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请问给了offer以后没接受还能再给第二次offer么
avatar
请问给了offer以后没接受还能再给第二次offer么# Living
h*1
1
就是如果面试失败,一定时间内不能再次申请 - 这个期限。
goolge
ms
amazon
linkedin
fb
twitter
etc
Thanks!
avatar
c*m
2
对非法移民的影响咱就不提了,反正跟咱们也没关系。最近跟一些移民律师和Vendor以
及公司里的印度consultant讨论这个事,感觉对EB移民乃至几个相关的行业的影响都是
很深远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量小ICC开始破产。ICC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一本万利
。大部分ICC的盈利水平都不高。能够维持的几乎唯一原因就是印度H1的漫长排期和
PERM的高度不确定性,造成一个印度H1一旦在某个ICC的PERM批准,他们都不愿意离开
。EO提到的换雇主PERM无需重办,140发EAD都造成ICC对排期中的H1失去控制。大批这
样的H1要么选择cut更低的雇主,要么选择直接跟first level vendor签合同。这个变
化使得勉强度日的ICC无法维持运作。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推迟办绿卡,但是这样
员工就会跳到愿意提前办绿卡的竞争对手去。所以不马上办绿卡留不住人,马上办绿卡
也留不住人,这样的大环境下ICC之间很快形成恶性竞争,最后一起死掉。最后能生存
的只有少数几家有能力从印度直接搬运员工的大ICC,比如TCS,Cognizant, 等等。
第二:印度人进入美国的速度开始变慢。因为小ICC的破产,造成印度H1主要从几家大
ICC进入。这几家大ICC对于办绿卡都有严格的限制。很多都要等若干年。有的甚至压根
不给办也不许跳槽 (否则诉讼罚款)。因为这个原因,印度人进入美国的速度必然变
慢。
第三:中国人进入美国的机会增加。中国人进入美国没有类似ICC一样的流水线,只能
靠留学这条路。以前很多学生毕业抽不到H1只能离开。现在多了抽签的机会,留下的机
会变大。
第四:各大公司开始推迟申请绿卡。政策开始之初,能够提前办绿卡一下子成了一个非
常吸引人的条件,成为大公司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各大公司很快就意识到,以前
,即使是马上办绿卡,也能留住一个中国人或印度人5年。现在只有一年半。提前办绿
卡来吸引人才是饮鸩止渴。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公司会心照不宣形成行规,三年
之后办绿卡(或者5年)。
第五:小公司更难吸引外国人才。大部分小公司的待遇都不能跟大公司比。以前能吸引
外国人才,一是靠绿卡政策灵活;二是因为很多人在千辛万苦拿到PERM之后不愿意跳槽
。这次的EO发布之后,小公司如果推迟办绿卡,那就没有任何吸引力。如果马上办绿卡
,就留不住人才。两难选择的结果就是,更难吸引外籍人才。当然,这不包括有上市潜
力的小公司。
第六:IT业的工资出现两极分化。稀缺人才的工资继续变高。印度中国不乏水平很高的
人,因为漫长的绿卡排期而忍受不够高的工资待遇。我认识的嫌办绿卡麻烦不愿意跳槽
的人太多了,虽然水平和工资不那么匹配。这个EO之后,这些人一下子没有了束缚,必
然会往待遇更高的地方跳。各大公司没了H1和排期这条紧箍咒,要招到这样的人才,也
只能提高待遇。
第七:IT业和其他外国人多的行业,非稀缺人才的工资待遇变低。IT届那些大路货的工
作,比如编个网页什么的,以前因为H1的最低工资限制,工资也不算低。现在有了H4
EAD和140EAD,造成水平不高竞争力一般的人可以在没有任何工资限制的情况下来工作
。尤其是本来不打算工作的H4,可能根本不在乎赚多少,甚至Part Time都无所谓,反
正有EAD,大幅降低市场底线。这必然造成买方市场,对本身没有硬实力的应聘者更加
挑挑拣拣,随之而来的就是待遇降低。这个影响甚至也可能影响到其他的H4的热门行业
比如会计,等等。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EO带来的是更自由的劳力市场。就像自由
的经济必然带来贫富分化一样,自由的劳力市场也必然带来两极分化。
avatar
M*a
3
一般是不是第一次先说个低价看看?
比如我打算20w买,先说个19万?谢谢
avatar
w*x
4
据说Hiring manager直接要的就没有
avatar
d*b
5
EO提到的换雇主PERM无需重办?真的能实现?
avatar
f*e
6
然后人家找别人去了,哈哈。
这个跟市场有关。如果抢的多,你这种出价法卖家不会理的。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是不是第一次先说个低价看看?
: 比如我打算20w买,先说个19万?谢谢

avatar
c*m
7
看不出来为啥不能。USCIS memo明确说了要让approval immigration stay valid
during the wait。重办PERM还怎么stay valid.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EO提到的换雇主PERM无需重办?真的能实现?
avatar
M*a
8
哦,有道理。第一次买房不太清楚,sign.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然后人家找别人去了,哈哈。
: 这个跟市场有关。如果抢的多,你这种出价法卖家不会理的。

avatar
h*e
9
强贴留名
avatar
m*c
10
做足功课才能报准价

一般是不是第一次先说个低价看看?比如我打算20w买,先说个19万?谢谢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Lite 7.52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是不是第一次先说个低价看看?
: 比如我打算20w买,先说个19万?谢谢

avatar
p*e
11
码了这么多字不容易。
感觉是原创。
avatar
k*y
12
房子卖20万的地区显然不是bubble区,顶多出15万好了
avatar
w*l
13
未看先顶。好长!
avatar
y*n
14
看哪里了。卖家没接到别的offer,自然会与你商量。如果接到更高的offer,自然没你
什么事了。
avatar
g*g
15
办绿卡对雇主只不过上万的成本,稍微像样的公司都不会不办的。如果EO能执行,更多
的人能留下来,雇主就有了更大的 pool, 当然是好事。工资说不定还能降下来。
avatar
b*d
16
先给个稍微低一点的,等seller counter回来,不过要是抢手的房子就不要用这个
strategy了。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是不是第一次先说个低价看看?
: 比如我打算20w买,先说个19万?谢谢

avatar
P*f
17
ICC就是美国挨踢业的毒瘤

【在 c*m 的大作中提到】
: 对非法移民的影响咱就不提了,反正跟咱们也没关系。最近跟一些移民律师和Vendor以
: 及公司里的印度consultant讨论这个事,感觉对EB移民乃至几个相关的行业的影响都是
: 很深远的。有以下几点:
: 第一:大量小ICC开始破产。ICC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一本万利
: 。大部分ICC的盈利水平都不高。能够维持的几乎唯一原因就是印度H1的漫长排期和
: PERM的高度不确定性,造成一个印度H1一旦在某个ICC的PERM批准,他们都不愿意离开
: 。EO提到的换雇主PERM无需重办,140发EAD都造成ICC对排期中的H1失去控制。大批这
: 样的H1要么选择cut更低的雇主,要么选择直接跟first level vendor签合同。这个变
: 化使得勉强度日的ICC无法维持运作。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推迟办绿卡,但是这样
: 员工就会跳到愿意提前办绿卡的竞争对手去。所以不马上办绿卡留不住人,马上办绿卡

avatar
c*m
18
办绿卡的区区万把块钱,无论对公司还是个人都没什么影响。我的文章说的是更自由的
劳力市场。假如在发EAD的同时增加绿卡H1名额,那么结果就不好说。但是在绿卡H1名
额不增加只发EAD的情况下,这个EO只给了员工单方面的好处,pool并没有变大,反而
是pool里面的人选择更容易了。这样只会造成雇主留住人才的难度变大。更不要说以前
一些不支持H1的公司现在可以雇这些人,反而会分流走一部分劳工,让pool变小。所以
business听了奥巴马的EO不高兴。
当然,H4 EAD的发放让总的劳工pool变大了。但是我觉得这个没有本质影响。一个外国
人从登陆到140批准,3年左右的时间是reasonable的。这段时间里,能力强的H4基本上
早就通过各种途径找到H1的工作了。需要等EAD的,大部分竞争力不够强,或者
motivation不够强。这就是我说的,高端人才的工资会升,但是低端人才的工资会降,
因为增加的劳力主要是这部分的。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办绿卡对雇主只不过上万的成本,稍微像样的公司都不会不办的。如果EO能执行,更多
: 的人能留下来,雇主就有了更大的 pool, 当然是好事。工资说不定还能降下来。

avatar
L*w
19
不错。

【在 c*m 的大作中提到】
: 办绿卡的区区万把块钱,无论对公司还是个人都没什么影响。我的文章说的是更自由的
: 劳力市场。假如在发EAD的同时增加绿卡H1名额,那么结果就不好说。但是在绿卡H1名
: 额不增加只发EAD的情况下,这个EO只给了员工单方面的好处,pool并没有变大,反而
: 是pool里面的人选择更容易了。这样只会造成雇主留住人才的难度变大。更不要说以前
: 一些不支持H1的公司现在可以雇这些人,反而会分流走一部分劳工,让pool变小。所以
: business听了奥巴马的EO不高兴。
: 当然,H4 EAD的发放让总的劳工pool变大了。但是我觉得这个没有本质影响。一个外国
: 人从登陆到140批准,3年左右的时间是reasonable的。这段时间里,能力强的H4基本上
: 早就通过各种途径找到H1的工作了。需要等EAD的,大部分竞争力不够强,或者
: motivation不够强。这就是我说的,高端人才的工资会升,但是低端人才的工资会降,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