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zt读龙应台献给父母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avatar
zt读龙应台献给父母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s*w
1
读龙应台献给父母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2016-06-03 11:43:45)
借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三天前,我打开时,读中文书的喜乐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完只在一小时前,有很多感触想抒发。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我前几年了解,就像那本
《巨流河》,不敢轻易去借,去打开。在《读者》杂志里读到过转载的一节,已经是沉
甸甸的。那是坐在太阳底下等孩子放学读几页,慢慢擦去眼角泪水的读书体验。但是与
作者创作时的艰辛相比,我的眼泪是沧海一粟般。书的后面附注了128条参考出处,感
谢的人有191位。
书是从她父母来台开始写。龙爸爸槐生是湖南衡山农民孩子,太穷,吃不饱饭,记忆里
最重要的一碗白米饭是母亲省给他的,但是从学校赶回家的他因为太饿,头昏而没有接
住碗,摔在地上。这件旧事龙爸爸曾经在龙应台小时候反复讲,兄妹们听厌了,包括母
亲在分手一刻递过来的布鞋鞋底。只有当她陪着年迈的父亲听剧院的四郎探母,看见不
停流泪的老父亲和周遭同样流泪的老人。
龙妈妈美君是新安江淳安镇绸布商店的小姐,兵荒马乱她把第一个儿子留给乡下的婆婆
,这个叫应扬的男孩与母亲在火车站一别之后,对母亲的记忆停格在那一幕。多少次,
他追着火车跑,想念着母亲,因为父亲是在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小小年纪的他在学校里
受尽委屈。而当龙应台回到故乡见到农民的大哥时,他也只有轻轻地叙述。
如果龙应台只把文字停留在自己家族的苦难,书的厚重也只是书本的厚度。她把视觉扩
展,从东北的国共战场写到香港的难民。从二十年代听过毛泽东演讲的加入过共产党的
祖母写到2009年采访二战台湾籍日本兵。从1946年后因内战逃出来的山东联合中学学生
写到当年谢晋元八百战士最后被运到赤道新几内亚的拉包尔集中营做苦力。等等。每一
章每一节每一页都有历史有思考,有沉重有悲叹有战争创伤之苦难有罪与罚的追寻有人
性之探索。
七十军到台湾收复时在基隆港口时被耻笑是“叫花子”部队,可是这支军队是打过淞沪
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等我不再摘录,但
是当他们出现在台湾这个曾经的日本殖民地时,被看轻。经过三天的海浪,那是穿草鞋
,衣衫褴褛的部队,战士其实也就是乡下的孩子,没有读过书,没有坐过大船。龙应台
她像剥洋葱似的,一页一页剥开,每一次剥开,有严谨的史料和与之相配的严谨的职业
态度。
写这一节,她采访过陈诚的儿子,台湾的国防部长陈屡安,了解战争士兵的伤亡是个什
么样的概念。 龙应台并没有就此结束,她找到了七十军在台湾的老兵,还带出了在基
隆港口看见过国军的李登辉的话,当年的李登辉说出非常有包容能力的句子“为了我们
的国家,国军在这样差的装备条件下能打赢日本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我们要用
敬佩的眼光来看他们才是啊。”
我如果只读大陆作家的书,大约不能读到另一种声音。而在这本书里,随着龙应台的文
字游弋于大江大海,在历史的角角落落享受阅读的喜乐,随时都有细节之感悟。比如书
中提到1945年8月11日,上海的街头出现了青天白日旗,在楼顶上,不是一面,而是高
高低低的楼顶上,还有街头的胜利标语,这离日本天皇的宣告早了四天。上海的老字号
“恒源祥”老板沈莱舟,他在阁楼上有无线收音机,这是冒险留下来的。他收听到日本
投降消息,买纸磨墨,写胜利标语。
还有山打根,这个马来西亚小岛,我记得它,是在《望乡》电影里出现,阿崎婆做妓女
的地方,早在三十年代初她离开。而在书里,山打根有关押盟军的俘虏营,也关押了一
个中国领事和家人。卓还来领事是巴黎大学政治学博士,他不愿投降日本人,不愿去为
汪精卫新政府效力,选择与军人一样做苦力,在战争结束前几个月被害。可是,关押他
的日本军人都议论佩服他对国家的信念。
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局限于1949年因内战而造成流离失所天各一方的家庭故事。是的,
它里面有不同的家庭分隔,不同的少年从军的故事,但它更是“跨民族跨疆界跨海峡”
,写出了我们不知道上一代人“隐忍不言的伤”。我读到舟山群岛国军撤退前抓壮丁时
,想到丈夫外公的两个弟弟就是在少年时在舟山被这样带走,等白发时,回到家乡。他
们给每个小辈金戒子项链等,而他们所经历的过往,下一辈有多少了解?
龙应台笔锋尖锐却心怀猛虎细嗅蔷薇,谦卑温柔地写出一本值得一读的中文书。
avatar
r*u
2
龙应台做了台湾的文化部长,很合格
avatar
M*c
3
我反倒是对开头有关她妈妈的描述印象最深。还有龙的老公是德国人,她书里有一段有
关二战德国战败后人们生活的感慨。
avatar
d*1
4
这本我也很喜欢,朴实的文字,惊心动魄的岁月
avatar
s*w
5
龙应台:什么是真正的”国际化“?(深度精选)
来源: judd 于 2016-08-17 17:48:02
国外节庆的热闹,变成了空洞的消费,而自己传统中随着季节流转或感恩或驱鬼或内省
或祈福的充满意义的节庆则弃之不顾。
本国没有英语人口,又不曾被英语强权殖民过,为什么宣称要将英语列为必修语言?
”国际化“不是移植别人的节庆,不是移植别人的语言,那么“国际化”究竟应该是什
么?
今天为中国社会学平台为各位铁粉分享龙应台的《在紫藤庐和星巴克之间》,看看我们
真正应当追求的”国际化“是什么。
龙应台:什么是真正的”国际化“?
原题 | 在紫藤庐和星巴克之间
不论是北京还是吉隆坡,香港还是台北,都有一个“国际化”的共同面貌:星巴克咖啡
馆不管在哪一个城市里都可以俏生生地站在街角,7-11商店取代了原来老先生老太太开
的杂货店,最流行的嘻哈音乐和服饰到处可见,好莱坞的电影比欧洲还早上市。
生活的韵律也与国际同步:二月十四日买花过情人节,十月底戴上面具参加“万圣节”
变装游行,十一月有人吃火鸡过感恩节,十二月广场上万人空巷载歌载舞庆祝耶诞节;
年底,放烟火、开香槟,倒数时,亲吻你身边的人。
新加坡和香港已经是英语的城市,台北的新政府为了“国际化”开始要求政府公文要有
英文版,公务员要考英文,全民学英语,而最后的目标则是:把英语变成正式的官方语
言。
从北京到吉隆坡,“国际化”成为一个举国上下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慢一点,究竟
什么叫“国际化”呢?
按照字义,就是使自己变得跟“国际”一样,可是,谁是“国际”呢?变得跟谁一样呢
?把英语变成官方语言,是要把台湾变成英国美国,还是印度菲律宾?还是香港新加坡
?当执政者宣布要将别国的语言拿来作自己的官方语言时,他对于自己国家的安身立命
之所在、之所趋,有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呢?
牧羊人穿过草原
一九七八年我第一次到欧洲;这是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先进国家的聚集处,
我带着满脑子对“现代化”的想像而去。
离开机场,车子沿着德法边境行驶。一路上没看见预期中的高科技、超现实的都市景观
,却看见他田野依依,江山如画。树林与麦田尽处,就是村落。村落的红瓦白墙起落有
致,衬着教堂尖塔的沈静。斜阳钟声,鸡犬相闻。绵延数百里,竟然像中古世纪的图片。
我是震惊的;我以为会到处看见人的“现代”成就的骄傲展现,但是不断撞见的,却是
贴近泥土的默不作声的“传统”。穿过浓绿的草原,这牧羊人缓缓向我走近,就像旧约
圣经里的牧羊人走近一个口渴的旅人。
尔后在欧洲的长期定居,只是不断见证传统的生生不息。
生老病死的人间礼仪——什么时辰唱什么歌、用什么颜色、送什么花,对什么人用什么
遣词与用句,井井有条。春夏秋冬的生活韵律——暮冬的化妆游行以驱鬼,初春的彩绘
鸡蛋以庆生,夏至的广场歌舞以休憩,耶诞的庄严静思以祈福。
千年礼乐,不绝如缕,并不曾因“现代化”而消失或走样。至于生活环境,不论是罗马
、巴黎还是柏林,为了一堵旧时城墙、一座破败教堂、一条古朴老街,都可能花大成本
,用高科技,不计得失地保存修复,为了保留传统的气质氛围。
欧洲的现代与传统之间也有一种紧张的拉锯,但是他们至少认识到,传统的“气质氛围
”,并不是一种肤浅的怀旧情怀。当人的成就像氢气球一样向不可知的无限的高空飞展
,传统就是绑着氢气球的那根粗绳,紧连着土地。它使你仍旧朴实地面对生老病死,它
使你仍旧与春花秋月冬雪共同呼吸,使你的脚仍旧踩得到泥土,你的手摸得到树干,你
的眼睛可以为一首古诗流泪,你的心灵可以和两千年前的作者对话。
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
我发现,自己原来对“现代化”的预期是片面的。先进国家的“现代化”是手段,保护
传统是目的。譬如在环境生态上所做的巨额投资与研发,其实不过是想重新得回最传统
最单纯的“小桥流水人家”罢了。大资本、高科技、研究与发展,最终的目的不是飘向
无限,而是回到根本——回到自己的语言、文化,自己的历史、信仰,自己的泥土。
语言不是木棍
于是我看见:越先进的国家,越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传统;传统保护得越好,对自己越有
信心。越落后的国家,传统的流失或支离破碎就越厉害,对自己的定位与前景越是手足
无措,进退失据。
亚洲的人民过西洋情人节但不知道Valentine是什么;化妆游行又不清楚Carnival的意
义何在;吃火鸡大餐不明白要对谁感恩;耶诞狂欢又没有任何宗教的反思。凡节庆都必
定联系着宗教或文化历史的渊源;将别人的节庆拿来过,有如把人家的祖宗牌位接来祭
拜,却不知为何祭拜、祭拜的是何人。
节庆的热闹可以移植,节庆里头所蕴含的意义却是移植不来的。节庆变成空洞的消费,
而自己传统中随着季节流转或感恩或驱鬼或内省或祈福的充满意义的节庆则又弃之不顾。
究竟要如何给生活赋予意义?说得出道理的人少,手足无措的人,多。台湾的领导人要
把英语变成官方语言,更是真正的不知所云。语言难道是一支死的木棍,伸手拿来就可
以使?
语言不是木棍,语言是活生生的千年老树,盘根错节、深深扎根在文化和历史的土壤中
。移植语言,就是移植文化和历史,移植价值和信念,两者不可分。殖民者为了更改被
殖民者的价值观,统治的第一步就是让被殖民者以殖民者的语言为语言。香港和新加坡
就这样成为英语的社会。
娴熟英语,通晓英语世界的价值观与运作模式,固然使新加坡和香港这样的地方容易与
国际直接对话,但是他们可能也要付出代价,文化的代价。英语强势,可能削弱了本土
语言文化——譬如汉语或马来语——的发展,而英语文化的厚度又不足以和纽约或伦敦
相提并论,结果可能是两边落空,两种文化土壤都可能因为不够厚实而无法培养出参天
大树。
本国没有英语人口,又不曾被英语强权殖民过的台湾,为什么宣称要将英语列为官方语
言?把英语列为官方语言在文化上意味着什么后果?台湾的执政者显然未曾深思。进退
失据,莫此为甚。
国际化,是知识
不是移植别人的节庆,不是移植别人的语言,那么“国际化”是什么?它是一种知己知
彼。知己,所以要决定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生死不渝的价值。知彼,所以有能力用别
人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文字、讲得通的逻辑词汇,去呈现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观点
、自己的典章礼乐。它不是把我变得跟别人一样,而是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
的不一样。所以“国际化”是要找到那个“别人能理解的方式”,是手段,不是目的。
找到“别人能理解的方式”需要知识。不知道非洲国家的殖民历史,会以为自己的“悲
哀”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哀。不清楚国际对中国市场的反应,会永远以政治的单一角度去
思考中国问题。不了解美伊战争后的欧美角力,不了解联合国的妥协政治,不了解俄罗
斯的转型,不了解回教世界的内在思维,不了解全球化给国家主权和民族文化带来的巨
大挑战……不了解国际,又如何奢谈找到什么对话的语言让国际了解亚洲呢?
越是先进的国家,对于国际的知识就越多。知识的掌握,几乎等于国力的展示,因为知
识,就是权力。知道越多,掌握越多。如果电视是一种文化指标,那么台湾目前二十四
小时播报国内新闻,把自己放大到铺天盖地的肚脐眼自我沉溺现象,不只是国家落后的
象征,已经是文化的变态。
人们容许电视台彻底剥夺自己知的权利,保持自己对国际的淡漠无知,而同时又抱怨国
际不了解自己的处境,哀叹自己是国际孤儿,不是很矛盾吗?
星巴克还是紫藤庐
我喜欢在星巴克 (Starbucks) 买咖啡。不见得因为它的咖啡特别好,而是因为,你还
没进去就熟悉它的一切了。你也许在耶路撒冷,也许在伦敦,在北京,或者香港,突然
下起冷雨来,远远看见下一个街角闪着熟悉的灯,你就知道在那里可以点一大杯拿铁咖
啡加一个牛角面包,虽然这是一个陌生的城市。
“全球化”,就是使你“客舍似家家似寄”。我更喜欢在台北的古迹紫藤庐喝茶,会朋
友。茶香缭绕里,有人安静地回忆在这里聚集过的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以及风流人物所
创造出来的历史,有人慷慨激昂地策划下一个社会改造运动;紫藤花闲闲地开着,它不
急,它太清楚这个城市的身世。
台北市有五十八家Starbucks,台北市只有一个紫藤庐。全世界有六千六百家Starbucks
,全世界只有一个紫藤庐。“国际化”不是让Starbucks进来取代紫藤庐;“国际化”
是把自己敞开,让Starbucks进来,进来之后,又知道如何使紫藤庐的光泽更温润优美
,知道如何让别人认识紫藤庐——“我”——的不一样。
星巴克越多,每一个城市自己的紫藤庐越重要。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