欢顾城晚
期的作品,又分析不出到底喜欢作品的哪一点。只点出“鬼气”和“发散性”的特点,
至于这些特点究竟好在哪儿,没有说清楚。
他也说,面对顾城晚期的诗,评价诗歌的标准都统统失效了。那么应该怎么来欣赏他的
诗,没有下文。然后就虚晃一招,说“顾城的诗歌也被翻译成了其他的语言,我也知道
在国外人们怎么接受顾城。我知道美国至少有一个著名作家他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对顾
城的诗歌才华予以高度肯定。”。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一句在这儿,难道想暗示顾城的
晚期诗歌作品其实已经被世界所认可,你们读者不管有什么疑惑,就从了吧。
只有一句写得相对中肯点,“顾城晚期的诗,恐怕是写给同行的,当然首先是写给他自
己。他早期的诗更大众化一些。” 首先,西川作为同行,也没有说出个一二。由此看
来,更多的是写给他自己。那么,对一个人的自言自语,大多数读者,如果不是全部读
者的话,不能理解和欣赏也就是近乎必然了。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转一个西川的看法
: 《西川眼中的顾城与诗歌》
: 朦胧诗这些人里边我唯一一个不认识的就是顾城。我见过顾城,在一个他的讲座上,在
: 北师大。我看见过他,但没私交。坦率地讲,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喜欢顾城,我觉得他
: 早期的东西太甜了,而且“童话诗人”的说法太矫情。但我对顾城诗歌的认识有一个转
: 变过程。后来我意识到顾城的诗歌非常独特,尤其是他晚期的作品,我非常喜欢。因为
: 没有私交,所以我只谈他的诗歌。
: 五四以来中国人对诗歌有一个迷信,那就是,诗歌是青年人的事,诗歌是青年人写
: 给青年人看的;凡是青年人喜欢的、理解的诗歌就是备受欢迎的,中国大多数的诗歌读
: 者是青年人。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顾城作为一个诗人,如果他只给所谓的青年读者

avatar
K*y
27
晕,你的解释我看不懂,你的诗还能看懂点,所以我不玩文字游戏,当我还是小P孩的
时候,13岁,那个时候会读诗,越长大越不喜欢读了,各种原因,就不喜欢了,越神秘
就越遥远。。。就象我看那些所谓的抽象画,胡老湿的画,看胡老湿的话需要强大的自
我暗示,读看不懂的诗,是不是也需要。我语无伦次,抱歉,我在看NBA的比赛呢,看
我现在多现实,多接地气 *_^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西川的看法比较浅。他的想法没有内在的结构。好处是比较容易理解。
: 同样是呈现和遮蔽,我上面的诗《死亡如同藤蔓》和前面的文论《世界是不可理解的》
: ,给出了一个精巧的结构。这个结构是在“有”和“无”,“有限”和“无限”之间构
: 建一种动态的平衡。所以我的东西可以被看成思想。坏处是,我的东西虽然看起来真切
: ,却不容易被把握。

avatar
K*y
28
== 我先看比赛,比赛结束有时间再说
你活着你的世界里,没问题,自己开心就行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有多首诗,讨论如何面对虚无和封闭的深渊。
: 结论是不用害怕。
: 上帝是无限的,不可捉摸的。上帝就是死亡。
: 但在诗的世界里,我也是上帝,是创造一个世界的神。

avatar
L*h
29
(作语重心长状)雨晴童鞋,你已经很聪慧了。
诗人也是人,偶尔也会呓语几句,就不要太当真了。(哎吆哎吆,有话好好说,谁扔了
块板砖?!)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文以载道”
: 而有时我又会心存疑惑, 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慧, 不能和诗人站在一个高度, 所以才
: 不能领会这样的“美丽乱码”?
:
: 呢?

avatar
s*t
30
西川没什么思想,但他确实体会到了一些东西。他没能力用语言显化他的体会。
顾城晚期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自言自语,但很多并不是。而是他的审美发展的必然。
当一个艺术家精益求精,他就会形成自己思想的暗线,随着时间发展,这暗线会逐渐占
据主导。艺术家会倦于或者不屑于用大众都熟悉的方式来组织和传递他的表达。他的艺
术创作的动力,更多的是为了完整自己的整个艺术世界,而不是为了赢得大众的赞赏。
另外一方面,人的精神世界,不只是理性思维,非理性思维是更广阔的海洋。这非理性
植根于人的各种本能和整个人类的潜意识历史记忆中。表达这种非理性,对艺术来说是
很重要的。非理性也并不是无迹可循,只是不容易从理性角度来把握而已。实际上,表
达情绪,非理性的要比理性的更强烈更直接。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分享。
: 惭愧,很孤陋寡闻的,不怎么了解西川,印象中和海子是一拨的。只能说说看这篇文章
: 的粗浅感觉。就是,作者有意或者无意写得很“太极”,飘忽不定的。声称喜欢顾城晚
: 期的作品,又分析不出到底喜欢作品的哪一点。只点出“鬼气”和“发散性”的特点,
: 至于这些特点究竟好在哪儿,没有说清楚。
: 他也说,面对顾城晚期的诗,评价诗歌的标准都统统失效了。那么应该怎么来欣赏他的
: 诗,没有下文。然后就虚晃一招,说“顾城的诗歌也被翻译成了其他的语言,我也知道
: 在国外人们怎么接受顾城。我知道美国至少有一个著名作家他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对顾
: 城的诗歌才华予以高度肯定。”。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一句在这儿,难道想暗示顾城的
: 晚期诗歌作品其实已经被世界所认可,你们读者不管有什么疑惑,就从了吧。

avatar
s*t
31
西川说了顾城晚期的诗为什么好,就是“有鬼气”
正如他举的李贺的例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两句诗也是有鬼
气。西川说他搞不懂李贺的思维是怎么跳跃的。我觉得挺好理解的。李贺是从美学的需
要来组织意象的。后面一句,实际上是前面的一种对称,色彩上的,气氛上的,情绪上
的……形成了一种强烈张力的画面。这个组织不受现实中客观规律的限制,而是服从一
种抽象的审美需要。其思维正如抽象画对线条和色彩的组织。
(我的诗《重影》中的画面,和李贺的这首诗有类似之处。我的那首诗绝妙之处是,组
织了一个符合抽象审美需要的神秘幽深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又是在现实中完全可以出现
的,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画面。将各种潜意识的汹涌波涛举重若轻地置于一个日常
的普通细节之中。可惜的是,只有我自己能知道我的苦心。)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分享。
: 惭愧,很孤陋寡闻的,不怎么了解西川,印象中和海子是一拨的。只能说说看这篇文章
: 的粗浅感觉。就是,作者有意或者无意写得很“太极”,飘忽不定的。声称喜欢顾城晚
: 期的作品,又分析不出到底喜欢作品的哪一点。只点出“鬼气”和“发散性”的特点,
: 至于这些特点究竟好在哪儿,没有说清楚。
: 他也说,面对顾城晚期的诗,评价诗歌的标准都统统失效了。那么应该怎么来欣赏他的
: 诗,没有下文。然后就虚晃一招,说“顾城的诗歌也被翻译成了其他的语言,我也知道
: 在国外人们怎么接受顾城。我知道美国至少有一个著名作家他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对顾
: 城的诗歌才华予以高度肯定。”。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一句在这儿,难道想暗示顾城的
: 晚期诗歌作品其实已经被世界所认可,你们读者不管有什么疑惑,就从了吧。

avatar
e*5
32
读者有时真看不明白作者的鬼话梦话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西川说了顾城晚期的诗为什么好,就是“有鬼气”
: 正如他举的李贺的例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两句诗也是有鬼
: 气。西川说他搞不懂李贺的思维是怎么跳跃的。我觉得挺好理解的。李贺是从美学的需
: 要来组织意象的。后面一句,实际上是前面的一种对称,色彩上的,气氛上的,情绪上
: 的……形成了一种强烈张力的画面。这个组织不受现实中客观规律的限制,而是服从一
: 种抽象的审美需要。其思维正如抽象画对线条和色彩的组织。
: (我的诗《重影》中的画面,和李贺的这首诗有类似之处。我的那首诗绝妙之处是,组
: 织了一个符合抽象审美需要的神秘幽深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又是在现实中完全可以出现
: 的,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画面。将各种潜意识的汹涌波涛举重若轻地置于一个日常
: 的普通细节之中。可惜的是,只有我自己能知道我的苦心。)

avatar
L*h
33
其实我能欣赏李贺的这句诗,气势宏伟,画面感很强,黑云和甲光(金鳞)以及 压和
开,的对比,对视觉和感觉有不同层次的强烈的冲击力。这句诗很出神入化,感觉是“
神气”而不是“鬼气”。 ;-)
你的《重影》,我可以领会出你说的“组织了一个符合抽象审美需要的神秘幽深的画面
”。就是想明白这首诗的深层次意思。感觉好的诗,除了表象的呈现之外,还应该是有
更深的层次,这样才有丰富的内涵。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西川说了顾城晚期的诗为什么好,就是“有鬼气”
: 正如他举的李贺的例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两句诗也是有鬼
: 气。西川说他搞不懂李贺的思维是怎么跳跃的。我觉得挺好理解的。李贺是从美学的需
: 要来组织意象的。后面一句,实际上是前面的一种对称,色彩上的,气氛上的,情绪上
: 的……形成了一种强烈张力的画面。这个组织不受现实中客观规律的限制,而是服从一
: 种抽象的审美需要。其思维正如抽象画对线条和色彩的组织。
: (我的诗《重影》中的画面,和李贺的这首诗有类似之处。我的那首诗绝妙之处是,组
: 织了一个符合抽象审美需要的神秘幽深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又是在现实中完全可以出现
: 的,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画面。将各种潜意识的汹涌波涛举重若轻地置于一个日常
: 的普通细节之中。可惜的是,只有我自己能知道我的苦心。)

avatar
s*t
34
同意你的看法,顾城一直没有长大,没有成熟。所以他虽然有才气,但是太偏执,文字
缺少了厚度和温度。
他的天分,主要在于他有一种用直觉把握世界的能力。

【在 a*******p 的大作中提到】
: 个人觉得,顾城的内心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作品很有灵性,挺有童真,可我读着,不
: 像和我有关,需要从他的角度去理解。但我喜欢的诗作是感觉作者在和我交谈,我可以
: 从诗中读到一对一交流,不论有没有共鸣,至少我能够读到作者思考的过程。
:
: 些。

avatar
s*t
35
你要是看不懂我的诗,我就失败啦。^_^

【在 K*******y 的大作中提到】
: 晕,你的解释我看不懂,你的诗还能看懂点,所以我不玩文字游戏,当我还是小P孩的
: 时候,13岁,那个时候会读诗,越长大越不喜欢读了,各种原因,就不喜欢了,越神秘
: 就越遥远。。。就象我看那些所谓的抽象画,胡老湿的画,看胡老湿的话需要强大的自
: 我暗示,读看不懂的诗,是不是也需要。我语无伦次,抱歉,我在看NBA的比赛呢,看
: 我现在多现实,多接地气 *_^

avatar
s*t
36
我记得,你当初回复过我的《重影》,你确实是领会到了那种抽象层面的美感。
这首诗是有深层次的东西的。这是一个人,在面对重大事件(社会的、个人的)将要发
生时,无意识的恐惧同时混合着期待,以及有意识地控制和逃避。因为我认为世界在接
下来的十年将陷入一种动荡和混乱。我本人的生活也正面临着巨变,当然这是个人私事
,就不细说了。重要的不是这些源头,而是由此而来的这种情绪确实是普遍性的。那首
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美感而设计的画面,里面有一个时代的焦虑和回音。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我能欣赏李贺的这句诗,气势宏伟,画面感很强,黑云和甲光(金鳞)以及 压和
: 开,的对比,对视觉和感觉有不同层次的强烈的冲击力。这句诗很出神入化,感觉是“
: 神气”而不是“鬼气”。 ;-)
: 你的《重影》,我可以领会出你说的“组织了一个符合抽象审美需要的神秘幽深的画面
: ”。就是想明白这首诗的深层次意思。感觉好的诗,除了表象的呈现之外,还应该是有
: 更深的层次,这样才有丰富的内涵。

avatar
s*t
37
梦话要比清醒时有理智的话更真实、更直接、也更深刻。梦话也更不好懂。
问题是这个世界骗子太多,大忽悠太多,很多人说的是胡话。读者抱着怀疑态度,小心
一点,是应该的。

【在 e**5 的大作中提到】
: 读者有时真看不明白作者的鬼话梦话
avatar
m*u
38
我喜欢这首《死亡如同藤蔓》
但是感觉“树”的出现突然了一点,树干就是躯干?
另外,我觉得楼主的 猫头 和 我会耐心解释我自己 很搭配!
avatar
L*h
39
感觉读一个人的作品时,每个读者都会有意无意地在脑海里勾勒这个人的个性,气质和
思维方式。几篇作品读下来,基本上大体有个轮廓。《重影》似乎是远远在轮廓的包络
线之外的,因而我一直有点迷惑。你这么一解释就跟我读这首诗的感觉 in sync 了。
能把这些多重而微妙的感觉通过这首诗里这么一个日常而简单的意象来表达出来,真是
不简单!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沟沟坎坎,磕磕绊绊的,不要太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当你身在其
中时,可能都感到是世界末日了,等一切都过去了之后,再回首,才发觉其实就是一片
乌云而已。乌云过去就是蓝天了。 No big deal!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得,你当初回复过我的《重影》,你确实是领会到了那种抽象层面的美感。
: 这首诗是有深层次的东西的。这是一个人,在面对重大事件(社会的、个人的)将要发
: 生时,无意识的恐惧同时混合着期待,以及有意识地控制和逃避。因为我认为世界在接
: 下来的十年将陷入一种动荡和混乱。我本人的生活也正面临着巨变,当然这是个人私事
: ,就不细说了。重要的不是这些源头,而是由此而来的这种情绪确实是普遍性的。那首
: 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美感而设计的画面,里面有一个时代的焦虑和回音。

avatar
s*t
40
对,树干就是躯干。树的出现确实突然了一点

【在 m*******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喜欢这首《死亡如同藤蔓》
: 但是感觉“树”的出现突然了一点,树干就是躯干?
: 另外,我觉得楼主的 猫头 和 我会耐心解释我自己 很搭配!

avatar
s*t
41
^_^,谢谢你的安慰。
那首诗里确实有不敢直面的忧虑和恐惧,和强打精神的镇定和希冀。
相信我会有好运气。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读一个人的作品时,每个读者都会有意无意地在脑海里勾勒这个人的个性,气质和
: 思维方式。几篇作品读下来,基本上大体有个轮廓。《重影》似乎是远远在轮廓的包络
: 线之外的,因而我一直有点迷惑。你这么一解释就跟我读这首诗的感觉 in sync 了。
: 能把这些多重而微妙的感觉通过这首诗里这么一个日常而简单的意象来表达出来,真是
: 不简单!
: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沟沟坎坎,磕磕绊绊的,不要太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当你身在其
: 中时,可能都感到是世界末日了,等一切都过去了之后,再回首,才发觉其实就是一片
: 乌云而已。乌云过去就是蓝天了。 No big deal!

avatar
wh
42
赞游离感、疏离感。不过西川把空姐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定
位为知道社会八卦,这并不准确。西川是个好评论家,不是一个好诗人,我也不知道他
的诗句。北岛我只知道墓志铭,那个太沉重了,我也不大愿意去记住。有名不等于有名
句。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转一个西川的看法
: 《西川眼中的顾城与诗歌》
: 朦胧诗这些人里边我唯一一个不认识的就是顾城。我见过顾城,在一个他的讲座上,在
: 北师大。我看见过他,但没私交。坦率地讲,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喜欢顾城,我觉得他
: 早期的东西太甜了,而且“童话诗人”的说法太矫情。但我对顾城诗歌的认识有一个转
: 变过程。后来我意识到顾城的诗歌非常独特,尤其是他晚期的作品,我非常喜欢。因为
: 没有私交,所以我只谈他的诗歌。
: 五四以来中国人对诗歌有一个迷信,那就是,诗歌是青年人的事,诗歌是青年人写
: 给青年人看的;凡是青年人喜欢的、理解的诗歌就是备受欢迎的,中国大多数的诗歌读
: 者是青年人。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顾城作为一个诗人,如果他只给所谓的青年读者

avatar
wh
43
哈哈,你可以写剧本!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作语重心长状)雨晴童鞋,你已经很聪慧了。
: 诗人也是人,偶尔也会呓语几句,就不要太当真了。(哎吆哎吆,有话好好说,谁扔了
: 块板砖?!)

avatar
wh
44
我更看不懂了,不过觉得很好玩。说起来我以前一个外教和北岛等人很交好,翻译过顾
城最后一首长诗,题目就叫《城》,我忘了他(外教)是把它和《荒原》还是另一首著
名长诗相提并论。我借来看过,看英语更没感觉了。那个外教上的当代文学课我都没怎
么明白,现在能记得的有margaret atwood的诗和散文,还有raymond carver的what do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在英国读了几年书,毕业后才转战来美,书都散失了。:-( 一般都是看看电子书和网
: 上的书。
: 顾城的诗全集在这:
: http://www.shuku.net:8082/novels/peom/gucheng/gc.html
: 你读对了,前期的中期的比较有共鸣。
: 后期的,来首读来头大的“中关村”吧:
: 中 关 村
: --------------------------------------------------
: --------------------------------------------------
: 找到钥匙的时候 写书

avatar
s*t
45
西川的诗故作深沉,没亮点,比较糟糕。西川是没有才气的诗人。
面朝大海这首诗很绝望。而海子让读者看到的却全是希望。诗的表层和深层强烈错位,
内蕴的张力很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游离感、疏离感。不过西川把空姐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定
: 位为知道社会八卦,这并不准确。西川是个好评论家,不是一个好诗人,我也不知道他
: 的诗句。北岛我只知道墓志铭,那个太沉重了,我也不大愿意去记住。有名不等于有名
: 句。

avatar
wh
46
为啥觉得是绝望?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西川的诗故作深沉,没亮点,比较糟糕。西川是没有才气的诗人。
: 面朝大海这首诗很绝望。而海子让读者看到的却全是希望。诗的表层和深层强烈错位,
: 内蕴的张力很大。

avatar
s*t
47
那首诗的开头是:从明天起……
潜台词是,今天,昨天,他都不是这个样子的。
那首诗的结尾: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只愿朝大海,春暖花开。”意味着,他放弃了前面列举的各种尘世的期盼,完全转
向了另一个世界。他心死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为啥觉得是绝望?
avatar
wh
48
我的感觉是“从明天起”这样虚幻的诺言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文学常常给我很虚幻的感
觉……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那首诗的开头是:从明天起……
: 潜台词是,今天,昨天,他都不是这个样子的。
: 那首诗的结尾: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我只愿朝大海,春暖花开。”意味着,他放弃了前面列举的各种尘世的期盼,完全转
: 向了另一个世界。他心死了。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avatar
s*t
49
是呀。“从明天起”,都是不靠谱的。今天和当下才是算数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感觉是“从明天起”这样虚幻的诺言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文学常常给我很虚幻的感
: 觉……

avatar
l*l
50
刚才看新闻,发现杜汶泽有模仿shot作品的嫌疑(如果shot不是用了啥典的话)。
avatar
c*d
51
天,以前从没想过这样解读……
这么一说,我想起以前看到一篇SS同人《弗拉基米尔路》,就是类似你的解说的调调,
文中叙述一幅画,画面阴暗,但有一条小路通往明亮的地平线。接着大段渲染那地平线
给主人公的希望,带着温暖的种种细节,到最后来了一句——但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
的。
原文在此,42楼起——
http://tieba.baidu.com/p/260575439?see_lz=1&pn=2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那首诗的开头是:从明天起……
: 潜台词是,今天,昨天,他都不是这个样子的。
: 那首诗的结尾: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我只愿朝大海,春暖花开。”意味着,他放弃了前面列举的各种尘世的期盼,完全转
: 向了另一个世界。他心死了。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avatar
t*e
52
看到,体会到,
宁愿从来不知道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那首诗的开头是:从明天起……
: 潜台词是,今天,昨天,他都不是这个样子的。
: 那首诗的结尾: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我只愿朝大海,春暖花开。”意味着,他放弃了前面列举的各种尘世的期盼,完全转
: 向了另一个世界。他心死了。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