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wh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院
团,占有当地最好的剧场,不愧是国剧,老大地位不可动摇。而互联网上投票最喜爱的
剧种,越剧居然一马当先,比还有大量观众群的黄梅戏,评剧,豫剧等胜出很多,一北
一南倒也反映文化与传统的差异,生存条件也比其它剧种要强。
比较南北两大剧种很有意思。我好有一比,京剧像大家庭中大哥的角色,庄严又有威望
,对家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越剧像娇嘀嘀,婀娜柔弱的小妹妹,在家庭中只是锦上
添花。记得当红京剧女老生王佩瑜感叹:“京剧是男人的艺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
所有演员全是男性扮演,包括青衣老旦等女性行当,观众几乎清一色男性,演的戏都是
爷们关心的国家民族与个人忠孝仁义的大事,女性角色是陪衬,梅兰芳走红才演大轴戏
。至今女旦与女观众虽进入京剧,但青衣唱腔中,用的高尖假嗓,却失刚健,女姓唱青
衣总感到单簿,不如男旦宽厚,本来青衣就是被男旦唱红的。现在老旦行几乎全是女性
,听不到当年李多奎与稍后的李金泉男性老旦那种宽醇的嗓音了,听女性老旦尖嫩的声
音总感到不是那种味了,青衣老旦由女性演总还是正道。而越剧正相反,在浙东初创叫
的笃班时,全是男性扮演所有角色,到上世纪二十年代进入上海后,反倒清一色改为女
子绍兴戏了,生旦是主要行当,演员要漂亮,唱腔柔婉,观众多为女性。京剧有男子阳
刚气质,越剧是女子阴柔气质,恰是两极。
以前我对京剧写了不少,本文对越剧要多说几句。对于爱好戏曲的人,除非上海江浙一
带人,对越剧了解可能大都在文革结束后,越剧电影《红搂梦》复映才对越剧有兴趣,
原来越剧是那么唯美,厌倦了没完没了的阶级斗争,一声宝哥哥林妹妹唤醒了沉睡多年
的人们女儿情思,于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唱响大江南北,几乎与琼瑶金庸小说走红
是同步。越剧兴起比京剧要晚百年,它的全盛时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文革
开始嘎然而止,一个剧种的兴旺看它流派纷呈否,越剧全盛时旦角有袁(雪芬)派,傅
(全香)派,王(文娟)派,戚(雅仙)派,张(云霞)派,金(采风)派,吕(瑞英
)派,生角有范(瑞娟)派,徐(玉兰)派,尹(桂芳)派,陆(锦花)派,竺(水招
)派,毕(春芳)派。有意思的是京剧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流派已成型,除张(君秋)
派外,不再有新流派称呼了,而越剧金派吕派是六十年代初形成的,说明在上海江浙一
带,京剧已是衰落期,越剧正兴旺。今天京剧的流派创始人都已离世,而越剧的流派创
始人,除袁,戚,尹,竺已逝世外,其余的人八十余岁高龄,虽离开了舞台都还健在,
时而还能出来亮亮相,仍是风韵犹存,不见老态龙钟样。
这些老奶奶辈的人物不简单,她们亲历了一个剧种的兴衰,在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的人
整人极左年月中,坚持演古装情爱戏,名角间相互尊重,未见内部相互攻击,这点经历
过所谓各行各业的单位文化的人是很清楚,十分的不容易。她们文化不高,身无包袱,
知道自己底子薄,无家当,虚心向老大哥京剧与老前辈昆曲学习,借鉴话剧与电影的手
法,抛弃戏曲的程式化束缚,创造了一种清新婉约,赏心悦目的剧种。上海是当时新文
化的中心,越剧发展上海有人杰地灵,眼界开扩,观众庞大的优势,虽然一群文化不高
的小女子闯荡大上海,她们背后聚集了一批文化人献身越剧事业,编导,音乐,舞美,
舞技等,都是很有才华的青年俊才或行业中名家。四十年代与张爱玲齐名的才女作家苏
青在1949年后还担任过芳华越剧团专职编剧,编写过《屈原》,《宝玉与黛玉》等剧。
越剧不仅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富有江南特色,在所有戏曲中最有革新精神
,音乐过门,间奏曲和幕后合唱借鉴西洋歌剧;化装服饰拚弃京剧繁琐重叠臃肿,改良
为清丽雅致,简约大方,色彩淡雅协调,华丽而不俗的风格,对其它剧种影响很大;舞
美采用实体布景或虚实结合,并不妨碍演员的表演,而有满台生辉的感觉,从《红楼梦
》的舞美设计中可体会它的风格,越剧能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是名符其实的。
上世纪四十年代仅上海一地有越剧团三十余个,到五十年初达六十余个,天天演出几乎
场场爆满,可见当时越剧舞台的盛况,经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合并,撤销,发配
外地,到1958年上海保留了14个,全国有越剧团体280余个。文化大革命一开始,越剧
剧团全线覆没,什么才子佳人软绵绵东西,一批著名演员和编导遭受残酷迫害,被批斗
的,转业改行的,不像京剧还有样板戏可唱,唱越剧可是散布靡靡之音大毒草。到文革
结束,八十年代初才逐渐恢复元气,到今天数浙江越剧团体最多,有二十余个,全国仅
三十余个,上海剩可数几个,还不能保证经常演出。越剧几次进京,虽屡获好评,每次
载誉而归,1960年考虑北京能海纳百川,又贴近文化中心,上海市将最负盛名的范瑞娟
与傅全香组团成立北京越剧团,赴京打算长期札根,打炮戏是由著名戏剧家马少波改编
的古典名剧《小忽雷》,没几个月,还是水土不服,全团撤销,打道回府。北京方面根
本无所谓,来也好,去也罢。
越剧不可能超越京剧除它的方言局限外,主要是它的气质限制。全是女性出演各种角色
很难表演很多历史人物、事件与场景,越剧行当以小生花旦当主角,主演的首要条件是
青春靓丽,长得差的演员只能演老生老旦净角丑行当。因此演出剧目脱不了“私订终身
后花园,金榜题名花烛夜,痴心女子薄情郎,捧打鸳鸯生死别”才子佳人男女情爱戏。
越剧也想通过一些古典名剧与民间传说佳话来提升挡次,如演《梁山伯与祝英台》,《
西厢记》,《红楼梦》,《白蛇传》,《桃花扇》,《孔雀东南飞》等,就以越剧《红
楼梦》的演出最受欢迎为例,虽起到《红搂梦》小说的普及作用,却也让这部题材宏大
,人物性格复杂的巨作变成卿卿我我,你痴我负的三角爱情悲剧,把名著给庸俗化,狭
义化了。从越剧的观众队伍也与京剧不一样,越剧观众解放前以太太小姐与女职工,女
工为主,男性避之不及,怕人说娘娘腔,知识女性也不屑一顾,怕掉了份,解放后虽有
改观,但观众面仍以女性为主,她们对越剧的痴迷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加上为解脱繁重
琐碎的劳动,感情的渲泻要求,最好是痛快地哭一场。这与京剧戏迷,视京剧为宗教有
些区别。
越剧改为男女合演是否能改造它的气质?周恩来喜爱看越剧,人都皆知,建国初他就对
袁雪芬提出越剧要男女合演,于是全国最著名的上海越剧院和浙江越剧院至今还在执行
周的指示,培养了一批男演员,但效果并不好,可能最大障碍在声腔上。越剧的曲调在
上世纪四十年代基本成型,早已摆脱早期男性唱腔的粗犷乡土气息,开始以女性如怨如
诉的四工调为主,而后袁雪芬,范瑞娟等新一代流派创始人大大丰富了女子越剧的唱腔
,以节奏变化多样的尺调为主,一反四工调的单调重复,后又创造了凄凉悲切的弦下调
,依据各人嗓音与气质的差异,形成流传至今的十余种流派唱腔,唯独难以化解出适合
男性的唱腔。有人反驳,不是有越剧王子之称的赵志刚,观众特别喜爱,赵志刚唱尹派
,他的出现由于尹桂芳离沪,上海舞台少有学唱尹派的,而上海观众对尹派是情有独钟
,更重要的是赵志刚的发声几乎没有男性粗浊之音,完全是女性娇柔之声,加上清新俊
郎的外形,成了女性观众追捧的偶像。赵志刚之后出现的几个男性新人与赵是同一类型
。虽然对演现代戏男演男,看着舒服多了,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找到适合男性声腔的唱法
,缺少阳刚之气。
我只从艺术审美角度谈,不涉及个人的人品。越剧某些流派过份迎合部分小市民气息(
也许主观上并非如此),使某些唱腔流于俗气。当今越剧舞台上最流行的小生是尹派,
花旦是王派,这两派对演员嗓音要求都不太高,基本上用本嗓唱就可以了,唱腔流畅平
淡,更多是用情,尹桂芳和王文娟创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是她们用情的魅力
。尹派的招牌起腔一声“妹妹啊”,又嗲又糯,尹派戏迷必定疯狂叫好,太媚俗了,我
想尹大姐本人若在世坐台下不会太高兴的,因此她演《屈原》想改变形象,而学唱尹派
传人可得意这样的满堂采。从我审美情趣讲,唱腔艺术成就较高小生推范派和徐派,花
旦推傅派和后起之秀金派与吕派。
傅派是最难学的,傅全香嗓音宽亮,高低音真假声运用自如,难得越剧中用得最好胸腔
共鸣,
听来嗓音厚实,有点像京剧中程派,她也说向程先生学了不少,她的唱腔俏丽多变,跌
宕婉转,演唱与表演时感情充沛,可能是台上最专注入戏的演员之一。她刻划的多是柔
中带刚的奇女子,如祝英台,杜十娘,李香君(桃花扇),敫桂英(情探),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李清照等,形象鲜明,性格刚烈,很有几段声情并茂的唱段成为经典,
如《梁祝》楼台会中“记得那年乔装扮”,《情探》中“阳告”与“行路”,《孔雀东
南飞》中“记得那年春花发”等,都是百听不厌。学傅的传人众多,可惜多数没有她的
天赋条件,唱得俏丽了,分寸不好成了怪调,没有共鸣区发声,听了尖得刺耳,演出没
有激情,流于平淡。唯有浙江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陈飞学得些真髓。
越剧小生中唱做最有男子气概数范瑞娟,她是演那种纯朴忠厚类型的男子,嗓音微沙,
多用中音区,唱腔醇厚朴实不花俏,台风大方,特别适合演梁山伯,焦仲卿(孔雀东南
飞),许仙(白蛇传),郭暧(打金技),郑元和(李娃传)等书卷气儒雅角色,她首
次在《梁祝》的“山伯临终”中创造了弦下调,这段唱是越剧经典中精品。范派大气,
稳重,规矩,不流俗。她的弟子众多,多数雌音太重(本来就是女性),范的嗓音太独
特,有她的嗓音条件的就数杭州越剧院新获梅花奖的徐铭,声音扮相动作活脱是范年轻
时翻版,徐铭可塑性很强,是难得的范派传人。
徐玉兰几乎成了贾宝玉的代名词,确实至今影视戏曲中,徐的塑造的宝玉形象最得人心
,他高昂奔放的演唱,洒脱俊逸的表演迷倒大批观众。学徐派要求嗓音高亮且刚劲,学
的人不少,总难以达到她的高度。徐善于出演潇洒风流,炽热如火的才子角色,如张珙
(西厢记),张珍(追鱼),张继华(西园记),李梦龙(春香传)等。她在《北地王
》中的“哭祖庙”的唱,一扫越剧演唱柔软风格,高亢壮烈,跌宕分明,畅快淋漓,一
气呵成,从演唱角度看达到很高的审美满足。众多传人中数上海越剧院的当家小生徐惠
丽最成功。
上海越剧曾是所有流派创始人发祥地,好演员,好剧目几乎均出于上海,但是今天这第
一把老大的位子好像要让位给浙江了。上海变化太大了,文化娱乐多样化,外来演出日
日新,越剧都显得陈旧土气了。曾最负盛名的上海越剧院都不能经常在市内较大剧场演
出,票房难以支付高昂的场租费。年轻人不爱学越剧,招不到好苗子,接班人成问题,
就到浙江去挖人才,目前院里好几个当家生旦都从浙江引进,如徐派小生徐惠丽,郑国
风(最近又回流去杭州),王派花旦单仰萍,王志萍。而浙江倒是另一番景像,在浙东
几乎所有城县都有专业越剧团体,浙江原本是越剧诞生地,有最庞大的群众基础,浙江
人喜爱越剧,总认为是他们的家乡戏,越剧就是采用嵊州方言为主,大部分流派创始人
又都是从浙江农村迁入上海,上海名家回浙江,老百姓兴高采烈地欢迎,称她们回娘家
,看这样名家演出常万人空巷。现在各种传媒手段,交通信息十分便捷,本地人才辈出
,演出质量越来越高,出戏出人才,浙江新人仍以某流派传人自傲,翻演她们的经典剧
目,同时排演不少新戏,拿到上海演出,真叫上海人刮目相看,一点不比上海当红演员
逊色。其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茅威涛等,杭州越剧院的谢群英,陈晓红,徐铭及从上
海加盟的郑国风等和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吴凤花,陈飞,吴素英等在上海知名度很高,
有一批她们的戏迷。
越剧比京剧改革力度要大得多了,总不断有新剧目推出。赵志刚是勇于革新的,他在上
海越剧院排演了现代戏《第一次亲密接触》,《家》,《早春二月》,清装戏《杨乃武
》,古装戏《赵氏孤儿》,改变过去演儿女情长情爱戏路。最近为开扩发展更自由,抛
弃上海越剧院副院长桂冠,离开上海不少的戏迷群,只带自己妻子赴杭州成立工作室,
根据剧目需要与浙江几个越剧团合作推新戏。已经与台湾剧作家赖声川合作演出他的名
剧《暗恋桃花源》,由著名影视演员黄磊,孙俪演《暗恋》话剧部分,由赵志刚和杭州
越剧院的谢群英,徐铭演《桃花源》越剧部分,一个舞台两台戏同时一起演出,够前卫
的,在杭州,上海,北京演出均受好评。最近又与杭州越剧院合作排演了古装剧《蝶海
情僧》,该剧由香港剧作家李居明总策划编剧,在香港以粤剧本,上海杭州以越剧本,
北京以京剧本,三地同时演出。赵志刚这些动作幅度够大,戏曲改革可以幅度大一些,
不要管它姓“京”姓“越”,由市场去评定。
茅威涛的革新步履更曲折,引起的争议更大,茅威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浙江小百花的《
五女拜寿》中脱盈而出,开始大家对她并不看好,主要唱功不强,唱尹派又不像。后来
在《陆游与唐婉》中有较好表演,自视甚高,一曲“浪迹天涯”打算创茅腔,但尹派这
座高山总难逾越,学唱者稀有,可能还是基本功的问题,没有解决唱功薄弱的缺点,她
向突破剧目与表演上发展,排演了《孔乙己》,《藏书之家》,改编《西厢记》,《梁
祝》,自称不仅要创造新流派,还要有自己表演体系。她演的戏的确新,有突破,如孔
乙己形象在越剧表演中无前例,戏曲最注重唱,却一段唱腔也流传不开来,在表演上没
有宁波小百花的吴凤花与陈飞的武功根底,靠舞点水袖,耍点扇子功是成不了大气的。
都说茅比较独,真有才华与能力,独点不怕,但一出好戏,不能独耍一个人,红花尚需
绿叶配。宁波小百花与杭州越剧院做得十分突出,服从剧目需要,谁合适当主角谁当,
若需要,我名气虽大不当主角,甘当配角甚至无几句唱的角色,这种全团一颗莱的作风
,使这两个团演流派经典传统戏外,不断推出新戏,演出质量提高,也得到广大观众的
喜爱与认可。宁波小百花的新编历史剧《陆文龙》,《吴王悲歌》,《马龙将军》,《
虞美人》,《狸猫换太子》等加入越剧少有的武功表演,也使越剧有了阳刚气息。杭州
越剧院革新力度更大,演出新编或改编历史剧《少年天子》,《曲江风月》,《西园记
》等,清装戏或现代戏《流花溪》,《剪花情》,《一缕麻》,《天山雪莲》等,还与
赵志刚合作,前面已经提到。她们步子迈得更大的是改编演出了挪威易卜生的两出名剧
,越剧化的《心比天高》和《海上夫人》,成败与否可商权,但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令人
印象深刻。该两团赴上海演出能有一票难求的效果。
目前在上海与浙江当红的越剧演员,大多数出生在上世记六十代初,年龄已五十左右,
想当年越剧流派创始人都是二十几岁已经成名,那时大环境不能与现在比,她们除本身
才华出众外,有大批观众群,演出场次多,有时还赶日夜两场,天天如此,舞台经验太
丰富了,所谓千锤百炼,百折不绕滚打过来。现在一个月有两场演出就不错,某种程度
讲越剧更是吃青春饭的剧种,青春靓丽不可缺或,五十岁应多带年轻人出台,而这个年
龄要创新流派新体系可是太晚了,再说在戏曲面临衰退大环境下,不可能产生新流派了
。越剧人不容易,她(他)们的革新精神令人佩服。
□ 读者投稿
avatar
w*2
2
再换个角度写吧。
当老小片心拿到大学录取通知时,片宁拍着父母的肩膀说,终于啊终于啊。是啊,终于
,每个人都从沉重的负担中走出来。
五个孩子,五个大学生,孩子是骄傲的,父母也是骄傲的。作为老大的片宁也是骄傲的。
五个孩子当中,最漂亮的该是片宁了。所以刚刚毕业,就被追。被追的时候,片宁说,
我们家孩子多,我要帮父母供弟妹念书的。还没结婚的老公,拍着胸脯,不要紧,我们
一起来供你弟妹念书。为这句话,片宁就答应了老公的求婚。刚结婚的时候,工资只有
37.5. 一结婚,忽然发现要帮父母照顾弟妹是非常地艰难。 老公的弟妹更多。一结婚
,老公认为自己是她夫家的人,作为那边的老大,她们更应该帮那边照顾她那边的弟妹
。后来添了孩子。有了保姆。工资是老公帮领的。 从来都没有见过钱。
和弟弟片亭年龄差别不大。片亭不需要交学费。后来片亭考了研究生,是经济特区的研
究生。虽然还在念书,助学金比自己的工资还高一点。 片亭开始帮助父母资助几个小
的念书。无论如何也是需要尽一份自己的心力。工资已经全部交给老公来养家了,要想
帮父母,唯有从小地方来帮了。那时候自己的科室有不少废纸箱。一年可以变卖些钱。
变卖纸箱的钱,尽然也可以和片亭一起支付一半妹妹片静一半的生活费用。
老公是防着自己的。生怕她又多的钱就来支援了娘家。她从来都不知道钱用到哪里了。
一直到片心毕业,和自己一起毕业工作的,家具翻新了,自己还都是结婚时的老几件
。连电视都是刚结婚时的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
avatar
m*e
3
看完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 ·老 达·
: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avatar
w*2
4
读书这件事,容易的就很容易,不容易的就很不容易。
一家人这么多孩子,别的读书都很容易,但对于片恒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片恒初中毕业,既没考上高中,也没考上中专。受着两个老大的鼓舞,母亲坚持片恒还
是得上学。买个高中她也得上学。
父亲当时其实不是很想片恒上学。他觉得有点累了。
那时片宁刚刚毕业。片亭大学还没毕业。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父亲总是会问他的意思
。片亭说,既然妈妈坚持,拿就花钱买个学她上呗。没钱,先借,到时他还。买不起重
点中学,随便买了个高中片恒上。
片恒高考考了两次没有考上大学。她不说话。到第三年,片宁找了她的同学,复读的时
候买了个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让片恒去复读。没有位置,只能旁听,片恒就从家里背了
一个小凳子坐在教室后面。片恒和片静在一个班上。
片静比较调皮。但是片恒比较老实。
这个高中离片宁比较近。一直以来,片宁都对片静照顾很多。

的。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再换个角度写吧。
: 当老小片心拿到大学录取通知时,片宁拍着父母的肩膀说,终于啊终于啊。是啊,终于
: ,每个人都从沉重的负担中走出来。
: 五个孩子,五个大学生,孩子是骄傲的,父母也是骄傲的。作为老大的片宁也是骄傲的。
: 五个孩子当中,最漂亮的该是片宁了。所以刚刚毕业,就被追。被追的时候,片宁说,
: 我们家孩子多,我要帮父母供弟妹念书的。还没结婚的老公,拍着胸脯,不要紧,我们
: 一起来供你弟妹念书。为这句话,片宁就答应了老公的求婚。刚结婚的时候,工资只有
: 37.5. 一结婚,忽然发现要帮父母照顾弟妹是非常地艰难。 老公的弟妹更多。一结婚
: ,老公认为自己是她夫家的人,作为那边的老大,她们更应该帮那边照顾她那边的弟妹
: 。后来添了孩子。有了保姆。工资是老公帮领的。 从来都没有见过钱。

avatar
wh
5
感想?你看不看越剧京剧?我都不看。不过回国的时候很想看,年龄越大就越喜欢咿咿
呀呀的传统,哈哈。我在杭州看到赵志刚新推出一个《山水黄公望》,为了配合两岸的
《富春山居图》合璧。但网上查不到演出时间和地点。我爸说多半在杭州大剧院,在钱
江新城那边,离我家很远。北京网上做得好,有很详细的戏曲和其他各类艺术演出。不
过后来看了话剧和相声,没看京剧。下次最好找个会看京剧的人一起去,怕看不懂。赵
志刚那个九月份去台湾演出。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完了
avatar
w*2
6
高中很紧张。片静从小身体不好。很廋。而且上课老大瞌睡。有时会晕倒。老师总是说
她是不是有病。片宁在医院上班。她迷信中医。总是带了片静去看中医。中医的理论就
是气虚。开了中药。片宁不愿意让老公对她不满意,怕老公觉得自己老师护着娘家。就
在自己的科室里趴在电炉上熬了中药给片静喝。片静足足喝了三年的中药。
周末的时候,片静就到片宁家去吃饭。片宁总是给片静夹很多菜。姐夫有时就愤愤不平
,筷子在桌上敲的梆梆响,对片宁说,夹菜请夹到自己儿子碗里。片宁在的时候,片静
不做声,该吃的吃,该喝的喝。片宁不在,姐夫的脸色难看一点,片静就把碗敲得更响。
“哦。你妹妹你住在你家,我拼什么不能住在你家?你妹妹连学费都不付,我姐姐还给
你付学费呢。我的学费我哥付的,我父母付的。我姐姐就帮一下。你有本事,你把你妹
妹弄走,我保证不到你家吃你半口饭!”片静的嘴很厉害,“我吃我姐姐的饭。没吃你
的饭。我姐还帮你养你妹妹呢!”姐夫每次都被片静气得只翻白眼。
姐夫的妹妹,自从片宁结婚,老公便把妹妹接到县城来,供他念书。父母总是交代片宁
,结了婚,要对婆家好,对小姑子好。片宁自己不觉得委屈,觉得是应该的。但是片静
却总是愤愤不平。有时候,她还纠集一帮孩子,把姐夫的妹妹堵在半路上。片静在的时
候,姐夫的妹妹就吓得不敢露面。
姐夫会对父母告状。说片静欺负他妹妹。父母也管不住片静,只是说,你这孩子,不好
好念书,怎么这么坏呢。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读书这件事,容易的就很容易,不容易的就很不容易。
: 一家人这么多孩子,别的读书都很容易,但对于片恒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 片恒初中毕业,既没考上高中,也没考上中专。受着两个老大的鼓舞,母亲坚持片恒还
: 是得上学。买个高中她也得上学。
: 父亲当时其实不是很想片恒上学。他觉得有点累了。
: 那时片宁刚刚毕业。片亭大学还没毕业。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父亲总是会问他的意思
: 。片亭说,既然妈妈坚持,拿就花钱买个学她上呗。没钱,先借,到时他还。买不起重
: 点中学,随便买了个高中片恒上。
: 片恒高考考了两次没有考上大学。她不说话。到第三年,片宁找了她的同学,复读的时
: 候买了个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让片恒去复读。没有位置,只能旁听,片恒就从家里背了

avatar
w*m
7
我对越剧的了解就象文中提到的,停留在“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阶段
现在能不是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无非京剧、越剧、昆曲之类的,剩下的,真的可以说
是存活在各种综艺晚会
其实不光是戏曲,传统曲艺也是如此,光京津地区失传或接近失传的各种说词、大鼓有
多少种?
我对京剧生存现状颇有印象的是陈果《榴莲飘飘》的结尾,秦海璐返回东北老家,才发
现她是个京剧演员。
avatar
w*2
8
片静调皮是调皮些,读书不差。
等片静念高三时,片心也在同一所学校念高中。
学费虽然不贵,但经不起孩子多,生活还是挺艰难的。特别是连着付了三年片恒的复读
费后,家里基本都是空的。好在都是女孩子,饭吃的不多。读书的时候,吃饭的开销是
比学费还要大的一笔开销。省钱只有从口粮里省。三个人饿的很了,就到片宁家蹭饭。
片宁的工资涨了一半。但是钱依旧是姐夫管着。姐夫很好客。还喜欢喝酒。有时候吃着
饭,看见有人从门前过,就会拉了人进来喝酒吃饭。三姐妹都在姐夫家里的时候,有姐
夫的酒肉朋友在,姐夫还喝了几口酒,会醉醺醺的说,你看我一个人,养了多少个人啊
。我一个人要养六七个人。指着片静们三个,你们三个可是我供出来夫人。你们将来有
出息了,可要对你姐对我好些。
片恒点头。片静就对姐夫翻白眼。“是你养的我们吗?我爸妈养的。我是我姐养的。我
姐管他自己管我们绰绰有余。你管个屁!”
那时候的片静,觉得在姐姐家吃饭的时候,是特别屈辱的时候。但是心里又是不服。
那一年,片静和片恒都考上了大学。
所有的人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片恒和片静是最后一批大学不用收费的。也是差不多最后一批包分配的。幸好读书不要
钱。
片亭研究生毕业以后分在了上海。两年以后,他出国了。片静和片恒也毕业了。片心也
上了大学。家里的境况开始好起来。至少不那么愁钱了。

响。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高中很紧张。片静从小身体不好。很廋。而且上课老大瞌睡。有时会晕倒。老师总是说
: 她是不是有病。片宁在医院上班。她迷信中医。总是带了片静去看中医。中医的理论就
: 是气虚。开了中药。片宁不愿意让老公对她不满意,怕老公觉得自己老师护着娘家。就
: 在自己的科室里趴在电炉上熬了中药给片静喝。片静足足喝了三年的中药。
: 周末的时候,片静就到片宁家去吃饭。片宁总是给片静夹很多菜。姐夫有时就愤愤不平
: ,筷子在桌上敲的梆梆响,对片宁说,夹菜请夹到自己儿子碗里。片宁在的时候,片静
: 不做声,该吃的吃,该喝的喝。片宁不在,姐夫的脸色难看一点,片静就把碗敲得更响。
: “哦。你妹妹你住在你家,我拼什么不能住在你家?你妹妹连学费都不付,我姐姐还给
: 你付学费呢。我的学费我哥付的,我父母付的。我姐姐就帮一下。你有本事,你把你妹
: 妹弄走,我保证不到你家吃你半口饭!”片静的嘴很厉害,“我吃我姐姐的饭。没吃你

avatar
p*r
9
越剧还不错,比较与时俱进,京剧越来越大熊猫了。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完了
avatar
w*2
10
等片心也上大学的时候,片宁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她一直是愁钱的。 他和父母一样总是愁钱。作为老大,她老是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父
母。但是先是要供自己的小姑子念书,后来有了小孩,没人照顾小孩,只得雇保姆。后
来是片静,是片恒,再加片心。虽然自己这方面的姐妹基本还是父母供应学费,自己多
少得贴补一点。特别是周六,周日,小小的房子里面常常会有七八个人。常常有七八个
人,这些嘴糊起来也不容易。
她经常听见老公和片静在饭桌上吵嘴,但是她不好说什么。一边是自己的老公,一边是
自己的姐妹,自己夹在中间。本来想维护片静说两句,让老公闭嘴。她知道,让片静闭
嘴,片静只会跳起来吵得更厉害。况且她也是小孩习性。让老公少说两句可能还现实些
。自己曾说过老公一次,结果跳的更高,“你一个出嫁的,你嫁到我家就是我家人,你
拼什么还要顾娘家?”。片静那边也跳起来。“我们家养的我姐,就是给你养的吗?嫁
到你家,拼什么嫁到你家?我家养的我姐,就是来帮你养你妹的吗?我爸妈还付了我们
学费呢。还付了我们生活费呢。我们顶多来吃几顿。但是我姐却要完完全全养着你妹呢
!”两个人这样一吵,片宁觉得就是有点泄气。干脆走出去,由得他们吵。反正片静嘴
上吃不了亏。
有一次,在娘家过年,父亲说,什么时候可以不供你们念书了就好了。我供你们念书,
有点供伤了。片宁笑着接过来,什么时候你们所有的小的,都可以走出这个县城再不回
来就好了。我管你们小的,也管伤了。
她说的是真心话。没想到这句话成了真。几个小的,后来都走了。只有她和父母一直留
在这个县城。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片静调皮是调皮些,读书不差。
: 等片静念高三时,片心也在同一所学校念高中。
: 学费虽然不贵,但经不起孩子多,生活还是挺艰难的。特别是连着付了三年片恒的复读
: 费后,家里基本都是空的。好在都是女孩子,饭吃的不多。读书的时候,吃饭的开销是
: 比学费还要大的一笔开销。省钱只有从口粮里省。三个人饿的很了,就到片宁家蹭饭。
: 片宁的工资涨了一半。但是钱依旧是姐夫管着。姐夫很好客。还喜欢喝酒。有时候吃着
: 饭,看见有人从门前过,就会拉了人进来喝酒吃饭。三姐妹都在姐夫家里的时候,有姐
: 夫的酒肉朋友在,姐夫还喝了几口酒,会醉醺醺的说,你看我一个人,养了多少个人啊
: 。我一个人要养六七个人。指着片静们三个,你们三个可是我供出来夫人。你们将来有
: 出息了,可要对你姐对我好些。

avatar
w*m
11
也有新剧 不过历史包袱太重 尾大不掉
不过让我选,我还是喜欢听“大熊猫”,呵呵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越剧还不错,比较与时俱进,京剧越来越大熊猫了。
avatar
w*2
12
本来以为妹妹们都上了大学,自己的经济就会大大地翻身。到妹妹都走后,片宁发现家
庭经济的拮据,并不是因为弟妹。
原来老是觉得片静牙尖嘴利,其实很多时候片静说的还真是实话。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等片心也上大学的时候,片宁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 她一直是愁钱的。 他和父母一样总是愁钱。作为老大,她老是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父
: 母。但是先是要供自己的小姑子念书,后来有了小孩,没人照顾小孩,只得雇保姆。后
: 来是片静,是片恒,再加片心。虽然自己这方面的姐妹基本还是父母供应学费,自己多
: 少得贴补一点。特别是周六,周日,小小的房子里面常常会有七八个人。常常有七八个
: 人,这些嘴糊起来也不容易。
: 她经常听见老公和片静在饭桌上吵嘴,但是她不好说什么。一边是自己的老公,一边是
: 自己的姐妹,自己夹在中间。本来想维护片静说两句,让老公闭嘴。她知道,让片静闭
: 嘴,片静只会跳起来吵得更厉害。况且她也是小孩习性。让老公少说两句可能还现实些
: 。自己曾说过老公一次,结果跳的更高,“你一个出嫁的,你嫁到我家就是我家人,你

avatar
m*e
13
我也都不看,感想是作者话真多,赵志刚很时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感想?你看不看越剧京剧?我都不看。不过回国的时候很想看,年龄越大就越喜欢咿咿
: 呀呀的传统,哈哈。我在杭州看到赵志刚新推出一个《山水黄公望》,为了配合两岸的
: 《富春山居图》合璧。但网上查不到演出时间和地点。我爸说多半在杭州大剧院,在钱
: 江新城那边,离我家很远。北京网上做得好,有很详细的戏曲和其他各类艺术演出。不
: 过后来看了话剧和相声,没看京剧。下次最好找个会看京剧的人一起去,怕看不懂。赵
: 志刚那个九月份去台湾演出。

avatar
m*r
14
感觉挺真实,拜读了。。
avatar
m*e
15
咦,我要去问问Iliad会不会去看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感想?你看不看越剧京剧?我都不看。不过回国的时候很想看,年龄越大就越喜欢咿咿
: 呀呀的传统,哈哈。我在杭州看到赵志刚新推出一个《山水黄公望》,为了配合两岸的
: 《富春山居图》合璧。但网上查不到演出时间和地点。我爸说多半在杭州大剧院,在钱
: 江新城那边,离我家很远。北京网上做得好,有很详细的戏曲和其他各类艺术演出。不
: 过后来看了话剧和相声,没看京剧。下次最好找个会看京剧的人一起去,怕看不懂。赵
: 志刚那个九月份去台湾演出。

avatar
t*y
16
好看,坐等。。。
[在 wangmaggie12 (小麦琪) 的大作中提到:]
:再换个角度写吧。
:当老小片心拿到大学录取通知时,片宁拍着父母的肩膀说,终于啊终于啊。是啊,终
于,每个人都从沉重的负担中走出来。
:五个孩子,五个大学生,孩子是骄傲的,父母也是骄傲的。作为老大的片宁也是骄傲
的。
:五个孩子当中,最漂亮的该是片宁了。所以刚刚毕业,就被追。被追的时候,片宁说
,我们家孩子多,我要帮父母供弟妹念书的。还没结婚的老公,拍着胸脯,不要紧,我
们一起来供你弟妹念书。为这句话,片宁就答应了老公的求婚。刚结婚的时候,工资只
有37.5. 一结婚,忽然发现要帮父母照顾弟妹是非常地艰难。 老公的弟妹更多。一结婚
:,老公认为自己是她夫家的人,作为那边的老大,她们更应该帮那边照顾她那边的弟
妹。后来添了孩子。有了保姆。工资是老公帮领的。 从来都没有见过钱。
:和弟弟片亭年龄差别不大。片亭不需要交学费。后来片亭考了研究生,是经济特区的
研究生。虽然还在念书,助学金比自己的工资还高一点。 片亭开始帮助父母资助几个小
:的念书。无论如何也是需要尽一份自己的心力。工资已经全部交给老公来养家了,要
想帮父母,唯有从小地方来帮了。那时候自己的科室有不少废纸箱。一年可以变卖些钱
。变卖纸箱的钱,尽然也可以和片亭一起支付一半妹妹片静一半的生活费用。
:老公是防着自己的。生怕她又多的钱就来支援了娘家。她从来都不知道钱用到哪里了
。 一直到片心毕业,和自己一起毕业工作的,家具翻新了,自己还都是结婚时的老几件
:。连电视都是刚结婚时的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
avatar
wh
17
噢噢,就是噢。看完让她来写点感想。不过她越剧看得好像不如昆曲多。问问他们有没
有去看富春山居图那个合璧,光在台湾合,不在大陆合。不过山居图我也看不出名堂来
,看中国山水画总觉得一个模样。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咦,我要去问问Iliad会不会去看
avatar
w*2
18
每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大家关系还是不错的。
片宁和片恒,从小帮父母做家务,但是片静和片心做的比较少。通常的时候,母亲和片
恒,片宁在厨房忙着,片心和片静在厨房里打下下手,和看着他们仨人忙着。 片亭作
为男孩,主要任务是走访客人和在外面陪客人喝酒。 每年大家能聚在一起也就过年的
时候。偶尔, 父亲的生日,因为正是暑假的时候,偶尔也能聚在一起。
片亭出国的时候,也就片宁结了婚,有了小孩。 姐夫也常常会到酒桌上,去陪客人。
姐夫贪杯。喝两杯酒就喝的醉醺醺的,筷子敲得狠狠的,胡说八道。一家人就很嫌弃他
。姐夫喝得高,吹牛自己如何了不起,怎么怎么帮父母养大几个小的。
片亭说:“我姐和你结婚时,我都念研究生了。我帮你的忙怕是比你帮我的还多,我也
是你养大的吗?”
姐夫就连某年某月某日给了多少片亭一一列出来。
片亭就冷冷地把某年某月某日还回去多少也列出来, 问姐夫究竟是姐夫给他的多,还
是他给姐夫的多?他很生气,这种正常的亲戚往来,姐夫竟然表白成他养大了四个小的
,让他生气。
片亭末了还加了一句:“男人最怕的就是在小舅子面前丢人。无论如何都要在小舅子面
前打肿脸充胖子。你在小舅子面前都不怕丢人,也是没话可说了"
片静在一旁跟着说,“你连自己的妹妹都是我姐姐帮忙养的,你还好意思说,你养大我
们这些小的?也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
姐夫对于片亭还有积分忌惮,但是对于片静就有些恼羞成怒,:“我倒要看看你这丫头
片子,将来找个什么样的!”
片静不甘示弱,顶回去,“我不管找的谁,再差不会比你差。找个你这样的,我情愿一
个人过一辈子!”
父母在一旁,本来也觉得女婿喝醉了,不要让小的和他顶。但是看女婿在客人面前拍桌
子打板凳的,确实没有一点体面。又说这么多小的都是他养大的,有点不成体统。就由
得几个小的和他顶。片宁一方面觉得自己的老公这样不仅给自己丢脸,也给自己娘家丢
脸。但是两个弟妹这样联合对付自己的老公,心里也有些吃不住。但是还是出来说了老
公两句,你就不能少喝点酒,少出点丑吗?
姐夫就忿忿地走了。他自己是以为几个小的是他供出来的。几个小的不领情,说出来,
还要直接打自己的脸。气冲冲地拉着片宁要走。父母拦着姐夫不让走,说大过年的,干
嘛呢。片亭和片静就是冷冷地对姐夫说,走了最好。出丑的话,到别地方去出。片恒和
片心就拉着片宁不让走。最后姐夫一个人回自己家去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以为妹妹们都上了大学,自己的经济就会大大地翻身。到妹妹都走后,片宁发现家
: 庭经济的拮据,并不是因为弟妹。
: 原来老是觉得片静牙尖嘴利,其实很多时候片静说的还真是实话。

avatar
wh
19
是啊,越剧总觉得有点娘。我小时候还在嵊县住过。现在改名嵊州了。小时候玩过的小
溪居然是剡溪,厥倒。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也有新剧 不过历史包袱太重 尾大不掉
: 不过让我选,我还是喜欢听“大熊猫”,呵呵

avatar
w*2
20
等客人都走了,只剩下一家人的时候,兄妹五个开始打扑克斗地主。
虽然和姐夫对面顶,只是气不过姐夫。在片宁家里,片宁挣钱比姐夫多,但是家务全是
片宁一个人做。从片宁结婚,就承担了养她小姑的一切费用。那时候其实姐夫的父母但
还年轻,但是姐姐们就开始要养父母。当然也是帮了一些娘家的。家里的钱是姐夫管着
,从来不让姐姐见到钱,一年到头不见给姐姐买任何礼物,买任何衣服。作为弟弟妹妹
,家里还是很心疼她的。
特别是大家都上大学工作以后,姐夫直接找几个小的要,要得理直气壮。大家有时听,
有时不听。每次从姐姐家过,礼节性地买点东西给姐夫外甥,但大部分都是直接买给姐
姐的。姐姐能直接穿的衣服,姐姐戴的首饰。姐夫直接指桑骂槐。片宁有时会说,下次
你们不要给我买东西,给你姐夫带点东西,你们读书他帮了不少忙。
小的几个笑嘻嘻地,依旧对姐夫爱理不理的。
自己人打牌,就是玩,钱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一晚上也没什么输赢。
到最后,片亭终于说;“姐姐,你也太憋屈了。你自己又不差。长得不差,工作不差,
啥都不差。你一个人过也比这样的人一起过差!”
片宁就哭起来。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后来片静说,你看看,你身上穿的衣服,哪件不是
我们兄妹给你买的? 你自己舍得给自己买件衣服吗?姐夫舍得给你买件衣服吗?你儿
子记得你没买过衣服吗?即使农村妇女,就是不挣钱的家庭妇女,比你也强些啊。
片宁就还是哭。说离婚哪那么容易?
最后,大家说,那你自己领自己的工资用,知道工资用到哪里了,总是可以得吧?就算
我们要贴补你,这钱得用在你自己身上,我们才好帮你啊。
片宁最后说,我一个人,我的工资能用完?我要自己的钱自己用,我不知道过得多快活。
一家人便极力地串缀片宁自己领自己的工资,生活支出完全和姐夫分开。片宁也下了决
心这样做。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每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大家关系还是不错的。
: 片宁和片恒,从小帮父母做家务,但是片静和片心做的比较少。通常的时候,母亲和片
: 恒,片宁在厨房忙着,片心和片静在厨房里打下下手,和看着他们仨人忙着。 片亭作
: 为男孩,主要任务是走访客人和在外面陪客人喝酒。 每年大家能聚在一起也就过年的
: 时候。偶尔, 父亲的生日,因为正是暑假的时候,偶尔也能聚在一起。
: 片亭出国的时候,也就片宁结了婚,有了小孩。 姐夫也常常会到酒桌上,去陪客人。
: 姐夫贪杯。喝两杯酒就喝的醉醺醺的,筷子敲得狠狠的,胡说八道。一家人就很嫌弃他
: 。姐夫喝得高,吹牛自己如何了不起,怎么怎么帮父母养大几个小的。
: 片亭说:“我姐和你结婚时,我都念研究生了。我帮你的忙怕是比你帮我的还多,我也
: 是你养大的吗?”

avatar
b*e
21
从不看戏曲的人飘过。
如果我去看,一定是去照相的,舞台照还是很漂亮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啊,越剧总觉得有点娘。我小时候还在嵊县住过。现在改名嵊州了。小时候玩过的小
: 溪居然是剡溪,厥倒。

avatar
w*2
22
孩子们在边上打扑克玩得时候,父母就在边上看着。
好像就是昨天,孩子们就长大了。在过去,生活压着,每天愁得,除开学费就是生活费
。在过去的这么多年,就是老大上大学,毕业,老二上大学毕业,研究生。老三高中复
读,接下来老四老五。一个接一个,只是在生活的重负下,责任是大于一切的。 不止
一次地,是想狠狠心,让哪个孩子辍学,早点工作,至少不用付学费吧?但是这样的家
庭,孩子们除开读书,还能有点什么出路?
特别是片恒,高中没考上,连考两次大学没考上。但是片亭说了,借钱,借了他将来还
。片宁也帮忙把复读的学校弄好,片恒自己背着小板凳去复读,做父母的还有什么好说
?好像也只有咬牙供读书一条路。
孩子终于都上大学了,大部分都毕业了。都是大姑娘,大小伙子。 虽然孩子们在一起
,吵吵嚷嚷地,谁也不让谁,屋顶都要被他们吵翻。老两口在一边,插不上话,但是还
是幸福的。
等到后来,大家在劝片宁,片宁哭得一塌糊涂,也只能看着她不知道说什么。
五个孩子,最担心的恐怕就是片宁了。片宁心忠,心思也重。
她是老大,吃的苦最多。两边负担都重。
女婿觉得他吃了亏。他帮忙养了小的。怪片宁不找兄弟姐妹。女婿的意思,这些小的,
都出来了,都过的很快活,为什么不贴补他们?父母也觉得片宁太老实。 被女婿欺负
了,有时候还帮女婿说话。但是再老实,不也是自己的孩子?也是自己从小把她教育得
那么老实? 原来总以为片宁是最乖的,最不用操心的孩子。现在她反而成为最让人揪
心的孩子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等客人都走了,只剩下一家人的时候,兄妹五个开始打扑克斗地主。
: 虽然和姐夫对面顶,只是气不过姐夫。在片宁家里,片宁挣钱比姐夫多,但是家务全是
: 片宁一个人做。从片宁结婚,就承担了养她小姑的一切费用。那时候其实姐夫的父母但
: 还年轻,但是姐姐们就开始要养父母。当然也是帮了一些娘家的。家里的钱是姐夫管着
: ,从来不让姐姐见到钱,一年到头不见给姐姐买任何礼物,买任何衣服。作为弟弟妹妹
: ,家里还是很心疼她的。
: 特别是大家都上大学工作以后,姐夫直接找几个小的要,要得理直气壮。大家有时听,
: 有时不听。每次从姐姐家过,礼节性地买点东西给姐夫外甥,但大部分都是直接买给姐
: 姐的。姐姐能直接穿的衣服,姐姐戴的首饰。姐夫直接指桑骂槐。片宁有时会说,下次
: 你们不要给我买东西,给你姐夫带点东西,你们读书他帮了不少忙。

avatar
m*e
23
那我去给她留言
当年美术课时好像很仰慕那图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噢噢,就是噢。看完让她来写点感想。不过她越剧看得好像不如昆曲多。问问他们有没
: 有去看富春山居图那个合璧,光在台湾合,不在大陆合。不过山居图我也看不出名堂来
: ,看中国山水画总觉得一个模样。

avatar
m*e
24
你饶了舞台演员们吧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从不看戏曲的人飘过。
: 如果我去看,一定是去照相的,舞台照还是很漂亮的。

avatar
wh
25
我听郭德纲相声说很多北方曲艺失传,有些只剩一个曲艺团,忘了他用了个什么类似独
领风骚的名词,看着很光鲜,却是很叹惋。然后他唱了几段评剧,嗓音高亮。说评剧很
多门派也失传了。他的相声有很多通俗的,但也有不少讲传统讲曲艺的,我挺喜欢看。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越剧的了解就象文中提到的,停留在“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阶段
: 现在能不是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无非京剧、越剧、昆曲之类的,剩下的,真的可以说
: 是存活在各种综艺晚会
: 其实不光是戏曲,传统曲艺也是如此,光京津地区失传或接近失传的各种说词、大鼓有
: 多少种?
: 我对京剧生存现状颇有印象的是陈果《榴莲飘飘》的结尾,秦海璐返回东北老家,才发
: 现她是个京剧演员。

avatar
wh
26
我上次给她留过言没回音。另外那谁回过信,说可以在博客看更新。我惭愧的是除了灌
水几乎不看博客msn facebook这些。我不知道小麦在哪儿工作,她说知道她名字就可以
google出来。我从来不google网友,觉得别人要说的我就听,不说的我也不会费力去找。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我去给她留言
: 当年美术课时好像很仰慕那图

avatar
w*m
27
我这次回国,把着中央台戏曲频道看了好些“空中大剧院”的戏,过足了瘾。还有天晚
上陪父母看了评剧电影《花为媒》后半部,其间提到新凤霞,边听边叹,真好,真可惜。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听郭德纲相声说很多北方曲艺失传,有些只剩一个曲艺团,忘了他用了个什么类似独
: 领风骚的名词,看着很光鲜,却是很叹惋。然后他唱了几段评剧,嗓音高亮。说评剧很
: 多门派也失传了。他的相声有很多通俗的,但也有不少讲传统讲曲艺的,我挺喜欢看。

avatar
b*e
28
。。。阿,我干啥了?
我拍照不会打扰演员阿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饶了舞台演员们吧
avatar
w*m
29
你都找到我豆瓣去了,差一步把我老巢端了。。。

找。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上次给她留过言没回音。另外那谁回过信,说可以在博客看更新。我惭愧的是除了灌
: 水几乎不看博客msn facebook这些。我不知道小麦在哪儿工作,她说知道她名字就可以
: google出来。我从来不google网友,觉得别人要说的我就听,不说的我也不会费力去找。

avatar
p*r
30
一直很感叹京剧,唱词都不是北京话,居然北京人能那么喜欢。当然最奇怪的是昆曲的
语言。。。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也有新剧 不过历史包袱太重 尾大不掉
: 不过让我选,我还是喜欢听“大熊猫”,呵呵

avatar
wh
31
还有武打,我小时候喜欢看三岔口。我看哪吒闹海动画片还很有兴趣,觉得都是京剧套
路。但真要我去看一场完整的京剧不知道是否坚持得下来。以前昆曲团来学校表演牡丹
亭片段,我听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些经典台词时很感动,结果去看全场看得索然无味,毕
竟一窍不通,哈哈。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从不看戏曲的人飘过。
: 如果我去看,一定是去照相的,舞台照还是很漂亮的。

avatar
w*m
32
先从短的看,我这次回去,电视上看了李胜素、张学津在香港演出的《三娘教子》,好
像是李几年前的状态,还好。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武打,我小时候喜欢看三岔口。我看哪吒闹海动画片还很有兴趣,觉得都是京剧套
: 路。但真要我去看一场完整的京剧不知道是否坚持得下来。以前昆曲团来学校表演牡丹
: 亭片段,我听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些经典台词时很感动,结果去看全场看得索然无味,毕
: 竟一窍不通,哈哈。

avatar
wh
33
哇,不错不错。原来你回国了。玩了哪里?游记有没有?我在山西版好像看过一点,可
能记错了,回头去查查,戏曲电影很有味道。去香港时觉得粤剧也很好听。汪明荃郑少
秋这些老演员好像都是粤剧出身。不过越剧粤剧昆曲这些南方戏和北方戏相差的确挺大
,南方戏好像就是以男女情风花月为主,不太打。

惜。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这次回国,把着中央台戏曲频道看了好些“空中大剧院”的戏,过足了瘾。还有天晚
: 上陪父母看了评剧电影《花为媒》后半部,其间提到新凤霞,边听边叹,真好,真可惜。

avatar
p*r
34
百度了一下,发现她是苏州人,后来被人贩子卖到天津。我说怎么一直觉得她不象北方
人。

惜。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这次回国,把着中央台戏曲频道看了好些“空中大剧院”的戏,过足了瘾。还有天晚
: 上陪父母看了评剧电影《花为媒》后半部,其间提到新凤霞,边听边叹,真好,真可惜。

avatar
wh
35
不是豆瓣吧,我都忘了是哪个网页了,你说close掉了。你有豆瓣?给我一个不?哈哈。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你都找到我豆瓣去了,差一步把我老巢端了。。。
:
: 找。

avatar
b*e
36
我看红色娘子军的时候睡着了,看天鹅湖的时候睡着了,听敦煌的时候睡着了,如果手
里没有相机,这些表演我多半都会睡过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武打,我小时候喜欢看三岔口。我看哪吒闹海动画片还很有兴趣,觉得都是京剧套
: 路。但真要我去看一场完整的京剧不知道是否坚持得下来。以前昆曲团来学校表演牡丹
: 亭片段,我听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些经典台词时很感动,结果去看全场看得索然无味,毕
: 竟一窍不通,哈哈。

avatar
wh
37
京剧唱词源自哪里的方言?我现在才知道普通话原来是承德话,也不是北京话。昆曲好
像从南传到北又传回南方吧,原先好像是昆山一带的,但和上海话相差颇远。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很感叹京剧,唱词都不是北京话,居然北京人能那么喜欢。当然最奇怪的是昆曲的
: 语言。。。

avatar
wh
38
好,这个片子正适合我教孩子用,哈哈,我去网上找找。再往长的说,哈哈。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先从短的看,我这次回去,电视上看了李胜素、张学津在香港演出的《三娘教子》,好
: 像是李几年前的状态,还好。

avatar
wh
39
哈哈这么没有艺术细胞啊。红色娘子军多么振奋人心啊!哈哈哈。天鹅湖我看的时候坐
在前排,发现舞蹈演员蹬地板的声音比音乐还响,很干扰欣赏,哈哈。敦煌不知道你说
的是啥。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红色娘子军的时候睡着了,看天鹅湖的时候睡着了,听敦煌的时候睡着了,如果手
: 里没有相机,这些表演我多半都会睡过去。

avatar
w*m
40
豆瓣已被90后攻占,只有素叔这种老前辈亦然坚持,我们大多退守至微博

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豆瓣吧,我都忘了是哪个网页了,你说close掉了。你有豆瓣?给我一个不?哈哈。
avatar
m*e
41
哦,我去她博客频率比较低,不过我跟她不是网友啦
博客么,都是很个人的东西,不是追星或者私友 不会也不必看吧
Google达人都是闲的,花很多时间挖掘小量事实,不过也许那是乐趣

找。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上次给她留过言没回音。另外那谁回过信,说可以在博客看更新。我惭愧的是除了灌
: 水几乎不看博客msn facebook这些。我不知道小麦在哪儿工作,她说知道她名字就可以
: google出来。我从来不google网友,觉得别人要说的我就听,不说的我也不会费力去找。

avatar
b*e
42
可能离得太远了吧,看不清人脸,就看一堆小人跳来跳去的,也没啥台词,很快就被催
眠了。敦煌是出民族交响乐。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这么没有艺术细胞啊。红色娘子军多么振奋人心啊!哈哈哈。天鹅湖我看的时候坐
: 在前排,发现舞蹈演员蹬地板的声音比音乐还响,很干扰欣赏,哈哈。敦煌不知道你说
: 的是啥。

avatar
m*e
43
哦对啊,大闹天宫也是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武打,我小时候喜欢看三岔口。我看哪吒闹海动画片还很有兴趣,觉得都是京剧套
: 路。但真要我去看一场完整的京剧不知道是否坚持得下来。以前昆曲团来学校表演牡丹
: 亭片段,我听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些经典台词时很感动,结果去看全场看得索然无味,毕
: 竟一窍不通,哈哈。

avatar
m*e
44
太浪费了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离得太远了吧,看不清人脸,就看一堆小人跳来跳去的,也没啥台词,很快就被催
: 眠了。敦煌是出民族交响乐。

avatar
b*e
45
所以阿,我去拍照是个win-win situation ...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太浪费了
avatar
wh
46
我没微博哎,又觉得网上大都是废话,还不如看书。不过蚊子你是该把你的文章都收集
起来的。有博客的话告诉我一声啊。

【在 w**m 的大作中提到】
: 豆瓣已被90后攻占,只有素叔这种老前辈亦然坚持,我们大多退守至微博
:
: 哈。

avatar
wh
47
她博客里有以前的小说游记,我只看了一两篇。也有小孩长大的照片。回头一定找时间
看。你说她是不是有点台湾派?说话写字风格都有点像哎。
嗯有些人喜欢人肉,打听八卦。我真是冤枉,我连博客facebook都懒的看,哪里八卦了
,我就是见人就瞎扯而已,哈哈。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我去她博客频率比较低,不过我跟她不是网友啦
: 博客么,都是很个人的东西,不是追星或者私友 不会也不必看吧
: Google达人都是闲的,花很多时间挖掘小量事实,不过也许那是乐趣
:
: 找。

avatar
m*e
48
博客的小说游记我都没细看
话说她最早的游记可能还是我最先看到的
哦对了,刚才一瞬间忘了你们见过面,哈哈
说话慢悠悠的,我喜欢
是是,你冤枉,你只是过目不忘信息存储量超大而已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她博客里有以前的小说游记,我只看了一两篇。也有小孩长大的照片。回头一定找时间
: 看。你说她是不是有点台湾派?说话写字风格都有点像哎。
: 嗯有些人喜欢人肉,打听八卦。我真是冤枉,我连博客facebook都懒的看,哪里八卦了
: ,我就是见人就瞎扯而已,哈哈。

avatar
p*r
49
昆曲是所谓中州韵, 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语言。京剧念白是北京话,唱也是中州韵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京剧唱词源自哪里的方言?我现在才知道普通话原来是承德话,也不是北京话。昆曲好
: 像从南传到北又传回南方吧,原先好像是昆山一带的,但和上海话相差颇远。

avatar
q*e
50
京派中州韵和苏派中州韵还不太一样,北昆基本上和京剧一样,上昆唱的上面也差不多
是京派的,但还保留苏白,省昆苏昆还是那种苏式中州韵,差别蛮明显的,haha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昆曲是所谓中州韵, 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语言。京剧念白是北京话,唱也是中州韵
avatar
q*e
51
我同学称昆曲听上去像江北话,哈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京剧唱词源自哪里的方言?我现在才知道普通话原来是承德话,也不是北京话。昆曲好
: 像从南传到北又传回南方吧,原先好像是昆山一带的,但和上海话相差颇远。

avatar
q*e
52
en,最近也听了不少粤剧,有些是蛮好听的。不过我发现我最喜欢的还是粤剧中用小曲
的那部分通俗唱段,比如香夭,剑合钗圆之类的,板腔体那部分还是不太吸引我,但还
算可以接受。京剧里我可以接受的唱段更少。。。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哇,不错不错。原来你回国了。玩了哪里?游记有没有?我在山西版好像看过一点,可
: 能记错了,回头去查查,戏曲电影很有味道。去香港时觉得粤剧也很好听。汪明荃郑少
: 秋这些老演员好像都是粤剧出身。不过越剧粤剧昆曲这些南方戏和北方戏相差的确挺大
: ,南方戏好像就是以男女情风花月为主,不太打。
:
: 惜。

avatar
p*r
53
haha,你也来啦。是不是苏式中州韵就好比宋庆龄讲的沪式普通话?我发现她讲的跟我
奶奶讲的几乎差不多。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京派中州韵和苏派中州韵还不太一样,北昆基本上和京剧一样,上昆唱的上面也差不多
: 是京派的,但还保留苏白,省昆苏昆还是那种苏式中州韵,差别蛮明显的,haha

avatar
q*e
54
牡丹亭不能困的时候看,越看越困,哈哈。
不过如果可以看进去,还真是蛮好看的。推荐张继青版的,电影版布景更美,画质更好
,基本上是牡丹亭最高境界了。我最喜欢写真一场,以前有同学没看过昆曲的,看了这
个都狠伤感,呵呵。
但总的来说牡丹亭不能代表昆曲,其实大多昆曲生旦戏都很搞笑的,看看玉簪记师吼记
孽海记之类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武打,我小时候喜欢看三岔口。我看哪吒闹海动画片还很有兴趣,觉得都是京剧套
: 路。但真要我去看一场完整的京剧不知道是否坚持得下来。以前昆曲团来学校表演牡丹
: 亭片段,我听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些经典台词时很感动,结果去看全场看得索然无味,毕
: 竟一窍不通,哈哈。

avatar
wh
55
板腔体是指什么,唱词比较雕琢的?以前sasa写过一个南音与评弹,大致是说南音包括
粤剧唱词书面化、文绉绉,评弹口语化得多。不过南音又是另一个剧种了,似乎以福建
为主,粤语也有。京剧不能接受是因为你说的板腔体么?mane让iliad有空来聊聊吧,
她明白得多。
对了我把sasa的帖子附在这里。
标 题: 南音和评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8 22:57:35 2010, 美东)
这几天逃避工作,四处闲逛,看到古典版丽狼贴的南音,又听了iliad在台湾版贴的苏
州评弹。都很好听,我这个对戏剧完全不懂的,都听得进去。比较一下,好像有点意思。
先来听段粤语唱的地水南音,这是黄飞鸿电影里面的一段,名叫惊回晓梦忆秋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O1TrG1iVKc
这段南音是粤剧客途秋恨中的一个段子,这部剧当中更著名的段子,是下面这段客途秋
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hvt43v7v7k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愁绪好比度日如年。小生缪姓莲仙字,为忆多情妓女麦氏
秋娟。见渠声色性情人赞羡,更兼才貌的确两相全。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
寂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独倚蓬窗思悄然。
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第一触景更添情懊恼,亏你怀人愁
对月华圆。旧约难如潮有信,新愁似海无边。亏我情绪悲秋同宋玉,况且在客途抱恨你
话对乜谁言。记得青楼邂逅个晚中秋夜,我共你并肩携手拜月婵娟。我亦记不尽许多情
与义,真正缠绵相爱又复相怜。共你肝胆情投将有两个月,唔想同群催趱要整归鞭。
几回眷恋难分舍,真系缘悭两字拆散离鸾。泪洒西风红豆树,情牵古道白榆天。共
我杯酒临歧同我饯别,在望江楼上设下离筵。你牵衣致嘱我个段衷情话,叫我要存终始
要两心坚。今日言犹在耳成虚负,屈指如今又隔了一年。近日听得羽书驰谍报,重话干
戈乱扰江村。昆山玉石也遭焚毁,好似避秦男女入桃源。你系幽兰不肯受泥污染,又怕
贼兵来犯月中仙.你话娇花若被狂风损,一定玉容无主倩乜谁怜。个阵辗转马前遭血溅,
日落魂归玉化烟。你话若然艳质遭凶暴,我宁愿同埋白骨去伴姐妆前。或者死后得成连
理树,把杨枝甘露救出火坑莲。等你劫难逢凶俱化吉,个的灾星魔障两不相牵。亏我心
似辘轳千百转,空绻恋,娇呀但得你平安愿,我就任得你天边明月照别人圆。)
再听评弹一个段子,玉蜻蜓中的庵堂认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CrcOpo6w4E
评弹和南音,就这几个段子来看,都是沉沉道来,哀而不伤。但是玉蜻蜓的唱词叙述性
很强,文字几近白话,民间创作可能性大;而相比之下客途秋恨用字很文,语言雕琢很
深,多半是文人创作。再有就是,像客途秋恨这样的文字,恐怕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才
容易欣赏;而玉蜻蜓就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也能听懂。据说南音20,30年代的时候在广
东妓院茶楼最为盛行,联想到用张爱玲小说海上花列传作为底本拍的电影海上花,上等
妓院里面都是成功商人或者官人,恐怕像客途秋恨这样的唱词正是受这样的客人欢迎的。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en,最近也听了不少粤剧,有些是蛮好听的。不过我发现我最喜欢的还是粤剧中用小曲
: 的那部分通俗唱段,比如香夭,剑合钗圆之类的,板腔体那部分还是不太吸引我,但还
: 算可以接受。京剧里我可以接受的唱段更少。。。

avatar
wh
56
你跟她那么早就认识?她说话写字都斯斯文文的,和我认识的几个台湾女孩很像。
哎哎,不要再拍了,受不了了……哈哈。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博客的小说游记我都没细看
: 话说她最早的游记可能还是我最先看到的
: 哦对了,刚才一瞬间忘了你们见过面,哈哈
: 说话慢悠悠的,我喜欢
: 是是,你冤枉,你只是过目不忘信息存储量超大而已

avatar
p*r
57
其实牡丹亭看睡了就对了,本来就是做梦嘛。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牡丹亭不能困的时候看,越看越困,哈哈。
: 不过如果可以看进去,还真是蛮好看的。推荐张继青版的,电影版布景更美,画质更好
: ,基本上是牡丹亭最高境界了。我最喜欢写真一场,以前有同学没看过昆曲的,看了这
: 个都狠伤感,呵呵。
: 但总的来说牡丹亭不能代表昆曲,其实大多昆曲生旦戏都很搞笑的,看看玉簪记师吼记
: 孽海记之类的。。。

avatar
q*e
58
哈哈,有点类似吧,比如入声字很明显,ch,sh这种卷舌音发的不一样等等,但我感觉
昆曲的中州韵比评弹还是要北方一点,所以我同学会觉得昆曲江北话,hehe。我怀疑中
州韵虽名称中州,其实各地不同的。。。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haha,你也来啦。是不是苏式中州韵就好比宋庆龄讲的沪式普通话?我发现她讲的跟我
: 奶奶讲的几乎差不多。

avatar
wh
59
基本不存在,从哪儿来的呢?就是京剧发明的?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昆曲是所谓中州韵, 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语言。京剧念白是北京话,唱也是中州韵
avatar
p*r
60
我感觉对北方人来说,昆曲是比评弹好懂。我的伯母是北京人,特爱听昆曲。不过她爱
听的是北昆。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有点类似吧,比如入声字很明显,ch,sh这种卷舌音发的不一样等等,但我感觉
: 昆曲的中州韵比评弹还是要北方一点,所以我同学会觉得昆曲江北话,hehe。我怀疑中
: 州韵虽名称中州,其实各地不同的。。。

avatar
m*e
61
是很早就认识,而且多年来天天见,哈哈
随便拍拍,你就随便受受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跟她那么早就认识?她说话写字都斯斯文文的,和我认识的几个台湾女孩很像。
: 哎哎,不要再拍了,受不了了……哈哈。

avatar
wh
62
这么硬?好像是有点,调门很高。不过还是比江北话好听啊。江北话有什么戏曲么?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同学称昆曲听上去像江北话,哈哈
avatar
p*r
63
比这个早多了。大概是北曲里来的吧。
以前诗韵也类似,平水韵,切韵什么的,基本没人真那么说话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基本不存在,从哪儿来的呢?就是京剧发明的?
avatar
wh
64
省昆是指江苏么?浙江没有昆曲团啊?台湾的昆曲是什么韵呢?纽约经常有些昆曲演出
,可惜没看过。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京派中州韵和苏派中州韵还不太一样,北昆基本上和京剧一样,上昆唱的上面也差不多
: 是京派的,但还保留苏白,省昆苏昆还是那种苏式中州韵,差别蛮明显的,haha

avatar
p*r
65
我觉得江北话也挺好听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硬?好像是有点,调门很高。不过还是比江北话好听啊。江北话有什么戏曲么?
avatar
wh
66
好,我去找找。我看的是蔡正仁跟哪个女的搭档,是不是梁谷音,反正蔡正仁一副油腔
滑调油头滑脑的样子,看得大倒胃口。周六下午,我一边看一边做作业,到后来作业做
完就看书了,后面几场就是敷衍着扫一眼。白先勇为啥偏要挑牡丹亭来排呢,他到我们
学校也是大谈牡丹亭。别的都没看过。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牡丹亭不能困的时候看,越看越困,哈哈。
: 不过如果可以看进去,还真是蛮好看的。推荐张继青版的,电影版布景更美,画质更好
: ,基本上是牡丹亭最高境界了。我最喜欢写真一场,以前有同学没看过昆曲的,看了这
: 个都狠伤感,呵呵。
: 但总的来说牡丹亭不能代表昆曲,其实大多昆曲生旦戏都很搞笑的,看看玉簪记师吼记
: 孽海记之类的。。。

avatar
wh
67
作为江南人我听江北话感觉还是和家乡话不一样,我在南京看到好多时髦漂亮的小姑娘
,但一开口就觉得和相貌不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照说没有什么偏见。是不是因为本
来两地方言就近,越近倒越容易互相排斥还是怎么。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江北话也挺好听的。。。
avatar
q*e
68
板腔体就是京剧那种的呀,有几种唱腔,几种句式,没太多格律要求,演员有很多发挥
余地的,地方戏一般都是这样。像昆曲那种就是曲牌体,每支曲都是个曲牌,按律填词
,所以没有x派y派之说,大家唱的都是一样的。
粤剧音乐原先都是板腔体的,但后来有些改革,比如帝女花用了妆台秋思小调获得
很大成功,后来就有采用很多小曲了,比如紫钗记用了春江花月夜也成为名段。粤剧里
也经常采用南音,当然南音更可以只唱不演的。
至于说评弹口语化我不能苟同,在我看来,早年的弹词作品比同时期的越剧和京剧都要
更文雅。我一直认为大部分越剧的词非常平庸,京剧也是,甚至莫名其妙,当然偶尔也
有好的,大多数是从前人词句中化用的,比如梅兰芳洛神剧抄词水平就不错,haha。粤
剧唱词中文雅的部分也是化用前人词句,唐涤生那几部名剧可以为证,不过我总觉得他
有时候抄的过于文了,化的还不够好,hehe。
至于评弹的唱词,有不少真的很雅俗共赏,很文的比如柳梦梅拾画这种:
碧天如水净无尘,桂子香飘节候更。梦梅是整日园亭来散步,但见那,满园景色倍凄清
。他便在,太湖石畔将身坐,瞥见了,五百年前未了姻。离座抬身忙拾起,展图注目喜
还惊。原来是,丹青一幅倾城貌,姊姊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生。分明是,闭月羞花
人绝代,莫不是,嫦娥私出广寒门。淡妆绰约如仙子,姊姊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
生。妙不过,云鬓双分珠凤压,翠环低坠玉钗横。桃花粉颊梨窝现,姊姊吓,为甚你,
凤目盈盈看小生。妙不过,柳叶秀眉添喜色,樱桃小口绽朱唇。琼瑶佳鼻甚端正,姊姊
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生。妙不过,绣带曼藏莲瓣稳,鸾绡微露玉葱春。妙不过,
罗衫浅色裙深绿,姊姊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生。真所谓,脉脉柔情何处寄,依依
春色半含嗔。难将修短描新样,姊姊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生。柳郎正在凝神看,
忽睹诗词上面存。说甚么,他年若伴蟾宫客,不是梅生即柳生。梦梅是姐姐长来姐姐短
,他竟然朝朝暮暮唤伊人。轻怜蜜爱情无限?唤得那,月魄花魂也动心;终圆好梦订鸳
盟。
我就不一一列举了,haha,要是有人感兴趣再推荐吧。

思。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板腔体是指什么,唱词比较雕琢的?以前sasa写过一个南音与评弹,大致是说南音包括
: 粤剧唱词书面化、文绉绉,评弹口语化得多。不过南音又是另一个剧种了,似乎以福建
: 为主,粤语也有。京剧不能接受是因为你说的板腔体么?mane让iliad有空来聊聊吧,
: 她明白得多。
: 对了我把sasa的帖子附在这里。
: 标 题: 南音和评弹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8 22:57:35 2010, 美东)
: 这几天逃避工作,四处闲逛,看到古典版丽狼贴的南音,又听了iliad在台湾版贴的苏
: 州评弹。都很好听,我这个对戏剧完全不懂的,都听得进去。比较一下,好像有点意思。
: 先来听段粤语唱的地水南音,这是黄飞鸿电影里面的一段,名叫惊回晓梦忆秋娟:

avatar
q*e
69
北昆很京剧化,哈哈,不过好在曲子还是那个曲子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感觉对北方人来说,昆曲是比评弹好懂。我的伯母是北京人,特爱听昆曲。不过她爱
: 听的是北昆。

avatar
q*e
70
有啊,扬剧淮剧神马的。。。从前上海扬剧蛮盛的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硬?好像是有点,调门很高。不过还是比江北话好听啊。江北话有什么戏曲么?
avatar
q*e
71
浙江的叫浙昆,哈哈,他们也蛮京派的。
台湾经常请大陆的去表演,不过我没看过台湾演员的演出,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体系的,
呵呵。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省昆是指江苏么?浙江没有昆曲团啊?台湾的昆曲是什么韵呢?纽约经常有些昆曲演出
: ,可惜没看过。

avatar
q*e
72
老蔡是太胖了吧,哈哈哈。你要看年轻演员的也会觉得他们ws。怀疑你就算看俞大师都
会觉得ws。所以推荐你看写真啊,没有男主角,haha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我去找找。我看的是蔡正仁跟哪个女的搭档,是不是梁谷音,反正蔡正仁一副油腔
: 滑调油头滑脑的样子,看得大倒胃口。周六下午,我一边看一边做作业,到后来作业做
: 完就看书了,后面几场就是敷衍着扫一眼。白先勇为啥偏要挑牡丹亭来排呢,他到我们
: 学校也是大谈牡丹亭。别的都没看过。

avatar
p*r
73
北昆听着挺高亢,大概是受秦腔的影响?
刀会还是挺好听的。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北昆很京剧化,哈哈,不过好在曲子还是那个曲子
avatar
p*r
74
以前读西厢记,觉得张生就是个典型好色wsn,haha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蔡是太胖了吧,哈哈哈。你要看年轻演员的也会觉得他们ws。怀疑你就算看俞大师都
: 会觉得ws。所以推荐你看写真啊,没有男主角,haha

avatar
m*e
75
想起前段时间看到某处有人评,看习惯了xxx,后遗症是看其他男人都觉得像电车痴汉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蔡是太胖了吧,哈哈哈。你要看年轻演员的也会觉得他们ws。怀疑你就算看俞大师都
: 会觉得ws。所以推荐你看写真啊,没有男主角,haha

avatar
q*e
76
这个叫北曲。。。北昆是个剧团呀,南曲北曲都唱。元杂剧那种都是北曲。。。
我都过了好久才习惯北曲那个调。。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北昆听着挺高亢,大概是受秦腔的影响?
: 刀会还是挺好听的。

avatar
wh
77
他唱的样子很油滑哎,不过牡丹亭的唱词大概本来也油滑。我看过一点点西厢记怎么也
觉得有点轻薄,是不是我太正儿八经了。写真是什么,就是你说的张继青版,没有男的
么?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蔡是太胖了吧,哈哈哈。你要看年轻演员的也会觉得他们ws。怀疑你就算看俞大师都
: 会觉得ws。所以推荐你看写真啊,没有男主角,haha

avatar
q*e
78
张生就是个wsn有木有!!柳梦梅也蛮ws有木有。。。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西厢记,觉得张生就是个典型好色wsn,haha
avatar
q*e
79
哈哈,就是这个调调,实在接受不了你可以看女小生啊,岳美缇神马的,就不ws,haha。
写真是牡丹亭一出,讲杜丽娘自己画像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唱的样子很油滑哎,不过牡丹亭的唱词大概本来也油滑。我看过一点点西厢记怎么也
: 觉得有点轻薄,是不是我太正儿八经了。写真是什么,就是你说的张继青版,没有男的
: 么?

avatar
wh
80
就是就是,“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风流是够风流的,但我还是觉得轻薄了,哈哈。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西厢记,觉得张生就是个典型好色wsn,haha
avatar
p*r
81
那是不是受秦腔影响啊?
我听侯少奎唱刀会,感觉非常高亢。关汉卿的时代就是这么唱的吗?侯就是北昆嘛。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叫北曲。。。北昆是个剧团呀,南曲北曲都唱。元杂剧那种都是北曲。。。
: 我都过了好久才习惯北曲那个调。。

avatar
wh
82
噢明白了。反正我看得不多,随便看看试试。

haha。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就是这个调调,实在接受不了你可以看女小生啊,岳美缇神马的,就不ws,haha。
: 写真是牡丹亭一出,讲杜丽娘自己画像的。。。

avatar
p*r
83
男人都ws,有木有?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张生就是个wsn有木有!!柳梦梅也蛮ws有木有。。。
avatar
p*r
84
贴一个视频吧,关汉卿的词写得确实不错,
周仓,这不是水!这是那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zMzE4MjE2.html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不是受秦腔影响啊?
: 我听侯少奎唱刀会,感觉非常高亢。关汉卿的时代就是这么唱的吗?侯就是北昆嘛。

avatar
q*e
85
关汉卿时代就该那么唱的吧。。。除非传错了。。。。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不是受秦腔影响啊?
: 我听侯少奎唱刀会,感觉非常高亢。关汉卿的时代就是这么唱的吗?侯就是北昆嘛。

avatar
p*r
86
所以所有这些地方戏源头都差不多?另外以前尼姑教过我几句刀会,好象和这个很不一样。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关汉卿时代就该那么唱的吧。。。除非传错了。。。。
avatar
q*e
87
小时候看西厢记牡丹亭神马的,很是骇然,里面男主脚都是这么的赤果果,上来就肉儿
般团成片,根本没有精神层面的交流的。。。全是写实主意作品啊有木有。。。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男人都ws,有木有?
avatar
v*a
88
你谈一下感想,给个摘要也行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完了
avatar
p*r
89
长大了才知道小时候受的教育都比较理想化,比较纯洁,hahaha。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小时候看西厢记牡丹亭神马的,很是骇然,里面男主脚都是这么的赤果果,上来就肉儿
: 般团成片,根本没有精神层面的交流的。。。全是写实主意作品啊有木有。。。

avatar
f*t
90
就瞟了一眼,是钱惠丽不是徐惠丽。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噢明白了。反正我看得不多,随便看看试试。
:
: haha。

avatar
p*n
91
写得好好!
文豪居然忘了我和洋金姐姐是越剧迷,还准备合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呢。
作为江南人,京剧传统戏我很难欣赏,文化上差异太大,京剧太浓,太重,欣赏不了。
avatar
wh
92
你还好好呢,哈哈,这么嗲!你最近咋样,我和sasa说起你,他说在soccer版看到你灌
水,哈哈。你和洋金快合作呀。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写得好好!
: 文豪居然忘了我和洋金姐姐是越剧迷,还准备合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呢。
: 作为江南人,京剧传统戏我很难欣赏,文化上差异太大,京剧太浓,太重,欣赏不了。

avatar
wh
93
好像两个名字都用过,徐惠丽好像是因为跟徐玉兰。我也不知道她的本名是哪个。你也
喜欢越剧啊?
qshine和pqwer的帖子我回头听噢。

【在 f******t 的大作中提到】
: 就瞟了一眼,是钱惠丽不是徐惠丽。
avatar
q*e
94
最近看了不少广东戏,觉得很好玩,比如红楼梦,他们最常演的叫幻觉离恨天,讲黛玉
死后宝玉梦游太虚幻景与其见面的故事,此情节不曾见其他剧演过,呵呵。
那天又看人争论梅大师丑不丑,俞大师ws不ws,回去把大师版游园惊梦又看了看,结论
还是不ws,想了半天觉得是因为两大师都是男的,于是又得出一个推论,这些ws剧目,
只能是女和女演,或者男和男演。。。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两个名字都用过,徐惠丽好像是因为跟徐玉兰。我也不知道她的本名是哪个。你也
: 喜欢越剧啊?
: qshine和pqwer的帖子我回头听噢。

avatar
t*g
95
~~
我小时候,村里常有越剧演出,
大多借在晒谷场,或城隍庙前头的大场,搭个戏台子~
还没吃晚饭,村里人就急着去赶戏~抢位子啊?去晚了,就没地呀。。。
怎么抢?带上自家的长凳,往XXX哪里一放。。。
凳子底下或者凳脚多有 类似“WH家”字样~哈哈,很有大学占座时,放一本本,上书WH
大名。。。
吃完晚饭,大可摇一竹扇,悠忽悠忽去看戏啦~
我那时小,跟在奶奶/外婆后头去与其说去看戏,无非去看场子~看帅哥美女?
兴趣多半不在戏,独钟爱台上娘子们若隐若现搬的手舞足蹈~好玩哈....
真是好奇,家里老人,咋,这帮兴致?安坐如泰山?纳闷?他们能听明白?看明白?
anyway,那个小不点除了好玩,那是啥都不明白~O(∩_∩)O哈!
新鲜劲过了,就在场子里和小朋友玩沙,捡石子,抓火虫。。。
“别跑远了~待会儿找不到人啦...”---奶奶转身见,已不见我在身边啦~
小样的,于是忙跑过来,给奶奶摇摇扇~
离乡多年,而今,外婆迁居县城,奶奶年迈,耳不再聪。村里戏场早成高楼,戏班子入
村,更寡有所闻。本是戏子的舅妈为生计?为家庭?早遁出戏门。。。。。
但愿人长久,奶奶,请您千万等我,等我回家再陪您看一场戏。
~~~~~~~~~~~~
突然看到wh的转帖,末了,性情中人,往事历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两个名字都用过,徐惠丽好像是因为跟徐玉兰。我也不知道她的本名是哪个。你也
: 喜欢越剧啊?
: qshine和pqwer的帖子我回头听噢。

avatar
wh
96
呵呵,社戏,像鲁迅笔下的啊。江南常见。我没看过,可惜。祝老人健康长寿,常常看
好戏。

WH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小时候,村里常有越剧演出,
: 大多借在晒谷场,或城隍庙前头的大场,搭个戏台子~
: 还没吃晚饭,村里人就急着去赶戏~抢位子啊?去晚了,就没地呀。。。
: 怎么抢?带上自家的长凳,往XXX哪里一放。。。
: 凳子底下或者凳脚多有 类似“WH家”字样~哈哈,很有大学占座时,放一本本,上书WH
: 大名。。。
: 吃完晚饭,大可摇一竹扇,悠忽悠忽去看戏啦~
: 我那时小,跟在奶奶/外婆后头去与其说去看戏,无非去看场子~看帅哥美女?
: 兴趣多半不在戏,独钟爱台上娘子们若隐若现搬的手舞足蹈~好玩哈....

avatar
wh
97
这个不错!我去找找。
我看电影梅兰芳时还觉得文章挺好看,哈哈,和章子怡演对手戏也不错。还有那个小梅
兰芳也很不错,是浙江越剧小百花的演员是不是,很年轻英俊努力好学。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看了不少广东戏,觉得很好玩,比如红楼梦,他们最常演的叫幻觉离恨天,讲黛玉
: 死后宝玉梦游太虚幻景与其见面的故事,此情节不曾见其他剧演过,呵呵。
: 那天又看人争论梅大师丑不丑,俞大师ws不ws,回去把大师版游园惊梦又看了看,结论
: 还是不ws,想了半天觉得是因为两大师都是男的,于是又得出一个推论,这些ws剧目,
: 只能是女和女演,或者男和男演。。。

avatar
t*g
98
O(∩_∩)O哈哈~ 小样的我,居然和讯爷 搭讪上啦。。。
谢谢,wh祝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社戏,像鲁迅笔下的啊。江南常见。我没看过,可惜。祝老人健康长寿,常常看
: 好戏。
:
: WH

avatar
q*e
99
小时候在绍兴乡下看见过那种社戏,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消失了,呵呵。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社戏,像鲁迅笔下的啊。江南常见。我没看过,可惜。祝老人健康长寿,常常看
: 好戏。
:
: WH

avatar
q*e
100
幻觉离恨天我比较喜欢陈宝珠版本的,论唱当然原版的更好,不过没视频,呵呵。我一
般只听后面生旦对唱的部分。这两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5pk7Er2N5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XlWIdZr5eg
看来男生还是唱越剧还是没前途啊,haha,赵大叔真是奇葩。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不错!我去找找。
: 我看电影梅兰芳时还觉得文章挺好看,哈哈,和章子怡演对手戏也不错。还有那个小梅
: 兰芳也很不错,是浙江越剧小百花的演员是不是,很年轻英俊努力好学。

avatar
j*1
101
赞~
当年陪我姥爷听听京剧,徽班进京二百年那一年,电视上很热火~
我也只会唱苏三起解的头几句。。。
越剧吗,看得就更少了,乐曲也婉转的多~ 越剧扮相的小画书很好看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