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安稳虚度还是奋力搏击?
avatar
安稳虚度还是奋力搏击?# Midlife - 人到中年
M*e
1
秋天来了,清理出一些秋冬季节的毛呢,皮衣,毛衣,小西服裙等,希望喜欢的妹妹能
物尽其用。不退不换, 预付邮费$5,paypal,以payment为准不hold.纯粹以好玩为目的
,请戴放大镜的姐妹绕道。1天之内一定回复。款到第二天会尽量寄货。
A_Wilson Leather 皮衣,Like new, Size XS, fully lined, 100% leather, 皮质很
软,收腰设计,配仔裤或裙子都非常精神好看显身材,袖口设计特别,穿过一次。
B_XOXO Brand Jacket, new without tag, 领口胸前有ruffles,配有腰带显身材, 下
摆有点蓬蓬裙的设计,非常青春。
C.
D....
To be continued.:-)
avatar
j*n
2
舒柏特的《未完成交响曲》
舒伯特和威伯是同时代的作曲家,也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他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
曲,著名的有《魔王》、《野玫瑰》、《鳟鱼》,还有声乐套曲《冬之旅》等,他的歌
把诗词融于音乐,而他的器乐作品(钢琴曲、交响曲、重奏曲等),也充溢着诗情画意
的抒情性。因此,李斯特曾以“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的评价,来赞颂舒伯特。
舒伯特的创作盛期,正是贝多芬声名大振的时候,舒伯特一方面热爱、尊重大师,一方
面也有苦恼困惑之感,他说过:“在贝多芬以后,谁还能做出些什么更多的呢?”但正
是他自己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也包括他的交响曲创作)中,继承了
古典传统,又体现出前辈们所没有的个性气质,比如他的《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
交响曲》等。
在舒伯特作品编号中,列为《第八交响曲(b小调)》的《未完成交响曲》,创作于一
八二二年,舒伯特将它作为完成了的作品献给奥地利格拉茨市的音乐协会,以表示对协
会授给他荣誉会员证书的谢意。人们在他死后的一八六五年,才发现了交响曲的总谱,
因为它只有两个乐章,所以被称为“未完成”。虽然,按照古典交响曲的范式,仅有第
一乐章的快板,加上个第二乐章的慢板,是不能算“完成”的,但舒伯特打破传统,两
个乐章交响曲的创作构思已充实完整、自成一体,显示出绝无仅有的艺术魅力。
从《未完成交响曲》这个具体的作品,可以明显地感到舒伯特的创作追求感情和幻想,
他继承古典交响曲的传统形式,但他更着力于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舒伯特力图用自己
纯真的音乐艺术,建造一个幻想的王国,以热爱生命与大自然,钟情于艺术和爱情的理
想世界,取代那令他感到孤独、寂寞、痛苦、压抑的人生。他曾说过:“幻想”,“你
是人类的至宝,你是取之不尽的源泉”,贝多芬要用音乐“唤起人类心灵的火花”,舒
伯特则“尽可能地用我的想象力来装饰这个现实”。
他的交响曲虽不具备贝多芬式的气魄和广阔天地,但他并不乏自己独有的戏剧性,音乐
中那突然爆发的热情,以及它瞬息间的变换与消失,既有激奋,又有幽怨。舒伯特的音
乐同时给人们带来了亲切、温暖而又深沉的情感。
贝多芬
F大调第八交响曲(Symphony No.8 in F major, Op.93),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93号
,完成于1812年的10月。贝多芬在第八交响曲的手稿上标注的日期是“1812年10月,于
多瑙河上的林兹。”这部交响曲贝多芬采用了明快的F大调,而在他其他交响作品中同
样采用F大调的还有F大调第六交响曲,可见其风格也应该是清丽、自然、快乐的。在篇
幅上,该曲是九部作品中比较短小精悍的,似乎很不起眼,但是却也含有十分独到的特
点。   1814年2月17日该曲在维也纳的舞会剧院首次演出,随后立即获得极大的成功
,由于反应强烈,这次音乐会的全部节目几天后又重演一次。首演时F大调第八交响曲
被插在又一次上演的A大调第七交响曲和贝多芬的极受欢迎的《惠灵顿大捷》和《维多
利亚之战》的中间。当他的友人指出这新的第八不如其它作品受人欢迎时,贝多芬咆哮
地说:“那是因为它比其他作品好得多!”与A大调第七交响曲比较起来F大调第八交响
曲的整个织体更是无比地细腻,更为精致复杂。在某些方面它更为大胆,尽管看起来它
比较严谨。   虽然写作时贝多芬生活并不顺利,但该作品依然有着轻松愉快的风格
。其规模虽然短小,但精悍紧凑,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作曲技艺。与贝多芬的一些其它
作品(如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类似,该交响曲的末乐章分量最重。值得注意的是,
在第二乐章中,木管乐器演奏出固定的音型,被认为是模仿当时刚刚得到改进的节拍器
的声音;并且在乐章最后还有一个玩笑般的“节拍器出故障”的乐段。除此之外,也有
其它部分被认为是音乐玩笑。
第一乐章一上来就容易让人联想到F大调第六交响曲,虽然旋律有很明显的不同,
但是表现出来的意境是如此的近似——明亮、轻盈而带有朝气蓬勃的向上精神。第二乐
章是整部作品最富有代表性的一章,虽然它短小的可以称得上是贝多芬所有交响曲乐章
中篇幅最小的乐章之一(第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同样短小),但是和它的篇幅特点所一
致,这个乐章轻盈而欢快,并且带有十分明显的复古色彩。第三乐章依然是精悍的,小
步舞曲风格,带有鲜明的宫廷气质。有人说在这个乐章中,贝多芬故意写出了几段“走
板”片断,用中国传统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卖几个破绽”,为的是把小步舞曲这种音乐
形式通俗化,大众化。因为那几段“走板”听上去的效果好像就是乡村乐手因为技巧不
熟练而弹奏失误所引发的,十分有趣吧。终曲乐章在逐渐加强的主旋律中向听众奔涌而
来,这是一个急速的快板。这里把F大调第八交响曲倡导的“快乐主义”发扬到了极致
,这里没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中的豪迈音符、也没有c小调第五交响曲中的磅礴气势,
这里拥有的只是蕴含着属于平凡的快乐感情。   其实F大调第八交响曲到处洋溢着一
种复古气息,从中可以感觉到早期莫扎特、海顿交响作品中蕴含的古典韵味,缺少了贝
多芬一贯以来突出的个性旋律,并且很多乐评人评价这是贝多芬的倒退。但是很多人却
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让人愉快的优秀交响曲,其间充满了智巧、幽默的成分。
avatar
H*d
3
今天无意间看到这样的一则贴子,题目为35岁的IT求职者,大致意思是说这IT求职者在
人才招聘市场上处处碰壁,很多单位要求的基本上都是在35岁以下的,而对于处于35岁
这个尴尬的年纪,很多HR都不屑一顾,他们认为,既然你都30多岁了还处于求职的状态
,而且还是很普通的IT。
首先在团队搭建上,很多企业都追求企业的鲜活力,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而对于这些35
岁的中年人,精力上首先不如年轻人精力好,加班熬夜啥的有些是有心无力,至于团队
搭建,自然也会失去很多的鲜活力。
其次,在精力方面,作为从事IT行业,加班熬夜似乎已成常态,有些甚至是996制度的
,这在国内都是很常见的,年轻人无论是在精神方面还是精力方面自然会占些优势的。
最后,在经验方面,年纪越大工作经验就越丰富?我个人认为这两者似乎不一定成正比
,其工作经验的积累来源于平时的摸搜与研究,很多人尤其是处于大环境中,很安稳的
工作,每月有固定的收入,没有任何的经济压力,就像处于温水里的青蛙,慢慢的就会
选择安然接受,而没有意识到环境在逐渐的变热,自己却始终处于原点,只能抬头看到
那一片天空,有时人就这样处于井底之蛙,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工作
经验还停留在原先的那几年,诸不知自己是工作经验早已被时代所淘汰了。
所以说,人到中年,很多人的人生又是安稳度过一生,平淡而祥和,不被饿死也不会被
撑死,但有些人的一生就像海淘彭拜地随时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
,人到中年,很多情非得已,很多命不由人!~
小记,回回噩噩,走走转转,来来回回,一轮又一轮,生命年轮不停歇,人的最高理想
追求是什么?
avatar
L*7
4
皮衣真好看,可惜我太胖了
avatar
j*n
5
VPO悉尼歌剧院的曲目(darkness and light)主要是马勒的少年魔号,顺带2个短交响乐
"Des Knaben Wunderhorn" by Gustav Mahler
1."Der Schildwache Nachtlied" – The Sentinel's Nightsong
2."Rheinlegendchen" – Little Rhine Legend
3."Wo die schönen Trompeten blasen" – Where the Fair Trumpets Sound
4."Das irdische Leben" – The Earthly Life
5."Urlicht" – Primeval Light
6."Lied des Verfolgten im Turm" – Song of the Persecuted in the Tower
7."Verlor'ne Müh" – Labour Lost
8."Des Antonius von Padua Fischpredigt" – St. Anthony of Padua's Sermon to
the Fish
9."Lob des hohen Verstandes" – Praise of Lofty Intellect
10."Revelge" – Reveille
11."Der Tamboursg'sell" – The Drummer Boy
下面是网抄
曲目:
01、哨兵夜歌
02、徒劳
03、悲伤中的安慰
04、谁想出这首小歌
05、现实生活
06、阴沉的歌手
07、安东尼对鱼儿布道
08、莱茵河的传说
09、城楼的追捕之歌
10、美丽的号角吹响的地方
11、感悟颂-舒雅尔茨科甫
12、少年的鼓手
貝多芬在其後期的音樂所展現的浪漫傾向,因隨後浪漫派音樂家的陸續登場而更加茁壯
、擴張。在聲樂方面,先由早期浪漫派的舒伯特接引並發揚光大,譜出為數眾多的藝術
歌曲;到中期浪漫派時,則由舒曼增強詩的意境與個人色彩;而在後期浪漫派中則有李
斯特和華格那承接。華格那在戲劇音樂方面,創作出極具浪漫性的樂曲,這樣的影響藉
著布魯克納傳給了馬勒。
年輕時的馬勒酷愛文學,在這方面的學養可說是相當淵博,藉著他濃厚的浪漫精神
,詩與音樂得以自由地交流。他的歌曲作品總數達四十多首,但幾乎都聚集在五部歌曲
集之中。其中只有早期的「年輕時日之歌」是用鋼琴伴奏,其餘的則全是由管弦樂伴奏
(但有些部份則補做了鋼琴伴奏編曲)。歌詞方面,只有「悲歎之歌」和「年輕時日之歌
」是馬勒自創,其餘的則取自早期浪漫主義詩篇或民謠歌集。
馬勒歌曲的旋律都頗具民俗風味,給人簡明、樸素的感覺,在節奏上則隨處出現進
行曲節奏,這是很重要的特色。他的管弦樂伴奏頗富色彩感,使得這些歌曲作品變得多
采多姿,也產生了豐富的描寫效果。
除了獨唱歌曲外,馬勒在交響曲中也時常加入歌曲樂章,如果把這些也列入,作品
總數應有五十二曲之多,下面依照年代順序,分段列出其聲樂作品的創作歷程:
1880 ~ 1885年 依據自創及其他詩篇所作
悲歎之歌
三首歌曲
「年輕時日之歌」第一集(五首)
「少年旅人之歌」(四首)
1887 ~ 1901年 依據兒童魔號之歌所作
「年輕時日之歌」第二、三集(九首)
「兒童魔號之歌」(十二首)
「天上的生活」(第四號交響曲第四樂章)
1901 ~ 1904年 依據盧克特的詩所作
「悼亡兒之歌」(五首)
「五首盧克特之歌」
1908 ~ 1909年 依據唐詩德譯所作
「大地之歌」(六首)
在西方浪漫音樂的傳統中,「大地之歌」無疑是歌曲交響化的登峰造極之作,更是
標題音樂發展的極限,我們不得不欽佩馬勒對於翻譯的唐詩,仍能掌握原詩所傳達的詩
意精髓,而超凡入化地融合了詩詞與音樂、西方與東方的文化精神。
從「悲歎之歌」到「大地之歌」的二十八年,幾乎也等於是馬勒創作生涯的全程。
令人讚嘆不已的是,他的創作水準如此地齊一,即使是早期的作品,也絲毫沒有生澀嘗
試的意味。無論是交響曲或歌曲,他都以純熟的技法、絕妙的配器、貼切的樂曲結構,
締造音樂語言的堅實城堡。而馬勒的歌曲作品,更準確地掌握了人聲音域的的特性,將
人聲視為樂器配置的一部份,巧妙地融合於管弦樂的樂音之中,無論主題素材、器樂表
現,還是音色混合,都如同服從的士兵,一一臣服於這位樂將的指揮與統御之下。
從「悲歎之歌」的浪漫性厭世哲學,「兒童魔號之歌」對想像力的駕馭自如,「悼
亡兒之歌」的潛意識預言,直到「大地之歌」的超脫世俗、萬物合一的境界,馬勒的歌
曲集似乎也鋪陳了他的人生體驗,儼然是一部有血有淚的自傳,為他自己、也為世人,
道盡人世的悲歡離合,及生生不息的自然永恆。

特。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舒柏特的《未完成交响曲》
: 舒伯特和威伯是同时代的作曲家,也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他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
: 曲,著名的有《魔王》、《野玫瑰》、《鳟鱼》,还有声乐套曲《冬之旅》等,他的歌
: 把诗词融于音乐,而他的器乐作品(钢琴曲、交响曲、重奏曲等),也充溢着诗情画意
: 的抒情性。因此,李斯特曾以“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的评价,来赞颂舒伯特。
: 舒伯特的创作盛期,正是贝多芬声名大振的时候,舒伯特一方面热爱、尊重大师,一方
: 面也有苦恼困惑之感,他说过:“在贝多芬以后,谁还能做出些什么更多的呢?”但正
: 是他自己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也包括他的交响曲创作)中,继承了
: 古典传统,又体现出前辈们所没有的个性气质,比如他的《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
: 交响曲》等。

avatar
M*e
6
jackets:
Jacket 1: 国内M码,类似这里的XS-S吧,素雅大方,收腰设计显身材,九成新. $7
Jacket 2: 美国Size 1/2码,我要回去confirm一下size,反正肯定是小号的,非常合
身显身材大方不失活泼,裙子可单穿作为little black dress,和jacket一起穿再配一
丝巾和靴子就可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只穿过两三次. $10
Jacket 3: 国内M码,类似这里的XS-S吧, 九成新. $6
Jacket 4: New with tag, Van Heusen suit jacket, 美国M码,original price $79 (
tag still attached), 简洁大方, 三个扣子,ask for $15
Jacket 4: New with tag, Van Heusen suit jacket, 美国M码,original price $79 (
tag still attached), 简洁大方, 两个扣子, ask for $15
avatar
b*s
7
我每次听到这个《未完成》,就想到格格巫。哈哈。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舒柏特的《未完成交响曲》
: 舒伯特和威伯是同时代的作曲家,也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他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
: 曲,著名的有《魔王》、《野玫瑰》、《鳟鱼》,还有声乐套曲《冬之旅》等,他的歌
: 把诗词融于音乐,而他的器乐作品(钢琴曲、交响曲、重奏曲等),也充溢着诗情画意
: 的抒情性。因此,李斯特曾以“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的评价,来赞颂舒伯特。
: 舒伯特的创作盛期,正是贝多芬声名大振的时候,舒伯特一方面热爱、尊重大师,一方
: 面也有苦恼困惑之感,他说过:“在贝多芬以后,谁还能做出些什么更多的呢?”但正
: 是他自己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也包括他的交响曲创作)中,继承了
: 古典传统,又体现出前辈们所没有的个性气质,比如他的《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
: 交响曲》等。

avatar
M*e
8
Sweaters:
1. JCrew浅绿纯羊毛毛衣,100% wool, 美国S码,九成新,ask for $10
2. JCrew藕荷色纯羊毛毛衣,100% wool, 美国S码,九成新,ask for $10
3. Frost Cashmere, 运动型,美国junior L码,类似XS/S,九成新,ask for $10
4. SODA浅咖啡色线衫,国内M码,类似美国XS/S, 翻领,袖口设计独特,显身材, 九成
新。ask for $6
5. Ralph Lauren Polo 线衫, 100%, white, Size S, 九成新。ask for $8
avatar
j*n
9
以前有老贝九部的卡带
对第八真没啥印象
最喜欢的是六和三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每次听到这个《未完成》,就想到格格巫。哈哈。
avatar
M*e
10
Maggie London Dress: Size 6, True to size, 摸起来是麻麻的,但成分是silk
blend(self: 70% silk, 30% viscose, combo: 100% silk, lining: 100% acetate)
,质量很好,显身材,配上丝巾靴子就是今秋一道靓丽风景。从来没有穿过去过。$24
BETU毛呢套裙, 标签上写香港码M,(类似美国的XS/S码)外套和裙子两件,剪裁得体
大方,原价不便宜,九成新。$30 gone
Betu毛呢高领裙, 标签上写香港M码,(类似美国的XS/S码)毛呢高领裙,剪裁得体大
方,原价不便宜,九成新。$15 gone
avatar
b*s
11
我有一张伯恩斯坦的纽约爱乐碟。还有他的一堆Lieder。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有老贝九部的卡带
: 对第八真没啥印象
: 最喜欢的是六和三

avatar
M*e
12
同可惜。。。俺穿着太紧了,所以转给其他合适的美眉。

【在 L*******7 的大作中提到】
: 皮衣真好看,可惜我太胖了
avatar
S*n
13
我没有二,后来碟,再来就是学校ftp了
对B没有特别印象,都可以听,都没有公暝
惭愧对shubert几乎没了解,看到别人写伊的乐评倒令我很感兴趣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有老贝九部的卡带
: 对第八真没啥印象
: 最喜欢的是六和三

avatar
f*g
14
皮衣真的好看
avatar
j*n
15
他们似乎离现在远了点的缘故?
舒伯特的歌曲夜曲经常用在影视里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有二,后来碟,再来就是学校ftp了
: 对B没有特别印象,都可以听,都没有公暝
: 惭愧对shubert几乎没了解,看到别人写伊的乐评倒令我很感兴趣

avatar
b*s
16
不比莫扎特更远,他的那些Lieder确实好听。用在影视里是因为没有版权了吧,呵呵。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们似乎离现在远了点的缘故?
: 舒伯特的歌曲夜曲经常用在影视里

avatar
S*n
17
和某个前辈讲“我不要住进莫尔爵士的乌托邦,无论它多么好”类似原因。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们似乎离现在远了点的缘故?
: 舒伯特的歌曲夜曲经常用在影视里

avatar
j*n
18
版权,赫赫
那天看finding nemo发现有段音乐和指环王很接近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比莫扎特更远,他的那些Lieder确实好听。用在影视里是因为没有版权了吧,呵呵。
avatar
b*s
19
莫尔的乌托邦是一个极端糟糕的地方,首先,公有制就turn off了大多数人,其次,蓄奴,违反人权,然后,跟人都规定上该干什么,这是最让我深恶痛绝的。更可恶的是,还没有隐私权。
这么一个破地方,还把乌托邦作为理想国的代称,简直就是...
所以亨利八世很明智地砍了莫尔爵士的脑袋。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和某个前辈讲“我不要住进莫尔爵士的乌托邦,无论它多么好”类似原因。
avatar
p*r
20
人类社会无非两种设计,bottom up 和
top down。一般来说bottom up延续时间会久一些,因为人类的惯性,但是久了会发展
成怪胎。top down的很多一开始就是怪胎。

蓄奴,违反人权,然后,跟人都规定上该干什么,这是最让我深恶痛绝的。更可恶的是
,还没有隐私权。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莫尔的乌托邦是一个极端糟糕的地方,首先,公有制就turn off了大多数人,其次,蓄奴,违反人权,然后,跟人都规定上该干什么,这是最让我深恶痛绝的。更可恶的是,还没有隐私权。
: 这么一个破地方,还把乌托邦作为理想国的代称,简直就是...
: 所以亨利八世很明智地砍了莫尔爵士的脑袋。

avatar
b*s
21
Top Down的东西很多都是违反人性的,因为设计者要追寻“理想”。但是人性并不理想
,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肯定行不通。
人性中的贪婪暴力和高尚荣誉都是built-in的,无法改变。很多时候高尚的和丑恶的并
存于一身,这样的复杂系统,用Top Down的设计肯定完蛋。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人类社会无非两种设计,bottom up 和
: top down。一般来说bottom up延续时间会久一些,因为人类的惯性,但是久了会发展
: 成怪胎。top down的很多一开始就是怪胎。
:
: 蓄奴,违反人权,然后,跟人都规定上该干什么,这是最让我深恶痛绝的。更可恶的是
: ,还没有隐私权。

avatar
p*r
22
我觉得比较靠谱的都是尊重bottom up结构的前提下做细微的缓慢的改变,也算一种
hybrid method吧。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Top Down的东西很多都是违反人性的,因为设计者要追寻“理想”。但是人性并不理想
: ,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肯定行不通。
: 人性中的贪婪暴力和高尚荣誉都是built-in的,无法改变。很多时候高尚的和丑恶的并
: 存于一身,这样的复杂系统,用Top Down的设计肯定完蛋。

avatar
b*s
23
但是人们时不时还是忍不住要革命一把的。这个革命也是人的天性。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比较靠谱的都是尊重bottom up结构的前提下做细微的缓慢的改变,也算一种
: hybrid method吧。

avatar
p*r
24
革命很多时候是因为微调已经不行了,比如辛亥就是个明显例子,也就是当时一批汉人
意识到满洲贵族不靠谱。从底层会党,到知识分子到外省的汉族实权派都意识到这个问
题,也大多乐观其成。我觉得革命这种类似于股市崩盘,然后股票重新分配。从太平天
国到同光中兴再到辛亥革命,类似于一个典型的股市abc correction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人们时不时还是忍不住要革命一把的。这个革命也是人的天性。
avatar
b*s
25
就这个也比那个乌托邦强很多,呵呵。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革命很多时候是因为微调已经不行了,比如辛亥就是个明显例子,也就是当时一批汉人
: 意识到满洲贵族不靠谱。从底层会党,到知识分子到外省的汉族实权派都意识到这个问
: 题,也大多乐观其成。我觉得革命这种类似于股市崩盘,然后股票重新分配。从太平天
: 国到同光中兴再到辛亥革命,类似于一个典型的股市abc correction

avatar
p*r
26
那当然,辛亥也不算是top down,百日维新倒算是top down,hehe。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就这个也比那个乌托邦强很多,呵呵。
avatar
b*s
27
那个指环王的音乐,记得是纽约客的Alex Ross评过,跟瓦格纳的指环系列一一对比,
好长一篇。我居然还没有看过finding nemo!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版权,赫赫
: 那天看finding nemo发现有段音乐和指环王很接近

avatar
P*n
28
在有重力的情况下
几何体的稳定悬挂点都在重心以上
类似的,真正政策的操作点都不会是重心以下的底层……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比较靠谱的都是尊重bottom up结构的前提下做细微的缓慢的改变,也算一种
: hybrid method吧。

avatar
p*r
29
hehe,可是重力要通过重心啊,要是重力产生抵消不了的力矩不就不稳了嘛。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有重力的情况下
: 几何体的稳定悬挂点都在重心以上
: 类似的,真正政策的操作点都不会是重心以下的底层……

avatar
y*g
30

1901 ~ 1904年 依據盧克特的詩所作
「悼亡兒之歌」(五首)
「五首盧克特之歌」
自 五首"盧克特"歌集 ( 第三首 ): " 我已失去了世界 "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Mit der ich sonst viele Zeit verdorben,
Sie hat so lange nichts von mir vernommen,
Sie mag wohl glauben, ich sei gestorben!
Es ist mir auch gar nichts daran gelegen,
Ob sie mich für gestorben hält,
Ich kann auch gar nichts sagen dagegen,
Denn wirklich bin ich gestorben der Welt.
Ich bin gestorben dem Weltgetümmel,
Und ruh' in einem stillen Gebiet!
Ich leb' allein in meinem Himmel,
In meinem Lieben, in meinem Lied!
我已经失去了世界。
在这里, 我浪费了许多时间。
并在这漫长岁月中, 我已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彷彿, 我就像已经死去了一样。
这也对我没有影响了。
是否它已经觉得我已死了,
我亦不会否认。
也许, 从这个世界来看, 我真已经死了。
我从这个喧囂的世界离开,
并在宁静里安息。
我孤独地在天国里,
陶醉在自己的歌声, 和爱情中。
钢琴伴奏版本
管弦乐伴奏版本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版权,赫赫
: 那天看finding nemo发现有段音乐和指环王很接近

avatar
j*n
31
人声确实对马勒来说是器乐一部分
大地之歌是哪首唐诗?

【在 y*****g 的大作中提到】
:
: 1901 ~ 1904年 依據盧克特的詩所作
: 「悼亡兒之歌」(五首)
: 「五首盧克特之歌」
: 自 五首"盧克特"歌集 ( 第三首 ): " 我已失去了世界 "
: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 Mit der ich sonst viele Zeit verdorben,
: Sie hat so lange nichts von mir vernommen,
: Sie mag wohl glauben, ich sei gestorben!
: Es ist mir auch gar nichts daran gelegen,

avatar
y*g
32

大地之歌是由六个乐章组成的声乐/管弦乐作品。 现今除了第一及第五乐章的歌词,较
肯定来自 李白 的” 悲歌行 “ 及 “ 春日醉起言志 “ 外, 其余的乐章到现在还没
有肯定的答案。
一般旧有的说法是:
第二章 “ 寒秋孤影 “ ( 作者: http://wenwen.soso.com/z/q240047304.htm )
第三章 “ 青春 “ ( 李白? )
第四章 “ 咏美人 “ ( 李白 )
第六章 分别是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 孟浩然 ) ,及 “ 送别 “ ( 王
维 ) 。
而在07年, 由水蓝指挥新加坡交响乐团录音中, 所采用的中文翻译版本 ( Universal
Edition, 2006 ) , Daniel Ng( 伍日照 )的研究结果如下:
第二章 “ 效古秋夜长 “ ( 饯起 )
第三章 “ 宴陶家亭子 “ ( 李白 )
第四章 “ 採莲曲 “ ( 李白 )

而在第六章所包含的诗作, 共分五个环节:
孟浩然 的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留别王维, 夏日南亭怀辛大 “ , 王维的
“ 送别 “。
最後一段歌词并不是来自唐诗, 而是马勒自己加上去:
Die liebe Erde allüberall
Blüht auf im Lenz und grunt aufs neu!
Allüberall und ewig blauen licht die Fernen!
Ewig … Ewig …
The dear earth everywhere
Blooms in spring and becomes green once more!
Everywhere, forever, the bright blue distant light!
Forever .. Forever …
为了迎合其余五言律诗的风格, 翻译者把马勒这段歌词转化为以下两段诗句:
大地回春绿
蓝空耀日长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声确实对马勒来说是器乐一部分
: 大地之歌是哪首唐诗?

avatar
j*n
33
bow!

Universal

【在 y*****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地之歌是由六个乐章组成的声乐/管弦乐作品。 现今除了第一及第五乐章的歌词,较
: 肯定来自 李白 的” 悲歌行 “ 及 “ 春日醉起言志 “ 外, 其余的乐章到现在还没
: 有肯定的答案。
: 一般旧有的说法是:
: 第二章 “ 寒秋孤影 “ ( 作者: http://wenwen.soso.com/z/q240047304.htm )
: 第三章 “ 青春 “ ( 李白? )
: 第四章 “ 咏美人 “ ( 李白 )
: 第六章 分别是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 孟浩然 ) ,及 “ 送别 “ ( 王
: 维 ) 。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