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辜鸿铭的西文学习法 (ZT)
avatar
辜鸿铭的西文学习法 (ZT)# Literature - 文海拾贝
H*n
1
辜鸿铭,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他的思想影
响跨越20世纪的东西方,是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者,又是近代中学西渐史上的先
驱人物。
辜鸿铭10岁时就随他的义父——英人布朗踏上苏格兰的土地,被送到当地一所著名的中学
,受极严格的英国文学训练。课余的时间,布朗就亲自教辜鸿铭学习德文。布朗的教法略
异于西方的传统,倒像是中国的私塾。他要求辜鸿铭随他一起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
。布朗告诉辜鸿铭:“在西方有神人,却极少有圣人。神人生而知之,圣人学而知之。西
方只有歌德是文圣,毛奇是武圣。要想把德文学好,就必须背熟歌德的名著《浮士德》。
”他总是比比划划地边表演边朗诵,要求辜鸿铭模仿着他的动作背诵,始终说说笑笑,轻
松有趣。辜鸿铭极想知道《浮士德》书里讲的是什么,但布朗坚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讲解。
他说:“只求你说得熟,并不求你听得懂。听懂再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
《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时我再讲给你听吧!”半年多的工夫辜鸿铭便稀里胡涂地把一部《
浮士德》大致背了下来。
第二年布朗才开始给辜鸿铭讲解《浮士德》。他认为越是晚讲,了解就越深,因为经典著
avatar
w*h
2
cited from
http://sfun.nease.net/wencui/gu.htm
"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
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
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
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
、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
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
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
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
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
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
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在 H*********n 的大作中提到】
: 辜鸿铭,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他的思想影
: 响跨越20世纪的东西方,是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者,又是近代中学西渐史上的先
: 驱人物。
: 辜鸿铭10岁时就随他的义父——英人布朗踏上苏格兰的土地,被送到当地一所著名的中学
: ,受极严格的英国文学训练。课余的时间,布朗就亲自教辜鸿铭学习德文。布朗的教法略
: 异于西方的传统,倒像是中国的私塾。他要求辜鸿铭随他一起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
: 。布朗告诉辜鸿铭:“在西方有神人,却极少有圣人。神人生而知之,圣人学而知之。西
: 方只有歌德是文圣,毛奇是武圣。要想把德文学好,就必须背熟歌德的名著《浮士德》。
: ”他总是比比划划地边表演边朗诵,要求辜鸿铭模仿着他的动作背诵,始终说说笑笑,轻
: 松有趣。辜鸿铭极想知道《浮士德》书里讲的是什么,但布朗坚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讲解。

avatar
O*a
3
John Ruskin
"Sesame and Lilies"
http://www.classicauthors.net/Ruskin/SesameAndLilies/SesameAndLilies5.html
"Stones of Venice"
http://www.diesel-ebooks.com/cgi-bin/category.cgi?item=1419249355
Walter Pater
"Critical and Miscellaneous Prose"
http://www.bartleby.com/224/0317.html
From LEONARDO DA VINCI
http://www.people.virginia.edu/~djr4r/pater.html
其实你 google 一下,应该都有,我个人是很少在网上看这些作品,宁可买简装本的书.
歌德的旅记"Italian Journey" 也不错.



ω
δ'
διαστή
http://perseus.uchicago.edu/cgi-bin/ptext?doc=Perseus%3

【在 H*********n 的大作中提到】
: 辜鸿铭,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他的思想影
: 响跨越20世纪的东西方,是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者,又是近代中学西渐史上的先
: 驱人物。
: 辜鸿铭10岁时就随他的义父——英人布朗踏上苏格兰的土地,被送到当地一所著名的中学
: ,受极严格的英国文学训练。课余的时间,布朗就亲自教辜鸿铭学习德文。布朗的教法略
: 异于西方的传统,倒像是中国的私塾。他要求辜鸿铭随他一起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
: 。布朗告诉辜鸿铭:“在西方有神人,却极少有圣人。神人生而知之,圣人学而知之。西
: 方只有歌德是文圣,毛奇是武圣。要想把德文学好,就必须背熟歌德的名著《浮士德》。
: ”他总是比比划划地边表演边朗诵,要求辜鸿铭模仿着他的动作背诵,始终说说笑笑,轻
: 松有趣。辜鸿铭极想知道《浮士德》书里讲的是什么,但布朗坚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讲解。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