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回忆《少年Pi的奇幻漂流》#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i*l
1 楼
11月21日,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即将上映,导演是李安先生。这本书在2002年获
得布克奖,距今已经过去了十年。译林出版社在2005年发布了简体中文版,但是这一版
很快就消失了。现在李安导演携电影而来,译林出版社会同步发行一个新版,里面增加
了克罗地亚插画家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为这本书设计的40张插图,价格也从当年的21块
8上升到了35块。所以说读书不能太势利,领略美好要趁早,别老等着电影出来再去买原
著。
我在七年前读过这本书,因为被题材太过震撼的缘故,当时没有写书评。如今七年过去
了,我想试着回忆一下还记得多少。这样一来,那些无聊的文辞和结构就被岁月冲刷得
干干净净,我的大脑里回想起来的只是恐龙化石一般的骨骸,纯白色的故事骨骸。
小说以非常漂亮的文笔讲述了一次海难后的漂流故事,少年Pi和三只动物幸存,逃到了
救生船上。其中,有一只动物是一头雄壮的孟加拉虎。少年和老虎一路对峙,经历了无
数饥馑和风雨。在海上漂流了227天之后,只有少年和老虎存活了下来。这是少年Pi讲述
的故事版本之一,而当他面对调查的时候,讲述了另外一个版本:上了救生船的一共有
四个人,其中包括他的母亲。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他让调查的官员去选一个故事
,大家一致确认选择前者。
如何在227天里活下来?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点你慢慢去想。别想太多,想太多整本书
就变成了一本通俗小说,烂得不能再烂,全靠离奇的情节才能取胜。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精彩之处在于,每个人看完都会感觉很复杂,心里有许多感想
但是纷至沓来,不知道从何说起。根据我的记忆,大概可以分为几层。第一层是事实,
什么是事实?海难是不是事实?孟加拉虎是不是事实?由于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亲
自见证事实,所以事实不得不依赖于他人的转述。可也正因为这样,当一个人开始叙述
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捏造了。也许,捏造这个词太重了一些,那么他就已经在创造了。
而当个人的创造开始,就距离真相远了,因为真相本身不是人类创造出来。你可以归结
为上天,也可以归结为上帝,或者说是命运,但都不应该是人类本身。
第二层是自我。真相不可得,那么反求诸己,是否能够认识真我呢?少年Pi讲述了一个
227天的海上漂流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自然是他自己。但是当我们听到第二种可能性的时
候,整个漂流故事瞬间就崩塌了,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神经病的胡言乱语。不过细细分
析起来,每一处细节又都非常符合逻辑。唯一的破绽是这个故事里的少年勇敢坚强聪慧
,显得太过完美。因此,这里少年Pi叙述的自己,究竟是他自己呢,还是他想象中的自
我?小说在这里还有一个巧妙的扣子:强大的孟加拉虎和少年Pi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如果一切故事从头到尾都建筑想象之上,大概孟加拉虎才是少年Pi自己内心的投射,一
个勇敢、强大、无敌的存在。
最后一层是宗教。读者到了最后,面临的困境和调查官员是完全一样的。故事有两个版
本,你选择哪一个?前一个是孤独的少年和三只动物漂流227天,目睹无数的海上奇景,
一人一虎彼此对望,相互提防也相互依存,最后大家上岸一拍两散。后一个是四个人无
水无粮,如何捱过227天,以至于最后仅存一人。可能的真相让人颤栗不安,于是前者这
种明显的现实扭曲显得更让人容易接受。为什么不呢?反正结局都是少年一无所有,孑
然一身活在世上。现实太过残酷也太过狰狞,那么想象力让人超拔其上,难道不是一种
莫大的慈悲么?在这个意义上考虑,天堂也好,极乐世界也罢,何以会让人深信不疑,
也就找到了答案。
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理性的,心智健全的。但是这本小说依次颠覆了对真相,对自我
的认知。少年Pi这个名字本身也蕴含了巧妙的暗喻:我们可以确知一个圆的周长,确知
它的半径,但是圆周率Pi是一个无线不循环的无理数,从一个可以完全测度的圆里脱离
开去,陷入完全不可能穷尽的无理数里去。你可以计算Pi到亿兆尾数,但是你永远也无
法得到完整的值,因为它无限延伸,且不循环。这就是理性之外,可供想象力栖息的空
间。也是在我们的有形世界之上,宗教得以蔓延传播的原因。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无法证明漂流的存在,无法证明227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甚至也
无法证明少年Pi就是他自己---也许这一切都只是一场头脑里的风暴而已。但是,整部小
说最终成功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因为必须要他在场,并且安排一切,想象力才能建构
起故事,在故事里少年Pi远离悲惨的现实,把它成功地扭曲为一次奇幻历险。而且,最
重要的是,我们人类因此能够接受。我们因为我们的想象力而得以证明自身存在,这可
能是这本书最深层次上想要说的话。
关于这本书以上就是我所能回忆起来的部分。也许,你看完小说之后会有完全不同的见
解。我觉得这是完全正常的,如果这部小说不是如此丰富,可以被诠释出不同的解读,
那么布克奖就不应该发给它,而是发给《荒野求生》的贝尔。
(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的插画)
得布克奖,距今已经过去了十年。译林出版社在2005年发布了简体中文版,但是这一版
很快就消失了。现在李安导演携电影而来,译林出版社会同步发行一个新版,里面增加
了克罗地亚插画家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为这本书设计的40张插图,价格也从当年的21块
8上升到了35块。所以说读书不能太势利,领略美好要趁早,别老等着电影出来再去买原
著。
我在七年前读过这本书,因为被题材太过震撼的缘故,当时没有写书评。如今七年过去
了,我想试着回忆一下还记得多少。这样一来,那些无聊的文辞和结构就被岁月冲刷得
干干净净,我的大脑里回想起来的只是恐龙化石一般的骨骸,纯白色的故事骨骸。
小说以非常漂亮的文笔讲述了一次海难后的漂流故事,少年Pi和三只动物幸存,逃到了
救生船上。其中,有一只动物是一头雄壮的孟加拉虎。少年和老虎一路对峙,经历了无
数饥馑和风雨。在海上漂流了227天之后,只有少年和老虎存活了下来。这是少年Pi讲述
的故事版本之一,而当他面对调查的时候,讲述了另外一个版本:上了救生船的一共有
四个人,其中包括他的母亲。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他让调查的官员去选一个故事
,大家一致确认选择前者。
如何在227天里活下来?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点你慢慢去想。别想太多,想太多整本书
就变成了一本通俗小说,烂得不能再烂,全靠离奇的情节才能取胜。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精彩之处在于,每个人看完都会感觉很复杂,心里有许多感想
但是纷至沓来,不知道从何说起。根据我的记忆,大概可以分为几层。第一层是事实,
什么是事实?海难是不是事实?孟加拉虎是不是事实?由于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亲
自见证事实,所以事实不得不依赖于他人的转述。可也正因为这样,当一个人开始叙述
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捏造了。也许,捏造这个词太重了一些,那么他就已经在创造了。
而当个人的创造开始,就距离真相远了,因为真相本身不是人类创造出来。你可以归结
为上天,也可以归结为上帝,或者说是命运,但都不应该是人类本身。
第二层是自我。真相不可得,那么反求诸己,是否能够认识真我呢?少年Pi讲述了一个
227天的海上漂流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自然是他自己。但是当我们听到第二种可能性的时
候,整个漂流故事瞬间就崩塌了,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神经病的胡言乱语。不过细细分
析起来,每一处细节又都非常符合逻辑。唯一的破绽是这个故事里的少年勇敢坚强聪慧
,显得太过完美。因此,这里少年Pi叙述的自己,究竟是他自己呢,还是他想象中的自
我?小说在这里还有一个巧妙的扣子:强大的孟加拉虎和少年Pi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如果一切故事从头到尾都建筑想象之上,大概孟加拉虎才是少年Pi自己内心的投射,一
个勇敢、强大、无敌的存在。
最后一层是宗教。读者到了最后,面临的困境和调查官员是完全一样的。故事有两个版
本,你选择哪一个?前一个是孤独的少年和三只动物漂流227天,目睹无数的海上奇景,
一人一虎彼此对望,相互提防也相互依存,最后大家上岸一拍两散。后一个是四个人无
水无粮,如何捱过227天,以至于最后仅存一人。可能的真相让人颤栗不安,于是前者这
种明显的现实扭曲显得更让人容易接受。为什么不呢?反正结局都是少年一无所有,孑
然一身活在世上。现实太过残酷也太过狰狞,那么想象力让人超拔其上,难道不是一种
莫大的慈悲么?在这个意义上考虑,天堂也好,极乐世界也罢,何以会让人深信不疑,
也就找到了答案。
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理性的,心智健全的。但是这本小说依次颠覆了对真相,对自我
的认知。少年Pi这个名字本身也蕴含了巧妙的暗喻:我们可以确知一个圆的周长,确知
它的半径,但是圆周率Pi是一个无线不循环的无理数,从一个可以完全测度的圆里脱离
开去,陷入完全不可能穷尽的无理数里去。你可以计算Pi到亿兆尾数,但是你永远也无
法得到完整的值,因为它无限延伸,且不循环。这就是理性之外,可供想象力栖息的空
间。也是在我们的有形世界之上,宗教得以蔓延传播的原因。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无法证明漂流的存在,无法证明227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甚至也
无法证明少年Pi就是他自己---也许这一切都只是一场头脑里的风暴而已。但是,整部小
说最终成功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因为必须要他在场,并且安排一切,想象力才能建构
起故事,在故事里少年Pi远离悲惨的现实,把它成功地扭曲为一次奇幻历险。而且,最
重要的是,我们人类因此能够接受。我们因为我们的想象力而得以证明自身存在,这可
能是这本书最深层次上想要说的话。
关于这本书以上就是我所能回忆起来的部分。也许,你看完小说之后会有完全不同的见
解。我觉得这是完全正常的,如果这部小说不是如此丰富,可以被诠释出不同的解读,
那么布克奖就不应该发给它,而是发给《荒野求生》的贝尔。
(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的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