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16影评】北京:《垃圾围城》(2010)
avatar
【2016影评】北京:《垃圾围城》(2010)#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昨天贴了那个《Plastic China》(塑料王国)获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新人单元评
委会大奖的新闻。网上没找到这个片子,不过找到了导演王久良五六年前拍的另一个环
境片《垃圾围城》(2010),英文名Beijing Besieged by Waste,讲北京城被周围无
数大小垃圾场包围,土地和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据说该片出来后引起北京政府高度重视,立马拨款100亿,治理北京周边1000个垃圾场
。又据说其实只是把掩埋式改成了焚烧式,把污染水和土地改成了污染空气。
王久良1976年出生于山东潍坊东南部的安丘,高中时学画画,后来喜欢上摄影。31岁从
中国传媒大学摄影专业毕业。从2005年起参加国内和国际摄影大赛并获奖。2009年底
在广东连州举办的国际摄影家年展上,他以《垃圾围城》组照获得年度杰出艺术家金奖
。随后他再接再厉,在三四年内走访北京周围460个垃圾场,从《垃圾围城》组照扩展
到《垃圾围城》纪录片,在画面以外增加声像效果,持续扩大社会注意力。经费微薄的
独立制作,长期大量的实地走访,拍得委实不易。
作为一个独立纪录片,《垃圾围城》的强项绝对是摄影。垃圾场上的日出、日落,周围
一排稀疏温柔的树,孤单的拾荒者的身影,拍结婚照的快乐的新人,衣着鲜艳的奔跑的
孩子……拍者并不因为揭露社会问题而变审美为审丑,并不刻意展现脏乱差穷,而是保
持了一颗追求美好的心灵,对自然和生命怀着朴素的爱与尊重。
(这张初看小图时以为是漓江山水……)
作为一个独立纪录片,《垃圾围城》的缺点也一样明显。全片基本是王久良一人制作,
旁白都是他操着北方家乡口音念的,口气难得平静,但口齿不很清楚,我不时需要借助
英文字幕反猜中文发音。全片内容比较散漫,组织有点杂乱。污染水源在不同场面重复
了数遍,看到后来感觉混乱疲劳,失去原有的冲击力。导演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没什么
深入分析,没有对相关技术人员、部门或政府单位的采访,没有和其他地方的对比印证
,基本是直观的推导和感性的抒发,虽然不算煽情或炒作,如前所言,取景、解说都算
平静,但就是比较浅白散乱。作为摄影,完全漂亮;作为纪录片,功力不够。
从这个片子又想起前几年柴静拍的《穹顶之下》,那个不知道到底是官方还是独立制作
,但反正是强大的专业制作片,funding显然充足,文案显然精英,包括大批专家学者
政府官员的采访,及大量数据专业解读的引用。不过我只看了前五分钟,相当反感柴静
的刻意和煽情。
附《垃圾围城》全片,看了的同学请来分享感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73eKAjyNXs
avatar
y*8
2
叹气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