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高考1977》(转载)#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eldHockey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ieldHockey
标 题: 【征文】电影《高考1977》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9 15:07:46 2012, 美东)
77年全国恢复高考,那么好的题材,可惜电影拍得有点苍白。北大荒的场景和故事远不
如当年的《今夜有暴风雪》那么动人心魄,人物也有点脸谱化,爱情故事挺粗浅,70年
代搂搂抱抱和亲嘴好像有点太提前了吧?男女主演王学兵和周显欣,你们觉得像不像姜
文和巩俐:
我觉得连角色也像是仿着这些大牌明星塑造的,看着挺好玩。
前面看得没太感动,但看到最后披星戴月坐拖拉机换火车、车坏了连奔带跑赶考场,跑
不动的女孩哭倒在地大叫你们要好好考啊,虽然煽情,但还是感动啊。那时候对知识是
多么强烈而单纯地集体渴求。邓小平一声令下恢复高考,无数荒山野岭的年轻人为之感
激涕零;公社露天电影来来回回放着邓小平复出几届几中全会的镜头,大家群情激动地
呼喊邓小平的名字。看这些就像看《钟鼓楼》、《沉重的翅膀》等八十年代小说,虽然
手法稚拙,但充满百废待兴、热情洋溢的积极精神。看电影里的拖拉机满载着一群充满
强烈求知欲的青年奔向目标一致的考场,再看看现在一群知识人斤斤计较攻讦掐架,真
让人心冷。没机会读书的时候那么团结一致向往读书,读了书后怎么变了味,变得互相
敌视挑三拣四。不过或许这就是社会和个人的螺旋式前进吧,冷冷热热,分分合合,从
幼稚到成熟,希望是在逐渐前进、完善吧。
有一个让我奇怪的事是77年黑龙江伊春的教室条件那么好么,镜头展现的是上百名教师
坐在高大明亮的教室里阅卷,都是油漆一新的双人课桌,黑板大而完整,好像还很新式
。噼里啪啦拨算盘的大珠小珠清脆声挺怀旧有趣,但当时东北的条件的确那么好,还是
不太真实?以前在《华夏文摘》上看到禾子写的一篇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县城参加高
考的回忆,提前一天到县城小学住宿(不是电影里当天凌晨赶场子),教室是土坯的,
只有简陋的木板门和有洞没玻璃的窗户。第二天去考场:
“课桌是老苏联式的:桌椅连在一起。没有油漆。我的桌面由两大块木板拼成,中间的
缝隙可以漏下去一只铅笔。椅子是一长条木板,边角上的树皮还在。”
教室里还烧着炉子,大家穿着大衣手套、连熏带冻、鼻涕眼泪地考试,远不是电影里好
整以暇、窗几明净的样子。当然一个是西北,一个是东北;一个是考试,一个是阅卷。
可能当时东北的条件比西北好很多,或者阅卷环境比考场好很多(虽然我怀疑阅卷的地
方应该就是考场?那么大的教室很少吧)。反正禾子的那篇文章给我印象很深,再对比
电影里的镜头,觉得有点不现实似的。禾子的文章我附在后面,他们在沙漠里走一夜,
到公社搭拖拉机后再走到县城赶考。当年的作文题是“每当我想起周总理”。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ieldHockey
标 题: 【征文】电影《高考1977》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9 15:07:46 2012, 美东)
77年全国恢复高考,那么好的题材,可惜电影拍得有点苍白。北大荒的场景和故事远不
如当年的《今夜有暴风雪》那么动人心魄,人物也有点脸谱化,爱情故事挺粗浅,70年
代搂搂抱抱和亲嘴好像有点太提前了吧?男女主演王学兵和周显欣,你们觉得像不像姜
文和巩俐:
我觉得连角色也像是仿着这些大牌明星塑造的,看着挺好玩。
前面看得没太感动,但看到最后披星戴月坐拖拉机换火车、车坏了连奔带跑赶考场,跑
不动的女孩哭倒在地大叫你们要好好考啊,虽然煽情,但还是感动啊。那时候对知识是
多么强烈而单纯地集体渴求。邓小平一声令下恢复高考,无数荒山野岭的年轻人为之感
激涕零;公社露天电影来来回回放着邓小平复出几届几中全会的镜头,大家群情激动地
呼喊邓小平的名字。看这些就像看《钟鼓楼》、《沉重的翅膀》等八十年代小说,虽然
手法稚拙,但充满百废待兴、热情洋溢的积极精神。看电影里的拖拉机满载着一群充满
强烈求知欲的青年奔向目标一致的考场,再看看现在一群知识人斤斤计较攻讦掐架,真
让人心冷。没机会读书的时候那么团结一致向往读书,读了书后怎么变了味,变得互相
敌视挑三拣四。不过或许这就是社会和个人的螺旋式前进吧,冷冷热热,分分合合,从
幼稚到成熟,希望是在逐渐前进、完善吧。
有一个让我奇怪的事是77年黑龙江伊春的教室条件那么好么,镜头展现的是上百名教师
坐在高大明亮的教室里阅卷,都是油漆一新的双人课桌,黑板大而完整,好像还很新式
。噼里啪啦拨算盘的大珠小珠清脆声挺怀旧有趣,但当时东北的条件的确那么好,还是
不太真实?以前在《华夏文摘》上看到禾子写的一篇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县城参加高
考的回忆,提前一天到县城小学住宿(不是电影里当天凌晨赶场子),教室是土坯的,
只有简陋的木板门和有洞没玻璃的窗户。第二天去考场:
“课桌是老苏联式的:桌椅连在一起。没有油漆。我的桌面由两大块木板拼成,中间的
缝隙可以漏下去一只铅笔。椅子是一长条木板,边角上的树皮还在。”
教室里还烧着炉子,大家穿着大衣手套、连熏带冻、鼻涕眼泪地考试,远不是电影里好
整以暇、窗几明净的样子。当然一个是西北,一个是东北;一个是考试,一个是阅卷。
可能当时东北的条件比西北好很多,或者阅卷环境比考场好很多(虽然我怀疑阅卷的地
方应该就是考场?那么大的教室很少吧)。反正禾子的那篇文章给我印象很深,再对比
电影里的镜头,觉得有点不现实似的。禾子的文章我附在后面,他们在沙漠里走一夜,
到公社搭拖拉机后再走到县城赶考。当年的作文题是“每当我想起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