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日的长周末,偌大的购物中心空荡荡的,间或一两个零星的身影匆匆闪过。影院里
的一号小厅却人头簇拥得不行。
今年戛纳的金棕榈得主,是Terrence Malick一再跳票的《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年轻的(女)观众们多少也会冲着Brad Pitt和Sean Penn的大名而来吧,虽然
真正的主角应该算McCracken,十几岁的小Penn。
这部在1998年的《细红线》(The Thin Red Line)和2005年的《新世界》(The New
World)后诞生的《生命之树》,从出来后就毁誉参半。两个多小时的片子开放之前,影
院的工作人员居然做完夏季电影周的promo后另外加了一句,大意是,下面要放映的真
的是《生命之树》。为什么要加这个注呢?如果一直坐到片尾并目睹开映后第一个小时
里不断有人离场的情形后,就不会奇怪了。
Malick这位哈佛哲学系本科/牛津哲学系ABD(据说是和导师意见不合呀同学们)后半路
出家的导演作品本来就少,而且这位老兄还是作者(Auteur)派的,喜欢动不动就来点形
而上的反思。《圣经》就这样再次中标了。《树》以光开始又以光作结,而且开篇就直
引约伯书(Book of Job),在亘古至今的人神对白之余,动不动还喜欢穿插点
Discovery HD般亦真亦幻的宇宙生命起源的视效(恐龙那段有点长了,大多数人都是那
段中退场的,直到Penn儿子那瘦削身型在一堆石头里的忽隐忽现,才基本上停止了出场
人流),音乐也多属Sacred Music。最后的那扇神秘石门,时空错乱的人群,是2001
Odyssey的家庭亲子场还是Evangalion的美国实体版?喜欢考据的应该能从里面找出很
多的呼应,顺便再来点精神分析符号学的料,不知道会不会再出来什么阴谋论的影评(
期待ing…)
从微观的角度,这是一部充满人文情怀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从宏观的角度,
这是一部对人类,爱,宇宙和时间的反思。稍显矛盾的地方就是,对于小说的部分,观
众们都倾向于寻找某种线性/多线性叙事,也就是说,想搞出个前因后果来。而且反思
又参入了不少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般的意识流,恰恰打破了叙事的线
性。所以直到最后,观众们会见仁见智并留下不同的印象来。实话说,这两个角度基本
上都能打中好多片子,不过的确是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的印象。如果真的想动脑筋找故事
看,倒是可以看看Aronofsky的The Fountain,也是关于The Tree of Life的,画面拍
得也很美。
更精确的说法是,《树》没有故事,只有背景:一个有三个儿子的普通美国家庭,二儿
子十九岁时意外去世,多年后的大哥和父亲电话后思绪起伏,并重新思忖自己的童年并
展望未来。摄影很喜欢,无论有无人物出现的场面都可以截图成印象派般的明信片。
与其纠结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如把对人物的印象单提出来说说。
Pitt爸爸曾想做专职钢琴师(管风琴?),后来转到海军搞搞发明,事业不是那么成功
。对儿子们,尤其是大儿子,充满了期颐(谁说Tiger Mother/Dad是Asian的专利来着
?)并严格地要求全部孩子像在军队里一样执行自己的命令,因此搞得家里空气有点紧
张。不过后来他却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真诚地和儿子沟通,最终达到reconciliation
。他和儿子们练拳击的一段很温馨,估计现实生活里他和自己的孩子们也是这么玩出来
的。
McCracken是Penn小时候的演员,觉得他才是影片的真正主角。这个深色头发的小男孩
作为家里的长子,似乎从出生起就背上了某种未知的命运,把从开始的纯真到后来衔接
到成年后Penn的忧郁演绎得十分真实。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成长的经历呢?人之初
,性本善。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美好的事物一点一点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于是他
们开始消沉或回避或抗争,在片尾却是升华后的宁静。小演员演的就是自己,虽然一开
始觉得他有点做,看多后还是习惯了,毕竟是长子,和那两个一脸纯纯的弟弟们比,怎
么都要 “拗”点不是?
Penn一出场就很拧巴,谁让大叔脸上那么多沧桑的道道来着。在他的扪心自问和与某种
虚幻个体的对白之间,瘦削的身影在很有哲学感的场景中来回穿梭后,往事得到回溯,
心结也得以解脱。沧桑的道道们在平和的凝视中舒缓开来,海边那场拍的真是很美。
久久都忘不了妈妈,Jessica Chastain。八十后的她并不美艳,也不水嫩,也不知道她
自己有没有孩子,outfit也是五十年代的样子,毕竟是将近二十年的跨度。自始至终她
的周身却都散发出一种温暖的母性,即使间或夹杂了一些女孩的天真。餐桌上Pitt爸爸
发火时候的隐忍,在灿烂的阳光下晾床单时候的自然,光脚踩在草上的清新。多年之后
,她的儿子们心中还会一直保有那个美好的形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