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种回忆的文章
标 题: 《芳华》回忆当年大院的生活(衣食住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5 11:13:58 2017, 美东)
看了《芳华》,很自然会回忆当年的大院生活。当然,我没有冯导那么幸运,能和文工
团员吃在在一起。不过冯导样子难看,恐怕在那个年代只有扮演流口水的角色。我倒是
有次病了发烧住院,见过不少女兵。
穿衣在那个年代是极其简单的。家里有人参军的,住军队大院的小孩基本都穿军装,当
然还有其它衣服。那时的军服不难认出当官还是当兵的。当官的有四个口袋,当兵的只
有上面两个。鞋子也基本是部队发的,叫解放鞋,非常结实,还没穿烂过。小的时候还
不行,脚太小,军队没有这样小尺码的。其实在南方某地,当地人夏天基本不穿鞋子的
,光脚上学。我也赶时髦,也不穿鞋,感觉是非常舒服的。南方夏天很热,沥青马路被
太阳晒得很热,走上去很烫脚。时间长了,脚板有一层厚厚的茧子。上中学后没见到有
人光脚上学。
吃基本在单位食堂里解决。记得每天晚上必须预订第二天的三餐,否则没得吃。不过当
时也很少外出,所以还不算太麻烦。单位没有饭票,每个月根据预定来计算,从老爸的
工资里扣除。单位的厨师都不是军人,从外面雇来的,都是本地人。门口站岗的士兵另
外有厨房,不跟当官的和他们的家属一起吃饭。早餐基本是面食,米粉,没有重复。记
得有炒河粉,汤粉,面条,面片,馒头,花卷,糯米糍,红薯,等等。现在看来好像还
不错,但在当时不觉得有啥好吃的,可能是肉太少。我住校的时候,好像早餐还不错,
基本以米粉为主,记得酸甜粉很好吃,还有腊肠糯米粉也很不错。午餐基本是青菜和猪
肉,有时有蒸鱼,大多数是水库鱼,也就是大头鱼,腥得很,肉质粗糙,刺非常多。青
菜和猪肉是分开炒的,经常是青菜一大堆,猪肉就那么几块。青菜比较常见的是菜心,
空心菜,长豆角,冬瓜,等等。有时还有排骨,比如南方常见的冬瓜排骨。
晚餐稍微比较好些,尤其是周末,有叉烧,卤肉,卤蛋,拼盘,粉蒸肉,黄豆焖猪脚,
酱油鸡,酸菜芋头扣肉等等。最好的是过年,过节。突然物质丰富起来了,有各种各样
的肉食,比如鸡,鸭,鱼肉等等。老爸在八一节的时候还有会餐,小孩家属是没份的。
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家庭是不靠饭堂的,只有单身汉才是。大多数到饭堂打米饭,
在外面的自由市场上购买肉蛋菜回家。大院里有不少从广州下放过来的,工资稍微减少
了一点,因为本地的消费水平不如广州,尽管这样,他们的工资要比当地官员高出很多
,可以说是高端阶层。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刚才广州下放来的家庭,一开始总是什么都
买,狂吃狂喝的,因为该地自由市场上的东西是广州买不到的,比如活鸡,活鸭,活鱼
,还有鲜美的野味田鸡,水鱼,野鸟等等。先来的看到此景都觉得好笑,这帮人真是饿
极了。
南方好的厨师一大帮。比如本地有不少当年日本鬼入侵两广,从广东逃难过来的客家人
,能烧得很好的客家菜。本地附近的几个县居然还有不少客家人,他们说客家话,大院
里也有几家客家人。大院的厨师里有客家人,而且是主厨,托他的福,我从小到大都吃
他的菜,主要是肉类,印象非常深刻。中学的时候,我通过关系,在学校参加电工班,
晚自习可以不参加,因为要值班,遇到灯管坏了,需要马上修复才行。此外,需要管理
学校广播室的设备,播音员都是我们大院的,她们的普通话非常标准,本地人不行。我
们大院的女孩颜值要比本地的高几个量级。南方县城里的还马马虎虎,乡下的非常糟糕
。我非常赞成城市化,这样对改善他们的基因非常有帮助。学校放假之后,往往成了县
城开会的地方,各地公社的干部都来参加,住在我们的课室里。我们也需要值班,灯管
坏了需要及时修理。三餐饭都是免费提供,而且吃得非常好,水平也很高。那个年代,
放开吃肉只有过年过节。这样的机会是不容易的,感觉特别好吃,现在吃多了,吃腻了
,恐怕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味道感觉了。
过年过节虽然没有吃上单位的大餐,但也有所谓的茶话会,大人家属都能参加。茶话会
其实就是吃水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等。这对小孩来说就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一年就
盼望着这一晚上。门一打开,小孩们就急不可待地冲了进去,嘴上先塞进一大口温州柑
,同时往口袋里装花生,糖果,等等。冬天的水果不多,基本都是温州柑,特别甜,还
有容县的沙田柚,天下没有比它更好吃的柚子。据说容县沙田柚出了容县就不甜了。大
院里有不少柚子树,个个都能酸掉牙的那种,小孩都不喜欢吃,也懒得去偷摘。第二天
小孩聚会,大家在比较昨晚的战利品,能吃上好几天。
那个年代,交通工具及其落后。我们外出参加活动都是坐单位的军用大卡车,跟电影里
面的差不多。小车不是一般人能坐的。我住院的那次是发高烧才是第一次坐上北京吉普
。 坐飞机就更不可能了。第一次坐飞机是工作以后,去大连出差,回来买不到火车票
,只好坐飞机到北京,记得是麦道-80。上中学之前都是走路上学,大概要20分钟左右
,最讨厌的是冬天的晚自习后回家,又冷又湿,下雨时全城都是烂泥地,满脚都是泥巴
。中学之后,可以用家里的自行车,去上学也方便了很多。
回忆起来,大院基本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里面基本什么都有。我们这个大院没有小卖部
,附近的医院有,而且有不少外面买不到的东西,当然我们还小,除了买零食以为,其
它基本不买。由于家里收入比社会高出不少,大院的生活是比外面优越不少,不少人有
一种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