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注定要成为生命里的过客# Midlife - 人到中年
e*n
1 楼
我从不看《纽约时报》,倒不是因为发行量太低——连个七位数都上不了,主要是因为我英语太差了——是我的错,怎么敢去读这高深莫测 的《纽约时报》?
今天完全是因为看到版上有这篇文章,随手点开了,看完之后呢,也没有生气,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值得尊重,所以我决定,采取中庸之道,一条条平心静气来说。
许久以来,西方媒体对于中国人、华裔、尤其是中国的教育方式一直有一种嘲笑式的stereotype(嗯,我炫耀一下我写过英语论文的),他们如同唐吉珂德一般固执地认为其他所有人都是那个惹人发笑的骑士,把洗脚盆儿倒扣在头上当战盔,带领着羊群当作是军队,对自己老弱病残的瘦马大喊一声:冲啊,把那个古怪可笑的骑士俘获!其实,纵使我们是那个古怪可笑的骑士,唐吉珂德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负面的形象,他是理想的化身、他是永远前进的形象、他活得开心快乐,与卿何干?
我曾经不想理会这些错误的褒贬,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而我也是有自己判断的成年人了。但是现在我有了小孩,我不想坐视任何人指摘他的成长、或者任何人给他过大的压力,尤其在他还没有完整判断能力的时候。
这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看你们这群书呆子,削尖脑袋上名校、想要挤进上层,挤不进去吧,哈哈哈哈。
首先,我是不是书呆子不是你说了算的。你看着我面目无趣,我还看你凶神恶煞呢,从此以后我到处宣传你长得就像杀人犯,可以吗?你嫌我不会笑,对不起,我只是不想对你笑而已。我的笑容,只有懂的人才能看得见。中国文化讲究隐忍含蓄,讲究中庸之道,你也很少看到我发怒吧。那并不代表我不生气,我只是把怒气用修养包裹,因为这样周围的人可以更自由一些,不必因我的的情绪而大喜大悲——你看,大家有着多么不同的想法,你又怎么能确定你的就一定是对的呢?
第二条,削尖脑袋上名校,是的,可能不少在美的华裔都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尊重知识,我们从很小就知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任何的成功都有艰苦的付出在背后,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擅长或者喜欢的方向,在美的很多华裔偏偏就是擅长和喜欢读书,如果你想看到更多样精彩的华人,请移步到我们的祖国去看,请放下成见用心观察——这是一个优秀文字工作者最起码的素质,请多看少说,厚积薄发——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个成语。
这一条还涉及到一个核心争端,就是教育方式的问题。大家都把华裔父母想成凶恶的巫婆,每天像后妈一样逼着白雪公主读书。原因呢?——华裔学生都很用功,成绩都很好,可我觉得这个原因太牵强了点吧,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去考GRE,我相信你是不会拿到高分的,这既不是充分也不是必要条件。华裔父母都很爱小孩,愿意也舍得为小孩付出时间、精力和很多东西,很多人在有了小孩之后生活完全改变,这是因为我们是个家庭观念很强的民族。我的小孩跟我co-sleep很久,我们双方都很享受这种状态,有时他喜欢我重复同样节奏的东西帮助他入睡,而我既然如你所说是个书呆子,当然是不会唱歌的,于是我每天给他背《三字经》。就这样到了他一岁半的时候,他已经背得比我还多了,我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你别整天逼着小孩背东西!我冤枉啊,我真的没有逼他。后来他长大后不喜欢背这个东西,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垃圾车,我就再也没有跟他一起背过,虽然在人前听他朗诵我的虚荣心能够大大满足;当然,我也从没敢干涉过他的垃圾车事业。
我小的时候所受的督促是很严格的,以至于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有点叛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全都是温馨和感激。若不是我的父亲把我的每篇作文都逐字逐句审阅修改,我又怎么可能安安静静坐在这里写这篇文章来反驳你呢?多受点累,总比吃哑巴亏的好,你不是最瞧不起吃哑巴亏的人么?我很努力地读书、包括后来很努力地写书,其实一大原因是为了让二老高兴,可能你认为这是错误的人生观、这种人生没有乐趣,但是对不起,我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人生,不需要任何人、尤其是素不相识的你来评价。
第三条,挤不进上层,优等生的失落。想挤上层却挤不进去,我真为他们感到悲伤,可是作者一幅言之凿凿的了解模样,我就不明白了,你是哪只眼睛看到优等生们都是如此想法的?恐怕这只是把你个人的价值观推而广之、以xx之心度xx之腹了吧?
我知道西方有一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是拿破仑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说的,他说这话的时候有其特定的背景原因和不可推广性,不信你回去问问他:是不是不想当皇帝的臣子也不是好臣子呢?拿破仑最终失败了,别说皇帝,连将军也没有当成,难道因此我们就可以抹杀他的军事才能?
中国古代有一位名人梁鸿,汉章帝想让他做官,他不肯,有钱有势的人家想把漂亮的女儿嫁给他,他不要,最后娶了其貌不扬的孟光,留下举案齐眉的隐居佳话,成就儒家一段浪漫经典。作者一定很不理解吧?我们中国的儒家学派讲究“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正是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流传到今天的东西。历史上的汉民族曾多次被别人征服,但是每一次,我们都没有失去过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相反地,我们让他们——哪怕是战胜者和统治者来学习、接受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他们试图同化我们,却始终没有成功过,到最后全都是泥牛入海,反而变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我们文化中兼容并包的作风、恢宏慷慨的气度。到了最后的最后,打多少胜仗都是没有用的、在多少女人身上播种都是没有用的,延续文化种族靠的是文化本身的魅力。
而我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让任何人接受我们的文化,我只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每种文化都是不一样的,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度别人,更重要的,我希望我的小孩能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不要一上学就面对着所有的眼光——瞧,这个华裔小孩努力读书就是为了上名校、挤上层的。我希望我的小孩能有自己的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读书都是完全发自于内心的,而不是从小就受到来自于主流媒体的思维定势。如作者所说,这个世界上隐形的看不见的歧视是一直存在的,我不希望到了最后,连读书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都变成了被排挤歧视的地方。可能你们还不知道,在我们的语言中,“读书”这个词的意思一方面表示上学、一方面表示reading,现在你终于知道我们有多么热爱“读书”了吧。
最后,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是亚裔的容貌问题,还有几句自以为很酷的“国骂”。我本来想假装没看见的,就好像走夜路撞见小鬼,难道你还走过去跟它打个招呼不成?可是文章开头这么精华重要的题眼位置,居然连编辑都没有提出修改意见,我实在没办法假装自己是瞎子了。哈罗!小鬼!
容貌这种极其私人的审美爱好,也只有在这样一篇文章中才大动干戈来评判吧。也许在作者和作者周围很多人的眼中,亚裔们都长得差不多,都是文中所说的煎饼一样的脸和黄中带绿的皮肤。可是在我们眼中——地球上超过十亿人的眼中、高过《纽约时报》阅读量许多许多倍的人眼中,那是极其不一样的。要是我长得跟范冰冰一样,我早就把照片贴在新书封面、销量赶超你们《纽约时报》了;要是你长得跟韩子高一样,大家都知道的,我说话一定不会这么狠,一定极其温柔客气淑女的。更不必说我们国家历史上有多少惊艳的故事,而那些故事的主角们也并非没有异族的选择。
这篇文章名为《纸老虎》,其实是为了靠“虎妈”的人气。“虎妈”我不点评了,畅销书么,就是为了畅销而已,我很理解。就好像周润发举枪一击迷倒众人,其实那只是个精确计算的过程——衣服要怎么样,头发要怎么样,风扇力度要怎么样,举枪的时刻不能快也不能慢喔。这些都是策划而已,看看就行了,发发花痴也不错,谈真爱就太遥远了。但是好歹,人家“虎妈”也是WSJ露过脸的,好歹也是美国销量第一的报纸,怪不得中国人总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人出了名,猪长壮了,各种动歪心思的人都来了。我们还喜欢说的跟动物有关的一句话是: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我这篇文章就该叫“急兔子”,以对应“纸老虎”。
p.s. 骂我们的孝道没关系,大家各抒己见嘛,但是请不要用跟男女两性运动有关的字眼。孝道是跟父母和小孩子都相关的,好多小孩子还不懂两性运动,更不懂怎么正规大报是这样摆放文字的?如果为了吸引眼球,还不如直接上日本AV算了,喔,我忘记了,在某些人眼中,那些都是同性双胞胎的运动。
今天完全是因为看到版上有这篇文章,随手点开了,看完之后呢,也没有生气,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值得尊重,所以我决定,采取中庸之道,一条条平心静气来说。
许久以来,西方媒体对于中国人、华裔、尤其是中国的教育方式一直有一种嘲笑式的stereotype(嗯,我炫耀一下我写过英语论文的),他们如同唐吉珂德一般固执地认为其他所有人都是那个惹人发笑的骑士,把洗脚盆儿倒扣在头上当战盔,带领着羊群当作是军队,对自己老弱病残的瘦马大喊一声:冲啊,把那个古怪可笑的骑士俘获!其实,纵使我们是那个古怪可笑的骑士,唐吉珂德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负面的形象,他是理想的化身、他是永远前进的形象、他活得开心快乐,与卿何干?
我曾经不想理会这些错误的褒贬,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而我也是有自己判断的成年人了。但是现在我有了小孩,我不想坐视任何人指摘他的成长、或者任何人给他过大的压力,尤其在他还没有完整判断能力的时候。
这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看你们这群书呆子,削尖脑袋上名校、想要挤进上层,挤不进去吧,哈哈哈哈。
首先,我是不是书呆子不是你说了算的。你看着我面目无趣,我还看你凶神恶煞呢,从此以后我到处宣传你长得就像杀人犯,可以吗?你嫌我不会笑,对不起,我只是不想对你笑而已。我的笑容,只有懂的人才能看得见。中国文化讲究隐忍含蓄,讲究中庸之道,你也很少看到我发怒吧。那并不代表我不生气,我只是把怒气用修养包裹,因为这样周围的人可以更自由一些,不必因我的的情绪而大喜大悲——你看,大家有着多么不同的想法,你又怎么能确定你的就一定是对的呢?
第二条,削尖脑袋上名校,是的,可能不少在美的华裔都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尊重知识,我们从很小就知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任何的成功都有艰苦的付出在背后,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擅长或者喜欢的方向,在美的很多华裔偏偏就是擅长和喜欢读书,如果你想看到更多样精彩的华人,请移步到我们的祖国去看,请放下成见用心观察——这是一个优秀文字工作者最起码的素质,请多看少说,厚积薄发——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个成语。
这一条还涉及到一个核心争端,就是教育方式的问题。大家都把华裔父母想成凶恶的巫婆,每天像后妈一样逼着白雪公主读书。原因呢?——华裔学生都很用功,成绩都很好,可我觉得这个原因太牵强了点吧,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去考GRE,我相信你是不会拿到高分的,这既不是充分也不是必要条件。华裔父母都很爱小孩,愿意也舍得为小孩付出时间、精力和很多东西,很多人在有了小孩之后生活完全改变,这是因为我们是个家庭观念很强的民族。我的小孩跟我co-sleep很久,我们双方都很享受这种状态,有时他喜欢我重复同样节奏的东西帮助他入睡,而我既然如你所说是个书呆子,当然是不会唱歌的,于是我每天给他背《三字经》。就这样到了他一岁半的时候,他已经背得比我还多了,我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你别整天逼着小孩背东西!我冤枉啊,我真的没有逼他。后来他长大后不喜欢背这个东西,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垃圾车,我就再也没有跟他一起背过,虽然在人前听他朗诵我的虚荣心能够大大满足;当然,我也从没敢干涉过他的垃圾车事业。
我小的时候所受的督促是很严格的,以至于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有点叛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全都是温馨和感激。若不是我的父亲把我的每篇作文都逐字逐句审阅修改,我又怎么可能安安静静坐在这里写这篇文章来反驳你呢?多受点累,总比吃哑巴亏的好,你不是最瞧不起吃哑巴亏的人么?我很努力地读书、包括后来很努力地写书,其实一大原因是为了让二老高兴,可能你认为这是错误的人生观、这种人生没有乐趣,但是对不起,我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人生,不需要任何人、尤其是素不相识的你来评价。
第三条,挤不进上层,优等生的失落。想挤上层却挤不进去,我真为他们感到悲伤,可是作者一幅言之凿凿的了解模样,我就不明白了,你是哪只眼睛看到优等生们都是如此想法的?恐怕这只是把你个人的价值观推而广之、以xx之心度xx之腹了吧?
我知道西方有一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是拿破仑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说的,他说这话的时候有其特定的背景原因和不可推广性,不信你回去问问他:是不是不想当皇帝的臣子也不是好臣子呢?拿破仑最终失败了,别说皇帝,连将军也没有当成,难道因此我们就可以抹杀他的军事才能?
中国古代有一位名人梁鸿,汉章帝想让他做官,他不肯,有钱有势的人家想把漂亮的女儿嫁给他,他不要,最后娶了其貌不扬的孟光,留下举案齐眉的隐居佳话,成就儒家一段浪漫经典。作者一定很不理解吧?我们中国的儒家学派讲究“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正是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流传到今天的东西。历史上的汉民族曾多次被别人征服,但是每一次,我们都没有失去过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相反地,我们让他们——哪怕是战胜者和统治者来学习、接受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他们试图同化我们,却始终没有成功过,到最后全都是泥牛入海,反而变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我们文化中兼容并包的作风、恢宏慷慨的气度。到了最后的最后,打多少胜仗都是没有用的、在多少女人身上播种都是没有用的,延续文化种族靠的是文化本身的魅力。
而我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让任何人接受我们的文化,我只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每种文化都是不一样的,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度别人,更重要的,我希望我的小孩能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不要一上学就面对着所有的眼光——瞧,这个华裔小孩努力读书就是为了上名校、挤上层的。我希望我的小孩能有自己的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读书都是完全发自于内心的,而不是从小就受到来自于主流媒体的思维定势。如作者所说,这个世界上隐形的看不见的歧视是一直存在的,我不希望到了最后,连读书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都变成了被排挤歧视的地方。可能你们还不知道,在我们的语言中,“读书”这个词的意思一方面表示上学、一方面表示reading,现在你终于知道我们有多么热爱“读书”了吧。
最后,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是亚裔的容貌问题,还有几句自以为很酷的“国骂”。我本来想假装没看见的,就好像走夜路撞见小鬼,难道你还走过去跟它打个招呼不成?可是文章开头这么精华重要的题眼位置,居然连编辑都没有提出修改意见,我实在没办法假装自己是瞎子了。哈罗!小鬼!
容貌这种极其私人的审美爱好,也只有在这样一篇文章中才大动干戈来评判吧。也许在作者和作者周围很多人的眼中,亚裔们都长得差不多,都是文中所说的煎饼一样的脸和黄中带绿的皮肤。可是在我们眼中——地球上超过十亿人的眼中、高过《纽约时报》阅读量许多许多倍的人眼中,那是极其不一样的。要是我长得跟范冰冰一样,我早就把照片贴在新书封面、销量赶超你们《纽约时报》了;要是你长得跟韩子高一样,大家都知道的,我说话一定不会这么狠,一定极其温柔客气淑女的。更不必说我们国家历史上有多少惊艳的故事,而那些故事的主角们也并非没有异族的选择。
这篇文章名为《纸老虎》,其实是为了靠“虎妈”的人气。“虎妈”我不点评了,畅销书么,就是为了畅销而已,我很理解。就好像周润发举枪一击迷倒众人,其实那只是个精确计算的过程——衣服要怎么样,头发要怎么样,风扇力度要怎么样,举枪的时刻不能快也不能慢喔。这些都是策划而已,看看就行了,发发花痴也不错,谈真爱就太遥远了。但是好歹,人家“虎妈”也是WSJ露过脸的,好歹也是美国销量第一的报纸,怪不得中国人总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人出了名,猪长壮了,各种动歪心思的人都来了。我们还喜欢说的跟动物有关的一句话是: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我这篇文章就该叫“急兔子”,以对应“纸老虎”。
p.s. 骂我们的孝道没关系,大家各抒己见嘛,但是请不要用跟男女两性运动有关的字眼。孝道是跟父母和小孩子都相关的,好多小孩子还不懂两性运动,更不懂怎么正规大报是这样摆放文字的?如果为了吸引眼球,还不如直接上日本AV算了,喔,我忘记了,在某些人眼中,那些都是同性双胞胎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