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六一】山寨西餐和汉堡#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p*3
1
上世纪70和80年代,在上海和北京是能吃到西餐的。不过在偏远的四川山区,不要
说吃,一般人连见都没有见过。
1982年,我弟弟过7岁生日的时候,我父亲突然提议请小朋友们来吃一顿西餐庆祝
。父亲儿时吃过西餐,可是毕竟年代已经久远,而且也从来没有动手做过,所以要做这
顿西餐,基本上是凭感觉。
好在知识就是力量,我家有一本西餐菜谱。再发挥一点想象力,应该不是太难。
研究了一晚上,拟定了一个菜单。土豆沙拉,罗宋汤,炸猪排和苹果派。虽是土法炼钢
,但是规矩不能出错,前菜,汤,主菜和甜点一道不缺。
最大的困难是原材料。土豆沙拉和炸猪排比较容易,土豆猪肉和鸡蛋都不缺,蛋黄酱自
己打,没有色拉油用菜籽油代替。
罗宋汤有点麻烦,西红柿酱倒是有一罐,但是没有红菜头,最后用隔壁邻居东北大妈腌
的酸菜代替,也还说得过去。没有烤箱,苹果派是用面皮包上苹果馅放在锅里蒸熟的。
最后父亲母亲还合力在蜂窝煤炉子上用钢精锅子做出了一只蛋糕。
这桌不寻常的"寿宴"从头一天就开始准备,几乎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生日的当天,在桶子楼的楼道里摆开几张矮桌,小朋友各自从自己家里携小凳而来。菜
端上桌,绝对让人耳目一新。无奈餐桌布置和摆盘稍显逊色。汤就是连锅端出,其他的
菜也都是盛在大盆里,不但没有桌布,而且没有刀叉。不过大家用筷子照样吃得不亦乐
乎。席间不时引来邻居们参观。大部分人都没有吃过西餐,谁也不知道正宗的应该是啥
样。
孩子们回家后纷纷要求自家父母也学做。许多人来找我父亲取经。这顿西餐"寿宴",
成了邻里间一件乐事。此后一两年里大家提起依然津津乐道。
当时少数人毕竟还有过吃西餐的经验和机会,但是要说到麦当劳和汉堡包, 对绝大多数
人,包括北京上海的普通市民,那可的的确确是件闻所未闻的东西。
1984年,父亲第一次有机会去美国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他身穿为出国人员统一
订制的浅灰色西装,坐在俄勒冈州一家麦当劳餐厅的户外餐桌旁,眼望远方, 拍下了一
张意气风发的照片。

在他回国时带回的行李中,我找到一本航空公司的机上杂志。
中页是麦当劳的广告,印在很厚的卡片纸上. 正面是完全的空白,中间有五个小洞,
上面4个,下面一个。正好可以把五个手指插进去,然后翻到反面,五个手指就妥贴地
抓住一个丰满完美的BIG MAC 汉堡。碧绿的生菜,艳红的番茄,鹅黄的奶酪,连面包上
的芝麻都颗颗生动鲜明。
我对着那麦当劳的广告垂涎三尺,父亲说,这有何难,待我给你做一个解馋。
买来牛肉剁碎,洋葱,番茄,没有生菜用黄瓜替代。肉饼在平底锅上煎好。万事具备,
才发现没有圆面包。没有地方买,也没有设备和技术自制。父亲临机一动,拿一个馒头
一切两半。山寨汉堡,成了!
等到麦当劳在中国深圳开张第一家分店,那已经是1990年的事了。
前几年父亲来美小住。我和他同去麦当劳。聊起当年自制山寨汉堡的往事,两人不由相
对大笑。
avatar
p*3
2
16年写的小故事,忘了贴过没有了。供大家一笑。那时候蜂窝煤是自己做的,在院坝
里,太阳天才能做。煤粉和黄泥搅在一起,用一个脚踩的蹬子,踩一下出来一了煤饼。
晒干了搬回楼道里摞好,都是体力活儿。
avatar
m*n
3
话说,毛子菜算不算西餐?
avatar
p*3
4
应该算吧?:)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话说,毛子菜算不算西餐?
avatar
D*2
5
LIKE!!

【在 p**********3 的大作中提到】
: 上世纪70和80年代,在上海和北京是能吃到西餐的。不过在偏远的四川山区,不要
: 说吃,一般人连见都没有见过。
: 1982年,我弟弟过7岁生日的时候,我父亲突然提议请小朋友们来吃一顿西餐庆祝
: 。父亲儿时吃过西餐,可是毕竟年代已经久远,而且也从来没有动手做过,所以要做这
: 顿西餐,基本上是凭感觉。
: 好在知识就是力量,我家有一本西餐菜谱。再发挥一点想象力,应该不是太难。
: 研究了一晚上,拟定了一个菜单。土豆沙拉,罗宋汤,炸猪排和苹果派。虽是土法炼钢
: ,但是规矩不能出错,前菜,汤,主菜和甜点一道不缺。
: 最大的困难是原材料。土豆沙拉和炸猪排比较容易,土豆猪肉和鸡蛋都不缺,蛋黄酱自
: 己打,没有色拉油用菜籽油代替。

avatar
wh
6
真有意思!我们小时候都很垂涎西餐。我一个亲戚在上海一家叫红房子的西餐馆上班,
带我去吃,点了个罗宋汤,教导我舀汤时勺子要从里向外舀,喝汤时不能发出声音。当
时觉得又神秘又新奇。我妈喜欢西餐,做过很多次罗宋汤。我出国后问俄罗斯同学这道
汤,他们一个个茫然不知为何物。
后来在上海读书时,有几个上海同学的爸妈很会做色拉,自己打蛋清做色拉酱,好吃极
了。我也试过一次,但蛋清打不稠。
铁凝的《大裕女》里有很详细的对照苏联妇女杂志自做西餐和时装的情节,非常亲切。
中学有一次物理考试,我们物理老师久久站在我课桌边,吓得我以为哪道题做错了。结
果她说我包物理书用的画页上的时装不错。过几天老师就穿着自制的差不多样式的紫色
大衣来上课了。这位女老师是当时很多男生的偶像……

【在 p**********3 的大作中提到】
: 上世纪70和80年代,在上海和北京是能吃到西餐的。不过在偏远的四川山区,不要
: 说吃,一般人连见都没有见过。
: 1982年,我弟弟过7岁生日的时候,我父亲突然提议请小朋友们来吃一顿西餐庆祝
: 。父亲儿时吃过西餐,可是毕竟年代已经久远,而且也从来没有动手做过,所以要做这
: 顿西餐,基本上是凭感觉。
: 好在知识就是力量,我家有一本西餐菜谱。再发挥一点想象力,应该不是太难。
: 研究了一晚上,拟定了一个菜单。土豆沙拉,罗宋汤,炸猪排和苹果派。虽是土法炼钢
: ,但是规矩不能出错,前菜,汤,主菜和甜点一道不缺。
: 最大的困难是原材料。土豆沙拉和炸猪排比较容易,土豆猪肉和鸡蛋都不缺,蛋黄酱自
: 己打,没有色拉油用菜籽油代替。

avatar
wh
7
嚯,你也帮着做?煤饼怎么打洞?

【在 p**********3 的大作中提到】
: 16年写的小故事,忘了贴过没有了。供大家一笑。那时候蜂窝煤是自己做的,在院坝
: 里,太阳天才能做。煤粉和黄泥搅在一起,用一个脚踩的蹬子,踩一下出来一了煤饼。
: 晒干了搬回楼道里摞好,都是体力活儿。

avatar
wh
8
俄式西餐当然算啊,从东北到北京有很多俄式餐厅。梁晓声最爱写北京的莫斯科餐厅。
哈尔滨红肠也是从俄罗斯来的吧。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话说,毛子菜算不算西餐?
avatar
d*m
9
哈哈,我舀汤都是沿着碗的边沿舀。
从里向外舀的原理是什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有意思!我们小时候都很垂涎西餐。我一个亲戚在上海一家叫红房子的西餐馆上班,
: 带我去吃,点了个罗宋汤,教导我舀汤时勺子要从里向外舀,喝汤时不能发出声音。当
: 时觉得又神秘又新奇。我妈喜欢西餐,做过很多次罗宋汤。我出国后问俄罗斯同学这道
: 汤,他们一个个茫然不知为何物。
: 后来在上海读书时,有几个上海同学的爸妈很会做色拉,自己打蛋清做色拉酱,好吃极
: 了。我也试过一次,但蛋清打不稠。
: 铁凝的《大裕女》里有很详细的对照苏联妇女杂志自做西餐和时装的情节,非常亲切。
: 中学有一次物理考试,我们物理老师久久站在我课桌边,吓得我以为哪道题做错了。结
: 果她说我包物理书用的画页上的时装不错。过几天老师就穿着自制的差不多样式的紫色
: 大衣来上课了。这位女老师是当时很多男生的偶像……

avatar
wh
10
对哦,边沿的最不烫。
为什么要从里向外舀,我到现在也不知道。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我舀汤都是沿着碗的边沿舀。
: 从里向外舀的原理是什么?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