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人生若只如初见-ZT# Love - 情爱幽幽
D*n
1
人生若只如初见
《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友》
By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1655-1685),大学士明珠之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
黄旗人,(纳兰,即叶赫那拉,与慈禧是本家)。善骑射,好读书,康熙进士,官一等
侍卫。能作诗,词以小令见长,有《通志堂集》和《纳兰词》。
纳兰20岁时与“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兴祖之女”时年18岁的卢氏成
婚,但不幸夫人婚后3年即早逝,由于夫妻感情甚笃,所以他的词很多是感伤的悼亡词
。纳兰本人也在30岁早逝。
纳兰的这首词,既适合恋人,也适合朋友。人与人之所以能走近,朋友也好,恋人也罢
,是因为有互相吸引之处,更深层次的是道德观和价值观一致,终极层次是人生理念一
致(Soul Mate)。初识不熟时,大家相敬如宾,此时若吸引变成不成熟的仰慕,会忽视
缺点,造成无缺的假象。但每个人都有缺点,甚或无所谓对错的、简单地某些(不重要
的)方面合不来,虚幻的光环随之消失,此时需要的是接受和包容真实的对方,否则感
情会消退。排斥是不成熟的社交和处理方式,尤其在中国文化里常见;因为,在感性和
情绪化的中国文化里,人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以及别人是否支持认可自己,对自
己是否“好”,而且是按照自己“乐意”的方式,并顽固自以为是地拒绝改变自己。由
于是基于自身感觉而非理性的客观正确,“人生若只如初见”只能叹息曾经美好的邂逅。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稀松平常的“等闲”二字,道出了人世间真情
维持的不易,有如无声之处响惊雷。
恋爱时,一方对另一方追求仰慕,尤其女方喜欢被宠爱,被追求。追求成了自认的吸引
所在,并认为这就是爱。中国文化里,尤甚。经常可听到的理直气壮是,若恋爱时都不
追不宠,还能指望婚后对你好?然而,无论是从心理学、从简单的理性思考、从简单的
客观事实出发,还是从大量追求导致的欺骗和被欺骗恶果来看,这都是靠不住的。女人
爱说,他很爱我,因为他追得厉害;虚荣暂且抛开,即使真诚地如此认为,也就是说认
定爱的是被追求,而非对方个体的属性,人品和修养;这种感情是不切实际的。首先,
追求本身就意味着对方给自己的吸引力不够;其次,到手后,没有了必要的动力保持追
求,双方都会失落、叹息和埋怨。疯狂追求不是爱,不能长久,失望只能是或迟或早。
有什么比得上真实展示自我的两情相悦?所以,追求的一方是愚蠢的,被追的一方是肤
浅的。爱是相互吸引,所有其它都是自觉或不自觉的虚假和欺骗。
理解基础上的情感方能持久,各方面长时间的接触与沟通,了解个性、人品、爱好、想
法、喜怒哀乐等等,并且相互包容原谅。这样,人生总是如初见。
http://bbs.wenxuecity.com/tzlc/273967.html
avatar
i*n
2
两情相悦,呵呵,呵,呵呵
avatar
l*6
3
人生若知如初见,抽不死个王八蛋。
by 我师姐。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友》
: By 纳兰性德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纳兰性德(1655-1685),大学士明珠之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
: 黄旗人,(纳兰,即叶赫那拉,与慈禧是本家)。善骑射,好读书,康熙进士,官一等
: 侍卫。能作诗,词以小令见长,有《通志堂集》和《纳兰词》。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