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三星GS2 如何Root?
avatar
三星GS2 如何Root?# PDA - 掌中宝
d*y
1
不是奔向痛苦,就是滑向无聊
【编者按】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欲望满足就无聊。其余时
间,人就在这两种状态中间摇摇摆摆,不是奔向痛苦,就是滑向无聊。
我们的大脑最喜欢两件事:回忆过去和计划未来。
不断回忆、谈论过去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你可以拥有过去,但不能活在过去,如果这一
天中你回顾了5个小时的往事生涯,那你就有半天时间活在了过去。
过于关注未来,则让你背负了太多不属于当下的东西。也许这有利于让你产生动力、达
到目标,但大多数人,只顾一往情深地注视远方。
轮回痛苦
虽然佛说轮回是痛苦的,但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当我们事事不顺利——生病、公司倒闭、婚姻感情家庭出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世界
是痛苦的。但当一切都比较顺利的时候,就没有痛苦的体会了。
有些人甚至觉得,佛说轮回痛苦,但我在旅游、玩耍等等的时候,还是很幸福的啊!
其实佛并不否定这一点点的短暂幸福,如果连这一点点幸福都否定了,那轮回就没有善
道和恶道的差别了。这也就否定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自然规律,等于承认六道轮回
都是罪业的结果,都是十不善的结果了。
但佛说得很明确,六道轮回中,三恶趣是十不善的结果;人、天人等善趣,是善业所得
的果报。
我们不能否认,即便生活当中有一些幸福,但同时也夹杂着多多少少的不开心、不愉快
、压力、争吵、嫉妒等痛苦。
怎么去修慈悲心?
作为修行人,如果不能体会到轮回是苦,就不会有出离心,不会考虑更长远的问题,也
不会有走解脱道的想法。
同时,也没有办法修慈悲心。只有知道众生很痛苦,才能修慈悲心。如果众生都没有痛
苦,怎么去修慈悲心?
比如说,四无量心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悲无量心,也即希望众生远离痛苦的心。如果觉
得众生没有痛苦,那还远离什么痛苦?所以,如果不了知世界是痛苦的,就不能生起慈
悲心,也没有办法发菩提心了。
另外,如果没有痛苦的观念,一直都认为生活是幸福的,明天的路是很光明的,当遇到
不顺利的时候,就会遭受沉重的打击,甚至精神崩溃。
三种痛苦
痛苦的分类 佛教讲了三种痛苦:苦苦、变苦和行苦。
苦苦,就是最粗大、最猛烈的痛苦。苦苦产生的时候,会感觉痛苦;苦苦留存的时候,
会一直痛苦;当苦苦消失的时候,就会觉得愉快、幸福。比如,生病了,就开始痛苦;
在生病的过程中,也是痛苦;康复的时候,就幸福了,所以生病就是苦苦。
苦苦是我们一般人都会肯定的苦。善趣众生是善业所感而投生的,所以不可能一直受苦
苦。地狱、旁生、饿鬼三恶道的痛苦,就主要是苦苦。
变苦,当时感觉是快乐,一旦失去或变故,就会感到痛苦。变苦产生的时候,是愉快的
;存在的时候,也是愉快的;当它消失的时候,才会感到痛苦,这个痛苦,就是之前的
愉快导致的。
比如,一辈子当高官,已经对别人的恭敬奉承习以为常,退职以后,就会异常失落与忧
伤,无法接受前后之间的落差。
人间所有的幸福,最终都会消失,只是时间的早晚。如果过度执着,就会带来痛苦,这
叫做变苦。变苦的安立,实际上已经肯定了善趣的短暂幸福。
行苦,产生的时候感觉不到痛苦,存在的时候也感觉不到痛苦,消失的时候也感觉不到
痛苦,却会导致以后的痛苦。比如,一个死刑犯走到被枪决的地方要走一百步的路,他
每走一步,离死亡的痛苦就近一步,之前的每一步,都是导致死亡痛苦的因素,所以也
属于痛苦。
无论我们现在的有漏五蕴——身体和精神是痛苦还是快乐,但以后一定会产生痛苦,所
以称为行苦。感受行苦的,主要是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他们没有苦苦与明显的变苦,
但却有行苦。
产生痛苦的果
有人会说:佛说一切法都是痛苦,那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又没有感受,怎么会是痛苦呢
?虽然它们自己没有痛苦,但它们是痛苦的因,会产生痛苦的果,所以叫做痛苦。
比如,天文学家想研究三百万光年以外的星球,研究了很长时间,最后却没有得到结果
。没法交代之际,心里就觉得痛苦了,这就是三百万光年以外的星球所产生的痛苦。如
果当初不去研究,也就不会有痛苦。
有人因此而认为,佛教的世界观很消极、很悲观,其实根本不是。如果感受到幸福,并
沉迷在幸福当中,才是真正的消极,这样的人有钱了,没有什么其他的追求了,根本不
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活,这样的人生才是悲观消极的。
佛教虽然了知轮回是苦,却没有让我们放弃,而是要我们超越轮回,这是更积极、更乐
观的追求。
很多人以为,古代的人很痛苦,我们很幸福。当然,在交通、通讯等方面,现代科学给
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很多人住进了别墅、公寓楼,很多人借助于飞机、汽车、手机
、电脑,完成了很多古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但事实证明,这些却不能让我们比古代人更幸福,抑郁症、焦虑症的高发率,已经证明
了这一点。实际上,现代人比过去的人更能感觉到佛说的轮回痛苦。
现实生活中的幸福,都不能脱离变苦与行苦的范畴。我们千万不要沉迷在变苦、行苦等
短暂的幸福当中,因为这些都是靠不住的。
如果不能看清真相,就会导致苦苦。幸福越大,失去幸福时候的痛苦就越大。在面对幸
福与痛苦的时候,一定要有正确的观念。
我们要把内心训练成面对痛苦不太脆弱,面对幸福也不太狂妄,却并非冷漠麻木、一潭
死水,而是灵动鲜活、慈爱满盈的程度,这样才能走上解脱道。
我们能做的:就是看透轮回,精进修行。所谓“看透轮回”,不是从此以后就不要家庭
、不要工作,到山里去出家。这其实不一定是看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一种放弃、
回避、逃避。佛教不是让我们逃避现实,而是让我们更正确地去面对现实。
在面对烦恼方面,大小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小乘佛教主张回避烦恼,认为烦恼是让人
痛苦的因,所以要用无我的智慧去断除。
阿罗汉每天早上托钵化缘之前,会以神通观察,如果发现当天经过的城市、村庄会有人
对自己产生贪欲心或嗔恨心,就会绕道而行。当然,这种逃避也是有用的,这样可以保
护这些众生。
相信因果,利己利他
而大乘佛教却主张面对、转化烦恼。转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证悟空性,通达如幻如梦
;二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摄受。只要是在慈悲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智慧的框架内,所
有的烦恼都可以转化为菩提道。
所以,大乘显宗不会逃避烦恼,而是转化烦恼。
为此,大乘显宗行人会特意去到会产生烦恼的地方,大乘密法就更厉害了,因为他们已
经知道,烦恼的本质是菩提,是佛的智慧,所以根本不用转化,而是直接认识其本来面
目。
认识到轮回是苦,对我们只会有利,而不会有任何害处。对我们凡夫而言,人间的有漏
幸福,其实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它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懒,越来越不用
功。
就像很多不争气的富二代,不需要学习和工作,就能不劳而获地吃喝玩乐,从而失去了
人生方向和目标,当吃腻了、玩腻了的时候,最后留下的,反而是内心的空虚与无聊。
avatar
a*s
2
有必要刷Rom吗?
avatar
d*y
3
我们应该停止回忆WaiChi和与WaiChi相关的过去
而践行当下能修的,反正我已经立好flag了
再给个十年看看能走到哪里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奔向痛苦,就是滑向无聊
: 【编者按】
: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欲望满足就无聊。其余时
: 间,人就在这两种状态中间摇摇摆摆,不是奔向痛苦,就是滑向无聊。
: 我们的大脑最喜欢两件事:回忆过去和计划未来。
: 不断回忆、谈论过去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你可以拥有过去,但不能活在过去,如果这一
: 天中你回顾了5个小时的往事生涯,那你就有半天时间活在了过去。
: 过于关注未来,则让你背负了太多不属于当下的东西。也许这有利于让你产生动力、达
: 到目标,但大多数人,只顾一往情深地注视远方。

avatar
j*z
4
XDA developer

【在 a*****s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必要刷Rom吗?
avatar
r*n
5

打到!
加油。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应该停止回忆WaiChi和与WaiChi相关的过去
: 而践行当下能修的,反正我已经立好flag了
: 再给个十年看看能走到哪里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