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到二手版买kindle靠谱么?# PDA - 掌中宝
c*d
1 楼
批评合乎四谛法义吗?
山海会
2018年11月23日
我一直主张的佛法现代化,是菩萨道的修行应以解脱道为基础,也就是应以原始佛说的
四谛法义为基础。这个陈述若要能在法义上站得住脚,就必须把菩萨道的修行为何与四
谛法义有一体的贯通性剖析清楚。否则就仍会让修行人有怀疑与质疑的空间。本月的般
若广场既然要讨论「批评」是否合乎佛法,我就想先以四谛法义出发来申论,看看原始
佛教的修行到底是如何看待批评。然后再由菩萨道来讨论,就能看出为何菩萨道的修行
确是需有原始佛说的四谛法义为其基础。我讲的如有不对之处,还要请十方的诸善知识
们不吝赐教指正。但我的目的只是一如既往地希望用现代人的语言表达佛法的精神。这
个目的的达成,则需要修行人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以为四谛法义虽并不是一种批判,也就是主题虽只是教导众生如何方能离苦与除苦,
但其所蕴涵的深意却有十足的批评精神。也就是佛陀确是在清楚指出什么样的身、语、
意行为,会是苦与苦因,也就是不解脱。佛陀虽并没有采取宗教家的绝对威权态度,而
去判定什么样的人「就是有罪」,但佛陀对众生的态度基本上是「基于慈悲的不假辞色
」,也就是该批评处绝对批评,而不会对众生的愚痴行为不好意思讲,或是绕着弯子讲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佛陀被称作「如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他的修养很好,故
在批评时不会指着人的鼻子大骂。但他的批评,是一定会把该讲的话讲到位的。
基本上佛陀对娑婆众生的批评,是众生大都因深陷在不同程度的无明执染,也就是愚痴
里,而有各种不同程度的贪婪与瞋恼行为。也就会为自己与他人制造了各种的苦恼。是
因为这个现象的确实存在,佛陀才会说众生需要修习智慧,以克服自己的愚痴,冲破自
己的无明,才能不再盲目贪婪地大量「积累」,也才能不再疑神疑鬼地「妄立人我与假
想敌」而生瞋害恼他之意。简而言之,是原始佛教其实就是佛陀对众生的批评。而佛陀
对众生的批评也就是他的慈悲。只是他做的并不只是批评,而是同时也教导了众生离苦
得乐之道,也就是四谛法。故若有人说因为佛陀很慈悲,所以对众生从不批评,是不正
确的。
事实上佛陀对不受教弟子的批评方式与力度,远超出一般人的想像。佛经里曾记载佛陀
要求弟子们,也就是僧团,对坚持邪见不听教导的弟子予以「默摒」— 不可与之言语
。这是极为严厉的精神惩处。而这个精神惩处就等同于佛陀在对其不断地耳提面命:「
你错了,应该回头!」我人没有亲身经历那种被「精神放逐」的感觉,就不大能充分明
白所谓的大慈大悲,其实常是以尖锐的批评形式出现的。
因此之故,我以为佛教的现代化应恢复具有「批评精神」的修行,否则所谓的修行实是
无法成立。宏印法师曾说过「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人要懂得反省自己
,批评自己,才谈得上修行。但大多数的众生,着实是欠缺自我反省与批评的能力。于
是就需要菩萨道行者的「耳提面命」,正如佛陀之所为。而菩萨对众生的批评,正是「
以大悲为上首」的表现。行菩萨道而不批评众生,实是无有是处,也是不如法。因为众
生需要菩萨的智慧与引导,来纠正各种不当的行为与人生方向。这就是所谓的「法布施
」。「修行只是修自己」的看法,在解脱道上说尚有理由。但以菩萨道来说,是无法站
得住脚的。
批评得如不如法或对与不对,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就要看批评者的智慧有多深广,
及对法的契入到何程度。但可确定的是菩萨在三界里行波罗蜜多,主题就是要能自在而
不着法相地帮助与引导众生。而引导众生自然也包含众生的生活与方向,也就必有批评
。故坚持行菩萨道「不可批评他人」,只是对大乘法义的误解而已。这种想法只能说是
很「政治化」(politicization),但绝非慈悲。因为菩萨道的慈悲是以直心为道场,
不会把「不得罪人」作为首要考量。
事实上就连儒家在此点上都有相通的看法,表现在论语的「有德者必有言」里。言,是
什么?当然不只是看法而已,而是也包含了孔子对时局、时政与周遭人物的批评。而孔
子对批评的态度,甚至要比佛陀还尖锐。因他甚至说过「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话听
起来,好像是人老了还活着有何不妥。其实这并不是孔圣人的意思。大家如果细细品味
论语,就能体会孔子的「批评观」到底为何。他的意思是指人如果不能进德修业,而在
年长后对后学提供帮助与引导,就是「长而无述焉」,也就是未能有言。他以为人老了
却不能帮助子孙后代了解往圣先贤的至德要道,活着也是多余。于是就用了「是为贼」
三个字。在气势上,这三个字和佛陀的「默摒」应是很以可媲美、比拼的。
总而言之,我以为佛法的修行当然应包含批评的精神,而绝不是冬烘。批评不只是合乎
菩萨道,也合乎原始佛说的四谛法义。没有批评精神的四谛是没有觉观,也就是没有四
念处。那会是八正道的「不完整修行」,绝非如来所说义。
山海会
2018年11月23日
我一直主张的佛法现代化,是菩萨道的修行应以解脱道为基础,也就是应以原始佛说的
四谛法义为基础。这个陈述若要能在法义上站得住脚,就必须把菩萨道的修行为何与四
谛法义有一体的贯通性剖析清楚。否则就仍会让修行人有怀疑与质疑的空间。本月的般
若广场既然要讨论「批评」是否合乎佛法,我就想先以四谛法义出发来申论,看看原始
佛教的修行到底是如何看待批评。然后再由菩萨道来讨论,就能看出为何菩萨道的修行
确是需有原始佛说的四谛法义为其基础。我讲的如有不对之处,还要请十方的诸善知识
们不吝赐教指正。但我的目的只是一如既往地希望用现代人的语言表达佛法的精神。这
个目的的达成,则需要修行人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以为四谛法义虽并不是一种批判,也就是主题虽只是教导众生如何方能离苦与除苦,
但其所蕴涵的深意却有十足的批评精神。也就是佛陀确是在清楚指出什么样的身、语、
意行为,会是苦与苦因,也就是不解脱。佛陀虽并没有采取宗教家的绝对威权态度,而
去判定什么样的人「就是有罪」,但佛陀对众生的态度基本上是「基于慈悲的不假辞色
」,也就是该批评处绝对批评,而不会对众生的愚痴行为不好意思讲,或是绕着弯子讲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佛陀被称作「如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他的修养很好,故
在批评时不会指着人的鼻子大骂。但他的批评,是一定会把该讲的话讲到位的。
基本上佛陀对娑婆众生的批评,是众生大都因深陷在不同程度的无明执染,也就是愚痴
里,而有各种不同程度的贪婪与瞋恼行为。也就会为自己与他人制造了各种的苦恼。是
因为这个现象的确实存在,佛陀才会说众生需要修习智慧,以克服自己的愚痴,冲破自
己的无明,才能不再盲目贪婪地大量「积累」,也才能不再疑神疑鬼地「妄立人我与假
想敌」而生瞋害恼他之意。简而言之,是原始佛教其实就是佛陀对众生的批评。而佛陀
对众生的批评也就是他的慈悲。只是他做的并不只是批评,而是同时也教导了众生离苦
得乐之道,也就是四谛法。故若有人说因为佛陀很慈悲,所以对众生从不批评,是不正
确的。
事实上佛陀对不受教弟子的批评方式与力度,远超出一般人的想像。佛经里曾记载佛陀
要求弟子们,也就是僧团,对坚持邪见不听教导的弟子予以「默摒」— 不可与之言语
。这是极为严厉的精神惩处。而这个精神惩处就等同于佛陀在对其不断地耳提面命:「
你错了,应该回头!」我人没有亲身经历那种被「精神放逐」的感觉,就不大能充分明
白所谓的大慈大悲,其实常是以尖锐的批评形式出现的。
因此之故,我以为佛教的现代化应恢复具有「批评精神」的修行,否则所谓的修行实是
无法成立。宏印法师曾说过「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人要懂得反省自己
,批评自己,才谈得上修行。但大多数的众生,着实是欠缺自我反省与批评的能力。于
是就需要菩萨道行者的「耳提面命」,正如佛陀之所为。而菩萨对众生的批评,正是「
以大悲为上首」的表现。行菩萨道而不批评众生,实是无有是处,也是不如法。因为众
生需要菩萨的智慧与引导,来纠正各种不当的行为与人生方向。这就是所谓的「法布施
」。「修行只是修自己」的看法,在解脱道上说尚有理由。但以菩萨道来说,是无法站
得住脚的。
批评得如不如法或对与不对,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就要看批评者的智慧有多深广,
及对法的契入到何程度。但可确定的是菩萨在三界里行波罗蜜多,主题就是要能自在而
不着法相地帮助与引导众生。而引导众生自然也包含众生的生活与方向,也就必有批评
。故坚持行菩萨道「不可批评他人」,只是对大乘法义的误解而已。这种想法只能说是
很「政治化」(politicization),但绝非慈悲。因为菩萨道的慈悲是以直心为道场,
不会把「不得罪人」作为首要考量。
事实上就连儒家在此点上都有相通的看法,表现在论语的「有德者必有言」里。言,是
什么?当然不只是看法而已,而是也包含了孔子对时局、时政与周遭人物的批评。而孔
子对批评的态度,甚至要比佛陀还尖锐。因他甚至说过「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话听
起来,好像是人老了还活着有何不妥。其实这并不是孔圣人的意思。大家如果细细品味
论语,就能体会孔子的「批评观」到底为何。他的意思是指人如果不能进德修业,而在
年长后对后学提供帮助与引导,就是「长而无述焉」,也就是未能有言。他以为人老了
却不能帮助子孙后代了解往圣先贤的至德要道,活着也是多余。于是就用了「是为贼」
三个字。在气势上,这三个字和佛陀的「默摒」应是很以可媲美、比拼的。
总而言之,我以为佛法的修行当然应包含批评的精神,而绝不是冬烘。批评不只是合乎
菩萨道,也合乎原始佛说的四谛法义。没有批评精神的四谛是没有觉观,也就是没有四
念处。那会是八正道的「不完整修行」,绝非如来所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