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旧体诗入门手册# Literature - 文海拾贝
M*m
1
先写一下旧体诗的格律,然后再来分析毛泽东的诗。
写一个简洁的手册,可以随时补充。
按古音,汉字的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平分为阴平阳平,对应于现在的一声二声,上去是
三声四声。入呢,发音即发即收,是一个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的读法,不过还保留在方
言之中。阴平阳平属于平部,上去入属于仄部。由于古音和现在的音不一样,如果要严
格地按古音做诗,就要查一下平水韵。
古诗分为古体诗或古风和近体诗(律诗绝句),以唐朝作为时间的划分点。唐朝以前,
近体诗还没有成熟,所以诗歌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要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平声出现
在句子里,比方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明月出天山”。而唐朝以后,近体
诗一般都是符合固定的格式,称之为近体诗的入韵式。关于平水韵和入韵式,可以到我
家的藏经阁去查。
那位客官说了,你举的例子不好,都是唐朝李白的诗,那时律诗不是都已经成熟了,为
什么他还违背格律呢?呵呵,李白一生很少写律诗,诗歌随意舒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
桀骜不驯。这也就是为什么学律诗要向杜甫去学的原因。下面是杜甫最受人推崇最精准
的一首七言律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avatar
p*x
2
看了版主这个帖子,佩服佩服。写的非常完整。入声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只能靠多读硬背
。南方人,特别是广东福建人有优势。湖南话也保留了一部分入声。这个“上尾”的说
法,挺有意思。以前写律诗似乎没有刻意注意过这点。刚翻了翻高中时写的七律,竟然
有几首碰巧符合这个要求。现贴一首如下。记得当时看了一本关于成吉思汗的传记,就
写了这几行字。
七律 - 战神
妻离父殒血凝仇,(平)
西讨东征战不休。
经略三年成一霸,(入)
麾军十万下千州。
连出妙计敌威丧,(去)
尽献衷肠众将酬。
一夜长春修道语,(上)
苍生早致释烦忧。
avatar
h*t
3
有人说,七律处处陷阱,多律而近妖。
avatar
a*d
4
这个具体怎么说?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人说,七律处处陷阱,多律而近妖。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