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法门是佛教中重要的教义,被列为三法印之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在佛教中,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来衡量。若是与三法印相违,即使是佛
亲口所说,也不是了义之法;反之,若能契合三法印,即使不是佛陀所说,也可认为是
纯正的佛法。因此,对于学佛者来说,正确地把握三法印的含义,对整个修行来说是极
为关键的。本文将通过对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的考察,来探讨佛教无我法门
的内涵。
一、佛陀提出无我法门的思想背景
在佛陀出现的时代,印度的思想界极为活跃,各种宗教团体和哲学学派林立,在佛
典中有九十六种外道的记载。这些不同的学派和宗教团体各自提出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
看法。《阿含经》中佛陀曾把当时思想界关于“我”的认识总结归纳为三大类:
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者,名曰断见;彼第
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
命终之后亦不见我,是则如来、应、等正觉说,现法爱断、离欲、灭尽、涅磐。(杂阿
含105经)
佛陀在这里所说的第一师相当于现在的唯物论者,他们认为现在活着的就是“我”
,死后一切消散,“我”也不复存在。佛陀将之称为断见;第二师相当于一般的宗教,
比如基督教之类的,他们认为现在活着的是“我”,死后,“我”也可以长存,或者在
天堂享乐,或者在地狱受苦,或是不断净化达到与梵、神我合一。佛陀将之称为常见。
这两种人由于错误的知见和执著而轮回生死不能解脱。第三师则是佛教的无我观,是针
对以上两种错误观点而说,认为不论是现在世还是命终之后,都没有一个所谓的“真实
的我”的存在,因去除了我执而可以现证涅磐。 二、佛陀说无我的理由
“无我”一词乍听上去,似乎与我们的常识相违,明明有一个自己存在,为什么要
说无我呢?一般人很难接受。我们还是先看一看《阿含经》中佛陀是如何来论述无我法
门的吧。
1、“我”是主、自在义,因不能主宰、苦、不得自在,故说“无我”。
在杂阿含110经中有一段佛陀与萨遮尼犍子的精彩对话。
萨遮尼犍子:“譬如世间一切所作皆依于地,如是色是我人,善恶从生;受、想、
行、识是我人,善恶从生。”……
佛告火种居士:“凡是主者,悉得自在否?”
答言:“如是,瞿昙!”
佛告火种居士“汝言色是我,受、想、行、识即是我,得随意自在,令彼如是,不
令如是耶?”
时萨遮尼犍子默然而住。
执著于色受想行识是“我”的萨遮尼犍子,在佛陀的质问前只能无言以对。
在杂阿含33经中佛陀也曾这样开示弟子:
“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
如是。”
佛陀在这里从对色受想行识都不能自在,不能自由主宰的角度,否定了外道认为五
蕴是我的邪见,提出了无我的主张。
2、“我”是不生灭义,因有生有灭所以说“无我”。
佛陀曾在杂阿含265经中如此说到:
“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是故说眼是我者,是则不然。如是若色、
若眼识、眼触、眼触生受若是我者,是则不然。所以者何?眼触生受是生灭法;若眼触
生受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说眼触生受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眼触生受非我。
如是耳、鼻、舌、身、意、触生受非我。”
很明显可以看出,在这里佛说无我的理由就是因为六识、六触等都是生灭的,所以
不能说是“我”。
3、“我”是常义,因无常故说无我无我所。
在杂阿含30经中佛与输屡那曾从无常的角度讨论过无我:
“输屡那!于汝意云何?色为常、无常耶?”
答言:“无常。”
“输屡那!若无常,为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
不?”
答言:“不也。”
外道所执著的“我”,是一个常、恒、不变的本体,而佛陀则指出一切是无常、苦
的,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我”。
4、“我”是独一、自有义,因一切皆为缘起故说“无我”。
一些宗教家认为有一个上帝或大梵,他是宇宙间最初的,独一无二的,自然有的,
由他创造了万物。而佛陀则指出这种说法的虚妄。他在长阿含21经中揭示了大梵的来历:
复有余众生命、行、福尽,于光音天命终,来生空梵天中。其先生众生便作是念:
“我于此处是梵、大梵,我自然有,无能造我者。我尽知诸义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
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生父。我独先有,余众生后来,后来众生,我所化
成。”其后众生复作是念:“彼是大梵,彼能自造,无造彼者,尽知诸义典,千世界于
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生父。彼独先有,后有我等,我等众生
,彼所化成。”
佛陀在这里明确指出大梵并不是独一、自然而有、能化生其他众生的,大梵和其他
众生一样都是由于业力,因缘和合而生,因此并无这样一个绝对的“神我”的存在。
佛在杂阿含1202经中告诉我们,有情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只有假名的存在,并无一
个实有的“我”:
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
5、五蕴不是“我”,离开五蕴之外也没有“我”。
在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由于蕴、处、界都是因缘和合的,是无常的,所以都
不是“我”,也不是我所。然而又有人提出,在五蕴之外有一个“我”在。佛陀否定这
种观点,他认为离开了五蕴,则无法为人所感知,也不可能有任何作用,所谓的“我”
成为一种虚谈,没有任何意义。他在杂阿含39经中说:
“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
,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
三、正确把握无我
当佛陀提出了无我的观点之后,人们由于不能很好的把握无我的含义,产生了种种
的疑问,诸如:“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杂阿含58经);“
若使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者,谁活?谁受苦乐?”(中阿含62经)等一系列问
题。在一般人,总要执著一个实在的主体来作为一切行为的承担者,一旦他们听到无我
的教法便觉得无法接受,甚至认为无我的教法会破坏一切世间的因果、伦理法则。
实际上,只有无我,才能成就一切因果的事理。如果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在,那么因
将永远是因,不可能变成果;恶人将永远都是恶人,不可能成为善人。这显然是荒谬的
,违背世间常识的。因此,正是由于无我,才能成立一切世间因果轮回的事理,也正是
由于无我,才有从凡夫到贤圣的转化的可能。佛陀所说的无我,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
无。无我的真义在于缘起。佛陀针对人们的疑惑开示说:
“愚痴凡夫不有所闻,见我是我而著于我;但无我、无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
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
诸法。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便作是说:有生有死。”(中阿含62经)
由此可知,众生的生命只是由因缘和合而形成的刹那刹那变迁而又因果相续的生命
流,其中并无一个常恒不变的“我”在。众生由于无明,不能明了无我的真理,因而产
生了“爱”--染著自体与境界,由于爱染,所以执取追求,引起了业果而不得不生,
进而不得不死。一期生命结束,马上又在业力的牵引下进入下一期生命,无有片刻的停
息。佛陀看到众生生死轮回的真相而说:“有业报而无作者”(杂阿含335经)。在因
业力因缘而形成的生死轮回中,一切遵循因果法则,虽然有业报相续不失,但其中并无
一个常恒不变的作者和受者,所谓的众生只是假名而已。这才是无我法门的真实内涵。
如果执著有一个“我”在,则会产生种种贪爱,无法解脱;如果把无我理解为什么都没
有的“空无”,则会拨无因果,同样无法解脱。唯有正确把握了佛陀无我的真义,才能
扫除一切迷妄,走上趋向涅磐的正道。
由于佛陀说无我法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众生解脱,他并不反对在世俗意义上所施设
的假名的“我”。因此,当一个人已断除了贪欲和执著,证入真实的时候,佛也是允许
他随顺世俗而说有我的。在杂阿含582经中有一段天子与佛的问答,很能说明佛陀的态
度: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若罗汉比丘,漏尽持后身,颇说言有我,及说我所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若罗汉比丘,漏尽持后身,亦说言有我,及说有我所。”
……“若罗汉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诸漏尽,唯持最后身,说我漏已尽,亦不著我所
,善解世名字,平等假名说。”
佛教虽然处处说无我,但有时候也随顺世俗而说“我”,外道虽常执著有我,但也
有无我的说法,不过佛法与外道所用的名词虽然一样,其内涵却有本质的不同。杨郁文
居士编著的《阿含要略》中对佛教与外道所说的“我”与“无我”作了一个对比,列表
如下(阿含要略P。420):
外 道 佛 教
有我 非缘起之绝对常、一、主(增益执) 随顺缘起世俗假名说(无减损)
无我 非缘起之绝对断、灭、尽(减损执) 随顺缘起圣出世实说(无增益)
四、佛陀开示无我法门的目的
印顺法师在其《性空学探源》一书中写道:
“佛说无我有两方面:(一)众生执我,所以自私;无我是化私为公的道德根本要
则。(二)众生执我、我所见,所以惑于真理,流转生死;得无我见就可以打破惑业缠
缚而得解脱。所以,无我又是离系得解的根本原则。”(性空学探源P。111)
印顺法师的这段话较好地概括了佛陀说无我法门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作为一般人,
由于执著于自我,而产生了自私和贪婪,于是一切罪恶和堕落由此而生;而一般的宗教
师,又执著一个神我,由这种执著而不能了悟真理,同样不能超越轮回。佛陀所说的无
我法门,正是破除众生妄执,使之化私为公,离系得解的无上妙法。
因此,我们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佛陀说法并不只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思辨,而是为
了要对治烦恼,要解决生死的根本问题。当一些人不是为了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而是
报着哲学玄想的目的来与佛陀探讨有我与无我的说法时,佛陀一概不予以理睬。在杂阿
含962经记载佛陀与婆蹉种出家的一段对话,很明显地体现了佛陀不参与空泛玄谈的务
实精神:
“云何瞿昙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
无边、非边非无边,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
后死?”
佛告婆蹉种出家:“我不作如是见、如是说,……乃至非有非无后死。”
如果来求法的人根基和智慧不足以接受无我的教法,佛陀也不为他说无我。在杂阿
含961经中记载了另一次佛陀不回答婆蹉种出家关于有我无我的提问的原因:
时,有婆蹉种出家来诣佛所,……白佛言:“云何!瞿昙!为有我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如是再三,尔时,世尊亦再三不答。……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彼三问,世
尊何故不答?岂不增彼恶邪见,言沙门不能答其所问?”
佛告阿难:“我若答言有我,则增彼先来邪见;若答言无我,彼先痴惑岂不更增痴
惑?”
这个婆蹉种出家由于执著深重,不能正确理解无我的含义,如果听了无我的教法,
反而会增加迷惑,所以佛陀不为他说无我法门。后来,他再一次又来找佛陀,这一次是
向佛请教善不善法,佛便为他说贪嗔痴三不善法和不杀生、不偷盗等十种善法,终于使
他心开意解,证得了正觉。(见杂阿含964经)从这几段经文,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出佛
陀一切说法都以导向解脱为唯一目的的态度。
通过以上的考察,使我们对佛陀的无我法门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然而佛法的真正
意义只有在实际的修行中才能体会到,如果只停留在思辨的层次,是不可能真正理解无
我深义的,那就辜负了佛陀不辞辛劳说法的一片苦心。佛陀说过,在佛法中,无我法门
是诸法中上:“若学决定法,知诸法无我;此为法中上,智慧转法轮”(长阿含第1经
)。无我法门是通向涅磐寂静的正道!甚深甚妙的无我法门,有待于每一个佛弟子去努
力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