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稍微科普一下,关于宝宝的运动能力
avatar
稍微科普一下,关于宝宝的运动能力# NextGeneration - 我爱宝宝
d*n
1
孩子自我成就需要的满足,首先来自于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的成就,越能够控制自己
身体的孩子,动作越灵活的孩子,心理满足度越高,因此他们越快乐,越自信。这就是
西方教育中非常重视用体育来塑造孩子心理健康的原理。
我们从学步的孩子身上,能够看到孩子学习会走之后的巨大满足感:他们不停地尝试,
不停地失败,终于有一天能够到处走来走去,非常开心。因为孩子学会了成功地控制自
己的身体。
不过不少家长会以“照顾”为名,以防止孩子失败为名,以保护为名,剥夺孩子身体控
制的自我成就要求,来满足自己“好家长”的心理归宿要求。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满足
家长自己的心理成就需要,因此剥夺了孩子成长的需要。内心深处觉得必须让孩子保持
无能的状态,才会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当然,在嘴上,家长们是“抱怨”孩子“这
不行那不行”,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帮助孩子,以此彰显自己的“能耐”和“重要”。
这在一些老人或者个别全职妈妈身上会看到。这只是他们在潜意识中的表现。所以对孩
子保护得过多,照顾得过多。
avatar
r*f
2
最后一句太nc了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孩子自我成就需要的满足,首先来自于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的成就,越能够控制自己
: 身体的孩子,动作越灵活的孩子,心理满足度越高,因此他们越快乐,越自信。这就是
: 西方教育中非常重视用体育来塑造孩子心理健康的原理。
: 我们从学步的孩子身上,能够看到孩子学习会走之后的巨大满足感:他们不停地尝试,
: 不停地失败,终于有一天能够到处走来走去,非常开心。因为孩子学会了成功地控制自
: 己的身体。
: 不过不少家长会以“照顾”为名,以防止孩子失败为名,以保护为名,剥夺孩子身体控
: 制的自我成就要求,来满足自己“好家长”的心理归宿要求。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满足
: 家长自己的心理成就需要,因此剥夺了孩子成长的需要。内心深处觉得必须让孩子保持
: 无能的状态,才会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当然,在嘴上,家长们是“抱怨”孩子“这

avatar
d*n
3
请勿对号入座。

【在 r*f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后一句太nc了
avatar
d*n
4
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当很有活力和很有成就的人,被疾病和伤痛绑到病床上的时候
,他们的痛苦很大一部分并非来自于身体,而是来自心理需求的被剥夺而并非病痛本身
:他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控制力丧失了,这让他们非常沮丧。因此很多人会得抑郁症,甚
至会因此导致更严重的事件如自杀等。
医院的医生都知道:这种类型的病人,在身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倒不用担心,但是
一旦身体开始恢复好了,反而可能会出事。因为身体的生存需要满足后,剩下来就是心
理成就需要,会对自己的失去功能而难以接受。所以,身体的健康直接与心理的健康快
乐紧密联系。
avatar
d*n
5
汶川大地震一年后,当初活下来倍感庆幸的幸存者,却大量出现自杀的情况。这显然
是心理因素导致的问题:因为失去亲人的他们缺乏“爱和归宿”的需要,在刚开始的生
存问题解决之后,他们开始面对这个问题,而由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自杀。
这不是政府给他们拨款就能解决的,这反过来说明:心理的情感需要,比现实的物质需
要更重要,更能够决定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avatar
d*n
6
满足自我成就的需要,还体现在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上面:
当孩子们在持续不断提高身体和思维能力的时候,以及孩子拥有更广泛的知识面时,孩
子的心理是积极而正面的,这证明本质上孩子们很愿意参加学习。而且孩子实际上还很
愿意参加各种有竞争性的活动,“赢”的感觉让他们有巨大的满足感,同时,失败的挫
折,又激发他们不断的努力和进步,这个过程持续一生。
理论上说:任何一个个体,如果找到了一个自己愿意不断努力的领域,都可以获得极大
的成功。
而家长们此时过度保护的结果,就是造成孩子终身都不敢面对困难和懦弱的个性。因此
,教育就要特别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家长只是尽量帮助孩子选择最佳的路线。教育就
是帮助孩子拥有选择的智慧和选择的能力,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死板的知识。因为只有
这样,孩子才会真正的投入并做出骄人的成绩来,
avatar
az
7
请问一下lz的背景吧,什么专业的?我觉得你说的有些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总体来说又
太武断,以偏概全,我觉得孩子的发育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外界能干预,但是能力有限
。。。。还有就是人跟人差别大了,养了1,2个,2,3个孩子就试图总结经验,套在别
人家孩子身上,多半是失败的。。。别的孩子不知道,我家就老大而言,就走路而言,
似乎是人家自己ready了就走了,跟外界没啥关系的,一岁多人家就不肯走啊,牵着手
都不走,这家长还能咋样呢,为了彰显自己的爱,非要抱着孩子,那得多nc啊,肯定是
鼓励啊,锻炼啊,幼儿园老师一摸我家老大的大腿,就说肯定一时半会走不了,肌肉没
发育好,扔在幼儿园2月也没学会啊,老师哪有时间抱他啊,就是自己到处爬。。。在
家又呆了一个月,突然一个傍晚,人家说走了就走了,之前没半点征兆。。。从来没看
到他自己主动尝试走路的,一次都没有,在家没有,在幼儿园也没有。。。时至今日,
人家还是这个性格,人家想做的事情就做了,不想做的事情你再怎么强迫都没用,就这
个双脚跳,我们拉着手,人家死活就是不肯,小朋友在他身边跳来跳去,他还是很镇定
的走,放在跳跳床上也不跳,就是走。。。就算我牵着人家的手,放在一个离地面就20
厘米的小板凳上,人家绝对是一个脚先下一个脚后下。。。绝对不尝试,对没十分把握
的事情,我家老大从来不尝试。。。再比如这个下楼梯,谨慎小心到了极点,可以很好
的自己独立走,但是就是不,一定要拉着栏杆走,要是强迫不许拉栏杆,他就自己爬上
去,绝对不独立走(他绝对有这个能力,我见过他独立走过那么1,2次,几个台阶)。
。。从小,不会走路的时候,人家看着楼梯口,就不会往下爬啊,根本不需要拦着楼梯
口的,他比大人还小心来着。。。我咋觉得这就是性格呢,有人喜欢不断尝试,不断的
失败,最后成功,但是有人就喜欢一次到位,等自己完全ready才一次成功呢。。。我
跟speech therapist也聊过,我家老大在外面说英文也是这个问题,有些孩子就算说的
很不好,但是大胆的说,才不管对错呢,我们这个虽然会说很多单词,很多句子,但是
在外面就不肯说,说也是悄悄的说,别人只能看到他嘴巴动,但是听不到声音,人家
speech therapist就说这是性格问题,他自己不觉得自己ready,大人怎么鼓励都没辙
。。。我们就算把人家小人家夸到天上去,人家小子就是不大声啊。。。回头我想,我
也是这种人,谨慎小心,如果没有100%把握,不会去尝试的,没任何冒险精神。
我养孩子这三年多,最大的经验教训就是~~顺其自然~~,娃ready就ready了。。。
大人要做的就是淡定。。。
推体育很好。。。我们也打算推1,2门体育,比如棒球啥的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孩子自我成就需要的满足,首先来自于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的成就,越能够控制自己
: 身体的孩子,动作越灵活的孩子,心理满足度越高,因此他们越快乐,越自信。这就是
: 西方教育中非常重视用体育来塑造孩子心理健康的原理。
: 我们从学步的孩子身上,能够看到孩子学习会走之后的巨大满足感:他们不停地尝试,
: 不停地失败,终于有一天能够到处走来走去,非常开心。因为孩子学会了成功地控制自
: 己的身体。
: 不过不少家长会以“照顾”为名,以防止孩子失败为名,以保护为名,剥夺孩子身体控
: 制的自我成就要求,来满足自己“好家长”的心理归宿要求。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满足
: 家长自己的心理成就需要,因此剥夺了孩子成长的需要。内心深处觉得必须让孩子保持
: 无能的状态,才会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当然,在嘴上,家长们是“抱怨”孩子“这

avatar
d*n
8
教育最重要的一点(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是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使其得
到深层次的满足。
avatar
C*y
9
谢谢!我觉得你写的挺有道理的。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满足自我成就的需要,还体现在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上面:
: 当孩子们在持续不断提高身体和思维能力的时候,以及孩子拥有更广泛的知识面时,孩
: 子的心理是积极而正面的,这证明本质上孩子们很愿意参加学习。而且孩子实际上还很
: 愿意参加各种有竞争性的活动,“赢”的感觉让他们有巨大的满足感,同时,失败的挫
: 折,又激发他们不断的努力和进步,这个过程持续一生。
: 理论上说:任何一个个体,如果找到了一个自己愿意不断努力的领域,都可以获得极大
: 的成功。
: 而家长们此时过度保护的结果,就是造成孩子终身都不敢面对困难和懦弱的个性。因此
: ,教育就要特别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家长只是尽量帮助孩子选择最佳的路线。教育就
: 是帮助孩子拥有选择的智慧和选择的能力,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死板的知识。因为只有

avatar
C*y
10
性格肯定是重要的,外界的鼓励也是有用的,外因内因的关系吧。没有你的鼓励,他也
许走的更晚些。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一下lz的背景吧,什么专业的?我觉得你说的有些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总体来说又
: 太武断,以偏概全,我觉得孩子的发育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外界能干预,但是能力有限
: 。。。。还有就是人跟人差别大了,养了1,2个,2,3个孩子就试图总结经验,套在别
: 人家孩子身上,多半是失败的。。。别的孩子不知道,我家就老大而言,就走路而言,
: 似乎是人家自己ready了就走了,跟外界没啥关系的,一岁多人家就不肯走啊,牵着手
: 都不走,这家长还能咋样呢,为了彰显自己的爱,非要抱着孩子,那得多nc啊,肯定是
: 鼓励啊,锻炼啊,幼儿园老师一摸我家老大的大腿,就说肯定一时半会走不了,肌肉没
: 发育好,扔在幼儿园2月也没学会啊,老师哪有时间抱他啊,就是自己到处爬。。。在
: 家又呆了一个月,突然一个傍晚,人家说走了就走了,之前没半点征兆。。。从来没看
: 到他自己主动尝试走路的,一次都没有,在家没有,在幼儿园也没有。。。时至今日,

avatar
d*n
11
我想要表达的,其实跟你的意思是不矛盾的。
实际上并不是要一味 push 孩子。等他们自己 ready 乐,自然就会跑会走了。
我想要表达的,是一些老人的过度保护对孩子发育不太有利。比如:我认识的一家人,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孩子都已经八个月了,一放在地上,他就会用头去磕地。老人好心怕孩子受到伤害,总是抱着,孩子身体得不到自由,也常常很 fussy。这样,老人每天都很累,很辛苦。可是孩子都八个月了,坐还坐不稳,需要三面支撑起来,怕摔到头。
每个孩子都是special 的,孩子个体发育是不同的。这个没必要比较和强求。我只是反
对过度保护。个别的老人或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成就需要,因此剥夺了孩子成长的需要。
内心深处觉得必须让孩子保持无能的状态,才会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当然,在嘴上
,这些家长们是“抱怨”孩子“这不行那不行”,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帮助孩子,以
此彰显自己的“能耐”和“重要”。
而家长们此时过度保护的结果,也许会造成孩子终身都不敢面对困难和懦弱的个性。
我不知道能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一下lz的背景吧,什么专业的?我觉得你说的有些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总体来说又
: 太武断,以偏概全,我觉得孩子的发育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外界能干预,但是能力有限
: 。。。。还有就是人跟人差别大了,养了1,2个,2,3个孩子就试图总结经验,套在别
: 人家孩子身上,多半是失败的。。。别的孩子不知道,我家就老大而言,就走路而言,
: 似乎是人家自己ready了就走了,跟外界没啥关系的,一岁多人家就不肯走啊,牵着手
: 都不走,这家长还能咋样呢,为了彰显自己的爱,非要抱着孩子,那得多nc啊,肯定是
: 鼓励啊,锻炼啊,幼儿园老师一摸我家老大的大腿,就说肯定一时半会走不了,肌肉没
: 发育好,扔在幼儿园2月也没学会啊,老师哪有时间抱他啊,就是自己到处爬。。。在
: 家又呆了一个月,突然一个傍晚,人家说走了就走了,之前没半点征兆。。。从来没看
: 到他自己主动尝试走路的,一次都没有,在家没有,在幼儿园也没有。。。时至今日,

avatar
b*a
12
我们家是放手不放眼,让他自己活动,在最接近他、又不干扰他的地方保护,只要不受
伤摔一下、碰一下的无所谓。
无意中遵循了楼主的理论。
avatar
G*i
13
赞淡定和顺其自然啊。。
不过这个缺乏冒险精神可能有文化背景的因素。。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一下lz的背景吧,什么专业的?我觉得你说的有些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总体来说又
: 太武断,以偏概全,我觉得孩子的发育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外界能干预,但是能力有限
: 。。。。还有就是人跟人差别大了,养了1,2个,2,3个孩子就试图总结经验,套在别
: 人家孩子身上,多半是失败的。。。别的孩子不知道,我家就老大而言,就走路而言,
: 似乎是人家自己ready了就走了,跟外界没啥关系的,一岁多人家就不肯走啊,牵着手
: 都不走,这家长还能咋样呢,为了彰显自己的爱,非要抱着孩子,那得多nc啊,肯定是
: 鼓励啊,锻炼啊,幼儿园老师一摸我家老大的大腿,就说肯定一时半会走不了,肌肉没
: 发育好,扔在幼儿园2月也没学会啊,老师哪有时间抱他啊,就是自己到处爬。。。在
: 家又呆了一个月,突然一个傍晚,人家说走了就走了,之前没半点征兆。。。从来没看
: 到他自己主动尝试走路的,一次都没有,在家没有,在幼儿园也没有。。。时至今日,

avatar
d*n
14
Abraham H. Maslow 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犹太人。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个不同层次的需要:
第一、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
第二、是安全需要!
第三、是归宿和爱的需要!
第四、是尊重的需要!
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 Maslow 的这个需求动机发展模型中,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人绝对不会满足于目前
已经达到的状态而稳定下来,相反,一旦达到初级层次的生存生理需要上的满足后,就
开始不断追求更高的心理上的满足
过度保护、追着喂饭、随意打断孩子并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等等,都是在用提供
孩子低层次要求的方式,来满足家长自己更高层次的需求!
avatar
d*n
15
本质上不是孩子需要她们,而是她们需要孩子。
avatar
d*n
16
这说着说着,已经偏移了关于运动能力了。。。。。。
avatar
A*k
17
我娃最近特别赖抱,就跟狗皮膏药一样粘不得,咋整?
avatar
d*n
18
我理解是孩子需要得到关注。这也是较高层次的需求。一定不要拒绝她,多抱抱,孩子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肌肤的满足,她才不会再把自己能量用于寻求父母的关注之上,而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投向外界探索和自我内心构建。
这个决不是过度保护,这是心理需要的满足。

【在 A**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娃最近特别赖抱,就跟狗皮膏药一样粘不得,咋整?
avatar
d*n
19
想当初,我儿子赖抱的时候,我忍着疲累,耐着性子,安慰自己说:“儿子一转眼就长
大,到时候我想抱他都不让我抱了。尽情享受这个阶段吧。”

【在 A**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娃最近特别赖抱,就跟狗皮膏药一样粘不得,咋整?
avatar
az
20
什么事情过度都不好,但是各家有个家的情况,每个孩子情况也不同,每个人性格也不
同,不好说人家是为了凸显自己的伟大吧

,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孩子都已经八个月了,一放在地上,他就会用头去磕地。老人好
心怕孩子受到伤害,总是抱着,孩子身体得不到自由,也常常很 fussy。这样,老人每
天都很累,很辛苦。可是孩子都八个月了,坐还坐不稳,需要三面支撑起来,怕摔到头。
的需要。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要表达的,其实跟你的意思是不矛盾的。
: 实际上并不是要一味 push 孩子。等他们自己 ready 乐,自然就会跑会走了。
: 我想要表达的,是一些老人的过度保护对孩子发育不太有利。比如:我认识的一家人,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孩子都已经八个月了,一放在地上,他就会用头去磕地。老人好心怕孩子受到伤害,总是抱着,孩子身体得不到自由,也常常很 fussy。这样,老人每天都很累,很辛苦。可是孩子都八个月了,坐还坐不稳,需要三面支撑起来,怕摔到头。
: 每个孩子都是special 的,孩子个体发育是不同的。这个没必要比较和强求。我只是反
: 对过度保护。个别的老人或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成就需要,因此剥夺了孩子成长的需要。
: 内心深处觉得必须让孩子保持无能的状态,才会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当然,在嘴上
: ,这些家长们是“抱怨”孩子“这不行那不行”,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帮助孩子,以
: 此彰显自己的“能耐”和“重要”。
: 而家长们此时过度保护的结果,也许会造成孩子终身都不敢面对困难和懦弱的个性。
: 我不知道能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avatar
az
21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特别是第一个孩子,总怕孩子有问题,呵呵

【在 G******i 的大作中提到】
: 赞淡定和顺其自然啊。。
: 不过这个缺乏冒险精神可能有文化背景的因素。。

avatar
az
22
好,让他爸看看,总是喂饭,烦死了。。
关于这个随意打断孩子,请教。。。比如晚上在外面玩到7点多还不回家吃饭,打断不
,道理讲了,不听咋办呢,就是不回家。。。晚上看电视不睡觉,讲道理不听,怎么办
,不能打断么?请教下。。。

不同层次的需要:
目前
提供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想当初,我儿子赖抱的时候,我忍着疲累,耐着性子,安慰自己说:“儿子一转眼就长
: 大,到时候我想抱他都不让我抱了。尽情享受这个阶段吧。”

avatar
n*3
23
同意lz的理论。
lg表弟的娃,小妞一枚,姥姥看着,从来不让爬,老是抱着,说怕“把腿型爬坏了”。
难以理解。
avatar
L*7
24
我家是没有多余人手,只能放养,娃的运动能力确实强,不知是天生的还是因为没有人
手凸显伟大 :P
avatar
r*f
25
你还没那资格呢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请勿对号入座。
avatar
J*i
26
我从小被放养,被鼓励出去竞争,记忆里没有小时候的温情时刻,没有被爸妈抱的画面。
结果是我体育好,性格坚强独立,有冒险精神,但同时有严重的情感表达障碍,不善交
流。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孩子小时候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父母怎么安排怎么来。
该怎么平衡给孩子足够的温馨亲情和鼓励孩子去尝试探索世界的精神?
avatar
l*n
27
简直是在说我家娃。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肯干。比如说话,几乎是一开口就成段地说
,在此之前不张口模仿。走路也走得晚。据说走路早晚很大程度取决于冒险精神。娃爸
老说我保护过度,我觉得我还是尽量鼓励了,他天生小心翼翼啊。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一下lz的背景吧,什么专业的?我觉得你说的有些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总体来说又
: 太武断,以偏概全,我觉得孩子的发育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外界能干预,但是能力有限
: 。。。。还有就是人跟人差别大了,养了1,2个,2,3个孩子就试图总结经验,套在别
: 人家孩子身上,多半是失败的。。。别的孩子不知道,我家就老大而言,就走路而言,
: 似乎是人家自己ready了就走了,跟外界没啥关系的,一岁多人家就不肯走啊,牵着手
: 都不走,这家长还能咋样呢,为了彰显自己的爱,非要抱着孩子,那得多nc啊,肯定是
: 鼓励啊,锻炼啊,幼儿园老师一摸我家老大的大腿,就说肯定一时半会走不了,肌肉没
: 发育好,扔在幼儿园2月也没学会啊,老师哪有时间抱他啊,就是自己到处爬。。。在
: 家又呆了一个月,突然一个傍晚,人家说走了就走了,之前没半点征兆。。。从来没看
: 到他自己主动尝试走路的,一次都没有,在家没有,在幼儿园也没有。。。时至今日,

avatar
d*n
28
只是希望能给孩子的父母提个醒。举个例子更加直观一些,比较好理解。

头。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事情过度都不好,但是各家有个家的情况,每个孩子情况也不同,每个人性格也不
: 同,不好说人家是为了凸显自己的伟大吧
:
: ,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孩子都已经八个月了,一放在地上,他就会用头去磕地。老人好
: 心怕孩子受到伤害,总是抱着,孩子身体得不到自由,也常常很 fussy。这样,老人每
: 天都很累,很辛苦。可是孩子都八个月了,坐还坐不稳,需要三面支撑起来,怕摔到头。
: 的需要。

avatar
d*n
29
提不上请教,互相学习哈。
这种情况,我通常给孩子规定一个时间:比如“再玩10分钟就回家,好吗?”
一来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一下子被打断引发嚎哭;
二来可以建立时间观念。一开始孩子不懂什么是10分钟,慢慢就明白了。
第三,这是给孩子立规则,然后果断执行。孩子通常喜欢坚定不移的规则,并乐于执行
。还有助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好,让他爸看看,总是喂饭,烦死了。。
: 关于这个随意打断孩子,请教。。。比如晚上在外面玩到7点多还不回家吃饭,打断不
: ,道理讲了,不听咋办呢,就是不回家。。。晚上看电视不睡觉,讲道理不听,怎么办
: ,不能打断么?请教下。。。
:
: 不同层次的需要:
: 目前
: 提供

avatar
az
30
你娃过10分钟就肯了啊?那也不错呢。。。我家的为啥不行了,到点还是不肯,强迫他
肯定是大哭一场,当然不理他就是了。。。不过下次还是一样的结局,不过有时候运气
好,哈哈,人家不坚持的,呵呵,全看运气。不过我相信孩子长大懂事会慢慢好起来的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提不上请教,互相学习哈。
: 这种情况,我通常给孩子规定一个时间:比如“再玩10分钟就回家,好吗?”
: 一来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一下子被打断引发嚎哭;
: 二来可以建立时间观念。一开始孩子不懂什么是10分钟,慢慢就明白了。
: 第三,这是给孩子立规则,然后果断执行。孩子通常喜欢坚定不移的规则,并乐于执行
: 。还有助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avatar
d*n
31
一切应从孩子出发,孩子渴了、饿了、想要抱了,就积极回应。当孩子的需要被满足,
就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被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
给孩子足够的温馨亲情和鼓励孩子去尝试探索世界不矛盾,需要层次的不同。当孩子满
足了温馨亲情,自然需要去尝试探索世界。这时候就不要过度保护了。

面。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从小被放养,被鼓励出去竞争,记忆里没有小时候的温情时刻,没有被爸妈抱的画面。
: 结果是我体育好,性格坚强独立,有冒险精神,但同时有严重的情感表达障碍,不善交
: 流。
: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孩子小时候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父母怎么安排怎么来。
: 该怎么平衡给孩子足够的温馨亲情和鼓励孩子去尝试探索世界的精神?

avatar
d*n
32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孩子。
我家老大也是小心谨慎型的。都六岁了,还会害怕小飞虫。
他一岁一个多月才会走路的。不过爬了半年多,直到他自己 ready 了,站起来就走了
。我通常给他设定一个安全范围,在范围内就任由他了。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简直是在说我家娃。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肯干。比如说话,几乎是一开口就成段地说
: ,在此之前不张口模仿。走路也走得晚。据说走路早晚很大程度取决于冒险精神。娃爸
: 老说我保护过度,我觉得我还是尽量鼓励了,他天生小心翼翼啊。

avatar
d*n
33
立好了规则,到10分钟了,就一定坚决执行。开始会哭,这是他在试探你的底线。一定
不能退让。坚定不移的规则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娃过10分钟就肯了啊?那也不错呢。。。我家的为啥不行了,到点还是不肯,强迫他
: 肯定是大哭一场,当然不理他就是了。。。不过下次还是一样的结局,不过有时候运气
: 好,哈哈,人家不坚持的,呵呵,全看运气。不过我相信孩子长大懂事会慢慢好起来的

avatar
x*a
34
cannot agree more
avatar
s*a
35
汗,还以为是说温家宝的运动能力呢。
avatar
x*a
36
哈哈哈!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汗,还以为是说温家宝的运动能力呢。
avatar
s*a
37
从首页看到点进来了!

【在 x*******a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
avatar
g*e
38
哈哈,让我想起我小时候被我妈揪去看中医,因为我也是什么都不尝试,不ready绝不
做,我妈以为我胆子小,是缺乏什么营养成分造成的。人家医生给我妈写了个“怕”,
说“怕“字是一个心一个白组成的,所以我”怕“是因为心里明白,说的我妈特高兴,
就不再管我这事儿了。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一下lz的背景吧,什么专业的?我觉得你说的有些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总体来说又
: 太武断,以偏概全,我觉得孩子的发育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外界能干预,但是能力有限
: 。。。。还有就是人跟人差别大了,养了1,2个,2,3个孩子就试图总结经验,套在别
: 人家孩子身上,多半是失败的。。。别的孩子不知道,我家就老大而言,就走路而言,
: 似乎是人家自己ready了就走了,跟外界没啥关系的,一岁多人家就不肯走啊,牵着手
: 都不走,这家长还能咋样呢,为了彰显自己的爱,非要抱着孩子,那得多nc啊,肯定是
: 鼓励啊,锻炼啊,幼儿园老师一摸我家老大的大腿,就说肯定一时半会走不了,肌肉没
: 发育好,扔在幼儿园2月也没学会啊,老师哪有时间抱他啊,就是自己到处爬。。。在
: 家又呆了一个月,突然一个傍晚,人家说走了就走了,之前没半点征兆。。。从来没看
: 到他自己主动尝试走路的,一次都没有,在家没有,在幼儿园也没有。。。时至今日,

avatar
s*6
39
写的好!

又太武断,以偏概全,我觉得孩子的发育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外界能干预,但是能力有
限: 。。。。还有就是人跟人差别大了,养了1,2个,2,3个孩子就试图总结经验,套
在别: 人家孩子身上,多半是失败的。。。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一下lz的背景吧,什么专业的?我觉得你说的有些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总体来说又
: 太武断,以偏概全,我觉得孩子的发育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外界能干预,但是能力有限
: 。。。。还有就是人跟人差别大了,养了1,2个,2,3个孩子就试图总结经验,套在别
: 人家孩子身上,多半是失败的。。。别的孩子不知道,我家就老大而言,就走路而言,
: 似乎是人家自己ready了就走了,跟外界没啥关系的,一岁多人家就不肯走啊,牵着手
: 都不走,这家长还能咋样呢,为了彰显自己的爱,非要抱着孩子,那得多nc啊,肯定是
: 鼓励啊,锻炼啊,幼儿园老师一摸我家老大的大腿,就说肯定一时半会走不了,肌肉没
: 发育好,扔在幼儿园2月也没学会啊,老师哪有时间抱他啊,就是自己到处爬。。。在
: 家又呆了一个月,突然一个傍晚,人家说走了就走了,之前没半点征兆。。。从来没看
: 到他自己主动尝试走路的,一次都没有,在家没有,在幼儿园也没有。。。时至今日,

avatar
s*6
40
好厉害的医生!

人家医生给我妈写了个“怕”,: 说“怕“字是一个心一个白组成的,所以我”怕“是
因为心里明白,说的我妈特高兴, 就不再管我这事儿了。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让我想起我小时候被我妈揪去看中医,因为我也是什么都不尝试,不ready绝不
: 做,我妈以为我胆子小,是缺乏什么营养成分造成的。人家医生给我妈写了个“怕”,
: 说“怕“字是一个心一个白组成的,所以我”怕“是因为心里明白,说的我妈特高兴,
: 就不再管我这事儿了。

avatar
l*n
41
我现在比较发愁的是娃被尊重的需要。
他在我这里建立了被尊重的习惯,可是在别人那里不能保证被尊重,他就很生气。比如和别的小孩子一起玩,别人指挥他,他会听,可是他指挥别人,别人不一定听,他就fuzzy。比如他不习惯被人touch,可是day care有的孩子喜欢touch他,其实是出于友好,所以老师也劝他it's ok,可他还是不高兴,甚至不愿意爸爸把他一把拉过来又抱又亲。
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一切应从孩子出发,孩子渴了、饿了、想要抱了,就积极回应。当孩子的需要被满足,
: 就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被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
: 给孩子足够的温馨亲情和鼓励孩子去尝试探索世界不矛盾,需要层次的不同。当孩子满
: 足了温馨亲情,自然需要去尝试探索世界。这时候就不要过度保护了。
:
: 面。

avatar
az
42
这个说法有人告诉过我,好象是爹妈。。。就是因为孩子心里特明白才这样子的,不晓
得是不是真的啊,我真摸不透他明白啥不明白啥,哈哈哈,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明白啥
不?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让我想起我小时候被我妈揪去看中医,因为我也是什么都不尝试,不ready绝不
: 做,我妈以为我胆子小,是缺乏什么营养成分造成的。人家医生给我妈写了个“怕”,
: 说“怕“字是一个心一个白组成的,所以我”怕“是因为心里明白,说的我妈特高兴,
: 就不再管我这事儿了。

avatar
f*x
43
掐吧.

,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孩子都已经八个月了,一放在地上,他就会用头去磕地。老人好
心怕孩子受到伤害,总是抱着,孩子身体得不到自由,也常常很 fussy。这样,老人每
天都很累,很辛苦。可是孩子都八个月了,坐还坐不稳,需要三面支撑起来,怕摔到头。
的需要。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要表达的,其实跟你的意思是不矛盾的。
: 实际上并不是要一味 push 孩子。等他们自己 ready 乐,自然就会跑会走了。
: 我想要表达的,是一些老人的过度保护对孩子发育不太有利。比如:我认识的一家人,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孩子都已经八个月了,一放在地上,他就会用头去磕地。老人好心怕孩子受到伤害,总是抱着,孩子身体得不到自由,也常常很 fussy。这样,老人每天都很累,很辛苦。可是孩子都八个月了,坐还坐不稳,需要三面支撑起来,怕摔到头。
: 每个孩子都是special 的,孩子个体发育是不同的。这个没必要比较和强求。我只是反
: 对过度保护。个别的老人或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成就需要,因此剥夺了孩子成长的需要。
: 内心深处觉得必须让孩子保持无能的状态,才会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当然,在嘴上
: ,这些家长们是“抱怨”孩子“这不行那不行”,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帮助孩子,以
: 此彰显自己的“能耐”和“重要”。
: 而家长们此时过度保护的结果,也许会造成孩子终身都不敢面对困难和懦弱的个性。
: 我不知道能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avatar
w*t
44
月月妈,我随口跟一句,建议不要推棒球
有研究表明棒球是相当伤害少年及青少年大脑的运动
棒球运动中一次次的撞击对于脆弱的大脑都是有冲击力的
虽然有头盔保护,但那只保护的外部不受伤,对于脑震荡并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而且这种脑震荡即使不是一次性致伤,也会遗留在脑内,跟下一次,下下一次脑震荡累计
当然,其他的体育项目也可能导致类似的伤害
但其它体育项目都不象棒球一样,靠大量的碰撞来胜利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一下lz的背景吧,什么专业的?我觉得你说的有些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总体来说又
: 太武断,以偏概全,我觉得孩子的发育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外界能干预,但是能力有限
: 。。。。还有就是人跟人差别大了,养了1,2个,2,3个孩子就试图总结经验,套在别
: 人家孩子身上,多半是失败的。。。别的孩子不知道,我家就老大而言,就走路而言,
: 似乎是人家自己ready了就走了,跟外界没啥关系的,一岁多人家就不肯走啊,牵着手
: 都不走,这家长还能咋样呢,为了彰显自己的爱,非要抱着孩子,那得多nc啊,肯定是
: 鼓励啊,锻炼啊,幼儿园老师一摸我家老大的大腿,就说肯定一时半会走不了,肌肉没
: 发育好,扔在幼儿园2月也没学会啊,老师哪有时间抱他啊,就是自己到处爬。。。在
: 家又呆了一个月,突然一个傍晚,人家说走了就走了,之前没半点征兆。。。从来没看
: 到他自己主动尝试走路的,一次都没有,在家没有,在幼儿园也没有。。。时至今日,

avatar
h*i
45
这个,我首先想到了是 关于 温家宝 的运动能力呢,他上次打球的样子都在我脑中浮
现了。看起来这几天关注某些事情太多啦。。。
avatar
d*n
46
还版主呢, 不帮忙不说, 这么爱看热闹? 切~

【在 f******x 的大作中提到】
: 掐吧.
:
: ,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孩子都已经八个月了,一放在地上,他就会用头去磕地。老人好
: 心怕孩子受到伤害,总是抱着,孩子身体得不到自由,也常常很 fussy。这样,老人每
: 天都很累,很辛苦。可是孩子都八个月了,坐还坐不稳,需要三面支撑起来,怕摔到头。
: 的需要。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