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当民族魂鲁迅从教科书被逐渐撤走了以后zz
avatar
当民族魂鲁迅从教科书被逐渐撤走了以后zz#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f*d
1
我最近看到一篇《鲁迅终于滚蛋了!!!》的文章,——此文大家可在网上搜索,读者
可以自行去看——觉得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今天就特意聊聊这个话题:当作为民族魂
的一代人物鲁迅逐渐从教科书被撤走了以后——因为订阅号中有许多人是家长,比较关
心这个课改。
我在北京这些年,接触过编写教材的相关权威人士,听过他们对于课改的相关看法。其
中,他们也重点谈到过鲁迅,觉得删减一些很有必要——毕竟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现在
是新的时代,鲁迅的文章与时代脱节太大,有的学生根本看不懂。
当时我由于尚没有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为此不置可否。但最近几年,却恍然明白,——
好的文章,作为孩子,为何一定要马上看懂呢,就不能先行了解吗?何况自己当初有些
不懂,但是后来却发觉他说的却是那样的妙不可言。这种体验何尝不可?!
试问一下,我们的孩子,有几个懂得四书五经的真义?如果要懂,最起码要懂得说文解
字,要懂得训诂学,对每一个字词有深入的了解之后,方才知悉古人的真意——可是这
并不妨碍我们从小就接触,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国宝,我们国家的文化精粹。
在燕园的日子,我还特意选听过两年高远东教授的鲁迅研究课,理解了鲁迅的部分复杂
的思想和写作套路,比如复调,——想来后来成名的作家当中,很难有与他相比肩的学
问素养和创作表现才华。此外,孔庆东教授谈鲁迅的课程也听了不少,尤其讲《铸剑》
,黑衣人替眉间尺复仇的那种悲壮心路历程。
我记得我读鲁迅,是八九岁的时候,那时候读《故乡》《孔乙己》《阿Q正传》,感同
身受,并不是老师强迫读的。而且其用词之准确,语言表达之精妙,隐喻之形象,情怀
之厚重,怎么看都与其他作家拉开有较大差距——其之死,作为民族魂,可谓是当时代
人对他的高度认可。
自然而言,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我暗地里是受到了不少影响的,所以自己后来也走上
了写作的道路,以致有人说我文笔中有鲁迅的影子,我不否认——或许这就是曹文轩教
授课堂上告诉的“文脉”吧,——你不断地读作家的作品,那些文字和形象以及思考就
会自然而然地流在你自己的笔下(这对孩子写作很有作用,叫做潜移默化)。所以,这
些年来,结合自己读鲁迅的经历, 别人或许比较反感他的文章,我倒是十分喜爱,觉
得鲁迅未必那么让人可怕吧。而且读了不少,还专门到他北京的故居去游历了几次。
大家都会问,如果鲁迅活在这个时代会怎样?
客观地说,恐怕学文的鲁迅在这个时代不容易找到工作。一是学历不够,因为现在北大
教职工需要博士学位以上,他是大学医学专科肄业,明显不够资历。二是写文章容易被
封,再说自媒体这么发达,他那隐晦的文章恐怕没多少用,读者也不多,——现在偏娱
乐偏理财,——所以养家比较困难。最好的话,他还是去采矿,毕竟他学过相关知识,
回头当个矿主,摇身一变也是山西大老板似的亿万富翁,开着劳斯莱斯戴着锁头大小的
金链子,然后在北京买套房,摇头晃脑地过着谁也不得罪的自在生活才是正道。
当然,估计这样的鲁迅,会速朽的——他自己会速朽。不过,现在不是他自己要速朽,
而是从教科书上被逐渐撤走了。
我只能唏嘘。恐怕这样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和卓越的写作表现力,以及凝练的文风再过
若干年,不会再在当今的孩子们传播了吧——或许说,恐怕传播的空间更窄了吧。毕竟
,这是一个快餐时代,很多人都喜欢浅阅读,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引得哈哈大笑或者
心烦意乱时出现一点搞怪有趣的小文便是胜利,并不喜欢静坐下来深度思索——尤其面
对那些悲戚的小说人物形象——我们国家曾经遭受灾难中的人群画像。
他们过的生活已经远离我们了,所以没必要看。大多数人会这样说。
只能说,一个民族没有伟人是悲哀的,一个拥有伟人的民族不加以珍惜更是悲哀。但是
,更为滑稽的是,我们这个时代,谁都不相信伟人的存在——理由很充足,谁没有普通
人的七情六欲呢?谁没有点黑历史呢?
你说,你相信谁是伟人?恐怕大多数人只相信谁在位置上的人,仅此而已罢了。
然而,打倒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方式,正是先是毁灭其英雄和伟人,后是毁灭其制度,最
后毁灭其文化。你看看中国近代史,再翻阅中国古代历史,就可知道了。如果再深入一
点,我们会惊人地发现,——常常不是外部毁灭我们自己民族的英雄和伟人,而是我们
自己毁灭自己的英雄和伟人,然后顺带毁灭制度和文化!之后再在践踏残喘之下,经历
漫长的浴血抗争,滋生和重建制度与文化,方才恢复元气。
所以,当鲁迅逐渐被撤离教科书之后,这是不是我们是自己在逐渐地毁掉自己的民族魂
?那么这之后,又有谁能承受一国民族之魂呢?
我想,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那些屈辱的历史,做一个健忘的民族下的小民。倘若真是如
此,那也就是群魔乱舞灾难到来之时。我们必须对此有所警觉——往往繁荣会隐秘地掩
盖着一个民族和国家失败的导火线。
这在大清朝是最为明显的例子,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屈辱的一页。
很快就到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在此,我们诚心祭奠30万亡魂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祭奠那
些为民族和国家呐喊的英魂——忘了他们,就忘了我们所走过的曲折的路,所洒过的血
,以及未来我们要去的方向。
avatar
l*n
2
1. 鲁迅实际上是个极端反社会分子。鲁迅放到今天,早就以反革命罪下狱了
2. 屈辱的历史不能忘,但那是历史课的东西。语文课,应该重视语言表达,文学修养
,跟政治应该撇清关系。
3. “忘了他们,就忘了我们所走过的曲折的路,所洒过的血”, 这半句我同意
“以及未来我们要去的方向”,这个我就不敢苟同了。您是要杀回去吗?他们在那
个时代的言论,对未来的指导意义几乎为零。现在都是搞经济建设了。别戴高帽子好不好
最后,我的观点就是,这些人历史课提一句足以。
avatar
v*o
3
三十年前你应该发自内心得不会这样评论。我们的大部分也不会这么评论。现在除了笃
信猫论的也不会这么评论。那你就知道问题在哪里了。
1.对法国俄国那些我们课本里出现的大文豪,你会这么说吗? 他们鞭挞社会的文字思想
和鲁迅的作品是一致的。他们现在都给本国人民高高供着的。
2.文学不能谈政治和历史? 笑话!你去看看大量社会学科现在的大趋势是什么!
3.猫论(不仅是中国范围的)是全世界现在广泛批驳的东西。你觉得人人用上最新IPHONE
就比三十年前幸福了?
支持楼主。

不好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1. 鲁迅实际上是个极端反社会分子。鲁迅放到今天,早就以反革命罪下狱了
: 2. 屈辱的历史不能忘,但那是历史课的东西。语文课,应该重视语言表达,文学修养
: ,跟政治应该撇清关系。
: 3. “忘了他们,就忘了我们所走过的曲折的路,所洒过的血”, 这半句我同意
: “以及未来我们要去的方向”,这个我就不敢苟同了。您是要杀回去吗?他们在那
: 个时代的言论,对未来的指导意义几乎为零。现在都是搞经济建设了。别戴高帽子好不好
: 最后,我的观点就是,这些人历史课提一句足以。

avatar
l*n
4
1. 你拿出来具体例子
2. 这里说的不是文学,是语文教材。你让初高中生学这些所谓的文学有多大意义?等
他们长大了,谁想看再去看。语文教材是在帮他们打基础,不是植入某种意识形态。
3. 我觉得天天吃得饱,用iphone,比30年前幸福太多了。

IPHONE

【在 v***o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十年前你应该发自内心得不会这样评论。我们的大部分也不会这么评论。现在除了笃
: 信猫论的也不会这么评论。那你就知道问题在哪里了。
: 1.对法国俄国那些我们课本里出现的大文豪,你会这么说吗? 他们鞭挞社会的文字思想
: 和鲁迅的作品是一致的。他们现在都给本国人民高高供着的。
: 2.文学不能谈政治和历史? 笑话!你去看看大量社会学科现在的大趋势是什么!
: 3.猫论(不仅是中国范围的)是全世界现在广泛批驳的东西。你觉得人人用上最新IPHONE
: 就比三十年前幸福了?
: 支持楼主。
:
: 不好

avatar
d*g
5
好文,迅哥对于人性刻画深刻凝练,最近100年无人能出其右。
他的作品即使是今天,也是非常鞭辟入里的好杂文。
现在的教材编委会多数都被所谓自由思想戕害得不行,骨子中崇洋媚外得很
avatar
d*3
6
鲁迅毫无文采 只会骂人。留学日本学医学不下来 贵公子出生 看不起劳动人民 比如阿
Q从来没有喜欢过鲁迅的文章 就是垃圾 删除的好
avatar
d*8
7
即使抛开他所鞭挞的社会问题不言。单从人物刻画,文字描述的纯文学角度,鲁迅都是
杰出的文学大师。白话文诞生不超过100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白话文不多。鲁迅先生
的文章是从文言文从白话文过度中的佼佼者。即使只谈风月,要把鲁迅从教科书上删除
。 再过100年,时间会证明人们还会读鲁迅。
avatar
b*a
8
国内的语文教材跟政治应该撇清关系, 我看你是在彻底的胡说八道了,国内的语文教
材那一篇不是在洗脑,蠢货!!!
avatar
b*a
9
国内的语文教材跟政治应该撇清关系, 我看你是在彻底的胡说八道了,国内的语文教
材那一篇不是在洗脑,蠢货!!!
avatar
B*y
10
鲁迅的散文和小说,我是非常喜欢的;那些笔锋尖锐的时论文,小时候读起来比较晦涩
难懂。当然,最痛苦的,莫过于语文老师要在每一字句中抽取,解释,再归纳中心思想。
这是我当时比较抗拒他的文章,原因之一。但是,他大部分的小说和文集,课外自己挑
着读,还是很不错。
作家是时代的见证人,或者好一点的,会是时代的良心。不局限于所处的环境,不谄媚
于周遭的潮流。肉体会死,文章不死。
至于语文教科书,能起到什么的人文教育?在统一教材,和大量的标准化考试中;就决
定了语文教学,能起到的作用是普及。读者的味蕾,品味过丰富的文学作品后,
就自然回不去那种味精调制出来假大空文。
我听过一个韩国的朋友提起,他在韩国读书时,也是要学鲁迅的文章。
avatar
l*z
11
恩, 基本同意, 鲁迅的散文和小说都不错, 朝花夕拾非常不错.
但就是他的时论文有几篇也不错阿, 我喜欢的<>就写的很好.
我一直认为当时鲁迅和刘和珍有一腿. 因为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的话是写不出那么感情
丰富的文章来的. 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你读了就会感同身受.

想。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的散文和小说,我是非常喜欢的;那些笔锋尖锐的时论文,小时候读起来比较晦涩
: 难懂。当然,最痛苦的,莫过于语文老师要在每一字句中抽取,解释,再归纳中心思想。
: 这是我当时比较抗拒他的文章,原因之一。但是,他大部分的小说和文集,课外自己挑
: 着读,还是很不错。
: 作家是时代的见证人,或者好一点的,会是时代的良心。不局限于所处的环境,不谄媚
: 于周遭的潮流。肉体会死,文章不死。
: 至于语文教科书,能起到什么的人文教育?在统一教材,和大量的标准化考试中;就决
: 定了语文教学,能起到的作用是普及。读者的味蕾,品味过丰富的文学作品后,
: 就自然回不去那种味精调制出来假大空文。
: 我听过一个韩国的朋友提起,他在韩国读书时,也是要学鲁迅的文章。

avatar
wh
12
主要因为刘和珍和许广平是积极参加学潮运动的同学兼好友,又都是鲁迅的学生。鲁迅
一向维护学生,又加上许广平这层关系,不免几乎有切肤之痛。

【在 l****z 的大作中提到】
: 恩, 基本同意, 鲁迅的散文和小说都不错, 朝花夕拾非常不错.
: 但就是他的时论文有几篇也不错阿, 我喜欢的<>就写的很好.
: 我一直认为当时鲁迅和刘和珍有一腿. 因为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的话是写不出那么感情
: 丰富的文章来的. 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你读了就会感同身受.
:
: 想。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