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
avatar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 Literature - 文海拾贝
v*n
1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
随着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长期遭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和"五四
"新文学传统开始逐渐复苏。在此后一年半时间里,当文艺界尚未普遍地自觉摆脱文革话
语时,最早隐隐展露出这种复苏迹象的,是"三只报春的燕子":白桦的剧本《曙光》取
材于中共党史,以历史悲剧借古讽今,首先揭开了几十年来压在人们心底的对极左路线
的仇恨;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以中学生的愚昧无知为警钟,写出了文革十年盛
行的反知识反文化的政治风尚造成的现实危害;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则直
接为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遭遇鸣不平,正面表达出对文化知识的尊重和对知识分子的赞
美。
这"三只报春的燕子"正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走向,而与此同时,中国政治
和思想界的剧烈变化也体现着相似的趋向。由1978年春天至年底在政治文化和文学领域
里发生的一系列大事的前后次序,不难看出文革后文学是怎样拉开帷幕的:1978年5月1
1日,《光明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即引起了思想文
化领域的一场大辩论;5月27日至6月5日,中国文联召开第三界第三次全体会议,宣布中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