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比起“流浪大师”,这位乞丐才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
avatar
比起“流浪大师”,这位乞丐才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 Movie - 无限影话
M*a
1
用常识说话的 历史并未走远
来源:修行圈(ID:xxrdqz)
最近,上海“流浪大师”在网络上持续火热,各路人马蜂拥而至,将“流浪大师”围堵
得团团转。愚以为,与“流浪大师”相比,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位乞丐才应该被人们记住
。他就是武训。
1950年,一部关于武训的国产老电影上映了。它的故事非常非常打动人,甚至看完会让
人有些感动而酸楚的百感交集。
它上映于1950年,片长3小时,但后来被禁了60年,幸运的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它。
这部电影就是——《武训传》。
从上映开始,它就经历了毁誉参半的波折命运。
1950年,在《武训传》上映之初,在社会上引起轰动,群众好评如潮,报刊热烈讨论,
一时洛阳纸贵。
在红极一时之后,迅速成为第一部被“禁”的电影。
直到2012年春,《武训传》悄然解禁,而且在正版DVD的封套上含蓄地写着:供研究使
用。
解禁后,有人曾这样评价《武训传》:如果没被禁,这电影在当时估计能拿奥斯卡最佳
影片。
虽然不知道这样说是否有些言过其实,但从故事的角度讲,武训的故事可以比肩《辛德
勒名单》《肖申克的救赎》等一系列奥斯卡获奖故事片。
《武训传》的主人公武训是一名乞丐,原名武七,目不识丁,没钱没地位,却通过乞讨
,兴建了一座义学。他是中华历史5000年来,第一位以乞丐的身份编入正史的老百姓,
目不识丁,穷困潦倒,却讨饭39年只为义学,被称为“千古奇丐”。
近代著名书画家李苦禅,就是从武训兴办的义学里走出来的。
电影的开头是武训的童年,他出生于清道光年间的山东堂邑县柳林镇武家庄,因为在家
排行第七,所以人称武七。
他七岁丧父,只好随母亲乞讨为生。
虽然生活贫困潦倒,但读书一直是武七的梦想,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过上好
日子。
终于,他拿着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兴高采烈的来到学堂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念
书。
不料换来的却是嘲讽与谩骂,身为一个教书人却对孩子说道:“你这穷小子,怎么能到
这里来呢?还不快滚开,你想偷东西吗?”
然后呵斥了一声“滚”,吓得武七摔出了门去。
这彻底浇灭了武七读书的念头,阶级之间的隔阂,就像一道玻璃幕墙,把乞丐武七彻底
挡在了学堂之外。
祸不单行,回家后,他发现母亲也去世了。邻居怕他伤心,安慰他说,母亲只是睡着了
。好心的张大娘看他一人孤苦伶仃,就把他收养了。
十几年后,武七长大了,在一个官僚家里做了三年长工。
三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挑水、割草、喂牲口、犁地、推碾子……就像《芳华
》里的刘峰一样干一切脏活累活。
他说,一个人做事情,总要凭良心。
但并非每个人都是讲良心的,在张大娘病重的时候,武七去找老板预支工钱。
武七在他家里干了整整三年,一年六吊钱,实际没有拿到过一分。主人家并没打算把钱
给他,甚至还在背地嘲讽道:工钱支完了,到哪找这么一个大傻瓜。
没错,他们欺负武七不识字,偷偷在账本上多记了两笔,硬说武七早就领过钱了。那是
武七第一次感受到不识字、没文化的无奈。
眼看被欺负,自己却只能干瞪眼,他气得发抖:你念书的,有钱有势,我是个干活的穷
人。你欺负俺不认识字,咱大家做事要凭良心!
在武七维权失败后,他不仅没拿到一分钱,还被绑在房梁上毒打了一顿。
这顿毒打,让武七深受刺激。他躺了三天三夜,没有吃过一口饭。
在睡梦中他梦到了一个地狱,一个满是穷人的地狱。
在那里,判官拿鞭子抽打他们,凶神恶煞的说:你们这些穷鬼、不识字的畜生、睁眼的
瞎子!打你们下十八层地狱去!
梦醒后,武七觉醒了,他知道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他决定办学校,办义学!
一个乞丐办义学,这在别人看来,绝对他是疯了!而且武七嘴里还经常念叨个不停:扛
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他将头发剪了,卖了一吊钱,他说:这就是办义学的第一笔钱。
之后,武七便走上了办义学的艰辛之路,为了能办义学,武七吃了太多的苦,但把义学
办成,对武七而言便是涅槃。
那年武七才二十一岁,除了讨饭,他还到处卖大力,打零工挣钱……
他像个江湖艺人表演锥刺身、刀破头、扛大鼎,甚至吃毛虫蛇蝎、吞石头瓦砾……只要
给钱,他什么都做。
或是趴在地上给孩子做马骑,甚至是给人当出气包,打一拳2个钱,踢一脚3个钱……
可这么拼命要来的钱,他却都不花。都攒着,办义学。
是的,他最终成功了。
1887年冬天,在堂邑县县令的支持下,他筹建的第一所义学终于里落成。
为了这一天,他从20岁讨饭到50岁,整整30年,才建成的这所义学,其中的心酸只有他
自己知道。
学校建成后,他亲自跪请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到学校任教。
又跪请贫寒人家,送子女到义塾上学,学费全免。
有些人跪下,丢掉的是尊严,而他跪下,却赢得了尊重。
后来他的善行轰动朝野,国史馆为他的事迹立传,他成了以乞丐身份被载入中国正史的
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人。
清政府还给他建“乐善好施”牌坊,赐名“训”,赏穿黄马褂。从此,武七才真正有了
一个名字——武训。
武训办义学不仅在国内拥有极高声誉,他的声名还远播海外,受到世界的尊重。他被收
入《世界教育辞典》中,被尊称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武训的事迹感动着后人。1948年夏天中国制片厂要将他的故事拍成电影《武训传》,由
孙瑜执导,赵丹主演。1950年上映。
1951年2月,影片在上海和南京等地公映,叫好叫座。
不料时隔三个月,当时有一种论调认为《武训传》“三观不正”,不久被禁。直到2012
年才悄然回归荧屏。
2006年,武训墓及祠堂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时期某中学的一次历史考卷中有这么一道题目:说出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在三百
多份答案中,几乎所有学生都回答武训。
影片《武训传》
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乞丐的形象虽然不美,但是那颗比金子还宝贵的心灵,
应该在全社会熠熠闪光。
他绝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
武训简介
武训(1838-1896),行七,原无名,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字蒙正
,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
武训先生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
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
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
早期经历
武训(1838-1896),1838年12月5日(道光十八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出生在山东堂邑
县(今属冠县)柳林镇武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 。原名武七(因在家中排行第七
,故名“武七”),亦称武豆沫,清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之意,
替他改名武训。
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
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
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
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20岁时当了乞丐。
30岁时,在馆陶、堂邑、临清3县置地300余亩。
光绪十四年(1888)与杨树坊在堂邑柳林镇创办崇贤义塾,次年与了征和尚在馆陶杨二
庄创办义塾,光绪二十二年(1896)又与会门首领施善政在临清镇创办义塾。
清廷封其为“义学正”,赐给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准予建立牌坊。
兴办筹备
咸丰九年(1859),21岁的武七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伟大”计划,到各地去行乞集资。
他头发脏乱,面目污黑,烂衣遮体,但却很快乐,一边走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四处
乞讨,“边乞边佣”。几年下来,这个苦并快乐着的乞丐,足迹所至,遍及山东、河北
、河南、江苏等地。
每次讨得较好的衣物和饭食,他就设法卖掉换钱。而自己则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只吃最
粗劣的食物,边吃还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他有时还像个江湖
杂耍艺人一样表演锥刺身、刀破头、扛大鼎等节目,甚至吃毛虫蛇蝎、吞石头瓦砾,以
取赏钱。他还将自己的辫子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装扮成戏里的小丑模样,以获
得别人的施舍。
武七白天乞讨,晚上纺线绩麻,边做活边唱:“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
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在农忙时还经常给富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各种歌
谣唱给众人听。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信史,以获谢礼和佣钱。经过多年的辛劳,
武七终于积少成多,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由于他居无定所,钱款无处存放,就打算
找一富户人家来存放。他打听到本县有一位举人杨树坊,为人正直,名声很好。武七觉
得这个人值得信赖,于是跑到杨府求见。由于他是乞丐,主人拒而不见,他便在大门口
一跪就是两天,最后终于感动了杨举人。武七把乞讨积钱、兴义学之事原原本本叙述一
遍,杨举人大为感叹。杨举人不但答应帮他存钱,并且表示要助他办学。
随着款项的增多,武七开始典买田地,备作学田。同时他以三分息给他人放贷,以获得
更多的资金。在他49岁时,武七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的
财力了,可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乞丐身份而选择享受,他继续过着赤贫的生活。这
时他觉得时机已经来临,决定创建义学,于是他向杨举人提出建义学之事,杨举人说不
孝有三,无后为大,武七应先娶妻生子,武七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
私。”
兴建义学
光绪十四年(1888),武七花钱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
名“崇贤义塾”。武七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来实现他的理想,在这三十年里,他受尽
苦难,但始终坚定的一步步迈向他的目标。学校建成后他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
人家跪请他们任教,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上学。
当年招生约50余名,依循惯例分为蒙班和经班,学费全免,经费从武七置办的学田中支
出。每逢开学第一天时,武七都要先拜老师,次拜学生,这种仪式持续多年。每次置宴
招待老师,他都请当地名绅相陪,而自己则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
剩羹便匆匆而去。
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课的老师,他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老师,他跪求
警觉。有一次老师睡午觉睡过了头,学生在学堂内打闹,武七径直来到老师的房前,跪
下高声唱道:“先生睡觉,学生胡闹,我来跪求,一了百了”。老师十分惭愧,以后再
也不敢疏懒。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他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
兄”。就这样,义塾老师对他十分敬惮,而学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大家都严守学规,
努力上进,学有所成者甚众。
光绪十六年(1890),武七与寺院合作,在馆陶县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
二年(1896),武七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在临清县御史巷
办起第三所义学。武七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其
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都被他拒绝,他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七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
两,并赐名武七为武训。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的匾额。武训的绝世奇行轰
动朝野。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从此武训声名大振。
人物逝世
光绪二十二年(1896)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根据《清史稿》的记载,“
(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就这样,武训在众学童朗朗读书声中含
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五十九岁。
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执绋送殡,遵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
镇崇贤义塾的东侧。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一时师
生哭声震天,乡民纷纷落泪。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