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的青春,刹那芳华】-浅谈芳华电影和音乐 (含剧透)# Movie - 无限影话
Q*c
1 楼
【歪果电影院】
青春片一直是国产电影市场的一个热门题材。从赵薇导演的《致青春》到收获十几项华
语电影大奖提名的《七月与安生》,青春片一直不缺乏票房号召力与观众基础。对于大
部分观众来说,青春片代表的是一代人的回忆,因此尽管这个题材在国内时常因为过于
俗套和狗血的情节而受到诟病,人们仍然会冲着‘怀念青春’这一点而走进电影院,只
是为了在相似的布景和服装中重新找回年轻时候的自己。
今天我们要聊的正是一部青春片,但是不同于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些属于80后和90后的青
春片,今天我们聊的这部片子有些与众不同,它是一部拍给60后的青春片,甚至一度因
为故事年代较为特殊而被紧急撤档。它就是由冯小刚导演、严歌苓编剧,在推迟了几个
月后重新播出依然引发无数讨论的电影《芳华》。 我们先来听一下由韩红老师演唱的
芳华片尾曲《绒花》吧。
就如歌中的旋律所展现的那样,这是一个关于老一辈人年轻时候的故事。而正如所有的
故事片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青春片也不例外,它将一群原本素不相识的人聚集在某一
个群体里,再由其中一个人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讲述这个群体中发生的故事,借以此来缅
怀一些共同的记忆。《芳华》正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它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个世纪的七
十年代,当时正值文革时期,那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没有高考、也没有大学,十七
八岁孩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当兵、入党,乍一看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脱节很远,但仔细
想想还是有一些共通之处。在这个故事中,部队的文工团取代了班级成为一个集体,入
党取代了考试成为大多数人的目标,这个集体中有出身良好的干部子弟,有任劳任怨的
老好人,有漂亮的花瓶,有默默无闻的旁观者,还有格格不入受到众人轻视的新兵,故
事也随之展开。《芳华》就像是把青春片中的标配都丢进了一个名为七十年代的大熔炉
里,尽管主角穿着军装,说着那些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遥远的名词,讲的仍然是在当下青
春片中被一遍一遍演绎着的故事。
在《芳华》这部电影之中,音乐是一个很重要的叙事线索。由于故事本身就被设立在部
队文工团,音乐和舞蹈一直是这部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前中国大
陆的流行歌曲基本等同于主旋律歌曲,歌词往往以歌颂祖国、解放军以及老百姓为主,
很少关注个人情感,带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气息。这类歌曲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
的联系。即使是没有生长在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也能很快就被音乐带入电影所设定的场
景之中。其中最典型的应该就是在《芳华》中反复出现的这首革命老歌《沂蒙颂》。
当然,正如时间不会永远停滞在七十年代,《芳华》中的音乐也不完全是由革命老歌组
成。随着故事时间线的推进,主人公们由封闭的文革时代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大量港
台歌曲流入中国内地,而曾经被视为“靡靡之音”的邓丽君也开始在当时的年轻人中风
靡。在《芳华》中,邓丽君的歌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情节转折点,曾经听惯了歌颂祖国
热爱毛主席的小兵们第一次经由一盒小磁带了解到“原来歌还可以这么唱”。冯小刚在
这里设置了一个非常巧妙的镜头,就在音乐播放的时候,那个率先提出要听邓丽君的男
生在桌子上面架起了一层半透明的红纱,他说,听她的歌得有气氛,于是这群少男少女
便隔着红纱静静围在一张桌子上,听着他们从没接触过的美酒咖啡与爱情,从来未曾意
识到也不敢意识到的情愫也于此刻开始慢慢发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电影中出现过
的邓丽君经典歌曲《浓情万缕》吧。
听完歌,我们再来谈一谈邓丽君。作为一代歌坛巨星,邓丽君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
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曾经有一句话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这句话非常
准确,当时无论是在海内还是海外,邓丽君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对于枯竭已久的内
地音乐市场来说,她的歌声就像一阵甘露,让华语音乐衍生出了更多可能性。在邓丽君
逝世近二十年之后,人们依然在怀念她的歌声。音乐的魔力也正在于此,它能够将一段
共同的记忆用旋律封存起来,然后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瞬间与你重逢。很多看完《芳华》
的中年观众都表示,虽然他们并没有在部队文工团当兵的经历,但是当里面的音乐响起
时,他们仍然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
当然,我们刚才提到的都是电影《芳华》中的客观音乐,也就是影片画面的规定情境中
出现的音乐。比如部队文工团的排练和演出,或者是磁带机中的录音。这些音乐大多数
取材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的大陆流行曲目,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进入到影片中展
示的那个已经逝去的时代。除此之外,《芳华》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主观音乐,也就是我
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电影配乐。这些音乐并不存在于故事剧情中,只能由大屏幕前的观
众听到,往往用来渲染气氛,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升华电影的情绪表达,也是电影之所
以会被称为声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听在电影《芳华》中所用到
的那些配乐吧。
这首《送别》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这首歌的词作人是弘一法师李叔同,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偶然听到一个旋律,深受感动,后来得知是日本词作家犬童球溪填词
的《旅愁》,原曲来自美国作曲家John Ordway的《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歌里淡淡的
哀愁打动了李叔同,于是他便将这首歌改编成了现在为我们所熟知的《送别》。在电影
中,这首歌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电影中一直受欺侮和轻视的何小萍被迫与唯一
对她好的刘峰告别时,背景音乐响起了《送别》,随着镜头慢慢挪向惨淡的天空,知交
半零落的旋律也随着汽车的轰鸣声渐渐飘远,这一幕让屏幕外的观众也不禁动容。
除了流行音乐之外,古典音乐在电影《芳华》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起流行音
乐,古典音乐往往能够传递一些更深层且不可言说的情绪。在《芳华》中,总共出现过
两首古典音乐,一首是巴赫的G大调第一钢琴组曲,曲调深沉严肃,在电影中反复被用
来渲染一些灰色的画面。而另外一首柴可夫斯基作曲的那不勒斯舞曲则正好相反,它的
出现往往伴随着色彩鲜艳的明亮画面,让观众的心情也不禁随着姑娘们的舞步明朗起来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下这首享誉世界的《那不勒斯舞曲》吧。
作为一个贺岁片出身的导演,《芳华》无疑是冯小刚导演生涯中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
就像他在访谈中所说,这一部电影是为了纪念他曾经在部队文工团生活的那段日子。就
让我们用冯导和黄轩演唱的《那些花儿》做个ending吧,致刹那芳华,致留不住的青春。
青春片一直是国产电影市场的一个热门题材。从赵薇导演的《致青春》到收获十几项华
语电影大奖提名的《七月与安生》,青春片一直不缺乏票房号召力与观众基础。对于大
部分观众来说,青春片代表的是一代人的回忆,因此尽管这个题材在国内时常因为过于
俗套和狗血的情节而受到诟病,人们仍然会冲着‘怀念青春’这一点而走进电影院,只
是为了在相似的布景和服装中重新找回年轻时候的自己。
今天我们要聊的正是一部青春片,但是不同于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些属于80后和90后的青
春片,今天我们聊的这部片子有些与众不同,它是一部拍给60后的青春片,甚至一度因
为故事年代较为特殊而被紧急撤档。它就是由冯小刚导演、严歌苓编剧,在推迟了几个
月后重新播出依然引发无数讨论的电影《芳华》。 我们先来听一下由韩红老师演唱的
芳华片尾曲《绒花》吧。
就如歌中的旋律所展现的那样,这是一个关于老一辈人年轻时候的故事。而正如所有的
故事片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青春片也不例外,它将一群原本素不相识的人聚集在某一
个群体里,再由其中一个人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讲述这个群体中发生的故事,借以此来缅
怀一些共同的记忆。《芳华》正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它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个世纪的七
十年代,当时正值文革时期,那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没有高考、也没有大学,十七
八岁孩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当兵、入党,乍一看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脱节很远,但仔细
想想还是有一些共通之处。在这个故事中,部队的文工团取代了班级成为一个集体,入
党取代了考试成为大多数人的目标,这个集体中有出身良好的干部子弟,有任劳任怨的
老好人,有漂亮的花瓶,有默默无闻的旁观者,还有格格不入受到众人轻视的新兵,故
事也随之展开。《芳华》就像是把青春片中的标配都丢进了一个名为七十年代的大熔炉
里,尽管主角穿着军装,说着那些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遥远的名词,讲的仍然是在当下青
春片中被一遍一遍演绎着的故事。
在《芳华》这部电影之中,音乐是一个很重要的叙事线索。由于故事本身就被设立在部
队文工团,音乐和舞蹈一直是这部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前中国大
陆的流行歌曲基本等同于主旋律歌曲,歌词往往以歌颂祖国、解放军以及老百姓为主,
很少关注个人情感,带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气息。这类歌曲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
的联系。即使是没有生长在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也能很快就被音乐带入电影所设定的场
景之中。其中最典型的应该就是在《芳华》中反复出现的这首革命老歌《沂蒙颂》。
当然,正如时间不会永远停滞在七十年代,《芳华》中的音乐也不完全是由革命老歌组
成。随着故事时间线的推进,主人公们由封闭的文革时代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大量港
台歌曲流入中国内地,而曾经被视为“靡靡之音”的邓丽君也开始在当时的年轻人中风
靡。在《芳华》中,邓丽君的歌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情节转折点,曾经听惯了歌颂祖国
热爱毛主席的小兵们第一次经由一盒小磁带了解到“原来歌还可以这么唱”。冯小刚在
这里设置了一个非常巧妙的镜头,就在音乐播放的时候,那个率先提出要听邓丽君的男
生在桌子上面架起了一层半透明的红纱,他说,听她的歌得有气氛,于是这群少男少女
便隔着红纱静静围在一张桌子上,听着他们从没接触过的美酒咖啡与爱情,从来未曾意
识到也不敢意识到的情愫也于此刻开始慢慢发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电影中出现过
的邓丽君经典歌曲《浓情万缕》吧。
听完歌,我们再来谈一谈邓丽君。作为一代歌坛巨星,邓丽君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
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曾经有一句话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这句话非常
准确,当时无论是在海内还是海外,邓丽君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对于枯竭已久的内
地音乐市场来说,她的歌声就像一阵甘露,让华语音乐衍生出了更多可能性。在邓丽君
逝世近二十年之后,人们依然在怀念她的歌声。音乐的魔力也正在于此,它能够将一段
共同的记忆用旋律封存起来,然后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瞬间与你重逢。很多看完《芳华》
的中年观众都表示,虽然他们并没有在部队文工团当兵的经历,但是当里面的音乐响起
时,他们仍然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
当然,我们刚才提到的都是电影《芳华》中的客观音乐,也就是影片画面的规定情境中
出现的音乐。比如部队文工团的排练和演出,或者是磁带机中的录音。这些音乐大多数
取材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的大陆流行曲目,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进入到影片中展
示的那个已经逝去的时代。除此之外,《芳华》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主观音乐,也就是我
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电影配乐。这些音乐并不存在于故事剧情中,只能由大屏幕前的观
众听到,往往用来渲染气氛,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升华电影的情绪表达,也是电影之所
以会被称为声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听在电影《芳华》中所用到
的那些配乐吧。
这首《送别》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这首歌的词作人是弘一法师李叔同,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偶然听到一个旋律,深受感动,后来得知是日本词作家犬童球溪填词
的《旅愁》,原曲来自美国作曲家John Ordway的《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歌里淡淡的
哀愁打动了李叔同,于是他便将这首歌改编成了现在为我们所熟知的《送别》。在电影
中,这首歌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电影中一直受欺侮和轻视的何小萍被迫与唯一
对她好的刘峰告别时,背景音乐响起了《送别》,随着镜头慢慢挪向惨淡的天空,知交
半零落的旋律也随着汽车的轰鸣声渐渐飘远,这一幕让屏幕外的观众也不禁动容。
除了流行音乐之外,古典音乐在电影《芳华》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起流行音
乐,古典音乐往往能够传递一些更深层且不可言说的情绪。在《芳华》中,总共出现过
两首古典音乐,一首是巴赫的G大调第一钢琴组曲,曲调深沉严肃,在电影中反复被用
来渲染一些灰色的画面。而另外一首柴可夫斯基作曲的那不勒斯舞曲则正好相反,它的
出现往往伴随着色彩鲜艳的明亮画面,让观众的心情也不禁随着姑娘们的舞步明朗起来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下这首享誉世界的《那不勒斯舞曲》吧。
作为一个贺岁片出身的导演,《芳华》无疑是冯小刚导演生涯中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
就像他在访谈中所说,这一部电影是为了纪念他曾经在部队文工团生活的那段日子。就
让我们用冯导和黄轩演唱的《那些花儿》做个ending吧,致刹那芳华,致留不住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