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请推荐个samsung infuse 电池和充电器
avatar
请推荐个samsung infuse 电池和充电器# PDA - 掌中宝
c*d
1
MN.1.2 一切烦恼(一切漏;All the Taints)经
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在那里,世尊召唤比丘们:“
比丘们!” “尊师!”那些比丘回答道。世尊如是说道:
2 “比丘们!我将为你们教导一个克制一切烦恼的法门。你们要仔细聆听和注意思惟
我所说的。”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道。世尊如是说道:
3 “比丘们!我说诸烦恼的灭尽,是对一个知道和看见(knows and sees)的人,而不
是一个不知道和不看见的人来说的。谁知道和看见什么呢?明智的作意(注意;如理作
意)和不明智的作意(不如理作意)(Wise attention and unwise attention)。当一
个人不如理作意时,还未生起的诸烦恼会生起,并且已经生起的诸烦恼会增加。比丘们
!当一个人如理作意时,还未生起的诸烦恼不会生起, 而且已经生起的诸烦恼被舍弃。
【注】:作意,注意,英译作attend to / attention。
4 比丘们!有些烦恼应该通过看见来舍弃(there are taints that should be
abandoned by seeing)。有些烦恼应该通过克制来舍弃。有些烦恼应该通过受用(by
using)来舍弃。有些烦恼应该通过忍耐来舍弃。有些烦恼应该由回避来舍弃。有些烦恼
应该由去除来舍弃。有些烦恼应该由修习来舍弃。
通过看见来舍弃的诸烦恼(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SEEING)
5 比丘们!什么烦恼应该通过看见来舍弃呢?比丘们!在这里,此世间的一个未受教
导的凡夫,不重视圣者们(has no regard for noble ones),对他们的法不娴熟和未经
受训练;不重视乎善人们,对他们的法不娴熟和未经受训练;不知道什么事物适于作意
和什么事物不适于作意。因为就是如此,他对那些不适于作意的事物去作意,而对那些
适于作意的事物不去作意。
6 什么是那些不适于作意而他去作意的的事物呢?它们是那些当他对之作意时,使未
生起的感官欲望的诸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感官欲望的诸烦恼增长,还未生起
的有之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有之烦恼增长,还未生起的无明的烦恼在他当中
生起,已经生起的无明的烦恼增长的事物。这些那些不适于作意而他去作意的事物。那
么,什么是那些适于作意而他不去作意的的事物呢?它们是那些当他对之作意时,使还
未生起的感官欲望的烦恼不在他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感官欲望的烦恼被舍弃,还未生
起的有之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有之烦恼被舍弃,还未生起的无明的烦恼不在
他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无明的烦恼被舍弃。这些那些适于作意而他不去作意的事物。
通过对不适于作意的事物而去作意,和对适于作意的事物不去作意,还未生起的诸烦恼
会在他当中生起,而已生起的烦恼会增长。
7 他是这样不如理作意的:“我在过去存在吗?我在过去不存在吗?我在过去是什么
呢?我在过去的情形如何呢?我在过去曾经是什么,后来又变成什么呢?我在未来存在
吗?我在未来不存在吗?我在未来会是什么呢?我在未来的情形将如何呢?我在未来会
是什么,以后又变成什么呢?” 或者,他向内对现在这样疑惑:“我存在吗?我不存
在吗?我是什么呢?我的情形如何呢?此存在从何处而来,它将去往何处呢?”
8 当他通过这种方式不如理作意时,六种(邪)见(views)中的某个邪见就会生起。“
有我的真我”、“没有我的真我”、“我以真我认知真我”、“我以真我认知非真我”
或者“我以非真我认知真我”的邪见在他当中真实地生起和建立;或者他有某种这样的
邪见:“它是这个说话和感受的我的真我,并且在这里和那里体验诸善行和恶行的果报
;而这个我的真我是常的、永恒的(everlasting),不朽的(eternal)、不屈从于变化的
(not subject to change),并且,它将永久地持续(endure as long as eternity)。
” 比丘们!这种投机之见是诸见的丛林、诸见的荒野、诸见的歪曲(contortion)、诸
见的动摇和诸见的束缚。被诸见的束缚所缠结,未受教导的凡夫就不能从出生、老死、
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
)中解放;我说“他不能从痛苦中解脱。”
9 比丘们!一位善加教导的圣弟子重视圣者们,对他们的的法娴熟和经受了训练;他
重视善人们,对他们的法娴熟和经受了训练,他知道什么事物适于作意,什么事物不适
于作意。因为就是如此,他不对那些不适于作意的事物去作意,而是对那些适于作意的
事物去作意。
10 什么是那些不适于作意并且他不去作意的的事物呢?它们是那些当他对之作意时,
使未生起的感官欲望的诸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感官欲望的诸烦恼增长,还未
生起的有之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有之烦恼增长,还未生起的无明的烦恼在他
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无明的烦恼增长的事物。这些那些不适于作意而他不去作意的事
物。那么,什么是那些适于作意而他去作意的的事物呢?它们是那些当他对之作意时,
使还未生起的感官欲望的烦恼不在他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感官欲望的烦恼被舍弃,还
未生起的有之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有之烦恼被舍弃,还未生起的无明的烦恼
不在他当中生起,已经生起的无明的烦恼被舍弃。这些那些适于作意而他去作意的事物
。通过对不适于作意的事物而不去作意,和对适于作意的事物去作意,还未生起的诸烦
恼不会在他当中生起,而已生起的烦恼会舍弃。
11 他如理作意:“这是苦”;他如理作意“这是苦集”;他如理作意“这是苦灭”;
他如理作意“这是导致苦灭之道”。当他通过这种方式如理作意时,三结在他当中被舍
弃:即是个性(有身)见(personality view)、疑(doubt)和戒禁取(adherence to
rules and observances)。这些被之为应该通过看见而舍弃的诸烦恼。
【注】:三结又称为三结断。
通过克制而舍弃的诸烦恼(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RESTRAINING)
12 比丘们!什么诸烦恼应该通过克制而舍弃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个比丘如理省察
(reflecting wisely)而住于克制眼根。比丘们!诸烦恼、忧慼和热恼(taints,
vexation, and fever)可能在一个住于眼根不加克制的人当中生起,而在一个住于眼
根克制的人当中没有诸烦恼、忧慼和热恼(taints, vexation, and fever)。他如理
省察(reflecting wisely)而住于克制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他如理省察(
reflecting wisely)而住于克制意根。诸烦恼、忧慼和热恼(taints, vexation, and
fever)可能在一个住于意根不加克制的人当中生起,而在一个住于意根克制的人当中
没有诸烦恼、忧慼和热恼(taints, vexation, and fever)。比丘们!这些被称之为
应该通过克制而舍弃的诸烦恼。
【注】:克制,也作保护不受影响。
通过受用而舍弃的诸烦恼(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USING)
13 比丘们!什么诸烦恼应该通过受用而舍弃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个比丘如理省察
而受用衣服:只为防御寒冷暑热,抵挡虻、蚊、风、太阳和爬行的东西(蛇)的接触,
只为诸私部的遮蔽。
14 他如理省察而受用施食:既不是为了享乐,不是为了陶醉,不是为了好身材,也不
是为了吸引力,而只是为了此身的存续和维持(endurance and continuance of this
body),为了结束不适(ending discomfort),为了助益梵行(assisting the holy life
),而想到:“如是我必须终止旧的诸受(old feelings)而不会引发新的诸受,并且我
会健康、无咎和舒适地生活。
15 他如理省察而受用休息之处,只是为了防御寒冷暑热,抵挡虻、蚊、风、太阳和爬
行的东西的接触,只为了驱除季候的危险,为了享受休息(独坐禅修)而受用。
16 他如理省察而受用医药资具,只是为了防止已生起的折磨人的感受和获取良好健康
的利益。
17 诸烦恼、忧慼和热恼(taints, vexation, and fever)可能在一个不如是受用医药
资具的人当中生起,而一个如是受用医药资具的人不会有烦恼、忧慼或热恼。在一个不
如是受用医药资具的人当中,将会生起烦恼、忧慼和热恼。而在一个如是受用医药资具
的人当中,将不会生起烦恼、苦恼或热恼。这些就称之为应该通过受用而舍弃的诸烦恼。
通过忍耐而舍离的诸烦恼(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ENDURING)
18 比丘们!什么诸烦恼应该通过忍耐来舍弃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个比丘如理省察
而忍耐寒、热、饥、渴,与虻、蚊、风、太阳(the sun)和爬行的东西的接触;他忍耐
辱骂、诽谤的言语,忍耐苦的、激烈的、猛烈的、辛辣的、不愉快的、不合意、性命攸
关的身体感受。在一个不忍耐这些事物的人当中,将会生起烦恼、忧慼和热恼。而在一
个忍耐这些事物的人当中,不会有烦恼、忧慼或热恼。这些就称之为应该通过忍耐而舍
弃的诸烦恼。
通过回避而舍弃的诸烦恼(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AVOIDING)
19 比丘们!什么诸烦恼应该通过回避来舍弃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个比丘如理省察
而避开一头狂象,避开一匹狂马, 避开一头狂牛,避开一条狂犬,一条蛇,一节残株
,一丛荆棘,一个坑洞,一截断崖,一个粪坑和一个污水坑。如理省察时,他避免坐于
不适当的座位,去不适当的旅行地游行,或交往不适当的恶友,因为如果他如此行止,
则同梵行的贤智者们会怀疑他的恶行。他如理省察而避开那不适当座位、那不适当旅行
地或那恶友。在一个不回避这些事物的人当中,将会生起烦恼、忧慼和热恼。而在一个
回避这些事物的人当中,不会有烦恼、忧慼或热恼。这些就称之为应该通过回避而舍弃
的诸烦恼。
通过除去而舍弃的诸烦恼(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REMOVING)
20 比丘们!什么诸烦恼应该通过除去来舍弃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个比丘如理省察
而不容忍已生起的感官欲望的想法;他舍弃它,除去它,远离它,和终结它。他不容忍
一个已生起的恶意的想法……一个已生起的残忍想法……他不容忍已生起的诸恶不善法
;他舍弃它们,除去它们,远离它们,和终结它们。
在一个不除去这些想法的人当中,将会生起烦恼、忧慼和热恼。而在一个除去这些想法
的人当中,不会有烦恼、忧慼或热恼。这些就称之为应该通过除去而舍弃的诸烦恼。
通过修习而舍弃的诸烦恼(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DEVELOPING)
21 比丘们!什么诸烦恼应该通过修习来舍弃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个比丘如理省察
而修习正念觉支,通过隐退远离、冷静离染和息灭来支持,在让渡(回向)中娴熟(
ripens in relinquishment)。他如理省察而修习法觉支(the investigation-of-
states enlightenment factor)………修习精进觉支……修习喜觉支……修习轻安(宁
静)觉支……修习定觉支……他如理省察而修习舍(平静)觉支,通过隐退远离、冷静
离染和息灭来支持,在让渡(回向)中娴熟(ripens in relinquishment)。在一个不修习
这些觉支的人当中,将会生起烦恼、忧慼和热恼。而在一个修习这些觉支的人当中,不
会有烦恼、忧慼或热恼。这些就称之为应该通过修习而舍弃的诸烦恼。
结论(CONCLUSION)
22 比丘们!对一个比丘来说,当应该通过看见来舍弃的诸烦恼已经通过看见被舍弃时
,当应该通过克制来舍弃的诸烦恼已经通过克制被舍弃时,当应该通过受用来舍弃的诸
烦恼已经通过受用舍弃时,当应该通过忍耐来舍弃的诸烦恼已经通过忍耐舍弃时,当应
该通过回避来舍弃的诸烦恼已经通过回避舍弃时,当应该通过除去来舍弃的诸烦恼已经
通过除去舍弃时,当应该通过修习来舍弃的诸烦恼已经通过修习舍弃时, 那么,他就
成为一位住于通过一切烦恼的克制来克制的比丘。他断除渴爱(severed craving),解
开缠结(flung off the fetters),以狂妄轻慢的完全洞穿(with the complete
penetration of conceit)而得到痛苦的终止。””
这就是世尊所说。比丘们对世尊所说十分满意和欢喜。
第二一切烦恼经终。
avatar
j*c
2
看到ebay上很多都是比较厚的电池,有哪里可以买到oem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