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好听话的背后# Midlife - 人到中年
w*2
1
去年有个人找上我,一定要我给他的朋友补一年的税。我说对不起我不做税了。每天几
个电话,你帮帮忙,一定要帮我报。
我说不报。
缠的次数多了,我就有些恼怒。你怎么回事呢?不是说的清清楚楚,不报吗?
我找不到人。
我不信。这么多会计师事务所。哪有出钱找不到人给你报税的道理?
我出钱你帮我报。
不,出钱我也不报,多少钱我都不报。
然后过了几天,又打电话给我。说,你知道吗,人家要收我多少钱吗?还是你帮我报吧。
原来所有的好话,只是舍不得花钱。想不花钱,或者花一点钱。
我说好啊。我给你报,我要收得比他们更贵。
然后再也不来缠我。
avatar
b*t
2
这个贴应该是那个“得饶人处且饶人”和真诚以对的讨论中出来的,这种东西有人的地
方就要考虑,决定自己要怎么做,都是个人的选择。那个楼歪了, 就回在这里,把它引
伸一下。
交流方式和人关系很大。修行的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会为了别人让自
己的心惹上尘埃。不修行的人,很多到了有一定的自由时,也会觉得自己的内心是最要
照顾的。得罪天下人,也不能得罪自己。和这样的人交流,真诚以待是唯一正确的交流
方式。现实生活中,熟人之间有别的方式传送信息,心中真诚,交流方式就无所谓。不
太熟的人,交流之间如果让人觉的不真诚,以后很可能不会再有交集。“得饶人处且饶
人”有不同的方式。最高级应该是真诚的得饶人处且饶人,既饶了人,也不得罪自己,
大概得有孔子曹雪芹的功力胸怀。
佛教印度教,修炼的开始都是持戒。初接触时有疑惑,持戒和后面的修炼好象没什么的
联系。后来发现持戒的目的是保持心灵的纯净平和作为向上攀登的基础:每一次不真诚
,都是对心灵的打击。当然有人修炼超越了这个层次,有了更高一层的自由,世俗的真
诚不真诚可能无所谓。
最近沉迷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用他的一封书信来看看这位追求永恒,真象的顶级作家对
这个的态度 (也从侧面反应这种选择什么时代都有):
给伊·谢·阿克萨科夫圣彼得堡
一八八〇年十一月四日
…您对我说,在社会上传播神圣之物的调子不应有狂怒和谩骂,这个论点一直萦绕在我
的脑际。谩骂当然不应该,但是可以言不由衷吗?可以不真诚吗?我是怎么样的人,你
们就把我看成什么样的人,我希望这样来看待读者。一味附庸风雅(譬如果戈理在《与
友人书简选》中的那种调子)——是不真诚的表现,而不真诚的东西即使毫无经验的读
者也会一眼看穿。这最最容易露出马脚。怎么能够对争论,有时是激烈的争论置之不理
呢?我作为朋友向您透露,当我着手准备从明年起恢复《作家日记》的时候,我经常不
止一次地跪着祈求上帝赐予我纯洁的心灵,纯洁的语言,没有恶意,没有愤怒,没有妒
忌的语言。说来可笑,我有时候决计不看杂志上任何一篇攻击性或反对我的文章。顺便
告诉您,科舍廖夫发表在《俄国思想》上的文章我至今还没有看过,也不想看。众所周
知,自己人总是首先起来攻击自己人,难道我们这儿的情况不是如此吗?……

吧。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去年有个人找上我,一定要我给他的朋友补一年的税。我说对不起我不做税了。每天几
: 个电话,你帮帮忙,一定要帮我报。
: 我说不报。
: 缠的次数多了,我就有些恼怒。你怎么回事呢?不是说的清清楚楚,不报吗?
: 我找不到人。
: 我不信。这么多会计师事务所。哪有出钱找不到人给你报税的道理?
: 我出钱你帮我报。
: 不,出钱我也不报,多少钱我都不报。
: 然后过了几天,又打电话给我。说,你知道吗,人家要收我多少钱吗?还是你帮我报吧。
: 原来所有的好话,只是舍不得花钱。想不花钱,或者花一点钱。

avatar
t*9
3
就这个“得饶人处且饶人”,和不得罪自己(真诚以对),说一句我的理解,不一定对
。前者是现实主义,后者是理想主义。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矛盾。只是有时候会问,为
了不得罪自己,所以不饶人的时候,Does it worth it?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同事昨天因公事与外院同行争执。我坐她旁边。最后因为压力
,她屈服了。她还是生气,于是打了一行字,说对方的方式inappropriate。我劝阻了
她。我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只是说,for the sake of a better night’s
sleep. 她说好吧,听你的。如果我是当事人,可能那行话就发出去了。但作为旁观者
,我会劝她“得饶人处且饶人”。我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对。这只是一种低级的逃避,不
真诚的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为了安全感的需要。当然,有更好的办法,只是需要更高的
智慧罢了。但我们没有。
你已经说了正确答案,决定自己要怎么做,是个人自己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的综合判断和
选择。就是你说的,真诚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很难做到。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贴应该是那个“得饶人处且饶人”和真诚以对的讨论中出来的,这种东西有人的地
: 方就要考虑,决定自己要怎么做,都是个人的选择。那个楼歪了, 就回在这里,把它引
: 伸一下。
: 交流方式和人关系很大。修行的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会为了别人让自
: 己的心惹上尘埃。不修行的人,很多到了有一定的自由时,也会觉得自己的内心是最要
: 照顾的。得罪天下人,也不能得罪自己。和这样的人交流,真诚以待是唯一正确的交流
: 方式。现实生活中,熟人之间有别的方式传送信息,心中真诚,交流方式就无所谓。不
: 太熟的人,交流之间如果让人觉的不真诚,以后很可能不会再有交集。“得饶人处且饶
: 人”有不同的方式。最高级应该是真诚的得饶人处且饶人,既饶了人,也不得罪自己,
: 大概得有孔子曹雪芹的功力胸怀。

avatar
w*2
4
我觉得真诚和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得饶人处且饶人,是指一个人做得不对,你原谅他不追究,省事。
但是有些人的缠功,那可是不一般。你明明告诉他,你不愿意,他可以为了省一分钱,
沾一点便宜和你没完没了。你们没见过,我可见过。他们的时间根本不值钱。时间与他
们是无谓的事情。他们觉得花多少时间,说多少好话,省那点钱,占那点便宜都是值得
的。我见得这种人太多了。
生活当中,我要是像在网上这样直言快语,对不想听的话直接拦住,不想做的事情,直
接拒绝,我该多好啊。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贴应该是那个“得饶人处且饶人”和真诚以对的讨论中出来的,这种东西有人的地
: 方就要考虑,决定自己要怎么做,都是个人的选择。那个楼歪了, 就回在这里,把它引
: 伸一下。
: 交流方式和人关系很大。修行的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会为了别人让自
: 己的心惹上尘埃。不修行的人,很多到了有一定的自由时,也会觉得自己的内心是最要
: 照顾的。得罪天下人,也不能得罪自己。和这样的人交流,真诚以待是唯一正确的交流
: 方式。现实生活中,熟人之间有别的方式传送信息,心中真诚,交流方式就无所谓。不
: 太熟的人,交流之间如果让人觉的不真诚,以后很可能不会再有交集。“得饶人处且饶
: 人”有不同的方式。最高级应该是真诚的得饶人处且饶人,既饶了人,也不得罪自己,
: 大概得有孔子曹雪芹的功力胸怀。

avatar
w*2
5
看对象吧。
有的人知道你饶了他,知趣地走了。
有的人就是得寸进尺,没完没了。
对知趣的人可以得饶人处且饶人。
对不知趣得寸进尺的人要舍得得罪。

【在 t******9 的大作中提到】
: 就这个“得饶人处且饶人”,和不得罪自己(真诚以对),说一句我的理解,不一定对
: 。前者是现实主义,后者是理想主义。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矛盾。只是有时候会问,为
: 了不得罪自己,所以不饶人的时候,Does it worth it?
: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同事昨天因公事与外院同行争执。我坐她旁边。最后因为压力
: ,她屈服了。她还是生气,于是打了一行字,说对方的方式inappropriate。我劝阻了
: 她。我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只是说,for the sake of a better night’s
: sleep. 她说好吧,听你的。如果我是当事人,可能那行话就发出去了。但作为旁观者
: ,我会劝她“得饶人处且饶人”。我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对。这只是一种低级的逃避,不
: 真诚的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为了安全感的需要。当然,有更好的办法,只是需要更高的
: 智慧罢了。但我们没有。

avatar
t*9
6
我想Babolat也认为这是两个概念,是我的帖子将两者对立了。所以我说我理解的可
能不对。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真诚和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得饶人处且饶人,是指一个人做得不对,你原谅他不追究,省事。
: 但是有些人的缠功,那可是不一般。你明明告诉他,你不愿意,他可以为了省一分钱,
: 沾一点便宜和你没完没了。你们没见过,我可见过。他们的时间根本不值钱。时间与他
: 们是无谓的事情。他们觉得花多少时间,说多少好话,省那点钱,占那点便宜都是值得
: 的。我见得这种人太多了。
: 生活当中,我要是像在网上这样直言快语,对不想听的话直接拦住,不想做的事情,直
: 接拒绝,我该多好啊。

avatar
w*2
7
倘使你要我从宗教地角度来做解释,我想我并不能够。
因为现在的我,心中并无宗教。
或者说,我对于宗教,有些无所适从。信一阵佛,觉得佛无从解释我心中的疑问,将他
弃了。再信一阵基督,也觉得无从解释,也弃了。
佛教讲究苦修,要与人为善,讲究无欲无求,来谋求一个好的来世。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基督讲究靠对上帝的信仰,靠传道,或者通过某个人,进入天堂。
西方极乐世界和天堂,其实最终,都是靠死来最后达到。我这人向来喜欢走捷径。既然
一个死就能解决的问题,修不修行,传不传道,不都是能死?一样该进天堂,进天堂,
该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
我是偏向于佛的,但是佛经,根本无法读懂。但是喜欢佛教的仪式。香烟缭绕,音乐悠
扬,敲着木鱼,只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但是苦行,心中只留下神雕侠侣中一灯的形象。
主要那演员太慈眉善目,让我对佛教有些向往。还有就是林语堂的小说中,题目一时忘
记,就是木兰的父亲,忽然地出家苦行。这两人算是都享过极度的荣华富贵。所以让我
有一种
想法,佛是一种成功后地功成身退。让我更加地鞭策自己,如要信佛,先成功。倘若不
能成功,怎么功成身退?
但是对于基督地修行,主要是读圣经。圣经倒是容易懂一些。说起传道,我的印象里就
是读简爱里的那个传教士。还有傲慢于偏见中的那个求婚的表哥。两个人物一起就把基
督的传教士形象给我毁的,再也不爱基督。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贴应该是那个“得饶人处且饶人”和真诚以对的讨论中出来的,这种东西有人的地
: 方就要考虑,决定自己要怎么做,都是个人的选择。那个楼歪了, 就回在这里,把它引
: 伸一下。
: 交流方式和人关系很大。修行的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会为了别人让自
: 己的心惹上尘埃。不修行的人,很多到了有一定的自由时,也会觉得自己的内心是最要
: 照顾的。得罪天下人,也不能得罪自己。和这样的人交流,真诚以待是唯一正确的交流
: 方式。现实生活中,熟人之间有别的方式传送信息,心中真诚,交流方式就无所谓。不
: 太熟的人,交流之间如果让人觉的不真诚,以后很可能不会再有交集。“得饶人处且饶
: 人”有不同的方式。最高级应该是真诚的得饶人处且饶人,既饶了人,也不得罪自己,
: 大概得有孔子曹雪芹的功力胸怀。

avatar
w*y
8
感谢巴老板的分享。
如果巴老板不介意,能不能给分享一下持戒的方法和心得。先谢过了。
在 babolat (Aeropro) 的大作中提到: 】
avatar
b*t
9
诸事唯心。做同样的事,结果也唯心。用你的例子,如果你做完后,觉得做了一种低级
的逃避,你的心就被伤害了。如果你做完后,觉得那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你的心应该没
有被伤害。

【在 t******9 的大作中提到】
: 就这个“得饶人处且饶人”,和不得罪自己(真诚以对),说一句我的理解,不一定对
: 。前者是现实主义,后者是理想主义。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矛盾。只是有时候会问,为
: 了不得罪自己,所以不饶人的时候,Does it worth it?
: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同事昨天因公事与外院同行争执。我坐她旁边。最后因为压力
: ,她屈服了。她还是生气,于是打了一行字,说对方的方式inappropriate。我劝阻了
: 她。我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只是说,for the sake of a better night’s
: sleep. 她说好吧,听你的。如果我是当事人,可能那行话就发出去了。但作为旁观者
: ,我会劝她“得饶人处且饶人”。我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对。这只是一种低级的逃避,不
: 真诚的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为了安全感的需要。当然,有更好的办法,只是需要更高的
: 智慧罢了。但我们没有。

avatar
b*t
10
原来讨论的是交流中的得饶人处且饶人。
你这里说的个原谅一个人做得不对。这个基督教的原谅你的敌人大概是保护自己心灵最
好的方法。网上网下两个人格,久了会不会分裂?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真诚和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得饶人处且饶人,是指一个人做得不对,你原谅他不追究,省事。
: 但是有些人的缠功,那可是不一般。你明明告诉他,你不愿意,他可以为了省一分钱,
: 沾一点便宜和你没完没了。你们没见过,我可见过。他们的时间根本不值钱。时间与他
: 们是无谓的事情。他们觉得花多少时间,说多少好话,省那点钱,占那点便宜都是值得
: 的。我见得这种人太多了。
: 生活当中,我要是像在网上这样直言快语,对不想听的话直接拦住,不想做的事情,直
: 接拒绝,我该多好啊。

avatar
b*t
11
小麦玩辨证法,把它统一对立,对立统一不费力吧。

【在 t******9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Babolat也认为这是两个概念,是我的帖子将两者对立了。所以我说我理解的可
: 能不对。

avatar
b*t
12
小麦你信信这信信那。和尚可能喜欢你这种迷信,佛陀肯定不要。他要的是你经过实证
之后产生的正信。
佛教有‘大乘非佛说’的讲法。我基本认同。证据之一就是大乘的佛经很多写得太美太
难懂了,很难想象有大智慧的佛会写出这种可能只有0.0001%的人看得懂的经来普度众
生。我更喜欢阿含。

界。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倘使你要我从宗教地角度来做解释,我想我并不能够。
: 因为现在的我,心中并无宗教。
: 或者说,我对于宗教,有些无所适从。信一阵佛,觉得佛无从解释我心中的疑问,将他
: 弃了。再信一阵基督,也觉得无从解释,也弃了。
: 佛教讲究苦修,要与人为善,讲究无欲无求,来谋求一个好的来世。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 基督讲究靠对上帝的信仰,靠传道,或者通过某个人,进入天堂。
: 西方极乐世界和天堂,其实最终,都是靠死来最后达到。我这人向来喜欢走捷径。既然
: 一个死就能解决的问题,修不修行,传不传道,不都是能死?一样该进天堂,进天堂,
: 该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
: 我是偏向于佛的,但是佛经,根本无法读懂。但是喜欢佛教的仪式。香烟缭绕,音乐悠

avatar
b*t
13
我修为很浅,做了倒是有日子了,过几天再写。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谢巴老板的分享。
: 如果巴老板不介意,能不能给分享一下持戒的方法和心得。先谢过了。
: 在 babolat (Aeropro) 的大作中提到: 】

avatar
t*9
14
不好。又一次被对方的逻辑说服。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诸事唯心。做同样的事,结果也唯心。用你的例子,如果你做完后,觉得做了一种低级
: 的逃避,你的心就被伤害了。如果你做完后,觉得那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你的心应该没
: 有被伤害。

avatar
t*9
15
一开始的偃旗息鼓之后,现在发觉,竟然又能接着“杠”了。
对我举的这个例子,应该说是一种不可知的状态。我当时并没有了解详情,就直接让同
事得饶人处且饶人。我自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但那伤的,也是同事的心吧?我自
己还是不伤心的,甚至还因为同事的感谢而觉得愉快呢。如果是我自己的事,我选择了
同样方式的逃避,那么我肯定已经说服了我自己,息事宁人,愉快玩耍,是当时最好的
选择。那么我同样也不会伤心。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在此处也是发自真心。为了安
全感。
刚才同时想到的问题是,在这个逃避的过程中,我当时到底是followed the head,还
是followed the heart?迷惑。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诸事唯心。做同样的事,结果也唯心。用你的例子,如果你做完后,觉得做了一种低级
: 的逃避,你的心就被伤害了。如果你做完后,觉得那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你的心应该没
: 有被伤害。

avatar
w*2
16
你让我信教,肯定也是不成的。
不说别的,光是念经查经我都做不到。
但是不知道为啥,我特别喜欢听人敲木鱼,听人唱喃无阿弥驼佛。我在上海时, 房东
老太太信佛,每初一十五,必自己在家里做法时,还要起得早,要在没人气之前做。那
个厅就在我房间边上。我睡觉轻,一点动静我就会醒。我醒了,就躺在床上听。香飘进
我的房间,木鱼轻敲,喃无阿弥驼佛轻绕,我可以什么也不想,特别地空灵。我后来也
每隔初一十五都到几个寺庙烧香,主要是龙华寺和静安寺。听到这个音乐,闻到那个香
,我的心灵就格外沉静。但离开这个环境我就不行。
佛经要我看懂,我觉得不可能。
所以我弃了信佛。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小麦你信信这信信那。和尚可能喜欢你这种迷信,佛陀肯定不要。他要的是你经过实证
: 之后产生的正信。
: 佛教有‘大乘非佛说’的讲法。我基本认同。证据之一就是大乘的佛经很多写得太美太
: 难懂了,很难想象有大智慧的佛会写出这种可能只有0.0001%的人看得懂的经来普度众
: 生。我更喜欢阿含。
:
: 界。

avatar
d*p
17
如果只从效果看,也只有少于0.0001%的人修炼成佛了。所以这是不是正好说明大乘才
是真道?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小麦你信信这信信那。和尚可能喜欢你这种迷信,佛陀肯定不要。他要的是你经过实证
: 之后产生的正信。
: 佛教有‘大乘非佛说’的讲法。我基本认同。证据之一就是大乘的佛经很多写得太美太
: 难懂了,很难想象有大智慧的佛会写出这种可能只有0.0001%的人看得懂的经来普度众
: 生。我更喜欢阿含。
:
: 界。

avatar
S*e
18
"如果你做完后,觉得做了一种低级: 的逃避,你的心就被伤害了. 如果你做完后,觉
得那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你的心应该没有被伤害。"...用点心是不是能从第一种转换为
第二种 :-)?
avatar
w*y
19
现在此谢过巴老板了。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修为很浅,做了倒是有日子了,过几天再写。
avatar
b*t
20
写了一段,不合适发在论坛上。还是私信吧。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此谢过巴老板了。
avatar
b*t
21
我自己都不知道该信什么,让你信什么从哪里开始都找不到。你如果找到一个真正的印
度教Guru问他,“我生活得有疑惑,很想知道生命的真象,你能告诉我吗?”Guru不会
叫你去查经,不会叫你去他的庙烧香或去拜什么。他的标准答案会是:“回家好好生活
去吧。” 这个教对你合适吧?
教堂寺庙的建筑和里面的仪式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品。从原始时期巫师在地上挖个
坑,插根树枝,告诉你这是世界的中心,发展到现在的样子,几千年的优化完善。这些
艺术品能直击很多人的心,走进去什么都不知道就会觉得神圣庄严, 可见这些艺术品对
人的内心的作用。不过它们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不然再好的艺术品,变成了套路,就会
失去生命力。
你能对这种东西起感应说明你的原始灵性不错。我小时听人敲木鱼,心里想的是拿那个
敲木鱼的东西去敲和尚的光头会是什么声音。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让我信教,肯定也是不成的。
: 不说别的,光是念经查经我都做不到。
: 但是不知道为啥,我特别喜欢听人敲木鱼,听人唱喃无阿弥驼佛。我在上海时, 房东
: 老太太信佛,每初一十五,必自己在家里做法时,还要起得早,要在没人气之前做。那
: 个厅就在我房间边上。我睡觉轻,一点动静我就会醒。我醒了,就躺在床上听。香飘进
: 我的房间,木鱼轻敲,喃无阿弥驼佛轻绕,我可以什么也不想,特别地空灵。我后来也
: 每隔初一十五都到几个寺庙烧香,主要是龙华寺和静安寺。听到这个音乐,闻到那个香
: ,我的心灵就格外沉静。但离开这个环境我就不行。
: 佛经要我看懂,我觉得不可能。
: 所以我弃了信佛。

avatar
b*t
22
这些宗教在人间上千年了,都有崇高的神性和低劣人性的侧面。看你的贴,常要感叹你
总能看到这么多宗教里黑暗的人性。想了解任何一个宗教的意义,都需要超越这一层。
我觉得你是迷途的羔羊,还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宗教,那些让人精神升华的地方。
宗教经典大都很古老。里面很多东西从文字去理解或听别人的解释不一是正确的学习方
式。简单到比如这个贴里提到的天堂地狱前生来世这些对人来说不可知的东西,到底是
在说什么?是物理上的天堂地狱前生来世?是精神上的天堂地狱前生来世?还是这些概
念只是在映射有大于小我的存在?这些都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才可能知道它正真在说什么
。做个类比。你小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你(人)问你父母(神佛)我是怎么来的。
父亲告诉你你是鸟啄来的,母亲说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很生气,说你们骗人我再
也不相信你们了。是他们骗人,还你只是听不懂他们的话?这样的东西古书里很多。
来看一首歌德的短诗, 让精神升华一下。
幸福的憧憬
别对人说,除了哲士,
因为俗人只知嘲讽;
我要颂扬那渴望去
死在火光中的生灵。
在爱之夜的清凉里,
你接受,又赐与生命;
异样的感觉抓住你,
当烛光静静地辉映。
你再也不能够蛰伏
在黑暗的影里困守,
新的怅望把你催促
去处那更高的婚媾。
你不计路程的远近,
飞着跑来,象着了迷,
而终于,贪恋若光明,
飞蛾,你被生生焚死。
如果你一天不发觉
“你得死和变!”这道理,
终是个凄凉的过客
在这阴森森的逆旅。

界。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倘使你要我从宗教地角度来做解释,我想我并不能够。
: 因为现在的我,心中并无宗教。
: 或者说,我对于宗教,有些无所适从。信一阵佛,觉得佛无从解释我心中的疑问,将他
: 弃了。再信一阵基督,也觉得无从解释,也弃了。
: 佛教讲究苦修,要与人为善,讲究无欲无求,来谋求一个好的来世。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 基督讲究靠对上帝的信仰,靠传道,或者通过某个人,进入天堂。
: 西方极乐世界和天堂,其实最终,都是靠死来最后达到。我这人向来喜欢走捷径。既然
: 一个死就能解决的问题,修不修行,传不传道,不都是能死?一样该进天堂,进天堂,
: 该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
: 我是偏向于佛的,但是佛经,根本无法读懂。但是喜欢佛教的仪式。香烟缭绕,音乐悠

avatar
d*p
23
歌德,爱因斯坦,泰戈尔。。这些seeking beauty and truth more than anything
else的,共同的特点就是或多或少的接近泛神论。他们爱自然的神秘和美,歌颂人性中
闪光的部分。不用借助organized religion or personalized God 来达到精神升华,
也不须贬低一切的凡人来烘托气氛。
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会有对抽象,对美,对真的憧憬和向往。如何将这样的憧憬和
向往与自己其它的认知感受相结合统一,就是这个人要对自己所做的诚实的功课。或者
换时下流行的词:“修行”。
avatar
w*2
24
赫赫。这是在向我们灌输乐观主义的精神鸦片。

【在 d*******p 的大作中提到】
: 歌德,爱因斯坦,泰戈尔。。这些seeking beauty and truth more than anything
: else的,共同的特点就是或多或少的接近泛神论。他们爱自然的神秘和美,歌颂人性中
: 闪光的部分。不用借助organized religion or personalized God 来达到精神升华,
: 也不须贬低一切的凡人来烘托气氛。
: 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会有对抽象,对美,对真的憧憬和向往。如何将这样的憧憬和
: 向往与自己其它的认知感受相结合统一,就是这个人要对自己所做的诚实的功课。或者
: 换时下流行的词:“修行”。

avatar
w*2
25
我比较顽劣。属于孙猴子一类的。
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一套。我们也迷信,迷信的都是与物质相关的,比如风
水。
我特别不喜欢基督教,因为宣教的中国人都很功利。
我更加倾向于佛教,信佛教的中国人比较虔诚。
不要说信教的人并不等同某个教本身。信教的人可能并不了解某个教的精髓。但是物以
类聚。某个教聚集的某类人太多,这类人就会成为某个教的本身。
谁知道呢?也许我终身心里都不会有宗教。只是某句话合了我的心意,我便拿来用了。
做了一个实用的拿来主义者。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宗教在人间上千年了,都有崇高的神性和低劣人性的侧面。看你的贴,常要感叹你
: 总能看到这么多宗教里黑暗的人性。想了解任何一个宗教的意义,都需要超越这一层。
: 我觉得你是迷途的羔羊,还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宗教,那些让人精神升华的地方。
: 宗教经典大都很古老。里面很多东西从文字去理解或听别人的解释不一是正确的学习方
: 式。简单到比如这个贴里提到的天堂地狱前生来世这些对人来说不可知的东西,到底是
: 在说什么?是物理上的天堂地狱前生来世?是精神上的天堂地狱前生来世?还是这些概
: 念只是在映射有大于小我的存在?这些都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才可能知道它正真在说什么
: 。做个类比。你小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你(人)问你父母(神佛)我是怎么来的。
: 父亲告诉你你是鸟啄来的,母亲说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很生气,说你们骗人我再
: 也不相信你们了。是他们骗人,还你只是听不懂他们的话?这样的东西古书里很多。

avatar
A*a
26
记得小麦你说受过洗。“特别不喜欢”,是在受洗前,还是之后?是因为在这过程中,
感受到了“宣教的中国人都很功利”吗?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比较顽劣。属于孙猴子一类的。
: 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一套。我们也迷信,迷信的都是与物质相关的,比如风
: 水。
: 我特别不喜欢基督教,因为宣教的中国人都很功利。
: 我更加倾向于佛教,信佛教的中国人比较虔诚。
: 不要说信教的人并不等同某个教本身。信教的人可能并不了解某个教的精髓。但是物以
: 类聚。某个教聚集的某类人太多,这类人就会成为某个教的本身。
: 谁知道呢?也许我终身心里都不会有宗教。只是某句话合了我的心意,我便拿来用了。
: 做了一个实用的拿来主义者。

avatar
A*a
27
一直想努力分辨,每个宗教里,属神的部分,和属人的部分。
还有,在不同宗教或经典著作里读到的,自然界或人展现的“神性”,融合起来解读也
是可以的吗?
终极的那个“真相”里,不论是持“泛神”,“一神”,“无神”倾向的个体,孜孜以
求之后的”真“,是否仍可以统一呢?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宗教在人间上千年了,都有崇高的神性和低劣人性的侧面。看你的贴,常要感叹你
: 总能看到这么多宗教里黑暗的人性。想了解任何一个宗教的意义,都需要超越这一层。
: 我觉得你是迷途的羔羊,还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宗教,那些让人精神升华的地方。
: 宗教经典大都很古老。里面很多东西从文字去理解或听别人的解释不一是正确的学习方
: 式。简单到比如这个贴里提到的天堂地狱前生来世这些对人来说不可知的东西,到底是
: 在说什么?是物理上的天堂地狱前生来世?是精神上的天堂地狱前生来世?还是这些概
: 念只是在映射有大于小我的存在?这些都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才可能知道它正真在说什么
: 。做个类比。你小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你(人)问你父母(神佛)我是怎么来的。
: 父亲告诉你你是鸟啄来的,母亲说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很生气,说你们骗人我再
: 也不相信你们了。是他们骗人,还你只是听不懂他们的话?这样的东西古书里很多。

avatar
w*2
28
嗯,受过。我信不信教,与信教的人有很大的关系。
还是在读书的时候受的。当时确实感受到博爱。
当时教会的几个中坚非常的虔诚。可以很好的讨论。他们为人也很好。
当时受洗,还是因为生病。记得牧师把手放在肩上,说让LORD TAKE BURDEN FROM
YOUR SHOULDER, 当时特别轻松就信了。
后来我们没有牧师。地方太小了,负担不起一个牧师。我们都是自己靠这几人查经,或
者请外面的牧师来布道。 也有很多实用的讲座,比如怎样处理夫妻关系,怎样教育小
孩,我都听的。教会里的很多人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那个教育小孩最主要的三个字,你好,谢谢,对不起,是这时候听的。
那个夫妻关系就像一台取款机,也是这时候听到的。
收益匪浅。
搬到现在住的地方,就不再喜欢教会。
全是假大空。
而且信教的人,接触以后,很是不喜。都是自私自利的人。从此便远离了。既不查经,
也不进教会。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得小麦你说受过洗。“特别不喜欢”,是在受洗前,还是之后?是因为在这过程中,
: 感受到了“宣教的中国人都很功利”吗?

avatar
t*9
29
阿月好问题!
统一宗教与科学的,最终应该还是哲学吧?也不是某一种门派的哲学,是最终的那个哲
学:-P
(别问ultimate的那个哲学,又是哪个哲学。道可道,非常道----反正我也编不下去了
。)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想努力分辨,每个宗教里,属神的部分,和属人的部分。
: 还有,在不同宗教或经典著作里读到的,自然界或人展现的“神性”,融合起来解读也
: 是可以的吗?
: 终极的那个“真相”里,不论是持“泛神”,“一神”,“无神”倾向的个体,孜孜以
: 求之后的”真“,是否仍可以统一呢?

avatar
w*2
30
感觉人更加容易接受属人的部分。至少我自己,是更加接受属人的部分。
倘使上帝真是找着自己的模样造的人,也许属人的部分也属神。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想努力分辨,每个宗教里,属神的部分,和属人的部分。
: 还有,在不同宗教或经典著作里读到的,自然界或人展现的“神性”,融合起来解读也
: 是可以的吗?
: 终极的那个“真相”里,不论是持“泛神”,“一神”,“无神”倾向的个体,孜孜以
: 求之后的”真“,是否仍可以统一呢?

avatar
w*y
31
吴同学这种问题简直是终极问题了吧。我很久以来具有和你一样的困惑 (至今依然困
惑)。我道行浅薄,就只说说自己目前的认知吧。
你说“人性复杂”,我觉得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动物性和神性的部分(初碰心理学的时候
还挺惊讶为啥要用动
物做实验,而那些实验的结论居然可以在社会,商业,政治里得到应用)。然而,我也
不认为神性的部分距离我们那么遥不可及,非得在一个特殊时期才能表现出来。
每个人的懒惰,贪婪,虚伪,愤怒,害人利己,都是动物性。我们每个人如若能在生活
里,每一次克服了一点点,都是向神性的靠近。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起来又是何等不容易。善良不等于愚蒙的好心,必要的恶又未必
不属于善良。然而,每一次,你究竟怀着什么样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世上的人谁也
没有办法分辨与judge。一者,你只需和神性的自己有个交代。二者,天行有道,你只
须守好自己的心,从历史大尺度来看,这世上必是多一分也不会多,少一分也不会少。
所以于我,我觉得向神性的靠近首先来源于对自己动物性的自省。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想努力分辨,每个宗教里,属神的部分,和属人的部分。
: 还有,在不同宗教或经典著作里读到的,自然界或人展现的“神性”,融合起来解读也
: 是可以的吗?
: 终极的那个“真相”里,不论是持“泛神”,“一神”,“无神”倾向的个体,孜孜以
: 求之后的”真“,是否仍可以统一呢?

avatar
d*p
32
乐观怎么会是鸦片呢?乐观是付出,是要消耗能量的。
相反,悲观才有可能是鸦片,容易上瘾。反复的递增的悲观,和鸦片一样欲罢不能。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赫赫。这是在向我们灌输乐观主义的精神鸦片。
avatar
d*p
33
咬文嚼字一下。
如果说“真相”,是“真”在某个具体的面所体现的“相”,那么所谓终极求“真”的
过程,是不是就是穿过各种“虚妄的相”而达到其内在的“真”?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想努力分辨,每个宗教里,属神的部分,和属人的部分。
: 还有,在不同宗教或经典著作里读到的,自然界或人展现的“神性”,融合起来解读也
: 是可以的吗?
: 终极的那个“真相”里,不论是持“泛神”,“一神”,“无神”倾向的个体,孜孜以
: 求之后的”真“,是否仍可以统一呢?

avatar
d*p
34
什么样的称为统一呢?真会有那么一个所谓绝对真理,没有任何范畴的限制吗?
还没有找到之前,不妨先认可各个理论方法(包括宗教,科学,等等)在各自适用范围
内的作用。

【在 t******9 的大作中提到】
: 阿月好问题!
: 统一宗教与科学的,最终应该还是哲学吧?也不是某一种门派的哲学,是最终的那个哲
: 学:-P
: (别问ultimate的那个哲学,又是哪个哲学。道可道,非常道----反正我也编不下去了
: 。)

avatar
w*y
35
情绪价值也是价值。
话说这个“悲观上瘾”真是值得好好思考一下。
不符合dopamine rewarding理论啊。

【在 d*******p 的大作中提到】
: 乐观怎么会是鸦片呢?乐观是付出,是要消耗能量的。
: 相反,悲观才有可能是鸦片,容易上瘾。反复的递增的悲观,和鸦片一样欲罢不能。

avatar
d*p
36
嗯,这个说法,是在将所谓人性理解为动物性和神性的某种结合吗?
人性中的,脱离了动物性的,就可以归为神性?
那么,神性是具有普遍性的吗?也就是说,每个人所要最终靠近的神性,是完全一致,
去除了人的个性的吗?
如果是,那么,又怎么能根据个性的心来给自己判断,反省自己是如何活在世上?
反过来,如果以依靠自省,对心的诚实为出发点,而不刻意求神性的一致,是不是同样
可以克服那些人性中self-interest的部分,而保留empathy,个体平等,个性尊重的部
分?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吴同学这种问题简直是终极问题了吧。我很久以来具有和你一样的困惑 (至今依然困
: 惑)。我道行浅薄,就只说说自己目前的认知吧。
: 你说“人性复杂”,我觉得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动物性和神性的部分(初碰心理学的时候
: 还挺惊讶为啥要用动
: 物做实验,而那些实验的结论居然可以在社会,商业,政治里得到应用)。然而,我也
: 不认为神性的部分距离我们那么遥不可及,非得在一个特殊时期才能表现出来。
: 每个人的懒惰,贪婪,虚伪,愤怒,害人利己,都是动物性。我们每个人如若能在生活
: 里,每一次克服了一点点,都是向神性的靠近。
: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起来又是何等不容易。善良不等于愚蒙的好心,必要的恶又未必
: 不属于善良。然而,每一次,你究竟怀着什么样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世上的人谁也

avatar
d*p
37
因为人不是一个生物闭环吧。
大部分时候,悲观的递增,是因为环境,记忆,思考的重复输入的结果。。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情绪价值也是价值。
: 话说这个“悲观上瘾”真是值得好好思考一下。
: 不符合dopamine rewarding理论啊。

avatar
t*9
38
非常发人深省的一段话。值得在现实世界中,常常提醒一下自己。我觉得对净化自己的
心灵十分有益。谢谢云同学的分享。
关于贪婪性,我经常用来对付自己贪婪思想的想法是,告诉我自己,“没有什么是我必
须一定要拥有的”。这句话原话就是如此。但是后来,我又逐渐加上了一些状语。一开
始是加上了,“除了健康与家庭”。后来又加上,除了我的工作。后来又陆续加上,除
了房子与学区。后来又加上,除了...你看,就连找一句行动指南,之后的状语,也逐
渐连绵不绝。这就是人难免的贪婪性。不过,时常想想,还是有点帮助。
为了抬杠的需要。就动物性的评判者这个问题说几句。正如云同学第二段中指出的,“
你究竟怀着什么样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世上的人谁也没有办法分辨与judge”。或
者说,没有办法百分百地准确分辨与judge。
比如懒惰。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定义为懒惰?
贪婪也是。是贪婪,还是君子顾其本?或者,是有进取心?
虚伪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自然为人唾弃。但是,人的好心,真能落到实事上的
,又能有几件?所有不能落实的好心,是否是一种伪善?只能话语安慰与鼓励的,即使
没有带来所谓实际利益的,是否是一种伪善?
比如愤怒。这是一种人的自然情绪。这也是属于动物性吗?消除了愤怒情绪,就是接近
了神性吗?我有些不敢赞同这一点。请云同学就将anger划入动物性这一点,特别解释
一下。如果你说的anger,引发了暴力、犯罪,我可以理解。但是一般的愤怒,还是消
除不掉的吧?
你已经用第二段话,给出了很好的回答。是的,人究竟怀着什么样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世上的其他人谁也没有办法分辨与judge。
要去判断这是一颗什么样的心,判断者本身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又可能是一个每个个体
都迥异的ruler吧。

每个人的懒惰,贪婪,虚伪,愤怒,害人利己,都是动物性。我们每个人如若能在生活
里,每一次克服了一点点,都是向神性的靠近。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起来又是何等不容易。善良不等于愚蒙的好心,必要的恶又未必
不属于善良。然而,每一次,你究竟怀着什么样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世上的人谁也
没有办法分辨与judge。一者,你只需和神性的自己有个交代。二者,天行有道,你只
须守好自己的心,从历史大尺度来看,这世上必是多一分也不会多,少一分也不会少。
所以于我,我觉得向神性的靠近首先来源于对自己动物性的自省。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情绪价值也是价值。
: 话说这个“悲观上瘾”真是值得好好思考一下。
: 不符合dopamine rewarding理论啊。

avatar
d*p
39
如果是在说主观所见的贪嗔痴,那么确实在内观自省时,通过对自心的诚实,可以判断
的。
如果说的是客观的,众人统一的贪嗔痴,就不那么清晰,subject to debate了。

【在 t******9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发人深省的一段话。值得在现实世界中,常常提醒一下自己。我觉得对净化自己的
: 心灵十分有益。谢谢云同学的分享。
: 关于贪婪性,我经常用来对付自己贪婪思想的想法是,告诉我自己,“没有什么是我必
: 须一定要拥有的”。这句话原话就是如此。但是后来,我又逐渐加上了一些状语。一开
: 始是加上了,“除了健康与家庭”。后来又加上,除了我的工作。后来又陆续加上,除
: 了房子与学区。后来又加上,除了...你看,就连找一句行动指南,之后的状语,也逐
: 渐连绵不绝。这就是人难免的贪婪性。不过,时常想想,还是有点帮助。
: 为了抬杠的需要。就动物性的评判者这个问题说几句。正如云同学第二段中指出的,“
: 你究竟怀着什么样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世上的人谁也没有办法分辨与judge”。或
: 者说,没有办法百分百地准确分辨与judge。

avatar
t*9
40
确实如此!是客观与主观,绝对值与相对论的不同角度。谁能定义这个客观绝对值?恐
怕是众口难调。
但是,如果只是相对各人自己的道德标准进行"灵魂拷问",就清晰明了得多了。
所以云同学说的,减少属于动物性的贪嗔痴,向神性(不是神经)靠拢,最终接近真理
与美,还是人人可以努力的方向。谢谢两位的帮助。

【在 d*******p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是在说主观所见的贪嗔痴,那么确实在内观自省时,通过对自心的诚实,可以判断
: 的。
: 如果说的是客观的,众人统一的贪嗔痴,就不那么清晰,subject to debate了。

avatar
w*y
41

我不觉得人在这个躯壳里,在有生之年,能完全剥离动物性。能意识到,并且不因自己
的动物性过度膨胀已然不易。稻盛和夫晚年去化缘实验,结果发现肉身就是肉身么。
我没理解你说的这个普遍性和个性具体指什么。是说个性不同,还是说不同的人对真理
有不同的解读?
如果是前者,对历史上敢于为真理献出生命的人来说,鲜活的个性好像不影响这个普遍
性。后者的话,以前和另一个人讨论过,结果是,每个人造诣不同(包括个体悟性和机
缘境遇)。有的人的神性比较好挖掘,有的人的神性据说埋的舍不见底。

【在 d*******p 的大作中提到】
: 嗯,这个说法,是在将所谓人性理解为动物性和神性的某种结合吗?
: 人性中的,脱离了动物性的,就可以归为神性?
: 那么,神性是具有普遍性的吗?也就是说,每个人所要最终靠近的神性,是完全一致,
: 去除了人的个性的吗?
: 如果是,那么,又怎么能根据个性的心来给自己判断,反省自己是如何活在世上?
: 反过来,如果以依靠自省,对心的诚实为出发点,而不刻意求神性的一致,是不是同样
: 可以克服那些人性中self-interest的部分,而保留empathy,个体平等,个性尊重的部
: 分?

avatar
w*y
42
我看出来了,这是那个对立统一的问法。
贪婪 vs 上进
虚伪 vs 照顾他人感情
发心是很不相同啊,不但自己应该有所知觉,旁人都能感知一二吧。
愤怒最大的问题是影响思考(cortex function inhibition)。不是不可以愤怒,但是
别愤怒到影响思考。

【在 t******9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发人深省的一段话。值得在现实世界中,常常提醒一下自己。我觉得对净化自己的
: 心灵十分有益。谢谢云同学的分享。
: 关于贪婪性,我经常用来对付自己贪婪思想的想法是,告诉我自己,“没有什么是我必
: 须一定要拥有的”。这句话原话就是如此。但是后来,我又逐渐加上了一些状语。一开
: 始是加上了,“除了健康与家庭”。后来又加上,除了我的工作。后来又陆续加上,除
: 了房子与学区。后来又加上,除了...你看,就连找一句行动指南,之后的状语,也逐
: 渐连绵不绝。这就是人难免的贪婪性。不过,时常想想,还是有点帮助。
: 为了抬杠的需要。就动物性的评判者这个问题说几句。正如云同学第二段中指出的,“
: 你究竟怀着什么样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世上的人谁也没有办法分辨与judge”。或
: 者说,没有办法百分百地准确分辨与judge。

avatar
t*9
43
“愤怒最大的问题是影响思考”,这句话说得特别好。特别是如果对方也是在愤怒的状
态下,谈话会演变为互相指责,很难再进行什么有效的交流。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肯先
用妥协和退让来soften对方的愤怒,再进行谈话,就会发现自己的anger也不知不觉中
减轻了。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出来了,这是那个对立统一的问法。
: 贪婪 vs 上进
: 虚伪 vs 照顾他人感情
: 发心是很不相同啊,不但自己应该有所知觉,旁人都能感知一二吧。
: 愤怒最大的问题是影响思考(cortex function inhibition)。不是不可以愤怒,但是
: 别愤怒到影响思考。

avatar
w*2
44
所以我更多的时候,喜欢佛教。
佛教讲究修身养性,喜怒不惊,与人为善。
但是基督教,上帝经常愤怒,天使也经常愤怒。
愤怒不是影响思考。一般来说,愤怒是不思考的行为。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出来了,这是那个对立统一的问法。
: 贪婪 vs 上进
: 虚伪 vs 照顾他人感情
: 发心是很不相同啊,不但自己应该有所知觉,旁人都能感知一二吧。
: 愤怒最大的问题是影响思考(cortex function inhibition)。不是不可以愤怒,但是
: 别愤怒到影响思考。

avatar
w*2
45
我觉得佛教的修行,指的是苦行。
佛教要让人四大皆空,没有欲望,认为欲望是苦的根源。 苦行可以让人消除欲望。
我的理解,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拂拭的是自己的欲望,千万不要让尘世的利益
来引起欲望。
那么并不是得让人处且饶人,而是不管别人如何做,自己就是一味地苦行,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的境界才可。饶人处且饶人,不饶人处也得饶人。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贴应该是那个“得饶人处且饶人”和真诚以对的讨论中出来的,这种东西有人的地
: 方就要考虑,决定自己要怎么做,都是个人的选择。那个楼歪了, 就回在这里,把它引
: 伸一下。
: 交流方式和人关系很大。修行的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会为了别人让自
: 己的心惹上尘埃。不修行的人,很多到了有一定的自由时,也会觉得自己的内心是最要
: 照顾的。得罪天下人,也不能得罪自己。和这样的人交流,真诚以待是唯一正确的交流
: 方式。现实生活中,熟人之间有别的方式传送信息,心中真诚,交流方式就无所谓。不
: 太熟的人,交流之间如果让人觉的不真诚,以后很可能不会再有交集。“得饶人处且饶
: 人”有不同的方式。最高级应该是真诚的得饶人处且饶人,既饶了人,也不得罪自己,
: 大概得有孔子曹雪芹的功力胸怀。

avatar
c*1
46
我不修佛教
随年纪上升对各种欲望自动下降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佛教的修行,指的是苦行。
: 佛教要让人四大皆空,没有欲望,认为欲望是苦的根源。 苦行可以让人消除欲望。
: 我的理解,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拂拭的是自己的欲望,千万不要让尘世的利益
: 来引起欲望。
: 那么并不是得让人处且饶人,而是不管别人如何做,自己就是一味地苦行,我不入地狱
: ,谁入地狱的境界才可。饶人处且饶人,不饶人处也得饶人。

avatar
d*p
47
记得版上提到过,很多时候观点的不一致,源于各人的定义本身的不一致。
等到统一了或者搞清楚了定义,就没啥杠好抬了。用在这里应该也合适。:)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出来了,这是那个对立统一的问法。
: 贪婪 vs 上进
: 虚伪 vs 照顾他人感情
: 发心是很不相同啊,不但自己应该有所知觉,旁人都能感知一二吧。
: 愤怒最大的问题是影响思考(cortex function inhibition)。不是不可以愤怒,但是
: 别愤怒到影响思考。

avatar
d*p
48
小麦理论上境界高啊。估计就是怕苦行所以实践不下去。。
不过苦行,还是属于蛮干的办法吧?相当于让知觉痛苦得麻木,才能忘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佛教的修行,指的是苦行。
: 佛教要让人四大皆空,没有欲望,认为欲望是苦的根源。 苦行可以让人消除欲望。
: 我的理解,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拂拭的是自己的欲望,千万不要让尘世的利益
: 来引起欲望。
: 那么并不是得让人处且饶人,而是不管别人如何做,自己就是一味地苦行,我不入地狱
: ,谁入地狱的境界才可。饶人处且饶人,不饶人处也得饶人。

avatar
w*2
49
赫赫,我看你对钱的欲望并未下降。估计就是床上的欲望下降了。

【在 c********1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修佛教
: 随年纪上升对各种欲望自动下降

avatar
w*2
50
我倒不怕苦行。
吃素我不怕。我一直吃素。
苦行也不怕。
之所以不能修行,是不能做到无欲无求。要做到无欲无求,我觉得先要经历了大富大贵
,才能做到无欲无求。没有经历过的话,很难抵制诱惑。
无欲无求,六根清净,很难。首先,上有老,下有小,凭这就能限制我的无欲无求。

【在 d*******p 的大作中提到】
: 小麦理论上境界高啊。估计就是怕苦行所以实践不下去。。
: 不过苦行,还是属于蛮干的办法吧?相当于让知觉痛苦得麻木,才能忘了。

avatar
c*1
51
这二个月,在家工作,都没运动
上周与老婆去自己的vacation house住二天.
怎么运动激烈点腰就闪了...
还算不错,一天之后,腰就恢复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赫赫,我看你对钱的欲望并未下降。估计就是床上的欲望下降了。
avatar
w*2
52
哈哈哈。
肾不行了呀。

【在 c********1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二个月,在家工作,都没运动
: 上周与老婆去自己的vacation house住二天.
: 怎么运动激烈点腰就闪了...
: 还算不错,一天之后,腰就恢复

avatar
c*1
53
我是医学专家, 经观察分析,原因是因空调开太冷,引起血液循环不佳,导致疼痛感.
提高空调温度,一天就好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
: 肾不行了呀。

avatar
w*2
54
你总是可以让我笑死。

【在 c********1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医学专家, 经观察分析,原因是因空调开太冷,引起血液循环不佳,导致疼痛感.
: 提高空调温度,一天就好了

avatar
w*y
55
你这说法就有漏洞了。
我还真见过思考完才决定要愤怒的。。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我更多的时候,喜欢佛教。
: 佛教讲究修身养性,喜怒不惊,与人为善。
: 但是基督教,上帝经常愤怒,天使也经常愤怒。
: 愤怒不是影响思考。一般来说,愤怒是不思考的行为。

avatar
w*y
56
你这法子别说倒还真是最有效的。
但又好比东西吃腻了,自然就不想吃了。
也就谈不上修行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倒不怕苦行。
: 吃素我不怕。我一直吃素。
: 苦行也不怕。
: 之所以不能修行,是不能做到无欲无求。要做到无欲无求,我觉得先要经历了大富大贵
: ,才能做到无欲无求。没有经历过的话,很难抵制诱惑。
: 无欲无求,六根清净,很难。首先,上有老,下有小,凭这就能限制我的无欲无求。

avatar
d*p
57
佛主心,一切由心动。
所以无欲无求六根清净,应该是心主动,而不是被动地通过麻木失去知觉的极端痛苦或
者大富大贵。
然后再把心主动也忘了。
就升极乐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倒不怕苦行。
: 吃素我不怕。我一直吃素。
: 苦行也不怕。
: 之所以不能修行,是不能做到无欲无求。要做到无欲无求,我觉得先要经历了大富大贵
: ,才能做到无欲无求。没有经历过的话,很难抵制诱惑。
: 无欲无求,六根清净,很难。首先,上有老,下有小,凭这就能限制我的无欲无求。

avatar
w*y
58
上次忘了说,你这个上帝也愤怒,天使也愤怒,和佛教的对比太搞笑了。
脑海中出现了一个cherubic,怒目圆睁的小天使。进而又联想到抱大鲤鱼的年画娃娃是
不是也能来个怒目圆睁的版本。。。
(我一定是对大天使们有误解。。。)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我更多的时候,喜欢佛教。
: 佛教讲究修身养性,喜怒不惊,与人为善。
: 但是基督教,上帝经常愤怒,天使也经常愤怒。
: 愤怒不是影响思考。一般来说,愤怒是不思考的行为。

avatar
b*t
59
如果相信任何主要宗教,那人性和神性应该是不可分的。一神教说上帝按自己的样子造
人,那人性和神性就是一样的。印度教说每个人都是神的一部分,人性和神性也应该是
一样。人神的区别大概在智慧。但崇高和低下还比较好区分。
后面的问题太深刻。如果哪天觉悟了,才有能解释清楚。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想努力分辨,每个宗教里,属神的部分,和属人的部分。
: 还有,在不同宗教或经典著作里读到的,自然界或人展现的“神性”,融合起来解读也
: 是可以的吗?
: 终极的那个“真相”里,不论是持“泛神”,“一神”,“无神”倾向的个体,孜孜以
: 求之后的”真“,是否仍可以统一呢?

avatar
b*t
60
你对佛教的认识也偏了。这个帖子和前面的“佛教讲究修身养性,喜怒不惊,与人为善
。”很多是无知愚人的讲法。这些不是佛教的讲究,而是佛教修炼的副产品。成佛的法
门84000个。想想那个坐化成佛的鲁智深,杀人放火就是他的修炼。
不过你这次轮回好象不适合修佛(和我一样)。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倒不怕苦行。
: 吃素我不怕。我一直吃素。
: 苦行也不怕。
: 之所以不能修行,是不能做到无欲无求。要做到无欲无求,我觉得先要经历了大富大贵
: ,才能做到无欲无求。没有经历过的话,很难抵制诱惑。
: 无欲无求,六根清净,很难。首先,上有老,下有小,凭这就能限制我的无欲无求。

avatar
d*p
61
人性和神性,究竟是怎么界定区分的?
它们的定义,是人决定的,还是神决定的?
人神的区别在于智慧,而人的智慧为低下,那么人是哪里来的信心去确定什么是神性?
既然神的智慧为高不可攀深不可测,那么为什么人要企图用低下的智慧去妄测神的品行
和意图?
一直想不通的一些问题。诚心请教,绝非拖刀。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相信任何主要宗教,那人性和神性应该是不可分的。一神教说上帝按自己的样子造
: 人,那人性和神性就是一样的。印度教说每个人都是神的一部分,人性和神性也应该是
: 一样。人神的区别大概在智慧。但崇高和低下还比较好区分。
: 后面的问题太深刻。如果哪天觉悟了,才有能解释清楚。

avatar
w*y
62
都已经下去了,看到这段又爬上来。。。
我对智慧这个说法还挺认同。戒定慧 对应了 贪嗔痴。梦版主讨论的种种情绪,也是”
痴“的一种吧。
以前问过一位师傅这个“慧”的问题,这位师傅提到了发心的重要性。
至今还在参悟。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相信任何主要宗教,那人性和神性应该是不可分的。一神教说上帝按自己的样子造
: 人,那人性和神性就是一样的。印度教说每个人都是神的一部分,人性和神性也应该是
: 一样。人神的区别大概在智慧。但崇高和低下还比较好区分。
: 后面的问题太深刻。如果哪天觉悟了,才有能解释清楚。

avatar
w*2
63
我看过很多电影,天使愤怒了。
上帝发怒的记载不少。诺亚方舟就是上帝发怒的产物。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上次忘了说,你这个上帝也愤怒,天使也愤怒,和佛教的对比太搞笑了。
: 脑海中出现了一个cherubic,怒目圆睁的小天使。进而又联想到抱大鲤鱼的年画娃娃是
: 不是也能来个怒目圆睁的版本。。。
: (我一定是对大天使们有误解。。。)

avatar
b*t
64
没经历不知道。猜猜可能是发心能加强信念而更容易转变成正信正念,可能是个捷径。
每个人的道路不一定一样。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都已经下去了,看到这段又爬上来。。。
: 我对智慧这个说法还挺认同。戒定慧 对应了 贪嗔痴。梦版主讨论的种种情绪,也是”
: 痴“的一种吧。
: 以前问过一位师傅这个“慧”的问题,这位师傅提到了发心的重要性。
: 至今还在参悟。

avatar
b*t
65
人是哪里来的信心去确定什么是神性?不知道。但人要接近神,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
或者就是一般说的精神追求),应该是在我们DNA里的。各地的经典神话都提到过,就
是人类共性的证据。
印度教佛教直接把感受“神”(用了别的名字)与“神”合一说成人的最高境界。然后
又有轮回之说解释虽然这是最高境界,但并不是人人都该追求的东西:有些人的生命是
用来浪费的,有些人的是来玩乐的,有些人的是来追求这个最高境界。
一神教比较隐晦一些,但也写得很明白:人就是因为想象神才被赶出了乐园,出了乐园
后又去建了巴别塔,显示神的能力。人一开始就有这种追求。新约里耶稣回答魔鬼的第
二个挑战也是这个意思。而神对人这种追求的态度也有意思。发现了,好象不高兴,但
并没有把人灭掉,而只是让这种追求更困难一些。大概是说不经过困难是接近不了神的。

【在 d*******p 的大作中提到】
: 人性和神性,究竟是怎么界定区分的?
: 它们的定义,是人决定的,还是神决定的?
: 人神的区别在于智慧,而人的智慧为低下,那么人是哪里来的信心去确定什么是神性?
: 既然神的智慧为高不可攀深不可测,那么为什么人要企图用低下的智慧去妄测神的品行
: 和意图?
: 一直想不通的一些问题。诚心请教,绝非拖刀。

avatar
w*y
66
也很期待劳柯大哥写的鲁达的分析。可惜这两天劳柯大哥还没来。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经历不知道。猜猜可能是发心能加强信念而更容易转变成正信正念,可能是个捷径。
: 每个人的道路不一定一样。

avatar
d*p
67
谢巴老板答疑。
宗教历史上对提高大众追求精神境界的作用,有目共睹。而对于个人来说,信仰某个宗
教,或者自然,或者某个信念,是每个人自己的修行,是一个个人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
相平衡的过程吧。

的。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人是哪里来的信心去确定什么是神性?不知道。但人要接近神,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
: 或者就是一般说的精神追求),应该是在我们DNA里的。各地的经典神话都提到过,就
: 是人类共性的证据。
: 印度教佛教直接把感受“神”(用了别的名字)与“神”合一说成人的最高境界。然后
: 又有轮回之说解释虽然这是最高境界,但并不是人人都该追求的东西:有些人的生命是
: 用来浪费的,有些人的是来玩乐的,有些人的是来追求这个最高境界。
: 一神教比较隐晦一些,但也写得很明白:人就是因为想象神才被赶出了乐园,出了乐园
: 后又去建了巴别塔,显示神的能力。人一开始就有这种追求。新约里耶稣回答魔鬼的第
: 二个挑战也是这个意思。而神对人这种追求的态度也有意思。发现了,好象不高兴,但
: 并没有把人灭掉,而只是让这种追求更困难一些。大概是说不经过困难是接近不了神的。

avatar
l*2
68
是啊, 所以人到中年,越来越不想虚与委蛇了。

吧。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去年有个人找上我,一定要我给他的朋友补一年的税。我说对不起我不做税了。每天几
: 个电话,你帮帮忙,一定要帮我报。
: 我说不报。
: 缠的次数多了,我就有些恼怒。你怎么回事呢?不是说的清清楚楚,不报吗?
: 我找不到人。
: 我不信。这么多会计师事务所。哪有出钱找不到人给你报税的道理?
: 我出钱你帮我报。
: 不,出钱我也不报,多少钱我都不报。
: 然后过了几天,又打电话给我。说,你知道吗,人家要收我多少钱吗?还是你帮我报吧。
: 原来所有的好话,只是舍不得花钱。想不花钱,或者花一点钱。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