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并没有理性的办法来决定是否要小孩。 (转载)
avatar
并没有理性的办法来决定是否要小孩。 (转载)# NextGeneration - 我爱宝宝
d*a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_Mommy_and_New_Daddy 俱乐部 】
发信人: dafemrenla (Light be with you.), 信区: New_Mommy_and_New_Daddy
标 题: 并没有理性的办法来决定是否要小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1 04:31:16 2013, 美东)
如何决定要不要小孩?这是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一个哲学问题。但传统哲学家们并
没怎么思考过这个问题。事实是,1967年的《哲学百科》(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只有四条与小孩有关的索引——与天使有关的倒有数百条。拜读最深刻思
想家的著作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是通过无性繁殖来繁衍的。
不过,最近知名哲学家L.A.保罗(L.A. Paul,她通常研究因果性形而上学领域里的深奥
问题)写了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发表在Res Philosophica期刊上。保罗教授认为并没
有理性的办法来决定是否要小孩。
我们是如何做出理性决定的?经典回答是,设想每种不同做法的后果,然后考虑每种后
果的价值和可能性。最后,如经济学家们所说,我们会选择具有最高“效用”的选项。
婴儿一个温暖的微笑是否抵得过所有那些不眠之夜?
不仅是经济学家们这么说,Vogue杂志和《育儿》(Parenting)杂志的咨询专栏里也是同
样的建议。今时今日,我们自以为能够根据对生养孩子经历的设想来决定是否要小孩。
然而,保罗教授认为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众所周知,在实际要小孩之前,人们是无法真
正得知养育孩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你也许能通过观察别人如何带孩子得到一些启示
,但那种对自己孩子不顾一切的爱的感觉绝不是能够事先体会得到的。可能你并不怎么
喜欢别的孩子,却发现你爱自己的孩子胜于一切。当然,你也不可能事先真正体会到沉
重的责任负担。因此,保罗教授说,我们就是不能理性地做出这个决定。
我认为问题可能更严重。理性决定假设,做决定前的主体和做决定后的主体,是有着相
同价值观的个体。如果我试图决定买桃子还是梨,我可以放心地假定如果我现在选择桃
子,在购买之后那个相同的“我”仍会喜欢桃子。但如果做出一个决定会改变我的价值
观,又该如何?
养育小孩的经历之所以会让人有这种道德上转变的过程,部分是因为人们会觉得孩子的
幸福比自己的幸福重要。说我愿意为孩子付出生命可能太夸张,但这正是每个为人父母
者时刻在做的,尽管方式各种各样。
一旦有了孩子,我就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我的自我意识扩大到包容下了另一个人,
即使——真实情况的确如此——那个人完全没用并且无法给予我回报。
有孩子之前的我需要为之后的那个我做决定。如果有了孩子,极大的可能是未来的那个
我对孩子的在乎会超过其他任何东西,甚至自己的幸福,而且会无法想象没有孩子的生
活。但如果我没有孩子,未来的那个我也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会有不同的兴趣和不同的
价值观。决定是否要孩子不仅仅在于决定你想要什么,而在于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顺便提一下,L.A.保罗和我一样,是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母亲——非常罕见的组合。不
过会有越来越多像我们这样的人,所以也许2067年的《哲学百科》在孩子这个话题上会
有更多的索引。又或者,哲学家妈妈们会觉得,继续思考天使的问题会更容易些。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