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八荒】国之重器青铜鼎#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s
1 楼
国家博物馆去年重新开馆的时候,做了一系列关于古代中国的展厅,其中就有一间专门
给了中国古代青铜器。人很多,陪父母走马观花,我只看了三件宝物:后母戊鼎、大盂
鼎和子龙鼎。
【之一: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从前被称为司母戊鼎,据考证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而铸的鼎。去年国博开馆的
时候采纳了学术界七十年代以来的考证成果,把这件宝物的正式名称改了,还掀起一场
小小风波。这座方鼎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出土的最大的单件青铜器,重达832.84公斤,高
1.33米,搬运十分不便,我从前去历史博物馆时,偶尔会看到后母戊鼎孤零零的待在一
件屋子正中,和周围换来换去的临时展品颇不搭调。
后母戊鼎是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洹水附近的殷墟出土的。出土时正值抗战,村人发现
宝物后合力挖出,准备卖给北平的大古董商萧寅卿。萧要求村民把它卸成八块以利搬运
,但是鼎太坚固了没有成功。宝物出土的时候只有一只鼎耳,于是村民把这只鼎耳敲下
交给发现者吴希增为凭,又把鼎埋回一个马棚,以防日寇。[1]
后母戊鼎之所以特别出名,除了它巨大沉重外,也和政权交替有些联系。1946年为了给
蒋介石庆贺六十大寿,宝鼎来到南京,后交给南京博物院(那时的中央博物院)。国民
党撤离的时候,这样重的鼎自然带不走。南博于1958年请来老师傅为之补上另一只耳。
1959年它搬迁到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从此成为历史课本和美术书上的常客。蒋公带
不走这个鼎,在熟读历史的新政权领导人眼中或许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
(两张1948年宝鼎公开展出时蒋介石与宝鼎的老照片)
今天坐落在国博青铜展厅中的后母戊鼎依然是众人的焦点。鼎身下方有十字形划痕,也
许是当年萧姓古董商授意村民将其大卸八块未果的遗迹。后母戊鼎除了两只鼎耳外,全
身是整体铸造,近千吨的铜锡合金被同时灌入陶范中,这是一件十分浩大的工程。更惊
人的是,考古证据表明可能还存在比后母戊鼎更大的铜器。[2]
博物馆名牌上的图解解释了宝鼎的铸造过程,以及令专家考证了许久的“后母戊”铭文
。令人忍不住要发笑的是英文注释的food container,虽然尊重了鼎的本意,放在这里
却格外滑稽,似乎注释成礼食器(ritual food vessel)更为合适。
我给宝鼎的两侧都拍了照。后母戊鼎的鼎耳上有双虎含人头的图案,下面还有两个牛头
,据说这双虎含人头可能是祭祀中的一个表演动作。面展览中没有提到鼎耳的典故;你
能看出来哪一只耳是后来补铸的吗?
后母戊鼎上有一些青铜器上常见的有趣细节,就是鼎身侧面的饕餮纹。现在的研究者一
般称之为兽面纹;这里这个纹样的特点是兽面被棱一分为二,左右各有一条长长的龙身
,似乎在表现神兽的两个侧面。棱也许是为了便于脱范;这以平面表达立体的手法却是
很特别,让人想起埃及人以侧头平肩来表现人的立体感,又让人想起毕加索和立体画派
的探索,似乎对三维物体的解构从来没有离开过艺术家的视线。
饕餮纹的间隙,有无数细小的云雷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填空图案。
(两个饕餮纹细节)
【之二:大盂鼎和子龙鼎】
国博的这间展厅中还有另外两件圆宝鼎,大盂鼎和子龙鼎。大盂鼎之所以有名,是因为
刻有291字的铭文,完整记录了周康王把这件鼎赐给盂的用意和其他赏赐明细。这件鼎
的鼎身光泽润滑,大概因为是道光年间出土,久为人摩挲的缘故。据说左宗棠还收藏过
它,后来送给了潘祖荫,最后由潘家后人捐献给国家。
大盂鼎的铭文拓片:
鼎身:
大盂鼎的饕餮纹形象很好辨认,周围装饰了不知是龙是蛇的图案。
子龙鼎是商晚期的大型圆鼎,曾经流失海外,2006年才被国家从香港购回。它被称为子
龙鼎是因为这个小小的铭文。你能看出这是个龙字吗?据说这是最早出现在圆鼎上的龙
字铭文。
子龙鼎全身:
子龙鼎上的兽面纹有点像后母戊鼎上的风格:
【之三:九鼎的故事】
写到这里也许该解释一下为什么称鼎为国之重器。据说周朝有九鼎,是从夏禹那时传下
来的,上面有大量的地理和环境信息,被周王奉为国器。楚庄王觊觎中原的时候,曾经
向周王使者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和重量,这段问鼎的故事在《左传》(宣公三年)和
《史记》里都有记载。可是楚王为什么要问鼎的大小和重量呢?且看史记里的对话:
——————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
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
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
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
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乃归。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
九鼎为国之重器,问鼎的大小和重量无疑有轻慢之意。王孙满不肯正面回答,一是因为
不甘受辱,另一层原因也许是因为九鼎铸造得太早,在周晚期已经不能算很大的鼎。庄
王说“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也许并不是吹牛。
九鼎当然是很沉重的器物。《史记》里面还记载了大力士秦武王跑到周赧王那里逞强举
起龙文赤鼎的故事,结果砸坏了膝盖骨,年纪轻轻的就死了。龙文赤鼎是否就是九鼎之
一?史记上没有说,但是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大胆的假设它就是九鼎之一,写出了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的故事。
——————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
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
我去查了一下目前的男子挺举世界记录,105公斤以上级别的是263公斤。假定秦武王和
他的武将孟说都是不世出的大力士,大概也不会举过三百公斤。如果我们相信冯梦龙的
假定,三百公斤大概就是九鼎的单鼎重量极限。考虑到王孙满说它是由夏禹所铸,那么
到了楚庄王的时代这的确就不算最大的鼎了,要知道铸造于商代的后母戊鼎就有八百多
公斤。
楚王问鼎也许还有一层技术含义,那就是探问周王朝的工业水平。大型鼎的铸造是一个
浩大的工程,以后母戊鼎为例,它动用了二十八块陶范,其中不乏精雕细琢;为了铸造
八百多公斤的鼎,铜锡合金的原材料至少要有一千公斤以上。干过金工实习的人都知道
,浇铸不是个简单的活儿,里面牵涉到的工艺很多,更何况把一千多公斤的铜锡合金原
料同时熔化,肯定需要不止一个大型熔炉,以及成百上千人的协调配合。由此来看,在
当时一只整体浇铸鼎的重量就可以反映一个政权的工业实力,特别是制造武器的规模和
水平。
雄心勃勃敢于问鼎的楚王,当然不会被王孙满一番以德服人的话就轻易打动而放弃对中
原的企图;让他感到自己实力还不足以问鼎的一定还有其他原因,我也来大胆推测一下
,也许他看到了更大的鼎,让他对周王朝的工业实力心服口服,才会灰溜溜的跑回去。
传说周灭亡的时候,秦始皇迁九鼎于咸阳,途中经过泗水,丢了一只鼎,也有说鼎全部
沉入泗水的。《史记》中记载“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
泗水彭城下。”(《史记•封禅书》)秦始皇还不死心,想要捞回来,终于没有
成功。《太平御览》里说,“始皇二十八年,过彭城,斋戒祷祀,欲出周鼎,使千人没
水求之,不得。”
到了司马迁的时代,九鼎终于彻底消失,成为一个古老传说。徐州汉画像石馆藏有一块
《秦始皇泗水捞鼎》石刻,下半格里就是描述秦始皇捞鼎的情形。眼见那鼎即将出水之
时,一条游龙探出头来,咬断绳索,啊呀呀~从此九鼎就消失了……
【参阅】
[1] 引自吴卫,王祯所撰《“司母戊”与“后母戊”鼎称之辩 》。
http://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paper_311/pgen_3119/2012
[2] 殷墟的孝民屯铸铜作坊里发现过更大的陶范内范。下面这个链接里的图片是另一件
宝物司母辛鼎,编辑搞错了。
http://www.kaoguhui.cn/webshow/aritcleDetail.shtml?articleId=17
给了中国古代青铜器。人很多,陪父母走马观花,我只看了三件宝物:后母戊鼎、大盂
鼎和子龙鼎。
【之一: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从前被称为司母戊鼎,据考证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而铸的鼎。去年国博开馆的
时候采纳了学术界七十年代以来的考证成果,把这件宝物的正式名称改了,还掀起一场
小小风波。这座方鼎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出土的最大的单件青铜器,重达832.84公斤,高
1.33米,搬运十分不便,我从前去历史博物馆时,偶尔会看到后母戊鼎孤零零的待在一
件屋子正中,和周围换来换去的临时展品颇不搭调。
后母戊鼎是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洹水附近的殷墟出土的。出土时正值抗战,村人发现
宝物后合力挖出,准备卖给北平的大古董商萧寅卿。萧要求村民把它卸成八块以利搬运
,但是鼎太坚固了没有成功。宝物出土的时候只有一只鼎耳,于是村民把这只鼎耳敲下
交给发现者吴希增为凭,又把鼎埋回一个马棚,以防日寇。[1]
后母戊鼎之所以特别出名,除了它巨大沉重外,也和政权交替有些联系。1946年为了给
蒋介石庆贺六十大寿,宝鼎来到南京,后交给南京博物院(那时的中央博物院)。国民
党撤离的时候,这样重的鼎自然带不走。南博于1958年请来老师傅为之补上另一只耳。
1959年它搬迁到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从此成为历史课本和美术书上的常客。蒋公带
不走这个鼎,在熟读历史的新政权领导人眼中或许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
(两张1948年宝鼎公开展出时蒋介石与宝鼎的老照片)
今天坐落在国博青铜展厅中的后母戊鼎依然是众人的焦点。鼎身下方有十字形划痕,也
许是当年萧姓古董商授意村民将其大卸八块未果的遗迹。后母戊鼎除了两只鼎耳外,全
身是整体铸造,近千吨的铜锡合金被同时灌入陶范中,这是一件十分浩大的工程。更惊
人的是,考古证据表明可能还存在比后母戊鼎更大的铜器。[2]
博物馆名牌上的图解解释了宝鼎的铸造过程,以及令专家考证了许久的“后母戊”铭文
。令人忍不住要发笑的是英文注释的food container,虽然尊重了鼎的本意,放在这里
却格外滑稽,似乎注释成礼食器(ritual food vessel)更为合适。
我给宝鼎的两侧都拍了照。后母戊鼎的鼎耳上有双虎含人头的图案,下面还有两个牛头
,据说这双虎含人头可能是祭祀中的一个表演动作。面展览中没有提到鼎耳的典故;你
能看出来哪一只耳是后来补铸的吗?
后母戊鼎上有一些青铜器上常见的有趣细节,就是鼎身侧面的饕餮纹。现在的研究者一
般称之为兽面纹;这里这个纹样的特点是兽面被棱一分为二,左右各有一条长长的龙身
,似乎在表现神兽的两个侧面。棱也许是为了便于脱范;这以平面表达立体的手法却是
很特别,让人想起埃及人以侧头平肩来表现人的立体感,又让人想起毕加索和立体画派
的探索,似乎对三维物体的解构从来没有离开过艺术家的视线。
饕餮纹的间隙,有无数细小的云雷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填空图案。
(两个饕餮纹细节)
【之二:大盂鼎和子龙鼎】
国博的这间展厅中还有另外两件圆宝鼎,大盂鼎和子龙鼎。大盂鼎之所以有名,是因为
刻有291字的铭文,完整记录了周康王把这件鼎赐给盂的用意和其他赏赐明细。这件鼎
的鼎身光泽润滑,大概因为是道光年间出土,久为人摩挲的缘故。据说左宗棠还收藏过
它,后来送给了潘祖荫,最后由潘家后人捐献给国家。
大盂鼎的铭文拓片:
鼎身:
大盂鼎的饕餮纹形象很好辨认,周围装饰了不知是龙是蛇的图案。
子龙鼎是商晚期的大型圆鼎,曾经流失海外,2006年才被国家从香港购回。它被称为子
龙鼎是因为这个小小的铭文。你能看出这是个龙字吗?据说这是最早出现在圆鼎上的龙
字铭文。
子龙鼎全身:
子龙鼎上的兽面纹有点像后母戊鼎上的风格:
【之三:九鼎的故事】
写到这里也许该解释一下为什么称鼎为国之重器。据说周朝有九鼎,是从夏禹那时传下
来的,上面有大量的地理和环境信息,被周王奉为国器。楚庄王觊觎中原的时候,曾经
向周王使者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和重量,这段问鼎的故事在《左传》(宣公三年)和
《史记》里都有记载。可是楚王为什么要问鼎的大小和重量呢?且看史记里的对话:
——————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
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
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
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
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乃归。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
九鼎为国之重器,问鼎的大小和重量无疑有轻慢之意。王孙满不肯正面回答,一是因为
不甘受辱,另一层原因也许是因为九鼎铸造得太早,在周晚期已经不能算很大的鼎。庄
王说“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也许并不是吹牛。
九鼎当然是很沉重的器物。《史记》里面还记载了大力士秦武王跑到周赧王那里逞强举
起龙文赤鼎的故事,结果砸坏了膝盖骨,年纪轻轻的就死了。龙文赤鼎是否就是九鼎之
一?史记上没有说,但是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大胆的假设它就是九鼎之一,写出了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的故事。
——————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
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
我去查了一下目前的男子挺举世界记录,105公斤以上级别的是263公斤。假定秦武王和
他的武将孟说都是不世出的大力士,大概也不会举过三百公斤。如果我们相信冯梦龙的
假定,三百公斤大概就是九鼎的单鼎重量极限。考虑到王孙满说它是由夏禹所铸,那么
到了楚庄王的时代这的确就不算最大的鼎了,要知道铸造于商代的后母戊鼎就有八百多
公斤。
楚王问鼎也许还有一层技术含义,那就是探问周王朝的工业水平。大型鼎的铸造是一个
浩大的工程,以后母戊鼎为例,它动用了二十八块陶范,其中不乏精雕细琢;为了铸造
八百多公斤的鼎,铜锡合金的原材料至少要有一千公斤以上。干过金工实习的人都知道
,浇铸不是个简单的活儿,里面牵涉到的工艺很多,更何况把一千多公斤的铜锡合金原
料同时熔化,肯定需要不止一个大型熔炉,以及成百上千人的协调配合。由此来看,在
当时一只整体浇铸鼎的重量就可以反映一个政权的工业实力,特别是制造武器的规模和
水平。
雄心勃勃敢于问鼎的楚王,当然不会被王孙满一番以德服人的话就轻易打动而放弃对中
原的企图;让他感到自己实力还不足以问鼎的一定还有其他原因,我也来大胆推测一下
,也许他看到了更大的鼎,让他对周王朝的工业实力心服口服,才会灰溜溜的跑回去。
传说周灭亡的时候,秦始皇迁九鼎于咸阳,途中经过泗水,丢了一只鼎,也有说鼎全部
沉入泗水的。《史记》中记载“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
泗水彭城下。”(《史记•封禅书》)秦始皇还不死心,想要捞回来,终于没有
成功。《太平御览》里说,“始皇二十八年,过彭城,斋戒祷祀,欲出周鼎,使千人没
水求之,不得。”
到了司马迁的时代,九鼎终于彻底消失,成为一个古老传说。徐州汉画像石馆藏有一块
《秦始皇泗水捞鼎》石刻,下半格里就是描述秦始皇捞鼎的情形。眼见那鼎即将出水之
时,一条游龙探出头来,咬断绳索,啊呀呀~从此九鼎就消失了……
【参阅】
[1] 引自吴卫,王祯所撰《“司母戊”与“后母戊”鼎称之辩 》。
http://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paper_311/pgen_3119/2012
[2] 殷墟的孝民屯铸铜作坊里发现过更大的陶范内范。下面这个链接里的图片是另一件
宝物司母辛鼎,编辑搞错了。
http://www.kaoguhui.cn/webshow/aritcleDetail.shtml?articleId=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