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明:关于死的思考一——张纯如#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e*5
1 楼
CND 首页的左下方是网上的书店,长年陈列着的就一本书《The Rape of Nanking》,
即中文的《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住在北聖荷西,离我家仅一箭之遥;她经常去的
硅谷西部聖安東尼牧場,也是我心仪的山林;和这样一个伟大女性如此接近,让我骄傲。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留下遗书:“希望家人记住她患病以前的样子——全心投入生活
,献身她的事业、写作和家庭”,遂以36岁的英年骤然离世。九天后,斯潘格勒殡仪馆
门口的草坪上安置着她的遗像,大堂两侧陈列着新书发表会的海报、霍普金斯大学学位
证书、《读者文摘》封面的肖像、她做新娘的、初为人母的相片、以及她与前总统克林
顿夫妇的合影。衰老的爹娘肃立迎着前来瞻仰遗容的人们,眼里没有一滴泪,那是泪尽
的干涸;脸上没有一点表情,那是情尽的麻木。丈夫道格拉斯和弟弟守在灵柩边、紧紧
地握着每一个人的手。再往前走,赫然见到上半截开启的棺木和置于棺内的遗体。仅一
尺之遥,但那是无法逾越的阴阳界。几天前,那还是生命、灵性,女儿、姐妹、妻子、
母亲,中华精英;现在陈列着的却是个物体。或许因伤,面目似乎是重做的,看不见灿
烂的笑容、看不到逼人的英气,倒是柔美的秀发活生生的。为感受那纯洁如冰雪的灵性
,我用颤抖的心轻轻地抚摸那漆黑的长长的秀发。
事发前夜,纯如独自开车进山,转天凌晨把車停在一家叫“貓”的餐厅附近吞枪自尽。
那一带是她与夫婿打算买屋居住的地方,他们常在那儿流连、饱餐山涧丛林的的秀色。
纯如爱猫,七岁开始养的一个叫“塔西”的猫,和她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她选择了这
样一个山林、这样一个叫“猫”的店附近,在那漫长的生死线上痛苦地挣扎九个小时之
后 ……。
生命只有一次,蝼蚁尚且贪生,自杀是个非常可怕的字眼,一直饱受社会的谴责,死者
亲属隐恶扬善,羞于启齿、不敢轻言其自杀。其实 Peter Jennings 和 Jacqueline
Kennedy 都是自杀身亡。跟张纯如不同,他们身患绝症,没有康复的希望,活着自己受
罪、透支亲情。耶鲁大学教授 Shelly Kagan说,人到了这个份上,有自杀的权力,此
极端行为也应当得到尊重。但英年的张纯如时年36岁,有多少伟人的职业生涯和艺术生
命还没有开始,也有多少伟人在这个本命年死于非命:玛丽莲梦露、李小龙、莫扎特、
亚历山大大帝……。张纯如的父母都姓张,都是哈佛的科学博士。两个张家世代期盼,
世纪奋斗,终于有了各自的博士。两个张家最优秀的子女联姻,有了共有的结晶——几
十年、亿万人中的精英。可她,在这样的风华年纪、用这样极端的手段结束并不完全属
于她自己的生命。说一句不该说的、对逝者不敬的话:太野蛮、太残忍。
张纯如拿到电脑学位后,却投身自幼喜爱的写作。22岁在霍普鲁斯大学进修时出书,被
多家报刊聘请,但她选择当职业作家。搞文学艺术的、尤其是天分极高的人,大都有着
无意识、下意识的感知。也往往借此汲取思想、捕捉灵感、练字造句、编织梦境。长年
侵淫、游荡、放纵在那个国度,往往导致精神错乱与崩溃。这样的例子有舒曼、尼采、
梵谷;顾城、海子、戈麦。作为成功的作家,她也经不得挫折,历时三年、删改多次的
第三本巨制《美国的华人》远没有《南京大屠杀》轰动,在一次冷清的新书发布会之后
她崩溃了。此后一年时有反复,终未痊愈。
家人选择了她喜爱的山林、聖安東尼牧場的南侧,一个叫做天堂大门的墓地。墓碑上有
她的玉照和一行字:妻子、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1968- 2004。
我常去圣安东尼牧场,爬上Black Mountain 巅峰远眺,斯坦福大学就在脚下。远足总
独行,累了睡在路旁,一任好奇的野兔、松鼠、青蛇前来打探。躺原始的山峦,体会着
纯如的冷暖,聆听着长眠的呓语喃喃。走近山脚下那个肃穆的陵园,会听到清脆的风铃
,那是年轻的父母在他们逝去孩子床边的装点,一鞠爱心让人心颤。会看到中年人在那
里摆上一束鲜花,在那里肃立,久久不忍离去。老人们从车上拿出椅子坐在他(她)心
爱人的墓旁,整整一天不动地方。那里有着无声无息、不求回报的爱;有着对生命意义
,生命价值探索的思想火光。走到张纯如的墓前,我站在碑前、再一次用颤抖的心轻轻
地亲吻那漆黑的、长长的秀发。
人生下来便跟父母签下生死文书:在漫长的人生游戏中不言退缩。即便没有亲人,还有
脱不掉的社会义务。瞎子阿炳并非婚生,母子被赶出家门,不久母亲去世,接着眼瞎
…… 但他活下来,为人间留下《二泉印月》。几年前,伟大的程健为之填词,用文字
解说阿炳的心声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难回首。岁月消逝人烟留,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
苦伶仃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惟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
伴、苦乐总相守、酒醒人散余韵悠、莫说壮志难踌,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家家笙歌奏、年年岁岁乐无忧。纵
然人似黄鹤,一抔净土惠山丘。啊,此情绵绵不休,天涯芳草知音有,你的琴声还伴着
泉水流……”
□ 读者投稿
即中文的《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住在北聖荷西,离我家仅一箭之遥;她经常去的
硅谷西部聖安東尼牧場,也是我心仪的山林;和这样一个伟大女性如此接近,让我骄傲。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留下遗书:“希望家人记住她患病以前的样子——全心投入生活
,献身她的事业、写作和家庭”,遂以36岁的英年骤然离世。九天后,斯潘格勒殡仪馆
门口的草坪上安置着她的遗像,大堂两侧陈列着新书发表会的海报、霍普金斯大学学位
证书、《读者文摘》封面的肖像、她做新娘的、初为人母的相片、以及她与前总统克林
顿夫妇的合影。衰老的爹娘肃立迎着前来瞻仰遗容的人们,眼里没有一滴泪,那是泪尽
的干涸;脸上没有一点表情,那是情尽的麻木。丈夫道格拉斯和弟弟守在灵柩边、紧紧
地握着每一个人的手。再往前走,赫然见到上半截开启的棺木和置于棺内的遗体。仅一
尺之遥,但那是无法逾越的阴阳界。几天前,那还是生命、灵性,女儿、姐妹、妻子、
母亲,中华精英;现在陈列着的却是个物体。或许因伤,面目似乎是重做的,看不见灿
烂的笑容、看不到逼人的英气,倒是柔美的秀发活生生的。为感受那纯洁如冰雪的灵性
,我用颤抖的心轻轻地抚摸那漆黑的长长的秀发。
事发前夜,纯如独自开车进山,转天凌晨把車停在一家叫“貓”的餐厅附近吞枪自尽。
那一带是她与夫婿打算买屋居住的地方,他们常在那儿流连、饱餐山涧丛林的的秀色。
纯如爱猫,七岁开始养的一个叫“塔西”的猫,和她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她选择了这
样一个山林、这样一个叫“猫”的店附近,在那漫长的生死线上痛苦地挣扎九个小时之
后 ……。
生命只有一次,蝼蚁尚且贪生,自杀是个非常可怕的字眼,一直饱受社会的谴责,死者
亲属隐恶扬善,羞于启齿、不敢轻言其自杀。其实 Peter Jennings 和 Jacqueline
Kennedy 都是自杀身亡。跟张纯如不同,他们身患绝症,没有康复的希望,活着自己受
罪、透支亲情。耶鲁大学教授 Shelly Kagan说,人到了这个份上,有自杀的权力,此
极端行为也应当得到尊重。但英年的张纯如时年36岁,有多少伟人的职业生涯和艺术生
命还没有开始,也有多少伟人在这个本命年死于非命:玛丽莲梦露、李小龙、莫扎特、
亚历山大大帝……。张纯如的父母都姓张,都是哈佛的科学博士。两个张家世代期盼,
世纪奋斗,终于有了各自的博士。两个张家最优秀的子女联姻,有了共有的结晶——几
十年、亿万人中的精英。可她,在这样的风华年纪、用这样极端的手段结束并不完全属
于她自己的生命。说一句不该说的、对逝者不敬的话:太野蛮、太残忍。
张纯如拿到电脑学位后,却投身自幼喜爱的写作。22岁在霍普鲁斯大学进修时出书,被
多家报刊聘请,但她选择当职业作家。搞文学艺术的、尤其是天分极高的人,大都有着
无意识、下意识的感知。也往往借此汲取思想、捕捉灵感、练字造句、编织梦境。长年
侵淫、游荡、放纵在那个国度,往往导致精神错乱与崩溃。这样的例子有舒曼、尼采、
梵谷;顾城、海子、戈麦。作为成功的作家,她也经不得挫折,历时三年、删改多次的
第三本巨制《美国的华人》远没有《南京大屠杀》轰动,在一次冷清的新书发布会之后
她崩溃了。此后一年时有反复,终未痊愈。
家人选择了她喜爱的山林、聖安東尼牧場的南侧,一个叫做天堂大门的墓地。墓碑上有
她的玉照和一行字:妻子、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1968- 2004。
我常去圣安东尼牧场,爬上Black Mountain 巅峰远眺,斯坦福大学就在脚下。远足总
独行,累了睡在路旁,一任好奇的野兔、松鼠、青蛇前来打探。躺原始的山峦,体会着
纯如的冷暖,聆听着长眠的呓语喃喃。走近山脚下那个肃穆的陵园,会听到清脆的风铃
,那是年轻的父母在他们逝去孩子床边的装点,一鞠爱心让人心颤。会看到中年人在那
里摆上一束鲜花,在那里肃立,久久不忍离去。老人们从车上拿出椅子坐在他(她)心
爱人的墓旁,整整一天不动地方。那里有着无声无息、不求回报的爱;有着对生命意义
,生命价值探索的思想火光。走到张纯如的墓前,我站在碑前、再一次用颤抖的心轻轻
地亲吻那漆黑的、长长的秀发。
人生下来便跟父母签下生死文书:在漫长的人生游戏中不言退缩。即便没有亲人,还有
脱不掉的社会义务。瞎子阿炳并非婚生,母子被赶出家门,不久母亲去世,接着眼瞎
…… 但他活下来,为人间留下《二泉印月》。几年前,伟大的程健为之填词,用文字
解说阿炳的心声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难回首。岁月消逝人烟留,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
苦伶仃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惟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
伴、苦乐总相守、酒醒人散余韵悠、莫说壮志难踌,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家家笙歌奏、年年岁岁乐无忧。纵
然人似黄鹤,一抔净土惠山丘。啊,此情绵绵不休,天涯芳草知音有,你的琴声还伴着
泉水流……”
□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