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薛宝钗VS孟玉楼:手有余粮心不慌(转载)
avatar
薛宝钗VS孟玉楼:手有余粮心不慌(转载)#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k*1
1
在《红楼梦》和《金瓶梅》中,各有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分别为淑女薛宝钗
和贵妇孟玉楼。跟林黛玉、潘金莲的艰辛与挣扎有所不同,薛、孟二人活得淡定从容、
高贵典雅,在多数读者的眼中一片正面。这是为何呢?在笔者看来,个中缘由,与其说
是她们的修养高,不如说是她们手中有钱。与传统儒家的安贫乐道之务虚标榜不同,两
部巨著的作者通过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意在阐述一个“有恒产者有恒心”的务实道理
——用当下的流行说法就是“有独立的经济,才有独立的人格”。
先说薛宝钗。与生活在大观园里的其他姐妹相比,在享受亲情方面,薛宝钗是最有
资格自豪的。不错,同别人的缺爹少娘一样,薛宝钗没有了父亲,但她还有个哥哥。俗
话说“长兄如父”,虽然薛蟠总给人一种吊儿郎当的印象,但他对妹妹是真正关心和爱
护的,比如远行归来给宝钗带小礼物,比如当着妹妹的面作深刻检讨。反观其他人呢?
林黛玉早年父母双亡,寄居外戚门下;史湘云早年父母双亡,寄居叔婶门下;元春去了
“见不得人的”深宫大院,连回娘家都以小时计;迎春早年丧母,父亲贾赦没有人样;
探春庶出,活在不争气的亲妈赵姨娘的阴影之中;惜春早年丧母,父亲贾敬当了甩手掌
柜。
最重要的是,作为专门做政府采购业务的“皇商”世家成员,薛宝钗一家哪怕是投
奔贾府,人家还在临街开了一个当铺呢!完全不用仰人鼻息讨生活。说到这里,就不得
不再说一下薛蟠了。别看薛蟠整天跟一些不正经的人混在一起,但正是如此,才减少了
当铺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别忘了,当铺的客户都是什么人?大部分都是为生活所迫
的破落户,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一旦穷了,就不那么讲究了,一些恶劣不
端的举止就显露出来了。但薛蟠是干什么的,用当下的话说就是“道儿上的人”、“社
会人儿”,既有做高官的舅舅,还有一帮官N代的狐朋狗友,谁敢没事“太岁头上动土
”啊,还不乖乖地做一名五好顾客?这就像当下,没有点黑白背景,谁敢开洗浴中心、
KTV练歌房什么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减轻了宝钗对家庭的担忧。
再说,薛宝钗一家来到贾府,有着多个目标,并不纯粹是生活不下去了才来讨口饭
吃,这跟林黛玉、薛宝琴等人有着极大的不同。首先,薛宝钗是奔着“选秀女”来的,
如果成了,就跟皇上搭上了直接关系,这以后的生意肯定越做越大;虽然“选秀”这件
事不了了之,但并没有影响薛家什么。其次,薛家准备了“金锁”,这是第二套方案,
针对着与贾府的再次联姻;加上薛宝钗本人的良好表现,结果是成功。再次,即使与贾
府联姻失败,凭着薛家的“瘦骆驼”实力和宝钗的品行,照样能找个不错的王公贵族结
为秦晋之好。
所以说,薛宝钗虽然生活在贾府,但进可攻退可守,生活游刃有余。
咱们再看《金瓶梅》中的孟玉楼。孟玉楼改嫁于西门庆,是明媒正娶、浩浩荡荡,
排场做得很足。而且,新婚之后,西门庆“一连在她房里歇了三夜”,可谓是隆重之极
。单纯来看,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比较一下就明白了。二姨太李娇儿是妓女从良,怎
么娶进门的,书中没有具体交代;四姨太孙雪娥是丫鬟“转正”,而且还不受西门庆待
见;五姨太潘金莲是杀夫之后,偷偷过门的;六姨太李瓶儿进门是一波三折,新婚之后
还被西门庆来了个“下马威”——“一连三夜不进她房来”。妻妾六人中,孟玉楼虽然
是妾而且排位第三,但她无论在道义上还是金钱上,相比正头娘子吴月娘,有过之而无
不及。在孟玉楼面前,吴月娘频频使出的“咱进门是处女”的酸招儿,毫无杀伤力,而
且还显得迂腐可笑。
对孟玉楼来说,与吴月娘相比,她有钱;与李娇儿相比,她有钱而且来路正;与孙
雪娥相比,她有钱、来路正而且还受宠;与潘金莲相比,她有钱、来路正;与李瓶儿相
比,她不差钱而且来路正。这么看来,跟薛宝钗一样,孟玉楼想活得不潇洒、不淡定都
很难很难。这样全面过硬的人,还懂得低调,人缘儿能不好?
薛宝钗与孟玉楼的共同之处,还有一个,就是对各自“女一号”的包容态度。在《
红楼梦》中,除了贾宝玉之外,能包容林黛玉的,也只有薛宝钗了。虽然在暗地里,她
俩是竞争对手,但薛宝钗并没有象林黛玉那样“乌眼鸡”似地盯着对手。从伦理上看,
宝钗是黛玉的表姐,但这个表姐也做到了“长姐如母”那样容忍黛玉、规劝黛玉。俗话
说得好,“宁生穷命,不生穷相”,从某种程度上说,钗黛二人都有“穷命”。不同的
是,宝钗是“穷命+富相”——举止大方、健康豁达,而黛玉是“穷命+穷相”——体弱
多病、心胸狭窄。这也直接造成了,贾府上下,从沧桑世故的贾母到身份低下的丫鬟,
都看好宝钗的原因。而且,作者对宝钗结局的安排,也是比较好的。虽然宝钗年轻守寡
,但她有儿子——这是一份希望,哥哥薛蟠也浪子回头,一家人的前途是温馨的,也是
光明的。
同样,《金瓶梅》中的孟玉楼也是这样一个八面光的老好人。当除了西门庆之外的
别人都讨厌潘金莲时,唯有她能接近潘金莲,并获得潘的尊重。她以“行到水穷处,坐
看云起时”的淡定从容,在西门府这个“大酱缸”中洁身自好。最终,“守得云开见月
明”,她以年届不惑、徐娘半老之身嫁得如意郎君李衙内,并经受住了爱情考验,最终
过上了夫唱妇随、耕读饱暖的幸福生活。这也是《金瓶梅》黑暗世界中的一线光明。
我们常说“贫穷是一种病”,当一个人沦入为了温饱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境地时,他
就像生了病那样病态和可怜。对林黛玉来说,她不知道自己有钱,即使知道也无法掌控
属于自己的那份遗产,只能把一切的一切押在贾宝玉一人身上,这就酿成了其人生悲剧
。对于潘金莲来说,她没钱也没有金钱意识,虽然使劲全身力气去挣扎、去反抗,结局
仍然不免悲剧。反观薛宝钗和孟玉楼,她们因为富足,所以活得那么从容和淡定,结局
也是那么地令人羡慕。俗话说“穷样儿子富养女”,信然!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