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zz有关王澍老师得奖的事情#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e*c
1
我在手机上,就简单地说了。
一开始我也被吓到,觉得不会把,还跟室友说。结果室友是学环艺的,她其实搞不清楚。
如果真的是要评个中国人,选来选去选了王澍,其实也对。为什么?郭桑讲过一个当年
坂本老师的小房子和住吉的长屋一起接待霹雳奖的评委的故事(才过多久,又没人记得
了)。为什么长屋概念这么"粗鄙"(这个语境里可以这么说的),结果认可了?
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包含的信息量不及翻译成的语言,于是来自人的补偿就会相对更
多,比如我们同学看坂本老师的作品,看不懂啊看不懂。反之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而造
成补偿的缺失,就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同时,母语和某些早年外语的学习中,接受的信息是破碎的、片段化的。在西方人对中
国建筑的习得中,王澍老师作品中特定元素的反复出现就正好就成为了这样的片段。
也许值得讨论一下西方人用学母语的方法学外语能否可行。可是由于我们目前不能(也
许本来就不可能)直接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语言体系以适应外语学习,于是讨论了也是没
用。
其实我觉得对王澍老师个人来说,成为第一个得奖的人,应该是一种Schade。因为在他
后面得奖的中国建筑师,都能比他更准确地诠释中国建筑。比如,中国建筑的特点不只
是某种材料、某种颜色、某种空间类型。。。我个人更愿意认为,这个奖是多少有点鼓
励性质地给了全中国的建筑师,甚至建筑系学生。谢谢你们的鼓励,我们会更努力的。
p.s.有句话更正下:"包含相同信息量的语言本身含信息越少,人对语言的补偿就会更
多。"可以指的是对语境的理解,老师上课举的是哑语的例子,抱歉这里是讲不清楚了
avatar
b*s
2
手机上写这么多,是不是Swype的?

楚。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手机上,就简单地说了。
: 一开始我也被吓到,觉得不会把,还跟室友说。结果室友是学环艺的,她其实搞不清楚。
: 如果真的是要评个中国人,选来选去选了王澍,其实也对。为什么?郭桑讲过一个当年
: 坂本老师的小房子和住吉的长屋一起接待霹雳奖的评委的故事(才过多久,又没人记得
: 了)。为什么长屋概念这么"粗鄙"(这个语境里可以这么说的),结果认可了?
: 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包含的信息量不及翻译成的语言,于是来自人的补偿就会相对更
: 多,比如我们同学看坂本老师的作品,看不懂啊看不懂。反之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而造
: 成补偿的缺失,就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 同时,母语和某些早年外语的学习中,接受的信息是破碎的、片段化的。在西方人对中
: 国建筑的习得中,王澍老师作品中特定元素的反复出现就正好就成为了这样的片段。

avatar
j*n
3
就这意思
哲学上就是本体和外延什么的
看过清华一个海归的宏著,论东西方建筑的哲学本原之类

楚。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手机上,就简单地说了。
: 一开始我也被吓到,觉得不会把,还跟室友说。结果室友是学环艺的,她其实搞不清楚。
: 如果真的是要评个中国人,选来选去选了王澍,其实也对。为什么?郭桑讲过一个当年
: 坂本老师的小房子和住吉的长屋一起接待霹雳奖的评委的故事(才过多久,又没人记得
: 了)。为什么长屋概念这么"粗鄙"(这个语境里可以这么说的),结果认可了?
: 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包含的信息量不及翻译成的语言,于是来自人的补偿就会相对更
: 多,比如我们同学看坂本老师的作品,看不懂啊看不懂。反之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而造
: 成补偿的缺失,就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 同时,母语和某些早年外语的学习中,接受的信息是破碎的、片段化的。在西方人对中
: 国建筑的习得中,王澍老师作品中特定元素的反复出现就正好就成为了这样的片段。

avatar
x*8
4
画房子的和画画儿的,都特爱思考哲学。哲学平常也没大用处,就是供他们诠释自己的
伟大理念时,显得特光闪闪。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就这意思
: 哲学上就是本体和外延什么的
: 看过清华一个海归的宏著,论东西方建筑的哲学本原之类
:
: 楚。

avatar
wh
5
sorry啊我咋觉得这个写得挺装啊……就是有点拿腔调吧,哈哈。他的宁波历史博物馆
内部采光用什么?:

楚。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手机上,就简单地说了。
: 一开始我也被吓到,觉得不会把,还跟室友说。结果室友是学环艺的,她其实搞不清楚。
: 如果真的是要评个中国人,选来选去选了王澍,其实也对。为什么?郭桑讲过一个当年
: 坂本老师的小房子和住吉的长屋一起接待霹雳奖的评委的故事(才过多久,又没人记得
: 了)。为什么长屋概念这么"粗鄙"(这个语境里可以这么说的),结果认可了?
: 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包含的信息量不及翻译成的语言,于是来自人的补偿就会相对更
: 多,比如我们同学看坂本老师的作品,看不懂啊看不懂。反之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而造
: 成补偿的缺失,就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 同时,母语和某些早年外语的学习中,接受的信息是破碎的、片段化的。在西方人对中
: 国建筑的习得中,王澍老师作品中特定元素的反复出现就正好就成为了这样的片段。

avatar
w*g
6
电灯。。。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sorry啊我咋觉得这个写得挺装啊……就是有点拿腔调吧,哈哈。他的宁波历史博物馆
: 内部采光用什么?:
:
: 楚。

avatar
z*e
7
一直想知道您对这事儿的观点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手机上,就简单地说了。
: 一开始我也被吓到,觉得不会把,还跟室友说。结果室友是学环艺的,她其实搞不清楚。
: 如果真的是要评个中国人,选来选去选了王澍,其实也对。为什么?郭桑讲过一个当年
: 坂本老师的小房子和住吉的长屋一起接待霹雳奖的评委的故事(才过多久,又没人记得
: 了)。为什么长屋概念这么"粗鄙"(这个语境里可以这么说的),结果认可了?
: 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包含的信息量不及翻译成的语言,于是来自人的补偿就会相对更
: 多,比如我们同学看坂本老师的作品,看不懂啊看不懂。反之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而造
: 成补偿的缺失,就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 同时,母语和某些早年外语的学习中,接受的信息是破碎的、片段化的。在西方人对中
: 国建筑的习得中,王澍老师作品中特定元素的反复出现就正好就成为了这样的片段。

avatar
e*c
8
挺好的,挺支持的啊。甭管怎么着,总是对建筑里的中国风一个很好的鼓励。就我知道
的信息来说,王澍两口子也是踏实做事的人,很值得尊敬。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想知道您对这事儿的观点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