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出世和入世如何才能两全其美(转载)
avatar
出世和入世如何才能两全其美(转载)# Midlife - 人到中年
A*8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uralChina 讨论区 】
发信人: StephenKing (88), 信区: RuralChina
标 题: 《农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5 11:24:03 2011, 美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88BJ4WjJd0
这首歌发行的时候,我在国外,它给我看不到阳光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忘掉远方是否可有出路
忘掉夜里月黑风高
踏雪过山双脚虽渐老
但靠两手一切达到
见面再喝到了熏醉
风雨中细说到心里
是与非过眼似烟吹
笑泪渗进了老井里
上路对唱过客乡里
春与秋撒满了希冀
夏与冬看透了生死
世代辈辈永远紧记
忘掉世间万千广阔土地
忘掉命里是否悲与喜
雾里看花一生走万里
但已了解不变道理
见面再喝到了熏醉
风雨中细说到心里
是与非过眼似烟吹
笑泪渗进了老井里
上路对唱过客乡里
春与秋撒满了希冀
夏与冬看透了生死
世代辈辈永远紧记
一天加一天
每分耕种汗与血
粒粒皆辛酸
永不改变
人定胜天
见面再喝到了熏醉
风雨中细说到心里
是与非过眼似烟吹
笑泪渗进了老井里
上路对唱过客乡里
春与秋撒满了希冀
夏与冬看透了生死
世代辈辈永远紧记
avatar
z*u
2
我最近比较“入世”。
有了“出世”的“空”的智慧,能让你在“入世”的时候无所求无所欲,还有真正的享
受其中。
太“入世”,没有“出世”的悟性,难免会俗气,被各种贪念和欲望所操纵,难免活得
更累。
出世的inner searching,soul searching,是一个人spiritual growth的必然通道,
必须学会独处,学会孤独,学会掌控这种inner balance,学会认识自我,掌控自我,
和淡然处事。而且不经历某些伤痛,人无法从智慧上提升。
太超脱又难免过的太纯粹无法和现实妥协,如果不想遁入空门,就不要想着太空,太出
世,太超脱了。呵呵。出世的智慧+入世的处事作风,大概会让你觉得既能大体上遵从
内心真实的我,又能在俗世中过的也平和自然和悠悠然。。。
下面是转载的:
-----------------------------------------------
出世和入世是佛家对尘世的两种不同的面对态度和修行观点,
一般来说,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
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
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我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
与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
----------------------------------------------------------
朱光潜先生说过:“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我很信服这话,以为朱
先生是用极简单的语言,说出了人生极复杂的道理。人生一世,如草生一秋,是匆匆忙
忙的短暂。所有的人,上自帝王显贵,下至黎民苍生,都是这匆匆舞台的演员和看客,
常言浮生若梦,过去把这话是当做消极的思想来批判的,其实,谁都明白,人生到底是
一出悲剧。无论是天才还是愚饨,到头来都摆脱不了一个毫无二致的结局。有了这样的
洞察,人们就会在不免有些苍茫的悲凉中,获得某种顿悟。参透一切苦厄,把身外之物
看淡,豁达、潇洒,了无牵挂,无忧而有喜。我理解,这就是“出世”的思想,是指从
总体上看,要把世事看淡。
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就确定有点“消极”的味道了。只讲“出世”而不讲
“入世”,则对人生的体悟还说不上全面深刻。有了“入世”对于“出世”的加入和融
会,就把人的高低、不同的境界区分了出来。
从具体上看,人活着要谋生,要做事,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
虚妄。太阳每日升起,每日落下,一个人的一生能看到几次日出日落的景致?因此就要
珍惜,决不虚度光阴。春花秋月,赏心乐事,酷暑严冬,黾勉苦辛。要每日都过得充实
、有意义,有益于人,也有益于自己。积极,有效,把眼前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盛大
的庆典,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不悲观,不厌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明知
愈走愈接近那谁也无法逃避的终点,却始终是坚定地前行。这样的人生,是摆脱了大悲
苦而拥有大欢喜的人生。
感悟:
有时,一句话可以让我们受用一辈子,比如:“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
做事”,世事纷纭,烦事扰攘,我们要以超然的心态对待。做事谋生,积极主动,我们
要用有限的人生铸造辉煌。人生本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可以做到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
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确实不易。积极入世,容易陷入对世俗的执着
,结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会远离和放弃尘世的一切,感觉不近人情。这两种情
况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让二者并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萨行者的修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作为菩萨行者来说,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积极入世,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所谓“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其中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以商贾
富豪的身份,拥有妻子儿女,出入娱乐场所,但却能出淤泥而不染,在与社会民众打成
一片的过程中,对他们起到教化和引导的作用。同时,阐说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强调
“心净则国土净”,是在家居士在红尘修行的榜样。
如何才能培养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过对“空”的认识和体证来达
成。佛法所说的“空”,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空无或一无所有。从佛法的角度来看,“
空”和“有”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比如《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讲:“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在告诉
我们,世间任何一种现象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成。换言之,是条件决定一切的存在,离开
条件,我们在任何事物中都找不到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这种存在只是因缘假相而已
。但我们因为无明所惑,无法见到世间的真相,于是就会把主观的想法和需求投射其上
,觉得它就是如此,确实如此,由此衍生出许多烦恼。佛教所说的“空”,正是要帮助
我们认识真相,去除我们主观赋予的种种特质。这样才能从迷乱的状态中走出,超然物
外,心无所着。
了解到生命真相之后,看到很多人因为无明,每天不断地制造烦恼痛苦,就要发菩
提心,生起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真相,解除烦恼。有了这样的
慈悲心,就能积极入世;而有了空的智慧,就能在入世过程中保持无所得、不染着的心
态。《金刚经》就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放下,同时又积极利他的经典。
avatar
A*8
3
欢迎气龙兄唱一个,去田野版捧场!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uralChina 讨论区 】
: 发信人: StephenKing (88), 信区: RuralChina
: 标 题: 《农民》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5 11:24:03 2011, 美东)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88BJ4WjJd0
: 这首歌发行的时候,我在国外,它给我看不到阳光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 忘掉远方是否可有出路
: 忘掉夜里月黑风高
: 踏雪过山双脚虽渐老
: 但靠两手一切达到

avatar
t*g
4
在功成名就之前,出世是为了入世,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以退为进。姜子牙,诸葛亮都
是如此。

【在 z****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最近比较“入世”。
: 有了“出世”的“空”的智慧,能让你在“入世”的时候无所求无所欲,还有真正的享
: 受其中。
: 太“入世”,没有“出世”的悟性,难免会俗气,被各种贪念和欲望所操纵,难免活得
: 更累。
: 出世的inner searching,soul searching,是一个人spiritual growth的必然通道,
: 必须学会独处,学会孤独,学会掌控这种inner balance,学会认识自我,掌控自我,
: 和淡然处事。而且不经历某些伤痛,人无法从智慧上提升。
: 太超脱又难免过的太纯粹无法和现实妥协,如果不想遁入空门,就不要想着太空,太出
: 世,太超脱了。呵呵。出世的智慧+入世的处事作风,大概会让你觉得既能大体上遵从

avatar
a*7
5
这歌我很喜欢。好,我唱唱试试。你啥时候跑到田野版玩了?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欢迎气龙兄唱一个,去田野版捧场!
avatar
n*s
6
应无所住, 但生其心。
avatar
A*8
7
期待!哈哈,最近啊。主要是比较关心农村和偏远地区 :)
他们把金博士也请来了 :)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歌我很喜欢。好,我唱唱试试。你啥时候跑到田野版玩了?
avatar
g*0
8
法师高明,google后还是不得其解,俺还是接着做这个俗人吧。

【在 n*******s 的大作中提到】
: 应无所住, 但生其心。
avatar
a*7
9
这个是新版吧?我原来都不知道。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期待!哈哈,最近啊。主要是比较关心农村和偏远地区 :)
: 他们把金博士也请来了 :)

avatar
z*o
10
都是他们胡诌的
不管也罢
自己活得嗨就得了
俺挺您!!!

【在 g*******0 的大作中提到】
: 法师高明,google后还是不得其解,俺还是接着做这个俗人吧。
avatar
A*8
11
我也不清楚,打酱油的 :)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新版吧?我原来都不知道。
avatar
z*u
12
年轻的时候比较入世。春风得意得时候入世
年长以后出世会过的愉快点
不过人在俗世中就的平衡点。
这个也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功成名就之前,出世是为了入世,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以退为进。姜子牙,诸葛亮都
: 是如此。

avatar
s*e
13
啥出世入世,被这个束缚了反而思维多了困惑。
简简单单生活,好好过日子,有问题了再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avatar
n*s
14
据说慧能当年就是听到这八个字开悟的, 出自金刚经。
也不知道记的准不准,看到金刚经, 条件反射,一样的不求甚解。

【在 g*******0 的大作中提到】
: 法师高明,google后还是不得其解,俺还是接着做这个俗人吧。
avatar
z*n
15
时隔六年重读金刚经,唯一的进步是知道在讲缘起性空。

【在 n*******s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慧能当年就是听到这八个字开悟的, 出自金刚经。
: 也不知道记的准不准,看到金刚经, 条件反射,一样的不求甚解。

avatar
c*i
16
写这么多字,就知道还在纠结

【在 z****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最近比较“入世”。
: 有了“出世”的“空”的智慧,能让你在“入世”的时候无所求无所欲,还有真正的享
: 受其中。
: 太“入世”,没有“出世”的悟性,难免会俗气,被各种贪念和欲望所操纵,难免活得
: 更累。
: 出世的inner searching,soul searching,是一个人spiritual growth的必然通道,
: 必须学会独处,学会孤独,学会掌控这种inner balance,学会认识自我,掌控自我,
: 和淡然处事。而且不经历某些伤痛,人无法从智慧上提升。
: 太超脱又难免过的太纯粹无法和现实妥协,如果不想遁入空门,就不要想着太空,太出
: 世,太超脱了。呵呵。出世的智慧+入世的处事作风,大概会让你觉得既能大体上遵从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