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l*r
1 楼
天天上网,我没法不知道韩寒;但我对他一直不太感冒。究其缘由,大概是因为他粉丝
太多。每当他做点什么,或者说点什么,后面总有一堆人摇旗呐喊助威。这让他不太像
一位作家,而更像是明星甚至宗教领袖(哦,他本来就是“意见领袖”)。
《1988》是我读的第一部韩寒的小说,我想自己判断一下,他到底算不算作家,是不是
个好作家。读后的感想,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我喜欢这部小说;情
理之中——从文学的角度讲,小说写得并不好,这么多粉丝的人,果然很难认真的写作。
先从小说的几大方面来说——
1.结构。立体的,三维坐标。X轴是“我”在路上开车,碰见的人和事。Y轴是妓女娜娜
讲述个人经历。Z是我的回忆。娜娜是我在路上碰上的,并且把她接上了车,所以X和Y
之间的平面很自然。但我的回忆有时来得有点突兀,XZ平面显得生硬些。而YZ平面上只
有一个点,就是头牌妓女孟欣童,且这个点来得十分刻意,更像是作者结构上的需要。
总的来说《1988》的结构符合文学作品的标准,比网上满天飞的原创文学好一些。
2.情节。小说情节有编的痕迹,但是还算自然和有趣,有不少好的细节,可惜总的来说
太单薄。(如果韩寒不是韩寒,给文学杂志投稿,会不会收到一个编辑回复——建议改
为中篇?——这恐怕还算幸运的了。)另外,为了主题的需要,作者宁可牺牲情节的说
服力。比方说主人公童年因收听敌台收音机被收去检查,同学的父亲因饰演蒋介石文革
受批判,小学毕业却在模仿小虎队,刚工作女朋友就被制片潜规则。80年的小朋友活得
还真坎坷。
3.语言。韩寒在序言里说,他在这部小说里用新的语言写作。我没读过他的其他小说,
不知道新在哪里。在我看来,《1988》里的语言就是韩寒标志性的语言,很有个人风格
,其他人如果也这么说话,我会觉得是在模仿。不过这部小说的语言比他博客里那些杂
文的语言姿态更平和,陈述更精炼。也许这是作者成熟的标志?
摘抄一下我喜欢的一段:
“其实温水煮不了青蛙的,不要以为现实可以改变你,不要被黑夜染黑,你要做你
自己,现实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大,现实不过是只纸老虎……
砰的一声巨响。孟孟赶在青蛙往外跳之前,一把用盖子扣住了锅,旋即把火开到最
大,青蛙则在里面乱跳,我看得心惊胆战。
孟孟一手用力按住,一边转身直勾勾地看着我,说,这才是现实。”
4.人物。小说里直接出现的只有两个主要人物:我和娜娜,对其他人的描写都在回忆里
完成。比脸谱式人物强的是,这些人物都不格式化,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和语言;但还
是平面单色的。最失败的是娜娜,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承担里控诉社会和歌颂人性的作用
,于是她的一切行为都为此服务。看到娜娜要送孩子去朝鲜留学的那段,我叹息,韩寒
你早过了17岁写《三重门》的年纪,怎么还这么容易用力过猛暴露自己呢?
5.主题。《1988》的主题大约和韩寒的那些杂文博客差不多,批判社会。这个旗帜如此
鲜明,说它是部主题先行的小说应该不算过分。同时,我一向以为,凡主题先行的作品
,都算不上好的文学作品。然而,这也正是我喜欢这部小说的原因。
我今年看了两本《小说月报》,一本《十月》,半本《收获》。这几十篇小说里,去掉
某些小说的作者也许是编辑的朋友,剩下的一半以上都有值得学习的文学技巧。学些什
么呢?这个比喻很精彩,那个结尾包袱甩得不错,方言用得很地道……看的时候或许会
这么想,其实看完全忘了。很遗憾的说,如今文学刊物上的作品,大多是些缺乏生命力
的作品。引一位《人民文学》的编辑的话,“绝大多数小说可有可无。单挑出来看,你
不能说很多小说写得差,但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它们的确没什么意思……在这些写作中
,你看不见作家内在的焦虑和彷徨,看不到他对这个世界怀有困惑和疑问,他像转述佛
经一样写小说,看似熙熙攘攘满篇的人间烟火,实则两眼空洞,什么都没有‘看见’。
如果把“不平则鸣”作为文学的定义之一,那你就会明白他对这个世界其实无话可说。”
这段话说得很好,反过来就是为什么我喜欢《1988》——在那么多作家对世界无话可说
的时候,韩寒想和世界谈谈。小说一开头,说到为什么我和妓女睡觉,因为我开了门,
见着她脸了就不好意思拒绝她(虽然她长相普通)。这简单一笔,就比要通过审查的文
学杂志上的小说真诚和出彩。之后像是火力散射,韩寒开始对着社会开火。虽然他东打
一枪,西打一炮,让我不清楚他最大的不平在哪里(韩寒没上过大学,没有老师对他说
,写论文要挑一个小的主题写,一篇论文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起一个吓人的标题,然后
泛泛而谈),但不得不说,他说的都搔到了社会的痒处。
就《1988》来看,韩寒不是一个成熟的作家,甚至不够敬业。一个人写了这么多万字,
才写到这个份上,我猜想他也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是当文学已经成为社会的智
齿,拔之痛苦,留之无用,我和韩寒的千万粉丝一样,宁可听听这位意见领袖跟世界谈
些什么。
太多。每当他做点什么,或者说点什么,后面总有一堆人摇旗呐喊助威。这让他不太像
一位作家,而更像是明星甚至宗教领袖(哦,他本来就是“意见领袖”)。
《1988》是我读的第一部韩寒的小说,我想自己判断一下,他到底算不算作家,是不是
个好作家。读后的感想,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我喜欢这部小说;情
理之中——从文学的角度讲,小说写得并不好,这么多粉丝的人,果然很难认真的写作。
先从小说的几大方面来说——
1.结构。立体的,三维坐标。X轴是“我”在路上开车,碰见的人和事。Y轴是妓女娜娜
讲述个人经历。Z是我的回忆。娜娜是我在路上碰上的,并且把她接上了车,所以X和Y
之间的平面很自然。但我的回忆有时来得有点突兀,XZ平面显得生硬些。而YZ平面上只
有一个点,就是头牌妓女孟欣童,且这个点来得十分刻意,更像是作者结构上的需要。
总的来说《1988》的结构符合文学作品的标准,比网上满天飞的原创文学好一些。
2.情节。小说情节有编的痕迹,但是还算自然和有趣,有不少好的细节,可惜总的来说
太单薄。(如果韩寒不是韩寒,给文学杂志投稿,会不会收到一个编辑回复——建议改
为中篇?——这恐怕还算幸运的了。)另外,为了主题的需要,作者宁可牺牲情节的说
服力。比方说主人公童年因收听敌台收音机被收去检查,同学的父亲因饰演蒋介石文革
受批判,小学毕业却在模仿小虎队,刚工作女朋友就被制片潜规则。80年的小朋友活得
还真坎坷。
3.语言。韩寒在序言里说,他在这部小说里用新的语言写作。我没读过他的其他小说,
不知道新在哪里。在我看来,《1988》里的语言就是韩寒标志性的语言,很有个人风格
,其他人如果也这么说话,我会觉得是在模仿。不过这部小说的语言比他博客里那些杂
文的语言姿态更平和,陈述更精炼。也许这是作者成熟的标志?
摘抄一下我喜欢的一段:
“其实温水煮不了青蛙的,不要以为现实可以改变你,不要被黑夜染黑,你要做你
自己,现实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大,现实不过是只纸老虎……
砰的一声巨响。孟孟赶在青蛙往外跳之前,一把用盖子扣住了锅,旋即把火开到最
大,青蛙则在里面乱跳,我看得心惊胆战。
孟孟一手用力按住,一边转身直勾勾地看着我,说,这才是现实。”
4.人物。小说里直接出现的只有两个主要人物:我和娜娜,对其他人的描写都在回忆里
完成。比脸谱式人物强的是,这些人物都不格式化,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和语言;但还
是平面单色的。最失败的是娜娜,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承担里控诉社会和歌颂人性的作用
,于是她的一切行为都为此服务。看到娜娜要送孩子去朝鲜留学的那段,我叹息,韩寒
你早过了17岁写《三重门》的年纪,怎么还这么容易用力过猛暴露自己呢?
5.主题。《1988》的主题大约和韩寒的那些杂文博客差不多,批判社会。这个旗帜如此
鲜明,说它是部主题先行的小说应该不算过分。同时,我一向以为,凡主题先行的作品
,都算不上好的文学作品。然而,这也正是我喜欢这部小说的原因。
我今年看了两本《小说月报》,一本《十月》,半本《收获》。这几十篇小说里,去掉
某些小说的作者也许是编辑的朋友,剩下的一半以上都有值得学习的文学技巧。学些什
么呢?这个比喻很精彩,那个结尾包袱甩得不错,方言用得很地道……看的时候或许会
这么想,其实看完全忘了。很遗憾的说,如今文学刊物上的作品,大多是些缺乏生命力
的作品。引一位《人民文学》的编辑的话,“绝大多数小说可有可无。单挑出来看,你
不能说很多小说写得差,但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它们的确没什么意思……在这些写作中
,你看不见作家内在的焦虑和彷徨,看不到他对这个世界怀有困惑和疑问,他像转述佛
经一样写小说,看似熙熙攘攘满篇的人间烟火,实则两眼空洞,什么都没有‘看见’。
如果把“不平则鸣”作为文学的定义之一,那你就会明白他对这个世界其实无话可说。”
这段话说得很好,反过来就是为什么我喜欢《1988》——在那么多作家对世界无话可说
的时候,韩寒想和世界谈谈。小说一开头,说到为什么我和妓女睡觉,因为我开了门,
见着她脸了就不好意思拒绝她(虽然她长相普通)。这简单一笔,就比要通过审查的文
学杂志上的小说真诚和出彩。之后像是火力散射,韩寒开始对着社会开火。虽然他东打
一枪,西打一炮,让我不清楚他最大的不平在哪里(韩寒没上过大学,没有老师对他说
,写论文要挑一个小的主题写,一篇论文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起一个吓人的标题,然后
泛泛而谈),但不得不说,他说的都搔到了社会的痒处。
就《1988》来看,韩寒不是一个成熟的作家,甚至不够敬业。一个人写了这么多万字,
才写到这个份上,我猜想他也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是当文学已经成为社会的智
齿,拔之痛苦,留之无用,我和韩寒的千万粉丝一样,宁可听听这位意见领袖跟世界谈
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