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孩子的智慧总是超乎大人的想象
avatar
孩子的智慧总是超乎大人的想象# Midlife - 人到中年
o*e
1
第一次把女儿捧在掌心时,我曾发出惊叹。那么弱小的一团肉,但构成生命的每一
个细节又是那么精巧和清晰,我由衷的对上帝的造物发出赞叹。与新生命一样神奇,生
命的成长过程同样值得赞叹,初时还在掌心咯咯作笑,转眼就花枝招展走向远方。每个
孩子都会长大,离开父母远行,但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仍清晰的雕刻在父母的心坎
上。
捏住了我的一根软肋
女儿8个月大的某天,突然叫了一声爸!我很惊讶,问她,难道你会说话了?她面
露得意之色,更大声的叫了一次。哦,原来你真的开口说话了!人说你老爸10个月开口
,没想到你8个月就开口了。等女儿满10个月时,已满嘴词汇,包括很多成语,能说很
复杂的句式,去一次菜市场回来,就可以说“九块七毛二”,上街回来,就可说“怎么
街上有那么多人,真是车水马龙”之类。我只要和她在一起,嘴巴从不休息,而且使用
完全成人化的语言和她说话,结果她一开口,直接就是成人语言,米饭就说米饭,没什
么“饭饭”之类。周围人们都觉稀奇,看走路还步履蹒跚,听说话怎么老气横秋。
她生活在中国南方,语言环境中zh、ch、sh和z、c、s不分,我知道一旦习得地方
口音,终身不改,因此平日非常注意纠正她的发音,只要发现她把“上”说成“桑”,
把“手”说成“搜”、把“吃”说成“次”,立刻纠正,要求重说一次。
有一天喂她吃饭,碗里还剩一点,但她不想再吃了,兴趣只在手中玩具上。我用小
勺轻触一下她的嘴,她嘴巴就动一下,如是者三。大概我的行为干扰了她的兴致,突然
抬头对我声明:你再敢继续喂我吃,我就故意把“手”念成“搜”,把“吃”念成“次
”,说完,似乎怕我不信,还像示威一样,连续说:桑、桑、桑,次、次、次,搜、搜
、搜……
我万分诧异。才1岁的孩子,怎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与概括力?大概在日常生活中
发现,我总是纠正她此类发音,知道这是我的“利益”所在;她不想继续吃饭,只想玩
耍,这也是她的“利益”所在。当我损害到她的利益时,就采取反制措施,精准打击我
的利益,维护她的利益。
最后,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好宣布今天就吃这么多。
如今我在中国南方长大的女儿,语言完全没有地域口音,唯一的不足,是没有掌握
北方口语中的儿化韵,不会说盆儿、碗儿、门儿之类。
“我要拿当老师那根棍子”
某天,我在小黑板写了几个字,准备开始教她。她兴趣高昂,反过来宣布“我要自
己当老师”,从我手里抢走教鞭,命令我坐在小板凳上,她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等教
鞭一路指过去,却张嘴结舌,那个字也读不出来。这时我来劲儿了,抓住机会,一顿批
评教育,谦虚进步、骄傲落后之类的大道理讲了不少,她这才老老实实坐在凳子上跟着
我读。
第二天早上起床,正要去卫生间,却看见了靠在墙边的小黑板和教鞭,立即说“我
要拿当老师的那根棍子”,我一听就恼了,说昨晚才批评过,人要虚心,怎么一觉睡醒
又忘了?于是抓住机会,再批评教育一番。等我长篇大论讲完,她轻声说了一句话,却
让我张嘴结舌。
她说:“我只说我要拿当老师的那个棍子,并没有说我要当老师。”
没错,“拿当老师那根棍子”和“我要当老师”是两件事,而且差别很大。想拿棍
子,只能算是贪玩,耽搁上厕所,并不存在骄傲自满问题;而我对她进行的批评,针对
的是骄傲自满。看来我犯了逻辑错误,没有弄清楚基本事实。让我大为惊奇的不是我会
犯错,而是犯错时被1岁幼童抓了现行。
实际上我心里很清楚,她在跑向卫生间时,一眼看见那根棍子,以为在游戏中扮演
老师很神奇,又起了当老师的念头,才脱口而出。但她心里的念头,我没有证据,我能
抓住的只是她的一句话,而这句话并不能从逻辑上必然得出她骄傲自满、不够虚心的结
论。
对她的反驳,我心悦诚服。说:对不起!是爸爸错了,爸爸向你道歉!
“那条鱼肯定没有游走”
《神笔马良》的故事影响很大,除文学外,还以电影、动画、歌曲、连环画等多种
艺术形式传播,大概每个中国孩子都听过。故事主题是励志、扬善、惩恶,说少年马良
父母双亡,以打柴放牛为生,自幼爱好画画,只能用手蘸水在石头上摹写花鸟鱼虫,一
位神仙被他感动,赐他一支神笔,从此画物成真。地主老财闻讯抢走他的神笔,拿去画
金元宝,但不能成真,又把马良抓去逼马良给他画。马良拿笔在囚牢的墙上画一扇门,
就从这门逃走,在某个镇子上卖画为生。但每次给人画鸟,不能画羽毛,否则鸟儿就会
飞走,给人画鱼,不能点睛,否则鱼儿就会游走……
女儿每天都要听很多故事,大约2岁时的一天,我给她讲神笔马良。我绘声绘色讲
到马良隐姓埋名,在镇子上卖画为生:这天,马良为一个人画鱼,一不小心,笔尖的一
滴墨水滴下去,正好落在鱼头的位置,墨滴变成鱼的眼睛,那条鱼立刻摇头摆尾从纸上
游走了……
“那条鱼没有游走。”她突然插嘴,语气很冷静。
“你别插嘴!仔细听我讲。这时周围的人发出一阵惊奇的叫声……”
“我说,那条鱼肯定还没有办法游走。”她再次打断我的话。
我只好停下来问:“为什么?”
她说:“那条鱼只有一只眼睛,它怎能游走?”
我说:“是啊,它有了眼睛,立刻变活,就摇头摆尾从画纸上游走了。”
她说:“我是说它目前还只有一只眼睛。”
我恍然大悟,明白女儿在说什么了。画在纸上的鱼是二维平面的,只有一侧有眼睛
,一旦它摇头摆尾从画纸上游走,那就是一条三维立体的鱼了,另一侧也必须有一只眼
睛才行,但故事并没有对这只眼睛作出合理的安排。
沉默片刻,我说:“你说得很对,这条鱼的确不能游走。”
接下来我只能向她宣布,这个故事就此作废,今后不讲了。同时我告诉她,爸爸要
感谢你,是你发现了这个故事的漏洞,证明神笔马良的故事是假的。作者编写故事是为
了鼓励孩子们爱好学习,但作者考虑不周,被你发现了破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