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语言学界对“您们”的讨论zt
avatar
wh
2
我中学老师说不可以用。还不能在“我”、“我们”这样的人称代词前用形容词,比如
不能说“快乐的我”。我的语言洁癖大概是被中学老师培养出来的。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集中主题,先将引发此帖的前期讨论转抄于此。
avatar
j*n
3
我看的很多港台言情小说经常有'伤感的我想跑进浴室洗出干净的我'
不过汉语现在都是北京人说了算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中学老师说不可以用。还不能在“我”、“我们”这样的人称代词前用形容词,比如
: 不能说“快乐的我”。我的语言洁癖大概是被中学老师培养出来的。

avatar
u*s
4
多哈有时候会突然您一下。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集中主题,先将引发此帖的前期讨论转抄于此。
avatar
wh
5
鄙视sentimental的文字。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的很多港台言情小说经常有'伤感的我想跑进浴室洗出干净的我'
: 不过汉语现在都是北京人说了算

avatar
j*n
6
郁闷的我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鄙视sentimental的文字。
avatar
wh
7
没有谓语宾语和句点,这是破句……你的语文基本功不咋样啊,哈哈哈。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郁闷的我
avatar
s*r
8
连hahaha都有句号呀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谓语宾语和句点,这是破句……你的语文基本功不咋样啊,哈哈哈。
avatar
wh
9
那当然!任何句子都要以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等收尾,有放必有收,做人要善始善
终。哈哈。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连hahaha都有句号呀
avatar
b*s
10
中文词汇界没有一个类似 Oxford English Corpus一类的东东,这些东西说来说去都没
有用。
http://en.wikipedia.org/wiki/Oxford_English_Corpus
当年编牛津词典的时候,发动人们群众找例句,每个词都要有来历,至少是出版过的东
西,后来有了计算机,把全球上档次的文本集中起来,编篡字典词典的也有依据可循。
几个专家不管用的,要把所有的上台面的中文文本收集起来,做一个类似Oxford
English Corpus的中文文本汇编,然后谈词汇才有依据可言。
具体说来,这个还不应该是语言学界的问题,而是词汇学界的问题。Linguists vs
Lexicographers.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集中主题,先将引发此帖的前期讨论转抄于此。
avatar
b*s
11
一点感慨,当年牛津词典第一版的时候,没有计算机,一部词典编了三十年,真是“认
真”二字呀。三十多年一部词典,十二卷。
avatar
b*s
12
一个动画电影叫做Despicable me, :-) 也不语法。看你是规定学派的还是总结学派的。
用的人多了,也就语法正确了,总结学派说。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中学老师说不可以用。还不能在“我”、“我们”这样的人称代词前用形容词,比如
: 不能说“快乐的我”。我的语言洁癖大概是被中学老师培养出来的。

avatar
d*h
13
形容词+人称代词,是从英文翻译来的吧,一股子翻译腔,但是有简洁的效果。比如说,
卑鄙的我躲在门后,听见小姑娘们的哀求,不理也不睬。
要换成地道的中文说法,是不是就长了?
我很卑鄙,所以我躲在门后。对于小姑娘的哀求,我既不理也不睬。
avatar
b*e
14
小姑娘为啥要哀求你?
展开说说您如何卑鄙了

说,

【在 d*******h 的大作中提到】
: 形容词+人称代词,是从英文翻译来的吧,一股子翻译腔,但是有简洁的效果。比如说,
: 卑鄙的我躲在门后,听见小姑娘们的哀求,不理也不睬。
: 要换成地道的中文说法,是不是就长了?
: 我很卑鄙,所以我躲在门后。对于小姑娘的哀求,我既不理也不睬。

avatar
d*h
15
漏怯了不是?一看就知道你没看过。
呵呵,就是不告诉你。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小姑娘为啥要哀求你?
: 展开说说您如何卑鄙了
:
: 说,

avatar
b*e
16
我一直很怯,大家都知道也不是啥新闻.
快点坦白

【在 d*******h 的大作中提到】
: 漏怯了不是?一看就知道你没看过。
: 呵呵,就是不告诉你。

avatar
l*m
17
您们用起来,尤其在口语中,是有些别扭,可能和上海人从不说“侬们”差不多吧。另
外,虽然北京人喜欢用您,显得比较尊重,但在很多时候是透着生分才怎么说的,甚至
,有的时候还有些挪喻成分。比如,“您没事儿吧?”,有时候,这里面的潜台词是,
“你有病吧。。。”。 真正的熟人之间,平辈儿的话,互相绝不会称呼“您”,更多
的时候,尤其是哥们之间,都是以“你丫”开头的,当然,不理解的以为是在骂人呢。
。。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集中主题,先将引发此帖的前期讨论转抄于此。
avatar
h*i
18
您类似英语里的you,单复数都这一个字
我小时候老师就这么教的
您们...听着就别扭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集中主题,先将引发此帖的前期讨论转抄于此。
avatar
j*n
19
怹最近我也见到不少用的
网络不仅创造词语也给古代的字以新生命,如冏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您类似英语里的you,单复数都这一个字
: 我小时候老师就这么教的
: 您们...听着就别扭

avatar
b*s
20
其实,这个翻译腔很有传统。五四以后的白话文都有很重的翻译腔,后来,恶心恶心着
,大家就习惯了。其实,就现代汉语白话来说,还是有很重的西文语法构造痕迹,特别
是句式上,参见鲁迅的一些句法结构。
水浒传那个时候的白话就没有这么重的翻译腔,但是我们现在来看,反而不自然了,觉
得quaint。
英文里面,像Lucky you这样的用法也是不正式的,试着说一下lucky them看看?
还有就是,在英文里面关于词汇问题争来争去,编辑们最后就拿出OED,国际最终权威
。现在中文词汇界好像还没有这样一个最终权威。以前的康熙字典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权
威程度。

说,

【在 d*******h 的大作中提到】
: 形容词+人称代词,是从英文翻译来的吧,一股子翻译腔,但是有简洁的效果。比如说,
: 卑鄙的我躲在门后,听见小姑娘们的哀求,不理也不睬。
: 要换成地道的中文说法,是不是就长了?
: 我很卑鄙,所以我躲在门后。对于小姑娘的哀求,我既不理也不睬。

avatar
b*s
21
有时候听收音机里面大家八卦,听众打电话进去说,我很讨厌现在的人新造的词,等等
。然后,主持人就翻字典,说,非也,这个其实是经典用法,1600年Caxton用过这个短
语耶!然后把OED上的例句读一便,听众[email protected]#$
当时就像到了中文里面的这个"冏"字。但是这个字和古字也差太多了,拿出来的例句肯
定说明不了新意。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怹最近我也见到不少用的
: 网络不仅创造词语也给古代的字以新生命,如冏

avatar
j*n
22
我有个同事把最新的两个技术词汇各砍一半拼起来组成一个新词,其中一半还用德国拼
法,然后写了很多文章介绍这个词(和它的概念),然后被macquarie词典收了,成为该词(
也许很快成为一个学科?)的鼻祖,好象最近在努力上oxford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时候听收音机里面大家八卦,听众打电话进去说,我很讨厌现在的人新造的词,等等
: 。然后,主持人就翻字典,说,非也,这个其实是经典用法,1600年Caxton用过这个短
: 语耶!然后把OED上的例句读一便,听众[email protected]#$
: 当时就像到了中文里面的这个"冏"字。但是这个字和古字也差太多了,拿出来的例句肯
: 定说明不了新意。

avatar
b*s
23
不要吊胃口,什么词,说来听听。这个马氏词典是澳洲的韦氏?
记得科幻大老Asimov很骄傲的一件事迹就是OED收录了他的Robotics一词,回忆录里面
感觉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这个OED是国际英语权威。
中文的新词好像都是民间创作,没有字典给credit和例句的。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有个同事把最新的两个技术词汇各砍一半拼起来组成一个新词,其中一半还用德国拼
: 法,然后写了很多文章介绍这个词(和它的概念),然后被macquarie词典收了,成为该词(
: 也许很快成为一个学科?)的鼻祖,好象最近在努力上oxford

avatar
j*n
24
Uberveillance or Überveillance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要吊胃口,什么词,说来听听。这个马氏词典是澳洲的韦氏?
: 记得科幻大老Asimov很骄傲的一件事迹就是OED收录了他的Robotics一词,回忆录里面
: 感觉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这个OED是国际英语权威。
: 中文的新词好像都是民间创作,没有字典给credit和例句的。

avatar
j*n
25
恩,麦夸里是澳纽英语的权威
收录很多非主流(或者大洋洲)的俚语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要吊胃口,什么词,说来听听。这个马氏词典是澳洲的韦氏?
: 记得科幻大老Asimov很骄傲的一件事迹就是OED收录了他的Robotics一词,回忆录里面
: 感觉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这个OED是国际英语权威。
: 中文的新词好像都是民间创作,没有字典给credit和例句的。

avatar
b*s
26
老是看见网上说 Ubergeek,呵呵。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Uberveillance or Überveillance
avatar
wh
27
规定学派好像是prescriptive?总结学派是不是也叫惯用学派,descriptive?以前学
过词典学,都忘了。以前老师说编英汉词典,还没有现在的电脑,所有例句都写在小纸
片上,夏天不敢开电风扇,怕把小纸片吹飞,一群人汗流浃背地干活,非常辛苦。老师
说现在的年轻人干不了编字典这样枯燥的活。不过还是收了好几个搞字典学的学生,也
都是不错的年轻人。

的。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动画电影叫做Despicable me, :-) 也不语法。看你是规定学派的还是总结学派的。
: 用的人多了,也就语法正确了,总结学派说。

avatar
wh
28
哈哈,赞普及口语常识!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您们用起来,尤其在口语中,是有些别扭,可能和上海人从不说“侬们”差不多吧。另
: 外,虽然北京人喜欢用您,显得比较尊重,但在很多时候是透着生分才怎么说的,甚至
: ,有的时候还有些挪喻成分。比如,“您没事儿吧?”,有时候,这里面的潜台词是,
: “你有病吧。。。”。 真正的熟人之间,平辈儿的话,互相绝不会称呼“您”,更多
: 的时候,尤其是哥们之间,都是以“你丫”开头的,当然,不理解的以为是在骂人呢。
: 。。

avatar
wh
29
这字念啥?google拼音里找不到。我中学同桌给我的毕业留言里用过女字旁的她下面加
心,说表示尊称。他大概是首创吧,那时候很早了。囧的古汉语是什么意思?这些网络
用语我都不用的。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怹最近我也见到不少用的
: 网络不仅创造词语也给古代的字以新生命,如冏

avatar
wh
30
uber是啥?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老是看见网上说 Ubergeek,呵呵。
avatar
b*s
31
就是Super-duper,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uber是啥?
avatar
d*i
32
就是德语的über,over的意思。英语一般借来作super解。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uber是啥?
avatar
b*s
33
囧,現為網絡用詞中的象形字,被歸為火星文的一種。本是漢語古字,現今屬生僻字,
是個象形字;粵音「炯」(「炯炯有神」的「炯」;古意解作「皓明」、「光明」。
這個字在過去一直並不普及,直至2008年因其字的型態像一個無奈的表情,才被華人網
民發揚光大,漸漸成為了網絡社群間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字念啥?google拼音里找不到。我中学同桌给我的毕业留言里用过女字旁的她下面加
: 心,说表示尊称。他大概是首创吧,那时候很早了。囧的古汉语是什么意思?这些网络
: 用语我都不用的。

avatar
wh
34
德语的b发v的音吗?西班牙语是不是这样?以前学过一点点西班牙语,现在全忘了。

【在 d**i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德语的über,over的意思。英语一般借来作super解。
avatar
wh
35
明白了,还是古意好,哈哈。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囧,現為網絡用詞中的象形字,被歸為火星文的一種。本是漢語古字,現今屬生僻字,
: 是個象形字;粵音「炯」(「炯炯有神」的「炯」;古意解作「皓明」、「光明」。
: 這個字在過去一直並不普及,直至2008年因其字的型態像一個無奈的表情,才被華人網
: 民發揚光大,漸漸成為了網絡社群間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

avatar
d*h
36
LUCKY THEM倒是没人说,LUCKY ME还是有的。
现在英语里头还有很多从其他语言演变来的词,上回看报纸看到“KETOU”,我还愣了
老半天。
还有那个从日语里来的“koan”,你知道应该怎么用中文解释才好么?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这个翻译腔很有传统。五四以后的白话文都有很重的翻译腔,后来,恶心恶心着
: ,大家就习惯了。其实,就现代汉语白话来说,还是有很重的西文语法构造痕迹,特别
: 是句式上,参见鲁迅的一些句法结构。
: 水浒传那个时候的白话就没有这么重的翻译腔,但是我们现在来看,反而不自然了,觉
: 得quaint。
: 英文里面,像Lucky you这样的用法也是不正式的,试着说一下lucky them看看?
: 还有就是,在英文里面关于词汇问题争来争去,编辑们最后就拿出OED,国际最终权威
: 。现在中文词汇界好像还没有这样一个最终权威。以前的康熙字典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权
: 威程度。
:

avatar
b*s
37
这个公案,我上个月还考过我的一个同事,她信佛。我就给她讲Koan,结果她说她唯独
不好禅。
Ketou不常见,但是Kowtow确多见。记得原来看《Kiss me, Kate》里面的那两个打手唱
到Kowtwo的时候就觉得很好笑。

【在 d*******h 的大作中提到】
: LUCKY THEM倒是没人说,LUCKY ME还是有的。
: 现在英语里头还有很多从其他语言演变来的词,上回看报纸看到“KETOU”,我还愣了
: 老半天。
: 还有那个从日语里来的“koan”,你知道应该怎么用中文解释才好么?

avatar
b*s
38
德语如果把b发成v,那么柏林就是佛林了。
巴伦西亚和瓦伦西亚搞混得多,那个地方靠近Catalan,呵呵。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德语的b发v的音吗?西班牙语是不是这样?以前学过一点点西班牙语,现在全忘了。
avatar
j*n
39
说起catalan觉得barcelona确实应该独立出来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德语如果把b发成v,那么柏林就是佛林了。
: 巴伦西亚和瓦伦西亚搞混得多,那个地方靠近Catalan,呵呵。

avatar
b*s
40
这个不是当年Dr Johnson编字典的窘相吗?那个还是1750年代的事情了。热天光膀子写
注释,而且很多例句是自己写的,有些例句还很搞笑,不像后来的牛津字典,都是出版
过的例句。
当年牛津第一版的时候,号召公众抄例句在小纸条上,然后寄给编者。
看看英文字典,牛津就有好多版本,几年就更新一次。
韦氏大学词典都十二版了,然后就是美国遗产,英国朗曼,钱伯斯等等,跟更新很频繁
。中文字典呢?一部小小的新华字典多少年都没有更新了。
单卷,两千页左右的中文简明词典很少,几乎没有对应于韦氏大学和NOAD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这样的中型版本。
十二卷本的中文大辞典好像也有好一阵子没有修订了。不知道在那里能否找得到那个“
您们”。
好像在汉语界,大家对于中文大辞典也没有英语世界里对OED的尊崇程度:是个图书馆
就要有一套OED。中国只有很好的图书馆才会有一套汉语大词典,个人拥有的就更少了
。所以也没有拿它太当回事。民间普及率太低。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规定学派好像是prescriptive?总结学派是不是也叫惯用学派,descriptive?以前学
: 过词典学,都忘了。以前老师说编英汉词典,还没有现在的电脑,所有例句都写在小纸
: 片上,夏天不敢开电风扇,怕把小纸片吹飞,一群人汗流浃背地干活,非常辛苦。老师
: 说现在的年轻人干不了编字典这样枯燥的活。不过还是收了好几个搞字典学的学生,也
: 都是不错的年轻人。
:
: 的。

avatar
b*s
41
有趣的是,对比牛津和汉语大词典的命名很有趣,虽说牛津篇幅更大一些,但是人家命
名就是《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汉语大词典一定要加上一个“大”字,有点
拼命吆喝的意思。
回头看看中文翻译的西片,本来很低调的片名,就给翻译成了火爆不得了的中文片名。
没有低调understatement的传统。
avatar
h*i
42
我认为作为词典或字典,有从袖珍词典到小词典到词典到大词典到辞海的区别挺好的,
读者可以对其收录的词汇量有很直观的预期。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有趣的是,对比牛津和汉语大词典的命名很有趣,虽说牛津篇幅更大一些,但是人家命
: 名就是《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汉语大词典一定要加上一个“大”字,有点
: 拼命吆喝的意思。
: 回头看看中文翻译的西片,本来很低调的片名,就给翻译成了火爆不得了的中文片名。
: 没有低调understatement的传统。

avatar
b*s
43
但是这个辞海没有大辞典大,岂不成了误导?
汉语大词典十二卷,二十二本,辞海才一本,两千多页,难道不是海口?
辞海撑死了只算是一本中型案头参考书,但是名字可大气了,就一点也不直观,还是汉语里面喜欢夸张的传统作怪。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认为作为词典或字典,有从袖珍词典到小词典到词典到大词典到辞海的区别挺好的,
: 读者可以对其收录的词汇量有很直观的预期。

avatar
d*h
44
wow~
bos好专业,你是专门学语言学的么?
avatar
d*h
45
Koan,这个词,我很难理解清楚,总像是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在那里,隔着块毛玻璃似
的,看不透彻。网上的解释更是宽泛,不切要点。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公案,我上个月还考过我的一个同事,她信佛。我就给她讲Koan,结果她说她唯独
: 不好禅。
: Ketou不常见,但是Kowtow确多见。记得原来看《Kiss me, Kate》里面的那两个打手唱
: 到Kowtwo的时候就觉得很好笑。

avatar
c*d
46
怹 t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字念啥?google拼音里找不到。我中学同桌给我的毕业留言里用过女字旁的她下面加
: 心,说表示尊称。他大概是首创吧,那时候很早了。囧的古汉语是什么意思?这些网络
: 用语我都不用的。

avatar
wh
47
噢,多谢。查了一下,发第一声。好像不是网络新兴用语,是北京俗语:
tān〈方〉“他”的敬称。
在北京的土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至今还活跃在北京人口头上,有些则已难
觅踪影。例如“怹”字,这便是老北京人对第三人称——也就是“他”的敬称。“怹”
的读音为“摊”,用在对长辈、上司或尊敬的人的称呼上。
tān
基本字义
1. 方言,他(含尊敬意):张老师虽然八十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
详细字义
1. 〈代〉
〈方〉∶“他”的敬称 [he]
四嫂,您忙您的活儿,我是个闲人,我来伺候怹。——老舍《龙须沟》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怹 tan
avatar
wh
48
中文比较雅,比如廊桥遗梦、魂断蓝桥、乱世佳人这样的译法。英文原名显得比较
bland。各有各的语言习惯和欣赏口味。火爆大概是市场化倾向,中文倒未必都是火爆
的。大词典也的确大,十二卷。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有趣的是,对比牛津和汉语大词典的命名很有趣,虽说牛津篇幅更大一些,但是人家命
: 名就是《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汉语大词典一定要加上一个“大”字,有点
: 拼命吆喝的意思。
: 回头看看中文翻译的西片,本来很低调的片名,就给翻译成了火爆不得了的中文片名。
: 没有低调understatement的传统。

avatar
wh
49
辞海和大词典方向不同,词典以字词为主,辞海兼收百科,有点像大英百科全书了(你
看西方也有“大”,哈哈),所以称海,有囊括之意吧。

汉语里面喜欢夸张的传统作怪。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这个辞海没有大辞典大,岂不成了误导?
: 汉语大词典十二卷,二十二本,辞海才一本,两千多页,难道不是海口?
: 辞海撑死了只算是一本中型案头参考书,但是名字可大气了,就一点也不直观,还是汉语里面喜欢夸张的传统作怪。

avatar
wh
50
那倒是。那个uber是发b音吗?有没有b发v音的?西班牙语应该有,忘了有什么规律,
比如是不是元音后面的b发v音。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德语如果把b发成v,那么柏林就是佛林了。
: 巴伦西亚和瓦伦西亚搞混得多,那个地方靠近Catalan,呵呵。

avatar
wh
51
johnson很有文学才能,很多例句写得非常有趣。在伦敦时还去过他的故居。
我的新华字典是71版的,前面的说明是“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哈哈。字典词典学西方比较发达吧,中国的很多人文学术都是在近现代借鉴发展起西
方的体系;之前也发达,不过发展方向不一样。中国古典字典词典学我就一窍不通了,
像康熙字典四库全书那些是怎么收集整理的,体系如何,和西方字典学有否共通之处。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不是当年Dr Johnson编字典的窘相吗?那个还是1750年代的事情了。热天光膀子写
: 注释,而且很多例句是自己写的,有些例句还很搞笑,不像后来的牛津字典,都是出版
: 过的例句。
: 当年牛津第一版的时候,号召公众抄例句在小纸条上,然后寄给编者。
: 看看英文字典,牛津就有好多版本,几年就更新一次。
: 韦氏大学词典都十二版了,然后就是美国遗产,英国朗曼,钱伯斯等等,跟更新很频繁
: 。中文字典呢?一部小小的新华字典多少年都没有更新了。
: 单卷,两千页左右的中文简明词典很少,几乎没有对应于韦氏大学和NOAD (New
: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这样的中型版本。
: 十二卷本的中文大辞典好像也有好一阵子没有修订了。不知道在那里能否找得到那个“

avatar
b*s
52
这个大英,也就是中译有个大字,英文可是简单的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呀。
不过,把辞海比大英,也太委屈大英了吧,辞海才一本两千页,大英可是三十二卷的一
个书架呀。大英的缩写本也要比辞海大吧。
中文里面加个“大”字可算是习惯了,哈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辞海和大词典方向不同,词典以字词为主,辞海兼收百科,有点像大英百科全书了(你
: 看西方也有“大”,哈哈),所以称海,有囊括之意吧。
:
: 汉语里面喜欢夸张的传统作怪。

avatar
b*s
53
这个新华字典还真是普及,号称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字典。美国,最常见的还是大一号的
,两千页左右的那种,例如,韦氏大学十一和十二版,然后是美国遗产,牛津的NOAD也
是差不多规格的,一般是二十万个词条左右,两千页上下。新华字典那样的小词典估计
只是给初中生用的,没有什么市场。
可能是日常中文词汇不大,大家一般用不着大辞典?英文里面一个意思,通常一二十个
同义词,作者写东西还需要一个同义词词典(Thesaurus)来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
所以同样的东西,New York Post是一个写法,一个词汇组,New York Time写又是一个
写法,另外一套词汇,New Yorker写出来又是一个风格,完全是另外一套词汇,词典不
够大还真是不行。中文里面,即使是的文学评论类,也是用词用字一般,不至于把读者
都送去查字典。
中文的出版物词汇一般都普通都是新华字典包含的常见词汇,没有像纽约客那样的经常
搞些大字来玩玩,例如行文之间突然来一个Omphaloskepsis,很多人就要去翻字典了,:
-)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johnson很有文学才能,很多例句写得非常有趣。在伦敦时还去过他的故居。
: 我的新华字典是71版的,前面的说明是“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 ,哈哈。字典词典学西方比较发达吧,中国的很多人文学术都是在近现代借鉴发展起西
: 方的体系;之前也发达,不过发展方向不一样。中国古典字典词典学我就一窍不通了,
: 像康熙字典四库全书那些是怎么收集整理的,体系如何,和西方字典学有否共通之处。

avatar
j*n
54
大英是british习惯下来的
EB也有翻译成不列颠百科全书的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大英,也就是中译有个大字,英文可是简单的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呀。
: 不过,把辞海比大英,也太委屈大英了吧,辞海才一本两千页,大英可是三十二卷的一
: 个书架呀。大英的缩写本也要比辞海大吧。
: 中文里面加个“大”字可算是习惯了,哈哈。

avatar
r*j
55
从理论上来说 您后面可以加们 表示复数。但是实践里很少用的一个原因,我猜可能是
读音的问题,两个字鼻音都非常重,读起来很别扭。
avatar
d*g
56
辞海也是好多本吧? 我姥爷80年左右就去世了, 他有过一本辞海, 就留给我姐了. 我后
来大些了翻看过, 发现上面只有很小一部分. 我爸说全的要有好多本呢, 姥爷就买了这
一本.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大英,也就是中译有个大字,英文可是简单的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呀。
: 不过,把辞海比大英,也太委屈大英了吧,辞海才一本两千页,大英可是三十二卷的一
: 个书架呀。大英的缩写本也要比辞海大吧。
: 中文里面加个“大”字可算是习惯了,哈哈。

avatar
b*s
57
后来搞了一个所谓的缩印本,用小字体,一本就放下了。以前有三卷本的,两卷本的。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辞海也是好多本吧? 我姥爷80年左右就去世了, 他有过一本辞海, 就留给我姐了. 我后
: 来大些了翻看过, 发现上面只有很小一部分. 我爸说全的要有好多本呢, 姥爷就买了这
: 一本.

avatar
b*s
58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父亲送给我辞海的缩印本。我一直有拿字典词典做消遣读物的习惯
。后来来美国的时候,装箱的时候还犹豫了很久,终于没有装箱到美国:虽说是缩印本
,还是太大太沉。
上次回国的时候,还看见这本辞海在我以前的书架上,有些泛黄了,以前还以为字典纸
是不会泛黄的,
在我父亲的书架上,还有一本二十年代的《王云五字典》,纸张都非常脆了。四角号码
排序的,二十年代的注释现在读起来读起来还是觉得饶有趣味。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后来搞了一个所谓的缩印本,用小字体,一本就放下了。以前有三卷本的,两卷本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