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宝宝“排便心理”(zz)# NextGeneration - 我爱宝宝
G*l
1
一位孩子的妈妈说,孩子总是憋大便,有几次都拉在了裤子里;另一位妈妈说孩子便便
非常困难,不能自行解决,必须要妈妈在一边陪着,要不然就不拉;还有一位妈妈说孩
子总不愿意表达自己要便便的想法,等到实在不行了才着急忙慌的找厕所,有时候来不
及就直接尿一身……
其实在孩子学会自己脱裤子解大小便后,反复出现憋大便或憋小便,并将大便或小便解
在裤裆里的现象,是孩子肛欲期到来的表现。根据经典精神分析,在肛欲期,肛门和尿
道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愉悦的体验。所以,有的孩子从憋尿中获得快
感,有的孩子从憋大便中获得快感。在经历过肛欲期后,孩子会逐渐发展男女两性意识
。不过,也并非每个孩子都有非常明显的肛欲期表现。
那么,如何应对孩子肛欲期的表现呢?
1、首先需要从心理上接纳孩子
肛欲期是孩子心理和生理发展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家长们不
必过多焦虑、指责或过分地关注,更不要当着亲戚、朋友的面嘲笑孩子这一行为,否则
会给孩子造成焦虑、羞耻感和不安,这将会导致孩子固着在这一时期,阻碍孩子的发展。
2、其次,家长应从行为上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肛欲期
当孩子将大小便解在了裤子里,父母平静温和地帮孩子换上干净的裤子,并告诉孩子:
宝贝,记得下次自己去卫生间,或告诉大人,让大人领你进卫生间就可以了。不要对孩
子施加压力或者大加斥责,否则孩子会感觉到父母的不接纳而心生困惑,产生负面情绪
和自贬心理,影响孩子的人格中自尊的建构。
当孩子经历搬家、换了新的幼儿园、父母关系不和睦、亲子关系淡漠、换了新的保姆、
妈妈再次生育、孩子生病后机能的倒退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大小便反常,父母需要审
视孩子的生存环境,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焦点放在孩子的大小便上。少数孩子极其不愿
意坐马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到商场选购他喜欢的儿童马桶,可以在马桶旁边放上孩
子喜欢的少量玩具,这样的方式比强制或者威胁孩子坐马桶更有效。
父母要理解孩子肛欲期的现象,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地上洗手间,不要强行要
求孩子按照父母的解便规律,比如必须要让孩子早上解便,或晚上解便等,孩子自主大
小便更有利于孩子顺利度过肛欲期。
3、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当孩子对自己的排泄物进行研究的时候,父母可以陪同孩子一起观察,并告诉孩子,大
小便中有细菌,手不能碰,如果碰到了会使身体得病。父母要协助孩子便后洗干净手,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万不可以“肮脏”“羞”等概念来训斥孩子不讲卫生。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