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本好书,圣雅阁朝圣之路---五百英里的精神探索#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m*h2018-01-22 08:011 楼英文名叫In Movement There Is Peace: Stumbling 500 Miles Along the Way to the Spirit
m*h2018-01-22 08:012 楼圣雅阁朝圣之路是西班牙的一条八百公里远足路,全靠步行。和其他步行路不同,这是一条非常有历史和宗教意味的朝圣路。维基上的定义:聖雅各之路或聖地牙哥朝聖之路(西班牙语:El Camino de Santiago)是前往天主教的聖地之一的西班牙北部城市聖地牙哥康波斯特拉的朝聖之路。主要指從法國各地經由庇里牛斯山通往西班牙北部之道路,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的世界遺產,也是全世界僅有的兩處「巡禮路」世界遺產,另一處是日本的「紀伊山地的靈場和參拜道」,兩古道在1998年締結為姊妹道路。历史背景:朝圣起源:朝圣之路起源于900多年前,耶稣十二宗徒之一的圣雅各(天主教译名:雅各伯/长雅各伯:Saint James the Greater、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James, son of Zebedee,简称Saint James,西语为Santiago,音译圣地亚哥/圣迭戈)。圣雅各出生于公元前5年以色列加利利的伯赛大,他的母亲撒罗米(撒罗默)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玛利亚)的妹妹,传说她在丈夫西庇太死后也跟随了耶稣。雅各、约翰两兄弟在跟随耶稣之前都曾经是施洗约翰的门徒,因脾气暴躁,两兄弟皆被耶稣称为雷霆之子。他们对于“以色列复兴”、“挣脱罗马帝国的殖民统治”以及“恢复大卫(达味)王朝的光荣”有着高度的热忱。这也是他们跟随施洗约翰或耶稣的原始动机。直到他们目睹复活的基督以后,才激发他们宣扬福音的意识与使命。当彼得(伯多禄)把船借给耶稣用,并顺服主的指示下网,圈住许多鱼时,雅各被招呼前去帮助,把鱼装满了两条船,在惊讶之时,听见主呼召的应许:“要得人如得鱼”,他便与彼得他们一同撇下所有的,跟从主耶稣,作得人的渔夫(路加福音5章:4-11)。雅各本来的个性是相当猛烈暴躁的,如有一次因撒玛利亚(撒玛黎亚)的一个村庄的人不肯接待耶稣,他就向主建议,求主从天上降火下来,烧灭这些对神的儿子侮慢的人,如古时以利亚求神用火烧死那轻慢先知的人一样(路9:51-54),所以耶稣为他取个外号,叫半尼其(Boanerges),就是雷子的意思(马可福音3:17);但后来因着耶稣的训诲和圣灵内住之改变,成为一个能接纳,宽容人的使徒。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使徒们勇敢为耶稣作见证,神迹显明,信徒相爱,使很多人归信耶稣,但更引起很多人的怨恨,而逼迫,阻挡门徒。那时的希律亚基帕王(于主后41年至44年作王),下手逼迫教会,用刀杀死雅各(使徒行传12:1-2) (公元44年7月25日以色列犹大山地)。雅各成为第一位殉道的宗徒。他后来成为西班牙、士兵、朝圣者、骑手的主保圣人。圣雅各死后人们将他的遗骨从耶路撒冷运到他生前曾经前往传道过的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海岸,并埋葬在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简称圣地亚哥),也就是现在朝圣之路的终点。圣雅各之路历史:在西班牙语中,天文学上的银河系被称作埃尔卡米诺·德·圣地亚哥。按照当地人的说法,银河系就是由那些朝圣者在奔赴圣地途中践踏起来的尘土形成的,而孔波斯特拉的本意则是“星之尘”。这种叫法的另一个来源,出自圣雅各福音第四章:圣雅各显灵于查理曼大帝的梦中,他催促这位人间的君王,赶快去到那圣地亚哥地方,将他的坟墓从摩尔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并指给他进军的路线,那就是银河系的方向。关于圣雅各朝圣之路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国(西哥特王国灭亡后在西班牙兴起的第一个基督教王国)时期。那些前往圣地亚哥的朝圣者,在返回时,都会带一枚栉孔扇贝的壳,以证明他们确实走完了朝圣之旅的全程。后来,这一举动迅速地在其他的朝圣路上得到了仿效。据文献记载,10世纪中叶,开始有西班牙以外的朝圣者翻越比利牛斯山,前往圣地亚哥朝拜,但是人数还很少。11世纪中叶以后,来自西班牙以外地区的朝圣者数量逐步增多。1092-1105年之间,第一批来自英格兰地区的朝圣者踏上了圣雅各朝圣之旅。随后,到了12世纪初期,由于战乱不断及十字军的横行,当时没有多少欧洲人能够前往耶路撒冷或罗马朝圣,便开始出现了由官方组织的大型朝圣活动。罗马教宗、圣地亚哥当地教会以及欧洲各国国王共同开始为全欧洲的朝圣者开辟一条前往西班牙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徒步抵达圣城达到忏悔和赎罪的目的。自此开始全欧洲的朝圣者源源不断地前往西班牙朝圣。12世纪时期,最热衷于组织此类朝圣活动的人,便是教皇卡利克斯特斯二世,他甚至设立了孔波斯特兰圣年,还组织编写了官方的朝圣者导引指南。这部出版于1140年的著作,时至今日,依然被许多朝圣者旅游指南之类的书引为权威参考。在这本书中,一共列举了四条从法国境内出发,然后汇聚于西班牙普恩特拉瑞那的朝圣之路。也正是从普恩特拉瑞那出发,向西经过布尔戈斯,卡里翁-德洛斯孔德斯, 萨阿贡, 莱昂, 阿斯托加,最后到达孔波斯特兰,这就是圣雅各朝圣之路的主干线。因为朝圣者数量的逐步增多,圣雅各之路沿途逐渐兴建起许多为朝圣者提供食宿的小旅馆,直接带动了沿途村镇的经济繁荣。与此同时,朝圣者还带来了一种新的宗教建筑形式,罗马式建筑——一种以仿古罗马风格拱券为基本元素的中世纪建筑。现代游客们熟悉的徽章和纪念品在当时也已经开始出售,其中最受朝圣者欢迎的,莫过于象征着天主教圣徒圣雅各的栉孔扇贝贝壳。朝圣者们将这种贝壳缀在自己的衣服上,除了表明他们作为朝圣者的身份外,还可以得到很多实际的好处,比如可以在教堂里免费借宿,有时候还能吃到免费的午餐,甚至可以当作是护身符——一般的小偷小摸慑于宗教的力量,通常都不会去招惹那些衣服上缀有贝壳的朝圣者。在到达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之前,大部分的朝圣者在路上要走好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可以想象,当人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看见教堂里圣雅各的圣像时,该会是怎样的激动。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门口的那根大石柱,因为朝拜者长年累月虔诚的抚摸,已经被摸出了深深的凹槽。法兰西王朝是当时圣雅各之路的官方保护者,因为当时前往圣地亚哥朝圣的人当中,法国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许多有进取心的法国天主教徒在朝圣的路途中逐渐改变了他们的主意,选择在西班牙境内住了下来。当时的户口档案显示圣雅各之路沿途的许多西班牙村镇中,都出现了法国名字的居民。在当时为朝圣者提供帮助的诸多大人物当中,多明各-德拉卡尔萨达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因为他的慷慨乐施,在他死后,教廷授予他“圣·多明各-德拉卡尔萨达”的尊号,今天,这个名字还是西班牙一个城镇的名字。在摩尔人统治西班牙期间,西班牙人发下誓愿,如果圣雅各能够帮助西班牙人赶走了摩尔人,他们将把自己土地上收入的一半贡献给圣雅各。后来,西班牙人真的打败了摩尔人,并将他们驱赶出西班牙。人们传说,844年5月23日克拉维霍对摩尔人穆斯林的战斗中,冲在西班牙人军队最前面、带着一面白旗,骑在马背上高举战刀帮助基督徒的那位英雄,就正是圣雅各本人(亦有说是圣雅各之子:参见摩尔杀手 圣詹姆斯马塔莫罗斯/Saint James Matamoros)。于是,西班牙人信守诺言,开始日日夜夜向圣雅各的祭坛朝贡。在十七世纪前,他是西班牙民间崇拜的圣人,称他为西班牙的守护圣人。此后,这一传说迅速扩展至整个欧洲大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天主教徒,也纷纷前来此地朝拜,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大教堂,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是徒步走完了全程。直到中世纪末期爆发黑死病,16世纪的新教改革,17世纪西班牙帝国没落以及近代战乱,圣地亚哥之路逐渐被世人淡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后来的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受当时的美国国会之命,赴巴黎筹措战争经费。1779年,当他和他的两个儿子乘坐的船抵达菲尼斯特雷时,船突然开始漏水,于是他们不得不弃船上岸,沿陆路赶往巴黎。他们当时所走的路线,基本上就是圣雅各之路这一线,只不过当时他们是反方向走的。约翰·亚当斯此行并没有停下来专程去拜访圣地亚哥,对于这一点,在他后来的自传中,他深表遗憾。约翰·亚当斯在他的自传中详细记述了18世纪时圣雅各之路上的风俗、住宿情况以及沿途听来的诸多传说:对于没能专程前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大教堂拜访一事,我一直深感遗憾。我被告知,……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大教堂的传说是这样子的:有一天晚上,一个牧羊人在那里看到一道闪光,人们相信那是胜迹显灵。随后,这消息便传到了罗马的教皇那里,人们被告知,耶稣的门徒,圣雅各的尸体就埋葬在那里。此后,人们开始在这里兴建教堂,教堂里的祭坛,就建在牧羊人看见那闪光的地方。到了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圣雅各之路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在欧洲,有少量的天主教徒开始仿效中世纪人们的作法,重新沿着这条道路,徒步前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大教堂朝圣。但当时这样做的人还很少,据统计每年也就500-600人。1987年西班牙政府特别是加利西亚大区决定重新开辟圣地亚哥之路,在欧盟推广这条自古以来的朝圣之路。1993年,圣雅各之路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之后,这条道路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1999年,沿这条道路往圣地亚哥市朝圣或者旅游的总人数已达15000多人,而2010年,人数已达27万余人。如今的圣地亚哥之路整合了自然风光、历史和文化,是欧洲非常重要的朝圣之路,也是一条非常独特的旅游线路。只要徒步最后一百公里,每天在朝圣护照上至少盖两个章,抵达圣地亚哥时就能换取为教徒准备的拉丁文朝圣证书或者为非教徒准备的旅游证书。如今圣地亚哥之路已经超越了宗教本身的含义,游客在徒步前往圣地亚哥的漫长路途中领略西班牙北部美丽的自然风光之外,还能享受美食美酒,同时能感受到朝圣者虔诚的心。朝圣者、旅行者们继续在这条路上行走,他们要么直接从家里出发,要么特意赶到那些传统的出发地,然后相约或者一个人踏上这条朝圣之路。大部分人都选择徒步的方式,也有人骑自行车,还有另外很少一些人专意模仿他们中世纪的祖先,骑着马或者驴子赶路。在这些人当中,一部分是朝圣的天主教徒,但更大多数的人并不为宗教的目的,他们要么是为了旅游,要么是为了运动,或者仅仅只是为了花几周的时间在外国的土地上做一次探险。也有一些人纯粹是为了将自己从繁忙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解放出来,而来这里做一次精神上的冒险。他们的行动可以统称为现代意义上的朝圣。朝圣的意义:教会规定信众可以借助如通过苦修、忏悔,来洗脱现世所犯下的罪孽,从而获得灵魂的救赎。因此,朝圣也被看做是一种恰当的、可以洗脱现世罪责的、进行苦修的宗教仪式。天主教百科全书里这样讲:在卡尔卡索纳的宗教法庭登记簿中……我们找到了这样一条记录:“前往以下四个地方的朝圣苦修,可以洗脱更加严重的罪责:罗马的使徒墓(圣彼得大教堂),孔珀斯特拉的圣雅各祭坛(圣地亚哥·德·孔珀斯特拉大教堂),坎特伯雷的圣托马斯墓(坎特伯雷座堂),三国王祭坛(科隆大教堂)。一直到今天,在比利时北部的法兰德斯地区,还延续着这一传统,每一年,法庭都会无罪释放一位在押罪犯,前提条件是,这名罪犯必须在看守人员的陪护下,背着沉重的背包,徒步前往圣地亚哥朝圣一次。朝圣者标记:圣雅各的贝壳(扇贝):朝圣者把它装饰在头发或者衣服上,是长途旅行的标志和见证。栉孔扇贝的壳,这种在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海岸边能够经常见到的贝壳,一直是圣地亚哥朝圣之旅的徽章。几个世纪以来,人们赋予这种贝壳各种各样的(神话的、隐喻的、现实的)象征意义,但事实上,这种贝壳符号所蕴含的最初的含义,恐怕还是源自于朝圣者在走完朝圣之路后,想在返程的之际,带一点点东西回家以示纪念这样最朴素的小小愿望。
m*h2018-01-22 08:013 楼以上是背景介绍,现在来说这本书。这本书和一般的游记有很大的不同,男女主人公都是带着精神负担上路的。男主人公一直对自己的父亲的死心怀愧疚,他的父亲是个长途远足爱好者,本来和自己一同去走阿巴拉契亚国家小径的,因自己有事不能去,他的父亲自己独自去,结果心脏病发死在路上。自己如果和他一起,可能他就不会死。男主人想通过走圣雅阁朝圣之路来纪念他。而女主人则是厌倦了心理医生的工作,她给人心里疏导,自己的心理确得不到疏导。于是两个人放弃一切,背上背包来走朝圣路。
m*h2018-01-22 08:014 楼在路上,他们开始开放心灵,和同行的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每个在路上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念的经,很有点众生皆苦的味道。大家在路上抱团取暖。在路上,人性当中美好的一面渐露,很多当地人给了他们无偿的帮助,给这些人很多鼓励。路上,女主人公的父亲被发现癌症晚期,她挣扎着要不要回去见最后一面,但是家人包括她父亲,都希望她能继续走下去,完成她自己的心愿。于是,女主人公用自己的方式向神许愿,用苦行的方式,不吃止痛药,来完成这条苦路。希望神能够给她奇迹,救好自己的父亲。路上,男主也开始纠缠于人生的意义,自困于其中。书中,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活人,不是英雄,也不是能人,不是为了证明自己什么,而是在不段的探索自己的信仰,寻求心灵的出路。最后,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精神层面的升华。而冥冥中,他们也体会到了神的存在和那种宇宙之间爱的精神。书中有不少隐喻的内容,男主因为在路上衣服染了臭虫,被咬得遍体鳞伤,于是一怒之下,他把两人的衣服放到干衣机里面,用石板堵住干衣机排气口,用大火烘烤,想杀死臭虫,结果造成火灾,烧毁了全部衣服,两人赤条条的裹在被单里面寻求帮助。结果客店主人不但没怪罪他们,还给他们找来旧衣服。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是赤条条的,这就是一个重新新生的暗喻。而重生的条件,就是苦难(臭虫),饶恕(店主)和重新开始(新衣服)。
s*r2018-01-22 08:015 楼想起来看过的一部电影《冈仁波齐》(Paths of the Soul)主要讲述了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冈仁波齐,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在藏传佛教中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尕朵觉沃山并称四大神山。而佛教中以须弥山称之:“须弥,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每年,成千上万的信徒前往这座神山朝圣,用旅途中的磨难和磕过的无数次长头来追寻自己的信仰。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v=xXrieHUY_B0
m*h2018-01-22 08:016 楼通过和神的交流和对生命的探索。达成丰盛的生命。不止是天天汲汲营营的无聊人生,而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境界。不是单纯的离开苦难,趋吉避凶,而是寻求事物的意义,寻找自己的位置。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的地方。
m*h2018-01-22 08:017 楼很有相同的地方。《冈仁波齐》也是朝圣路。精神领域是一个广阔的空间。西方在这方面,历史更久远,但是现在的书能达到那种深度的不多。【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想起来看过的一部电影《冈仁波齐》(Paths of the Soul): 主要讲述了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 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 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 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 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 冈仁波齐,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在藏传佛教中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尕朵觉沃山并: 称四大神山。而佛教中以须弥山称之:“须弥,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每年,成: 千上万的信徒前往这座神山朝圣,用旅途中的磨难和磕过的无数次长头来追寻自己的信: 仰。
wh2018-01-22 08:018 楼感想咋不写到主帖里……路。【在 m****h 的大作中提到】: 在路上,他们开始开放心灵,和同行的人分享自己的经历,: 每个在路上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念的经,很有点众生皆苦的味道。: 大家在路上抱团取暖。: 在路上,人性当中美好的一面渐露,很多当地人给了他们无偿的帮助,: 给这些人很多鼓励。: 路上,女主人公的父亲被发现癌症晚期,她挣扎着要不要回去见最后一面,: 但是家人包括她父亲,都希望她能继续走下去,完成她自己的心愿。: 于是,女主人公用自己的方式向神许愿,用苦行的方式,不吃止痛药,来完成这条苦路。: 希望神能够给她奇迹,救好自己的父亲。: 路上,男主也开始纠缠于人生的意义,自困于其中。
wh2018-01-22 08:019 楼好像很多藏民一辈子至少要磕长头去寺庙一次。想起天下无贼的结尾也是磕长头的藏民。回头看电影。【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想起来看过的一部电影《冈仁波齐》(Paths of the Soul): 主要讲述了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 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 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 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 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 冈仁波齐,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在藏传佛教中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尕朵觉沃山并: 称四大神山。而佛教中以须弥山称之:“须弥,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每年,成: 千上万的信徒前往这座神山朝圣,用旅途中的磨难和磕过的无数次长头来追寻自己的信: 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